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手机三国 >

第83章

手机三国-第83章

小说: 手机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耀撇了撇刘能,对这货简直无语了,看了一眼就此生无憾了,老子摸过她全身怎么算?

    不过袁耀转念一想,此刻二乔都在看着自己,此时不表现,更待何时?

    “张兄,刘兄,你们所言有理啊,不如我三人接下这如何?”

    刘能摇了摇头,“袁兄,能实在不行,今日能进入大门,还是我刘家家族所致,至于作诗作赋,勉勉强强了。”

    张三年倒是很痛快的答应了,而且这张三年的确是个有才之人。

    “对了,陆小友在哪?”袁耀脱口问道。

    “哦,刚才他好像有所得,急忙回去了。”张三年应道。

    袁耀心道有戏,不由得心中大喜。

    就在这几句话的功夫之中,张三年已经斟酌了几句,接下题目说道,顿时惊艳了全场。

    “此子是谁?”乔公很高兴。

    “老爷,这是张府的少公子,也是张家的族长的下一任人选。”

    乔公捋了捋胡须,频频点头不止。

    “袁兄,该你了。”张三年望向袁耀。

    袁耀心中暗骂,这家伙谁啊,怎么作的诗众人都说好?虽然袁耀对诗词不感冒,但是袁耀也明白一个道理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可是现在,只有我不好了啊。”袁耀都快哭了,这货绝对故意的,在两位美女面前就要灰溜溜的丢面子了吗?

    但是看着张三年人畜无害的笑容,袁耀却感到这家伙其实没那么坏的心思。

    可是他娘的还是办了坏事不是?

    袁耀搜肠刮肚,都憋不出一句好诗来,突然,袁耀灵光一闪,脱口而出。

    “以玉为骨雪为肤,秋水为姿诗为心。”

    “燕语莺声花为貌,以鸟为声月为神。”

    既然没法正面取胜,能让两个小萝莉高兴也值了啊,于是袁耀很不要脸的“作”了一首夸赞的诗,然后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着大小二乔的窗户摆了个姿势。

    “秋,花,月,都有了。”

    “还算合题。”

    袁耀沾沾自喜。

    众人一片哗然,“这是夸谁呢这是?”

    乔公没有与众人一般,平心而论,这首诗描绘很不错,意境宛若初见天人,可是这人无疑讨巧了,才写出这样的一首诗来。

    “这是谁?”乔公心情很不错。

    管家战战兢兢的道,“老爷,这人就是袁耀。”

    乔公的脸色登时变成了猪肝色,表情变幻不定,极其精彩。

    小楼之上,大小乔目光相对,大乔脸上红晕更甚,就如同晚间夕阳西下形成的澎湃霞光。

    “这样表现,是不是太直白了?”大乔有些愠怒,小手不停的摆弄这衣角,但是却感到甜蜜,诗里面的意思她自然是听得出来的。

    而小乔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伸出两个手指,到底是什么意思?”

    …………

    未等到乔公发话,杨弘给袁耀带来了消息,只写了四个字,但袁耀却不得不赶紧离开了,上面的四个字是。

    “刘勋动兵。”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拿着钱粮,跑!() 
吴郡,孙策正与留守吴郡的将士们进行最后一次动员。

    上次与庐江合盟,孙策已经得到了玉玺,而且孙策玉玺被袁耀保存的十分完好。

    “主公,我们真的要攻击江夏黄祖吗?”孙策的堂哥孙河问道。

    “此战,必当让黄祖受死!”孙策声如洪钟。

    “当年,我父亲率领众将与江夏作战,为黄祖率众所杀。今日,我带你等重整旗鼓,再战江夏,希望汝等不要让我失望!”孙策一袭白色盔甲在身,手中真武太极枪熠熠发光。

    孙策的身上都散发着复仇的火焰。

    “是!我等必当竭尽全力,为先主报仇雪恨。”众将慨然领命,其中最激动的莫过于孙氏家族宗族名将,孙坚幼弟孙静,孙策堂哥孙河,孙辅,还有当年孙坚所留旧部吴郡太守朱治,吴郡都尉程普,别部司马韩当,别部司马黄盖等人。

    他们当年曾与先主并肩作战,但先主却早逝,如今主公锋芒毕露,年近二十五岁就已经占了江东,成为了一方大诸侯,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

    孙策的目光犹若狼眸,黄祖杀他父亲,此仇不共戴天!此番作战,必当凯旋。

    “主公,我们该走了。”周瑜在一旁说道,他与孙策交流了一下目光,均在心中会心一笑,此番若是不胜,简直天理难容啊。

    江东孙策率数郡之地兵马,直奔江夏而去。

    三万余兵马浩浩荡荡,没有掩盖行迹的意思,孙策以周泰、蒋钦为先锋,率五千兵马疾行。

    “周泰,蒋钦何在?”周瑜瓮声道,开始执行孙策与他商议好的计谋。

    要说周泰此人,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与同郡蒋钦一起投奔了孙策,跟随孙策左右渡江与刘繇交战,所向皆破,数有战功。之后再攻击严白虎还有王朗的时候,周泰被授为别部司马,拥有了自己的军队。

    孙权喜欢周泰的为人,向孙策请求周泰跟随自己,两年前,袁术拉拢山贼,作乱丹阳,宣城等地,周泰与孙权驻扎兵马在宣城,只有不到千人,山贼头目祖郎势大,孙权兵马根本没有信心战斗,而且没有防御工事。

    就跟之前被山贼围困的江亭一般。

    孙权被山贼杀到跟前,周泰奋起作战,用身体成为了孙权的最后一道挡箭牌,周泰激扬作战,极度勇猛,立杀数人,众人见状,受到了周泰的鼓舞,与山贼奋勇作战,最终护得了孙权周全。周泰身上受伤十二处,均是伤疤。

    此番孙策准备攻击江夏,几乎是举兵齐出,周泰蒋钦这样的大将,应当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江东有长江之险,因此安危并不需要担心。

    “末将在!”周泰和蒋钦并列出阵,单膝跪地,行礼道。

    “你二人为先锋,疾行江夏黄祖!与之相抵,五千兵马切勿与黄祖正面交锋,懂吗?”

    周瑜军令下到,

    “为什么啊?”周泰心里面感到很不舒服了,自从上次作战回来之后,江东这是过了好几个月了吧,好不容易打一回仗,好不容易自己做一回先锋,还不能与黄祖正面交锋,这是什么道理?

    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周泰觉得自己能憋屈死。

    “嗯?”周瑜瞳目微缩,有些怒了。

    “来人。”周瑜厉声喝道,“不服军令,该当何罪?”

    来的那个部门的哥们似乎承受不了周瑜的气势,忍着威严道,“抗军令者,该斩!”

    周瑜饶有兴趣的看着周泰,目光灼灼似乎是在挑衅。

    “怎么样?幼平?”

    周泰极度不忿的点了点头,“末将领命!”

    周瑜就以周泰为例子,杀鸡儆猴道,“诸将听好了,此番作战,若是诸位不听从军令行事,斩立决!”

    “是!”连周泰这样的大将都不敢跟周瑜对着干,他们谁还有这个胆子?

    “黄盖何在!”

    “末将在!”黄盖应声出列,周瑜的能力,黄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周瑜与主公是总角之好,自从190年,二人便相识相知,191年丹阳借兵之后,此后的战役几乎都是周瑜在背后出了大力,若是周瑜不行,以主公的英明,根本不可能授予周瑜建伟中郎将。

    周瑜被吴郡人称为周郎,就可以看出周瑜的影响力了,而影响力,自然就侧面表现了周瑜的能力和功劳。

    “你为大军输运粮草,务必不容有失!”周瑜眯着眼睛说道。

    “末将领命!”黄盖低头行礼,粮草的重担与大军作战不同,这是重中之重,因为他需要护送的不只是粮草,还是所有将士的生命啊。

    孙策就看了周瑜发号施令,不发一言,等到周瑜安排好说完,孙策一震,朗声道。

    “破江夏!报血仇!”

    所有将士都看到,孙策身上现在所穿的不是盔甲,而是缟素。

    …………

    庐江。

    “陛下,江东孙策已经出兵了,孙策身披缟素,要与江夏黄祖决一死战。”杨弘将斥候报上来的消息呈递给袁耀。

    “那江夏如何反应?”袁耀问道。

    “陛下,这,……还未有人禀报上来。”杨弘哑然,这陛下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啊,又管江夏干什么?

    “哼,演得一手好戏。”袁耀嗤之以鼻。

    “陛下,我们该如何做?”黄漪在一旁一脸无所谓,然后问道。

    “姐夫,我们要随刘勋出兵海昏上缭,到时候,有重任要交托于你。”袁耀眨了眨眼睛,说道。

    一听到有重任,黄漪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来到庐江之后,不需要战斗,他黄漪文不如杨弘袁胤,武不如张勋陈到,更不如袁耀才带回来的黑大个子,都快成为打酱油的了。怎么可能爽?

    “陛下,什么重任?我一定会完成的。”黄漪泪泗横流啊,这才是我的耀哥儿啊,我就你不会忘记你姐夫的,黄漪受宠若惊,上次被袁耀收了几千金之后,黄漪认为自己被打入冷宫了呢。

    “现在还不能告诉你。”袁耀笑眯眯的卖了个关子,但是黄漪看到袁耀笑眯眯的样子,吓得打了个哆嗦,我靠,耀哥儿一笑,准没好事儿,黄漪突然间开始同情自己了。

    于是黄漪哭的更狠了,刚才是感动的,现在是吓得。惹得旁边杨弘,袁胤,张勋,陈到一大通白眼。新来的武安国看了看黄漪,实在不明白自己英明神武的主公麾下,为什么还会有这种奇葩?

    “上缭有什么消息吗?”袁耀皱着眉头问道,这才是重中之重啊,若是上缭没有跟后世一样走了,袁耀就真的傻眼了。

    “陛下,斥候已经将消息送上来了,上缭现在……是一座空城。”袁胤压低了声音,害怕隔墙有耳,被刘勋听了去。

    袁耀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要自己的先知暂时还没失效就好,这次来到庐江其实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差点把自己困死在这儿,袁耀决定,下次再干这种不走脑子的事儿,就是白痴。

    “陛下,上缭既然无兵马,那我们与刘勋一同出兵上缭,有什么意义吗?”张勋懵了,其实他一直不明白袁耀的意思。

    袁耀看了看周围的情况,确定不会有人监视之后,道:“刘勋既然决定动兵,他就回不来了。”

    众人大惊失色,陛下,你老哪里来的自信心?

    “孙策袭取庐江,断刘勋后路,然后继续攻击黄祖,你们说,孙策的算盘,打的是不是啪啪响啊?”袁耀冷笑道。

    袁胤的反应快,“陛下,你是说……上缭兵马撤退,也是孙策的计谋?”

    “正是如此!”

    “可是,陛下,那照你这么说,要是上缭兵马没有离开,不是更能困住刘勋吗?”武安国入乡随俗,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文臣武将和主公一起共事计谋的这差事,他武安国还是第一次见。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娘的,袁耀手底下的人太少了,一个得掰成两半用。

    “藤兰啊,你想想看,若是让刘勋先是自方阵脚大乱,然后趁机攻击他,是不是把他灭了的时间更快呢?”袁耀对武安国问了个问题,感到很高兴,看来武安国已经融入了这群难民营中了。

    这种落差,其实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更何况,武安国本来还是大将呢。现在因为他袁耀的原因,已经成为别人囚禁之下的人了。

    “嗯。”武安国点了点头,的确啊,坚守战和埋伏战,就在一个快慢,能把刘勋短时间歼灭,孙策就能更迅速的攻击江夏黄祖,这样一来,孙策的军需就不需要花费太多,对孙策军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

    “陛下,那我们怎么办呢?”黄漪又开口了,这孙策如果真的跟袁耀所说一样,要打庐江,他们就肯定也在被打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想起庐江的五百羽林军,黄漪,不敢想了。

    江东打庐江,顺带五百袁耀的羽林军塞牙缝……

    这状况,黄漪也是醉了,现在就想撒丫子溜了,干嘛非在这里跟孙策鸡蛋碰石头?

    “我们,要去跟着刘勋打上缭。”袁耀笑眯眯的指着张勋,杨弘,陈到。

    “啊?”黄漪吓了一跳。“那我呢?”

    武安国就比较淡定了,反正他这条命是袁耀的,就算袁耀现在要拿去,他也不会眨一下眉头,但他隐隐有种预感,自己才过来,恐怕袁耀就会给他重任。

    “陛下?你这是什么意思?”袁胤也吓了一跳,难不成陛下要把自己这老骨头留在庐江?我去,我早就服了你了好不好,你干嘛非要赶尽杀绝啊。

    “陛下,我早就知道自己之前对你多有得罪,但是我知错了,我现在唯你命令是从,但是你这样,你让其他的人怎么看?”袁胤以为袁耀是憋了许久,要报私仇了,根本不给袁耀留一点面子,一通胡言乱语,顿时把所有人都炸懵了。

    “叔父,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袁耀哭笑不得啊,这叔父真是个活宝,将他和黄漪留下还真是对了。

    “啊?”袁胤顿时呜呜声戛然而止,啥?陛下不是那意思?

    “陛下,你说。”袁胤老脸一红,尴尬不已。

    “在我与刘勋出征之后,在孙策攻城占据庐江之前。你二人,务必要逃离庐江,回到江亭,明白吗?”袁耀凝声道,“我会令藤兰护送你等回到江亭,与陆勉共同抵御孙策追兵,这有些危险,但是是我江亭立地根本,汝等务必完成。”

    袁胤和黄漪顿时来了精神,看陛下这意思,最大的功劳就在他们两个身上呢?

    “耀哥儿,你说吧,我和福王殿下还有武将军,一定万死莫辞!”黄漪顿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陛下,安国万死莫辞!”武安国心中感动啊,袁耀真的不在乎他新投,而且充分相信他的能力。

    “叔父,等到回到江亭,你便是江亭唯一谋士,你务必要稳妥处置江亭与孙策追兵的关系,我会在后方争取挡住孙策兵马。”袁耀又道。

    “陛下放心,胤知道了。”袁胤点头应道,然后问,“陛下,那我们究竟是什么重任?”

    袁耀轻轻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