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228章

大唐好相公-第228章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就投靠突厥。”

    说到这里,罗艺又轻声一笑,道:“不过,若十万兵马过了风华道,直逼泾州的话,大唐只怕会元气大伤,甚至是直接败给突厥,那时怕会又是一番天地,大唐动乱,于我们幽州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如果十万突厥兵马直逼泾州,情况还真的有可能像罗艺说的那样,大唐,面对十万突厥兵马,根本无力力挽狂澜,因为大唐精锐,都在灵州。

    罗艺多少明白了颉利可汗的意思,攻打灵州,可能只是为了调虎离山,攻打泾州,才是他们对大唐发动战争的最终目的。

    如今,大唐精锐尽在灵州李靖手里,便不难看出颉利可汗的计划成功了。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罗艺会在这个时候,再帮他们一把。

    罗不平听完罗艺的话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很快应了下来。

    ………

    灵州城。

    李靖镇守灵州城已经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突厥曾经多次发动对灵州的进攻,但都被李靖给击退,而且折损了不少突厥兵马。

    不过,在冬天的时候,突厥便在灵州城外安营扎寨,轻易不再攻城。

    但是,在李靖看来,突厥这是知道冬天城池不好攻打,所以想等开春之后再攻城。

    可是,灵州的春已经来了,柳绿也发了新芽,城外的突厥兵马,却并无丝毫动静。

    这让李靖隐隐觉得有点奇怪。

    这天,李靖在军营之中与群臣商议事情,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探子急匆匆来报:“将军,得到密报,突厥那边,与梁和后隋组织了十万兵马,怕是要对我大唐下手啊。”

    听到突厥又组织了十万兵马,李靖眼眉顿时就凝了起来,十万兵马,与后隋和梁国联手,显然是想从梁国或者后隋借道,直逼大唐。

    不过大唐为了防止梁国和后隋,那里边境的城池都很坚固,兵马也有,坚守个半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李靖思索着这个情报,一开始虽然觉得有点紧张,但半年时间,他觉得灵州的战局应该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突厥在这里围了一年,粮草怕是有点不足,而且每次攻城,折损都比较严重,只要他向李世民再请求一些支援,基本上就可以发动反攻了,击退这里的突厥兵马,梁国那边的十万兵马,怕也不敢继续进攻。

    一处胜利,便基本上能够解决危机了。

    不过,到现在为止,突厥都不曾对灵州再发动攻击,这让李靖觉得十分奇怪。

    按理说,颉利可汗野心勃勃,不可能只是一直围城的,他肯定想尽早攻下灵州城才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靖自言自语的说着,很快,他便命人将其他探子叫了来。

    “最近,突厥军营,可有什么异动?”

    “回元帅的话,突厥军营并没有什么异动,就只是戒备着,似乎并没有攻城的打算。”

    “那颉利可汗呢?”

    “颉利可汗?”探子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颉利可汗好像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突厥将士面前了,他一直都呆在营帐之中。”

    “一直都呆在营帐之中?”李靖有些奇怪,对于在草原上长大的颉利可汗来说,他恐怕是向往蓝天的,让他一直呆在营帐之中,只怕不太可能。

    要说真的可能,那就只有两种情况,一,颉利可汗病了,不得不呆在营帐之中,只是突厥军营并不慌乱,这有点不太附和情况,而且如果病了,而且病的都不能离开营帐,突厥应该会退兵才对。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颉利可汗,根本就不在灵州城外。

    当李靖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神色猛然一变,整个人浑身一颤,若颉利可汗不在灵州城外,那必定在另外一支突厥兵马之中啊。

    他们怕是有大动作。

    不安,不安。

    “来人,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送往京城,告知圣上。”

    (本章完)

第520章 如入无人之境() 
春风夹带着狂沙。

    风华道的路并不好走。

    十万兵马浩浩荡荡进入了风华道,十分的彪悍。

    一辆马车里,颉利可汗正坐着饮酒。

    此时的他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感觉,他只是觉得有点得意。

    只怕,那李靖死都想不到自己已经来到了风华道吧?

    这就是他颉利可汗的局。

    自从武德年间攻打灵州被李建成给击败之后,颉利可汗就知道,从灵州打开大唐的一道口子,恐怕不容易。

    所以,他就把目标盯在了风华道。

    这是一条可以长驱直入大唐内部的道路,这条道一直被罗艺严守,他知道,要攻下罗艺的防守不容易,但却比攻打灵州要简单许多。

    所以,从一开始的攻打灵州,就只是一个幌子,一个局而已。

    去年冬天的时候,在双方停战之后,他便快马加鞭,赶回突厥,秘密组织了几个部落的兵马,又联合梁国和后隋,要等开春之后,直逼大唐,甚至是直逼长安城。

    如今,他正在一步一步实施自己的计划。

    “可汗陛下,我们已经在风华道上走了两天,可是并没有遇到多少唐兵,这是不是太奇怪了?”

    一名部落首领满脸疑惑,颉利可汗听到这个之后,眉头微微一凝,道:“前面的探子可有消息传来?”

    “探子还没回来。”

    “回来之后,再做定夺,命令全军停下。”

    十万兵马在风华道停了下来,他们担心罗艺有诈。

    一直一来,罗艺都镇守幽州,可以说是有很长时间了,罗艺能够镇守这么长时间,不管是隋是唐,都能够好好当他的燕王,的确是有一些本事的。

    而且他手下的兵马有五六万,也不容小觑。

    所以,要谨慎就得谨慎。

    大军停了下来,风沙无情的刮着。

    黄昏来临前,派出去的探子终于赶了回来。

    “怎么样,这一路风华道,有多少唐军?”

    “回可汗陛下的话,整个风华道,并无多少唐军。”

    “没有多少唐军?”颉利可汗觉得有点奇怪,于是又问道:“怎么回事,可是唐军在故布迷阵,引我等入局?”

    探子道:“可汗陛下,应该不是,因为属下得到消息,大唐的九公主又嫁人了,那九公主可是罗艺的儿媳啊,李世民给九公主赐婚,太不给罗艺面子了。”

    探子这话出口,颉利可汗眼眉顿时微微一挑,紧接着就兴奋的站了起来。

    “好,好啊,李世民可真是作死,竟然连罗艺也敢得罪,太好了,太好了。”颉利可汗高兴,他觉得老天都在帮他。

    自己刚要走风华道,李世民就把罗艺给得罪了,然后让他省了不少事情。

    不用在风华道浪费兵力,他可以直接南下,攻打泾州。

    直逼长安。

    这中原,也该由他来做主天下了。

    “吩咐下去,明天一早,快速前进。”

    今天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明天必须快点赶路,要在大唐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直逼泾州,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样吩咐下去之后,颉利可汗又沉思了片刻,紧接着写了一封信:“去给罗艺送去。”

    …

    幽州下了一场春雨。

    春雨贵如有,风倒停了。

    风停之后的幽州很美,美的都有点让人怀疑。

    罗艺站在雨幕之中,问道:“突厥的兵马已经入了风华道吗?”

    “回王爷的话,已经入了风华道,不过有件事情,有点震惊。”

    “什么事情?”

    “颉利可汗并不在灵州城外,而是在风华道。”

    听到这个消息,罗艺自己都有点震惊的不敢置信,不过,这个消息也更好的佐证了他之前的想法,风华道才是颉利可汗的目标,灵州只是个幌子。

    而得知这点后,罗艺越发轻松了一些,有颉利可汗在,大唐这次的压力只怕会更大。

    只要大唐有压力,大唐就不敢毒他罗艺动手,这样的话,他才是最为安全的。

    罗艺点头表示明白,这时,一名下人急匆匆跑了来:“王爷,突厥的颉利可汗,派人给您送了一封信。”

    “给我送了一封信?”罗艺有点吃惊,这个时候,颉利可汗送信,只怕是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吧?

    “拿来。”

    下人将信递交上去,罗艺打开来看,信上写的东西不多,也就几句话,表示了对罗艺的感谢,再有就是,若攻唐成功,必定对罗艺重谢云云。

    很显然,颉利可汗是有点感激罗艺此举的。

    不过,在罗艺看来,精明的颉利可汗,可绝非表达感谢这么简单,他入了风华道是不假,但若后路突然被自己给堵住,那他可就成瓮中之鳖了。

    所以,颉利可汗在给他增加压力,让他不敢再与大唐联手,断他后路。

    有了这封信,大唐只怕多少知道他跟突厥勾结了,颉利可汗要让他彻底的倒向突厥。

    罗艺露出一丝轻笑,而后将那封信给撕成了粉碎。

    他觉得,颉利可汗太小看他了,他罗艺,虽然将了大唐一马,但也不是就任由突厥宰割了。

    他可不会像梁和后隋那样,成为突厥的狗腿子。

    他拥有强悍的兵马,以及有利的地势,从来都只有突厥和大唐巴结他,还没有他巴结其他人的可能。

    撕碎的信在空中飞扬,很快便散落的到处都是。

    罗艺看着那些信,道:“等突厥攻入大唐的时候,立马帮我写一封信,送入长安城,就说我罗艺疏忽大意了,不曾想突厥会走风华道。”

    虽然已经背叛了大唐,但面子上却不好表现出来,该认罪还认罪,这样还留有一条路在,只要有后路,他罗艺便能够在幽州永远称王。

    下人很快领命退去,罗艺没有再管这件事情,而是继续去教自己孙儿枪法去了。

    而就在罗艺受到颉利可汗信的时候,颉利可汗的十万兵马,已经出了风华道,直接向泾州方向进发。

    一时间,突厥兵马势如破竹,战争顿时席卷了整个大唐。

    风呼呼的刮着,一匹快马急速的奔向了长安城。

    贞观元年,注定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份。

    (本章完)

第521章 危危危() 
春天越发的浓了起来,这是一个让人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的季节。

    李世民准备挽起衣袖,大干一场。

    让他的贞观年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盛世。

    这天早朝,李世民与群臣商议了许多的事情,每一件政策的落实,都将为大唐的百姓和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来报:“圣上,边关急报。”

    听到是边关急报,李世民神色微凝,没有迟疑,立马打开来看。

    只是看过之后,李世民愣了一下,接着对群臣说道:“李靖将军送来的急报,他说颉利可汗可能并不在灵州军营之中,要我朝廷做好准备,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话出口,群臣相互张望,紧接着就露出了些许轻笑。

    “圣上,这怎么可能嘛,颉利可汗领着十万兵马攻打灵州,他怎么可能不在灵州军营?”

    “就是,圣上,李将军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

    “不可信,不可信……”

    群臣都觉得这事不太可能,李世民看着众人,眉头凝重,他也觉得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只是前天得到消息,梁国和后隋以及部分突厥部落有异动,万一颉利可汗真的不在灵州,那可如何是好?

    当然,就算颉利可汗不在灵州,要攻打大唐的其他地方,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他只是有点不安。

    整件事情,被众人当成了笑料,说过之后就没有再被提起。

    退朝之后,李世民在御书房有些心神不宁。

    许久,他立马吩咐道:“去把秦天、长孙无忌这些人都给朕叫来。”

    李靖是秦天举荐的,而且秦天的能力也有,让他来给琢磨一下,很有必要。

    宫人退去,不多时,秦天和长孙无忌这些人来到了御书房。

    “圣上,可还是为李将军急报上的事情?”进来之后,长孙无忌就说了起来,秦天消息不够灵通,暂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李世民点点头:“朕心里不安的,万一李将军所说属实,颉利可汗已经领着兵马和梁国、后隋的兵马集合进攻我大唐,我大唐若是没有准备,可就十分不妙了啊。”

    李世民说着,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沉思,秦天却是神色一惊,道:“圣上,李将军说颉利可汗不在灵州城?”

    李世民颔首:“不错,急报上的确是这样说的。”

    秦天凝眉,道:“李将军镇守灵州,若他发现了异样,断不会胡说,只怕突厥另有目的,攻打灵州只是个幌子啊。”

    这话出口,李世民等人浑身一震,紧接着就好像明白了什么。

    而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来:“圣上,大事不妙,突厥的颉利可汗带领十万兵马,过了风华道,直逼泾州而来啊。”

    太监这话说出来后,众人脸色顿时发紫,李世民蹭的一下站了起来:“什么,突厥已经过了风华道,直逼泾州,那里长安城岂不是很近了?这怎么可能?”

    大唐对于突厥是有防范的,至少在他们看来,只要突厥攻城,他们抵挡个几个月都没有问题,可刚得到消息,他们这么快就攻入了大唐内部,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李世民神色看起来有些疯狂,此时的他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

    “罗艺,好你个罗艺,竟然放突厥兵马入我大唐,你害我大唐啊……”

    风华道乃是罗艺的管辖,突厥从风华道过,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那定是罗艺的手笔了。

    看来,九公主嫁给秦天这事,让罗艺觉得很没面子,而他对大唐,也并没有敬畏之心。

    对罗艺,李世民已经起了杀心。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尽快抵挡住突厥兵马的进攻才行,泾州城离长安城很近,突厥突破了泾州城,那便可以长驱直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