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366章

大唐好相公-第366章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曾游街,但能够激起百姓的愤怒,自己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这事,他也就不准备再继续追究下去了。

    李世民站在宫门外面等着,一众群臣在后,很快,他们就看到李靖和秦天等人押着颉利可汗,带着大唐兵马向这边走来。

    看到颉利可汗呆在囚车之中,李世民突然就想起了当年渭水河畔的对峙。

    当时的颉利可汗,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看到他这个样子,那种自豪感不由得就又升了起来。

    越是看的真切,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就越发笑的灿烂。

    当年渭水河畔,谁又能想到会有今天?

    李世民很高兴,在李靖、李绩、秦叔宝等人走过来的时候,不等他们行礼,李世民便直接走过去扶起了他们,道:“诸位都是我大唐攻城,都是我大唐功臣啊,好,好……”

    李世民说着,李靖道:“圣上,臣等幸不辱命,已经灭掉了突厥,此时突厥王城,还留有两万兵马驻守,一切处置,听圣上安排。”

    突厥是被灭了,但接下来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处理关系重大,不过,现在李世民不想谈这些,他点点头:“好,待会回宫之后,我们君臣好好聊聊这个事情,现在嘛,先不急。”

    说着,李世民的目光就投向了囚车里的颉利可汗。

    而颉利可汗看到李世民望过来的时候,突然感到一股说不出的心痛。

    “颉利,你三番五次掳掠我大唐,与我大唐为敌,你可知罪?”

    被李世民责问,颉利可汗却是突然哈哈大笑:“成王败寇,有何知罪不知罪?你李世民也是一国之天子,难道会为了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进行掳掠而感到可耻吗?”

    颉利可汗笑的疯狂,似乎觉得李世民的这个问题很可笑,国与国之间,那有什么对错?

    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自己国家的生存把发展罢了。

    他想让自己的突厥百姓吃饱穿暖,想让自己的突厥更强大,对大唐进行掳掠,也许在大唐看来,是可恨的,是罪孽,但在他们突厥看来,却是理所应当。

    角度不同罢了。

    他若不败,又何来李世民的这一问?

    李世民的眼眉凝着,呵呵一笑:“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出师必定有名,你突厥掳掠我大唐,也不过是为了满足你们这些可汗部落手里的一己私欲罢了…………”

    李世民对颉利可汗一阵痛骂,而他骂的还挺有道理,因为突厥从大唐掳掠的东西虽然很多,但真正分到突厥百姓手里的有多少?

    好东西,最后都还是成为了这些可汗啊,部落首领的东西,李世民说他们满足一己私欲,并无过错。

    皇宫门前,李世民当着百姓的面喝问颉利可汗,可谓是极大的树立了自己的威严,而李世民想要的,也就是这个结果。

    颉利可汗脸颊通红,甚至有些恼羞成怒,论口才,他又怎么可能是李世民的对手?

    所以,在李世民责问自己的时候,他有些受不了,吼道:“成王败寇,如今我颉利可汗已经成为了你李世民的阶下囚,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须这般羞辱于我?”

    李世民哼了一声:“要羞辱你的话,朕就强行让秦天他们拉着你游街了,想死?哼,朕还偏偏不让你死。”

    颉利可汗在突厥还是有威信的,杀他容易,但杀了他之后激起的突厥民愤却不好处理,所以,李世民倒不是偏偏不让他死,而是颉利可汗还不能死。

    帝王之谋,有时候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回宫!”

    本书来自

第846章 迁徙否() 
    

    “回宫。”

    李世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之所以出宫,一来是为了安抚李靖这些功臣的心,二来,就是想当着长安百姓的面,训斥颉利可汗。

    而如今目的达到了,接下来如何处置,是他们朝廷的事情,百姓就无需知道了。

    众人自然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李世民让回宫,他们也都连忙跟着回宫,来到了大殿。

    李世民坐在大殿上,颉利可汗作为一名阶下囚,自然是没有资格上殿的。

    “诸位爱卿,如今突厥已灭,颉利可汗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询问,朝中群臣相互张望,紧接着长孙无忌站了出来,道:“圣上,突厥旧民对颉利可汗还是有一些情感的,杀了他只怕会激起民变,突厥的百姓也不少,若能不节外生枝,自然是最好的,是以臣以为,不如给颉利可汗一个爵位,让他在长安城养老。”

    长孙无忌说的是很好听的,说是养老,其实就是软禁,将颉利可汗软禁在长安城,此后的行动,都是要接受监视的。

    而长孙无忌这样说完之后,朝中群臣虽然有人觉得对颉利可汗的惩罚轻了,但他们也知道颉利可汗不能杀,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圣上,臣以为长孙大人所言甚是。”

    “圣上,臣也认同。”

    “…………”

    一些大臣站出来表示支持,李世民点点头:“好,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给颉利可汗选一处宅子,让他呆在里面养老吧,朕保他一生富贵。”

    听到一生富贵四个字的时候,朝中群臣都是露出了苦笑,没有了自由,再富贵有什么用?

    不过反正不是他们,所以朝中群臣也就一笑而过,并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

    “圣上仁慈。”

    “圣上英明。”

    “……”

    李世民对颉利可汗的安排,给人的感觉就是仁慈之君,而这也是李世民想要表现的,所以群臣这样拍马屁,也没有什么错。

    不过,李世民只听了几句,而后就摆了摆手,道:“好了,对颉利可汗的处置好说,不过突厥旧地如何处理,却不好解决,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突厥的草原,环境相对来说还是很恶略的,土地也不好,不适宜种庄稼,不过这地方辛辛苦苦打下来了,又不能不要,如何处理,自然就成为了朝廷的一大问题。

    当然,还有突厥旧地的百姓,他们现在亡国了,很多人可能还不能接受唐人的身份,如此,如何对待这些人,也必须有一个妥善的安排。

    群臣相互张望,紧接着,就有人站了出来:“圣上,突厥的草原我们要了也没用,最多就是养养马,臣之见,就直接在草原上设下一个都护府,派兵镇守,防止突厥百姓叛变就行了。”

    突厥人不习惯汉人的生活方式,汉人也不习惯突厥的草原,所以在朝中不少大臣的眼里,突厥的草原是要多贫瘠有多贫瘠,从来没有想过要草原做点什么。

    他们就只是觉得这个地方辛辛苦苦打下来了,不要的话未免太过可惜了。

    派兵镇守,防止突厥旧民叛变造反就行。

    这个官员说出这话之后,朝中不少人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

    “圣上,臣觉得这个办法可以,虽说如今突厥百姓没有反抗,但保不齐以后不会造反啊,我们在草原上屯兵就行了。”

    “没错,没错,反正要草原也没用,屯兵之后,每年向那些突厥百姓收税就行,他们不是有牛羊马嘛,就用这个代替赋税,这样我大唐也就不缺战马了。”

    “…………”

    朝中的官员说着,李世民听完之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本来打下突厥的草原,他也没想着说要加以利用什么的,不过李世民这样想着的时候,看到秦天站在下面轻笑,不由得心里就泛起了嘀咕。

    “秦爱卿,对于此事,你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世民望着秦天询问,秦天出列,道:“圣上,臣以为,征服一块土地,并不算是完全的征服,早晚,那些突厥的旧民还是会把这块土地给抢回去的,臣的意思,不妨彻底一点,把突厥的百姓也给征服了。”

    只要突厥旧民还在草原上,那么不可否认,他们真的有可能再一次强大,然后把属于他们的草原给掠夺回去。

    众人把目光向秦天这边投了过来,李世民的神色也不知何时凝了起来。

    “那秦爱卿的意思,该如何征服突厥的百姓?”

    “圣上,迁徙一部分突厥百姓到我们大唐内地来,而后,再把我大唐的一些百姓迁徙到草原上去,我们可以在草原上建造羁縻府州,在这羁縻府州内,我们建造房屋,以及所有的一切我们现在长安城或者其他地方有的,让那些羁縻府州跟我们大唐其他地方的府州没有任何的分别,努力的将草原上的百姓汉化,让他们学习汉语,学习汉文化,学习我们的礼仪,如此,他们心中认可了我们的这些东西,自然也就不会想着反抗,也就会认同唐人的身份了。”

    在秦天看来,汉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而且具有很强大的包容性,他可以把很多其他文化都给同化了,后世的几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存在了下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华夏的这种文化没有丢失,没有断层。

    不管华夏遭受怎样异族的入侵,他们在入侵之后,还是要接受汉文化,比如说元朝,比如说清朝。

    如果大唐可以把这种文化在突厥的草原上推广的话,那么肯定比单纯的征服他们的土地,要有更好的效果。

    只是,秦天这么说完之后,李世民的眉头却是凝的更深了一点,紧接着,朝中就有人站了出来:“侯爷开什么玩笑呢,把突厥的百姓迁徙到内地,把内地的百姓迁徙到草原,你觉得可能吗?”

    “就是,先不说突厥百姓乐不乐意了,把他们迁徙来了,他们的生计问题谁给解决了,他们就只会放牧啊,其他的能做什么?”

    “就是,突厥百姓迁徙到了内地,肯定是要跟我们的百姓发生冲突的,这岂不是自找麻烦?”

    本书来自

第847章 徐娘半老() 
    秦天的想法很好,但如果要实施的话,问题却很多。

    首先,百姓愿不愿意迁徙是个问题,不管是突厥旧民,还是大唐的百姓。

    再有就是,迁徙之后的生存问题。

    突厥旧民不会其他营生,来到大唐内地之后,没有草原让他们放牧,那他们怎么生存?

    而大唐的百姓去了草原之后,没有耕地,他们又如何生存?

    生存如果不能够解决,肯定是要出现问题的。

    再有就是,文化差异的不同,肯定会导致这些突厥旧民和大唐百姓之间的矛盾的,那个时候,这些都是问题。

    朝中官员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都不赞同秦天的主意,李世民这边,也是凝着眉头,用文化来征服突厥,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

    对于这个主意,李世民也是赞成的,只是迁徙百姓,却让李世民觉得难办。

    可百姓不迁徙,大唐的很多生活方式啊,文化什么的就传播不过去,如此这个主意也就废了。

    “秦爱卿,朝中大臣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这些问题不解决,只怕你的这个想法无法实施啊。”

    所有人又望向了秦天,秦天这边,也不着急,道:“圣上,其实事情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办,要在草原上建造羁縻府州,肯定是需要大量的工人的,而且所需要的材料什么的也很多,圣上到时候取消来往商人的赋税,商人趋利啊,看到这些商机之后,他们肯定会频繁的来往在草原之间的,商人之间的来往,会带动很多的商机,如此,我大唐内地要迁徙人过去,也不难。”

    “至于生存嘛,商人可以经商,普通百姓,可以耕田,也可以放牧,要知道,草原上并非不能种地,他们那个地方,一年还是可以种上一季庄稼的,大唐土地少的百姓很多,只要给他们土地,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去草原上的羁縻府州生活。”

    “至于突厥旧民嘛,他们来到我们大唐之后,我们可以分给他们一些土地,他们可以学习技术,也可以继续放牧,只要能生存下来,这又有什么难的呢?”

    “至于突厥旧民与我大唐百姓的冲突,这件事情就更不用担心了,任何一种文化的融合,都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把这件事情交给时间就行了。”

    “…………”

    秦天在大殿上嘀嘀咕咕的说着,把刚才众人担心的问题都给解释了一下,他这么解释完之后,虽然仍旧有人对他的解释不怎么满意,但反对的生意却是不那么强烈了。

    而接下来怎么做,就看李世民的决定了。

    这件事情,对李世民来说是个考验,更是一次冒险。

    就看李世民有没有这个气魄冒险了。

    如果赢了,突厥的问题以后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如果输了,可能会有更大的问题发生,但如果不冒险,突厥的问题,肯定是只能够解决一时。

    大殿之上很快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望向了李世民,李世民犹豫了片刻,紧接着说道:“秦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就在草原上,先行打造五个羁縻府州吧,如果效果好的话,再陆续增加。”

    五个羁縻府州耗费的钱财肯定不少,不过对于大唐来说,也好解决,一来他们从突厥的王城内搜刮来了大量的钱财,再有就是,商人趋利,他们的贸易往来,会自行的把一座州府给打造出来。

    朝廷所需要做的,也只是一些公共设施罢了。

    李世民这样决定之后,朝中群臣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秦天这里,也松了一口气。

    其实羁縻府州这种事情,他在回来的途中就已经在想了,毕竟他是真的想要彻底解决这件事情,避免以后更多的战争和麻烦发生。

    “好了,突厥的事情解决了,那就把后隋的杨政道等人,以及梁国的梁洛仁给带上来吧。”

    李世民吩咐下去后,没多久,就有人把杨政道、萧美娘等人给带到了大殿之上。

    他们这些人来到大殿之后,李世民先是扫了一眼,而当他这么扫了一眼之后,眼神不由得就定格在了萧美娘身上。

    此时虽是秋初时节,但天气还是有点热的,萧美娘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衣衫,这让她的躯体显得十分诱人,而她所散发的那种成熟风韵,更是少有人能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