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130章

大唐好相公-第130章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宋公卿又道:“就算他的将士肯拼命,可他们也只能攻城,攻城就是死啊,那时候机会还是太子殿下的。”

    李建成点点头:“宋先生言之有理,不过户部筹粮,我们能怎么阻止?”

    “民间粮草如今是少之又少,很多粮食都存放在一些大户人家里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哄抬粮价,只要把粮价提上去了,就凭户部如今的实力,显然是买不到多少粮食的,而且粮食价高了,那些大家族、世家什么的,也肯定会待价而沽,那个时候,户部就更收不到粮食了。”

    “二,依附太子殿下的人不少,太子殿下可给这些人一些暗示,让他们紧抓粮食不放,如此,户部也仍旧筹集不到多少粮食。”

    宋公卿说完之后,李建成觉得可行,于是便连忙吩咐了下去。

    李世民缺粮的事情很快传到了秦天这里。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秦天并没有觉得多么的意外。

    一旦战事处于僵持阶段,李世民带去的粮草肯定是不够的,不过朝廷这边是不是能够给他们弄够粮草,只怕很不好说吧。

    如果是刚收完小麦的话,还好说一点,可如今小麦刚长饱,至少需要半个月才能够丰收,一个月后才能够纳税交粮。

    现在嘛,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粮食。

    买怕也不是好买的。

    考虑到这些之后,秦天立马把秦五给叫了来。

    “你派人给我时刻打听朝中以及长安的情况的,特别是粮价,一有消息,立马来报。”

    “喏!”

    秦五急匆匆退了去,秦天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又把福伯叫了来。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少爷,因为马上快要收粮了,去年的粮食我们剩下的也不多,大概有五百石粮食吧,这些都是准备用来酿酒和吃的。”

    “通知下去,酒不要酿了,粮食都给我备好了。”

    “为什么啊?”

    “粮食短缺,朝廷又需要,为了能够筹集到粮食,朝廷肯定会禁酒的,酿了不能卖了,留下口粮,剩下的等着给王爷送去。”

    (本章完)

第290章 禁酒令() 
长安的消息向来灵通,再加上李建成的运作,长安的很多百姓都知道朝廷缺粮了,准备从民间购买。

    一时间,长安粮价疯长。

    秦五这边很快给秦天送来了消息。

    “天哥,粮食涨的厉害啊,而且一点没有要降下来的意思,恐怕只能等到新粮收下来后才能降下来了。”

    秦五把这个消息送来之后,秦天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他知道粮食可能会涨价,但没有想到会涨的这么快,本来他还想着让福伯再去购买一些回来,可现在粮价涨的太快,再购买可就赔本了。

    秦天在客厅来回的走动,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而与此同时,比秦天更着急的是户部尚书赵惊。

    李渊让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把粮食给筹集够,可如今粮价疯长,户部那有那么多钱去购买啊?

    赵惊能够当上户部尚书,那也肯定是个有本事的人。

    所以他也想过从其他大家族那里购买,毕竟他们的田产多,粮食也多嘛,可谁曾想,他去询问过后,这些人不是不愿意卖,就是要价奇高,比市场上的价格都高,这让他怎么买?

    赵惊左右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宫,把情况跟李渊说了一下。

    “圣上,如今粮食价格涨的太厉害了,户部怕是无力承担啊。”

    李渊凝着眉头,喝道:“这些人真是可恶,竟然还要赚战争财,明明知道我大唐现在需要粮食,他们还这个样子。”

    李渊生气归生气,但解决不了问题啊。

    君臣两人大眼瞪小眼,许久之后,赵惊道:“圣上,要不禁酒吧,禁止酿酒之后,兴许能多出一些粮食来。”

    大唐每年酿酒所需要的粮食一直都是个大头,如果禁酒的话,的确能多出很多粮食来,不过禁酒是不是能够降低粮价,却还不好说。

    如果是市场经济的话,那肯定是能够降低粮食价格的,但如果是人为把控,那就有些困难了。

    不过这也是目前两人能够想到的一个办法了,所以李渊点头就同意了下来。

    李渊同意的当天下午,长安城便颁发了禁酒令,但凡有人酿酒,立马抓起来,轻则罚款,重则流放。

    禁酒令一出,很多酒坊欲哭无泪。

    粮价又不是因为他们才抬高起来的,怎么反而禁止他们赚钱啊?

    很多酒坊的粮食都已经酿造了,禁酒令一出,他们虽然可以继续酿,但也只能存货,一时半会怕是卖不出去了。

    禁酒令在长安传开,但粮食的价格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越是下了禁酒令,粮食的价格反而越发高起来。

    大家都不笨,朝廷下了禁酒令,那明显是缺粮才这样的啊,他们不趁着这个时机赚钱,那就太笨了。

    赵惊发现这个情况之后,还是一点办法没有。

    …

    禁酒令秦天是第一批知道的,不过他虽然知道了,却也不受太大的影响。

    他只是为粮食价格的居高不下而担忧,户部购买不到粮食,李世民在前线的情况就很危险啊。

    思来想去,秦天觉得只能铤而走险了。

    这天傍晚之前,秦天悄然来到了九公主府。

    初夏的九公主府还是很幽静的,只有几声蝉鸣响起。

    在一处精致的花圃内,秦天找到了九公主。

    此时的九公主正在里面侍弄花草,得知秦天来了之后,却表现的十分平淡,甚至连个招呼都不打,仍旧在侍弄花草。

    显然,赏赐在皇家牧场,秦天的那首诗伤到了他。

    “九公主……”

    秦天在花圃外面喊了一声,九公主却是假装听不见,秦天很无奈,最后只能冒险走了过去。

    “公主殿下。”

    这次,九公主再假装听不见就有点过分了,她扭过头来,看到是秦天,神情仍旧是平静的。

    “有什么事吗?”

    “有件事情,还望九公主能够帮忙。”

    九公主是想抗拒的,可内心又忍不住想要帮忙,问道:“什么事情?”

    “如今朝廷正在筹集粮草,可是世面上的粮食被哄抬的很厉害,我想请公主殿下进宫一趟,为圣上献计。”

    “你自己为何不去?”

    “此计我去不合适。”

    九公主有点犹豫,她自然清楚秦天这么做是为了救李世民,可她又偏偏跟李世民关系不好,这个忙她要是帮了,岂不是就等于帮了李世民?

    不过,片刻之后,九公主还是决定帮秦天,一来,她很清楚这一战大唐若是败了,会给大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一个国家,想要其他人不敢欺负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胜仗,只有你打了胜仗,他们才不敢轻视你,才不敢对你下手。

    “你有什么妙计,说出来听听,若是不好,本公主也绝不会帮你这个忙。”

    “此计自然是妙计……”

    秦天把自己的妙计跟九公主说了一下,九公主听完之后,眉头微凝,道:“你这算是什么妙计,太过血腥,对我大唐不利。”

    秦天道:“公主殿下只管跟圣上说,我相信圣上一定会同意的。”

    九公主瞪了一眼秦天,但也实在没有办法,道:“我只负责去说,成与不成,可不敢答应你。”

    “只要九公主去说就行了。”

    九公主哼了一声,但也没在府上多做停留,坐上马车就向宫里赶去。

    九公主进宫的时候,赵惊刚离开,他把如今的情况跟李渊汇报了一下,李渊听到禁酒也不能控制粮价,就越发觉得气愤起来。

    “可恶,可恶,这些误国小人,误国小人啊。”李渊对于那些把持着粮食不肯卖的大家族大地主很是气愤,觉得他们简直就是在逼他大唐。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进来:“圣上,九公主求见。”

    “小九来所为何事?”

    “这个奴婢不知,九公主不肯说。”

    李渊点点头:“让她进来。”

    不多时,九公主从外面走了进来,李渊心情也不好,不等他行礼,就问道:“进宫有事吗?”

    九公主道:“特来为父皇解忧的。”

    听到这个,李渊愣了一下,有点感兴趣,问道:“你知道父皇现在忧什么?”

    (本章完)

第291章 铁血手段() 
“你知道父皇现在忧什么?”

    九公主点点头:“父皇不就是愁买不到粮食嘛。”

    李渊苦笑:“是啊,父皇作为大唐天子,却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真是有点愧对这个皇位啊。”

    “父皇这是顾虑太多了,要儿臣说,父皇想弄到粮食还不容易,长安城中的那些大家族,有几个是干净的?只要父皇找几个借口灭他几家,把他们的粮食财产充公,我看其他人还敢不敢抬高粮价。”

    这话说的有点绝,九公主说完后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李渊,生怕他不同意,可李渊却只是突然蹙眉,沉思,紧接着立马点头道:“好主意,好主意啊,特殊时期,当使铁血手段才行,朕不可能看着庆州继续在吐谷浑手里,也不能看着我唐军兵败啊,既然那些人不为我大唐着想,那也就休怪朕不客气了。”

    李渊几乎是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九公主深感吃惊,怎么秦天的办法这么有效,他说自己的父皇会同意,就真的会同意?

    九公主神色微动,很快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帝王心狠啊,不过灭几个大家族而已,对他来说算什么?

    天子只看利弊。

    九公主明白之后,自然也就清楚秦天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出这个主意的,而这个时候,她也才终于明白为何他说这个主意他不合适了。

    像这种看透帝王本质的事情,她九公主可以来说,因为他们的关系亲近,但秦天这样的臣子不能说,说了,就要被李渊给忌惮了。

    想到这些之后,九公主也就没有在宫里多做停留,很快就离开了,她担心李渊询问谁给她出的主意,那时候万一她父皇怀疑,秦天可就要遭殃了。

    九公主走了,李渊立马找来亲信,吩咐道:“长安城中,不用找那些世家,找那些势力不大不小的,给我尽快挖掘出他们犯过的罪,然后交由刑部抄家。”

    其实相对来说,世家犯法的事情做的最多,但奈何他们根基太厚了,就是李渊也得忌惮三分,所以这种事情不能找他们。

    而影响力太小的家族,又起不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所以那些处于中间的人,就只能委屈他们了。

    李渊的亲信离开之后,次日一早就搜寻到了不少这些家族的人犯罪的证据,这些人犯的罪并不足以抄家,不过像杀人什么的,却也不少,在很多人看来也是罄竹难书的。

    所以一大早,刑部带人抄家的时候,这些人也是反驳无门,那些百姓看的也是十分过瘾解气。

    毕竟,要说这些人从来没有欺负过普通百姓,那是不太可能的,如此,百姓自然也就很乐意看到这种情况了。

    一个上午,刑部一连抄了五家,从这五家里查抄的粮食和钱财很是不少,粮食差不多有一万石,钱财更是多的不计其数。

    而一个上午,这件事情便在整个长安城传开了。

    一时间,很多家族人心惶惶,甚至连那些世家的人都开始紧张起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圣上生气了。”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啊,这恐怕还只是开始。”

    “那……那我们怎么办才好?”

    “圣上做这些,无非是想筹集粮草,如此,我们把粮价降下来就行了。”

    大家族中,肯定是不乏聪明人的,李渊今天早上搞这么一出什么意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那么为了避免同样的命运,他们只能让李渊心满意足才行。

    下午的时候,很多家族已经开始把粮价降了下来,而且降的比以前的正常价格都要低一些。

    户部尚书赵惊这边也没有闲着,趁着这些家族粮食降价的时候,立马开始疯狂收购,着实占了个大便宜。

    ………

    秦府,秦五很快把长安情况跟秦天汇报了一下。

    秦天听闻之后,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一个人势力不够强大之前,跟朝廷作对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甚至连那些世家,如果得罪了天子,也难有好下场。

    那些趁机涨价的人显然是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不知道,如果朝廷想整治一个人的话,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杀了他。

    而这次李渊的借口还很得民心,其实很多百姓都是很乐意看到那些比他们过的好的人遭受灾难的。

    这是人类的劣根性。

    如今粮草的筹集肯定不成问题了,但接下来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把粮食如期的送到李世民的军营中才行。

    按照现在这种速度,如果出发之后日夜兼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就怕有人居心不良啊。

    秦天忧心忡忡。

    这边东宫,李建成也已经听闻了消息,今天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父皇会这么迅速的对那些权贵家族动手。

    完全是措不及防啊。

    而这么一弄之后,他之前的计划也就被泡汤了。

    “怎么会这样,父皇怎么会想起抄家的,这不就跟养了一头猪,就等着他吃肥了宰杀是一样的吗?”

    李建成苦笑,他这么说着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的父皇了,其实作为天子,平时完全可以培养几个这样的人嘛,等他们养肥了,一抄家,立马国库就充裕了。

    不过现在可不是佩服这个的时候。

    “宋先生,现如今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

    宋公卿显然也有点震撼,因为他没有想到李渊行事会这般粗暴,可李渊就是这么做了,而且效果好像还很不错。

    不过,宋公卿并不觉得他们现在就一点机会没有。

    “太子殿下不用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