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昌明 >

第88章

昌明-第88章

小说: 昌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霸道,受到百姓的指责。

    他当上内阁首辅,不是想着替帝王分忧,而是一心沉迷权力带来的快乐,自认为自己老谋深算,不料,被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温体仁暗地里阴了一把,将其陷害,导致罢官回家。

    能不能和此人联手,一举扳倒温体仁这颗深水炸弹呢?杨乐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若有所思地想着,将那杯茶一饮而尽,抬起头来刚要将茶杯放回盘中,周廷儒已经迎上前来,双手接过茶杯,又为他斟满一杯茶,向他面前轻轻一推。

    见周廷儒如此巴结作态,杨乐心中已有所决定,他想了一想,沉沉笑道:“周大人不必灰心,都说伴君如伴虎,一朝升天,一朝失势,风水轮流转,说不定明天你又能东山再起了!”

    “再说,杨某进仕之快令人咋舌,但是一直走的都是偏门,从来没有参与过朝中的争斗,若论见识和经验可比不得大人您,比起许多朝臣来也是多有不如啊!”

    周廷儒听着这些话,云里雾里,一片茫然,不过如今有求于人,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听下去。

    他沉吟一下,徐徐道:“皇上眷爱,做臣子的应当为皇上分忧,而不是在朝中勾心斗角,贪恋手里的权力!周大人以为,我这几句话说的对不对?

    “对,对,对!国公爷说的对,当官的不应该贪恋权力,而是要为民所想。国公爷年纪轻轻,但见识远大,而且心系百姓,下官自愧不如啊。”周廷儒知道,这是杨乐拐着弯教育他呢,他曾经做得那些事情,他心知肚明,国安局、锦衣卫、东厂这些机关肯定也调查的清清楚楚,否则,今天在早朝之上,要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皇上不可能轻易地相信了温体仁的话,也就不可能轻易地扳倒了他。

    杨乐继续说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买红薯!朝中总有些人耍小心眼,耍小聪明,争权夺利,这权力有什么好争的呢?你为天下百姓做事,为皇上分忧,皇上还能不给你权力吗?”

    “是是是,还是国公爷看的透彻,一语中的。”周廷儒拍了一句马屁。

    杨乐点头道:“周大人,这次南巡时,杨某所见所闻,心中倒是有些想法,只是不知是否浅薄可笑,所以也未敢进谏给皇上,你今天既然来了,本官正好请教一番,请大人代为推敲参详如何?”

    闻言温体仁眉毛一扬,眸中闪过一丝惊喜,杨乐这番话出口就是有意接纳他了,此人在皇上面前一言九鼎,如今掌握内廷大权的几位太监对他也言听计从,只要他肯提携,还用再受温体仁的窝囊气吗?

    不过眼前这人年纪虽轻,南巡时收拾了三大税收太监,返京时又囚禁了福王,每一步棋都是深思熟虑,谋而后动,手段十分的老辣,这可不是个寻常人物,不知他接下来要干些什么呢?

    他既然点拨了自己一番,肯定就是要接纳意思,机会难得,我得小心应付了。想到这里,就如当年进京赶考一般,周廷儒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把锦墩向前挪了挪,微微倾身,聚精会神地道:“不知国公爷有何高见,下官愿闻其详!”

    杨乐道:“攘外必先安内,如今皇太极经过大半年的修养生息,再一次蠢蠢欲动,这一次我和他漂漂亮亮地打一场,只是,我怕出门在外之时,总有几位小人在背后捅刀子,使绊子,这种人一天不除掉,我很难放开手脚大干一番呐。”

    周廷儒知道,以前自己和温体仁连起手来,没少坑杨乐,此时被杨乐点破,脸色禁不住微微发烫,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杨国公,以前,下官确实糊涂,受了某些小人的蛊惑,下阴子,使绊子,争权夺利,现在我明白过来了,我在此立誓,从今以后,以国公爷为准绳,以皇上为中心,发奋图强,为人民谋福利!”

    周廷儒发了一通誓言,表了忠心。

    杨乐觉的差不多了,说道:“好,既然这样,明天我就跟皇上再说说,把你重新调用回来,你呢,只要做一件事情就好了,就是替我盯着那些背后捣乱的那位小人,明白吗?”

    “明白!”周廷儒自然知道杨乐所说的是谁,除了温体仁,别无他人。

    为了扳倒政敌,周廷儒不知廉耻投到了杨乐的麾下,而杨乐心里也知道,他们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说不定哪天还会撕破脸皮。

    

第150章 崇祯参观新军营,马虎上任三把火() 
马虎受命训练新军已经整整一年了。

    经过裁汰整编,新军保留了三万铁甲骑兵和两万重甲步卒。就其总数而言,不算太多。杨乐始终秉持一个观念,兵在精而不在多。

    在明末时期,朝廷很重视火器的研究和发展,因此,明军火力配备已经相当先进,这是一个好现象,也给新军的装备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崇祯微服出巡,见识了许多在京城里看不到的东西,熟知了大明军力和军制的一些弊端。但是要彻底改变旧军制,训练出一支精锐新军,对于一个天灾不断、危急四伏的大明来说,无异于是一个诱人的黄粱美梦。如今,杨乐力行变法,梦想成真,大明真正开始训练自己的新军了,这件事岂能不成为崇祯关注的大事?

    在回京之后,崇祯迫不及待的要参观新军。

    过了一道山梁,运河河道渐渐变窄变深,两岸的青山已经遥遥相望。下了船,杨乐陪着崇祯放马奔驰了近半个时辰,便来到了雾灵山的山脚之下。

    雾灵山,便是新军训练的所在地了。

    在雾灵山的背后,有一片三五十里的平地,曾经有牧民在这里居住放牧养马。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隐藏在大山里的兵营!

    “皇上,新军兵营就在前面了。”杨乐马鞭一指,高声提醒。

    崇祯恍然抬头,但见数里之外两座高山耸立,一条小河如银线般隐隐穿出两山中间。山色苍黄泛绿,秋风浩荡呼啸,一片荒僻无人的景象,不禁问道:“山后便是营地么?”

    “正是。”

    “好地方!有山有水有草,走!”

    马队急风暴雨般向大峡谷卷去。

    在七八个月以前,马虎刚刚上任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担子太重了,颇有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沉重压力。在他看来,按照大明执掌兵权的传统,统率新军的应该是孙承宗老大人。可孙承宗因为袁崇焕被下狱,收到牵连,被上奏弹劾,要不是杨乐力挺,崇祯恐怕要免去了他兵部尚书的职位。

    后来,杨乐提出让马虎统帅新军,让他惶惶不安,又感激涕零。

    三年前,马虎还是一名锦衣校尉,没有任何人脉,几乎官路走到了头。不期上天有眼,让他遇到乐杨乐,随后鱼跃而起,打造出了狼牙营铁军的名声,但诚实的说,狼牙营全军覆没之后,他的军功尚少。如果说,当上狼牙营的将军是一种带有提拔色彩的晋升,那么杨乐让他统率新军训练,则是实实在在的重任寄托。大明再也不是靠世袭功劳过日子的时候了,没有才能,没有自己的功劳,就没有任何家族的荣耀与个人的光芒!能够拥有如此重要的功业机遇,马虎如何能不激动和兴奋?

    马虎完全摆脱了老旧训练的路子,凭借着杨乐的点拨和他的兵家天赋,开始了一丝不苟的新军立制与严酷的实战训练。

    第一件事,马虎在国安局、锦衣卫、东厂的协助之下,三个月内就完成了遴选将士、裁汰旧军的繁重任务。杨乐向他们交代的策略是“裁旧编新,双管齐下”,以求最快的完成新旧交替,防止战事突然爆发。马虎带着十名军吏,马不停蹄的跑遍了大明所有的军营,一个个的挑选出两万余名官兵,又妥善接受了所有可用的军器辎重。如此安排,竟在极短的三个月时间内,使一支新军胚胎初步形成,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速度。

    第二件事,从各县青壮中一举招募了两万多新兵。因为军功激励,应征者踊跃而来,大大超出。面对从军人潮,马虎报杨乐批准,定了两条军法:一,只招家有三丁以上者入伍,独生子、二子者纵然本领过人,也不招收。二,以“狼牙营”的标准严格考选。

    马虎最佩服的军队,就是杨乐训练出来的“狼牙营”。标准是身穿三层铠甲,头戴铁盔,腰佩阔身短剑,身背二十石强弩并带箭五十支,肩扛刺刀火铳一支,背上三天干粮,日行一百里后尚能保持战力!单以甲胄与随身携带物事的重量论,大约就有五六十斤,更兼甲胄兵器皆是累赘长大之物,在全身挂满的情况下要健步如飞的日行百里,还要随时有剩余体力迎战,谈何容易!对于未经训练的壮丁,这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马虎在和杨乐的书信里交流之后,变通办法是:只考校体力与意志,凡能按以上要求披挂,日行一百里者就合格,不要求保持战力。如此一来,纵然大明有超过一百万的军队,也堪堪只选了两万名的合格者。

    第三件事,便是更新装备。新军的主要标志是精铁的应用程度。铁骑、铁甲、铁兵器,都要上好的精铁打造,才能对后金铁骑保持绝对优势。国安局投入大量银子从全国各地进行收购钢材,加上开海禁以来从沿海流入大明的铁材,足够打造出五万身钢铁装甲。杨乐的变法当中有一条,除了农具,所有能够搜集到的铁器铁材一律上缴官署,全数交给马虎的辎重营。一时间,民间三户用一把菜刀,富裕人家仅有的牛车上的铁轮毂和宗庙的铁香炉,以及旧军遗留的少量铁兵器,都一起进了雾灵山的兵器场。马虎派一名得力副将,进行“大炼钢铁”,专司监造兵器、甲胄、马具、火铳。七八个月之间,峡谷中烟火彻夜不熄,皮囊鼓风恍若沉雷,叮当锤锻几乎淹没了刁斗之声。

    这些事就绪后,马虎才开始了真正的组军训练。

    开端一把火,车英首先在军中遴选了一批年轻将领。依大明军制官位,伍长、什长通常是最低级的官位,百夫长一般是第三级官位,这些都不能算军中将领。能称为“将”者,最低为千夫长。

    如今,骑兵和步兵中的千人队乃是战场厮杀的基本单元。所以,千夫长就是军中最基层最中坚的将领层,在杨乐看来,千夫长这个将领阶层,没有“老将”之说,能者居之,他们最好是四十岁以下的壮年或者是杰出青年。

    大明军制,千夫长便可以有大书姓氏的将旗号令,而千夫长以下的百夫长则不能有标名战旗。一国军队战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千夫长层的战术素质与胆略气质。因为即或是小型战场,千夫长也是冲锋陷阵的最直接的指挥者。

    杨乐对于千夫长、百夫丈这些官员颇为重视,特令马虎专门对他们进行培训。不仅是体能,还有心里,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马虎起自底层,也做过狼牙营的将军,自然深知千夫长、百夫长的重要,所以他的遴选重点便是千夫长人选。三万骑兵需要三十名千夫长,两万步兵需要二十名千夫长,全部新军便是五十名千夫长。但由于北方、西方、南方战事频繁,来不及及时裁汰,所以军中大部分千夫长都已经成了四十岁以上的“老将”。开始从旧军遴选官兵时,马虎便反复筛选,只留下了二十多个身经百战的青年千夫长,还差一半有余要从新军中选拔。

    杨乐给出的建议是:打破身份,唯才是举。大明新法虽然已经消除了军中的身份地位的差别,讲求人人平等,军兵之间不再有贵族甲士和永远只能做行伍老卒的贱民之分。但来自贵族、平民、新自由民这三种将士之间的偏见隔阂,毕竟不是短时期内就能消除的,马虎要做的就是打破身份,打破这种偏见,尤其要消除贵族平民官兵对新自由民的子弟的蔑视。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说辞不行,最扎实的办法就是比试本领,唯才是举。

    

第151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五万新军已建成() 
千夫长的职位通常不需要精通兵书战册,甚至不识字也无妨,他所需要的是大局观念,以及出色的组织指挥小型实战的本领和出类拔萃的个人厮杀功夫。

    马虎按照杨乐的启发,命军吏在军帐中用泥土做了一个“大明山川的模拟图”。之后便将在个人拼杀中过关的前二百名士兵,带到缩小了的“大明地图”之前,逐一的让每个人单独走过,完成两项军考——辨认山川方向,立即说出最有利的攻防地形。这一考校,立即淘汰了一百五十多人,只留下了四十余人。

    其中,一个精干瘦削的少年引起了马虎的注意力——他不但一口气说清了方向和攻防地形,而且全部说准了地名!地名本来不要求说出的,因为新军中绝大部分将士根本记不住那么多山川地名。

    “你,报上名字。”

    “禀报将军,我叫赵青山!”青年昂首挺胸,高声回答。

    “何方人氏?”

    “东北长白山!”

    “你如此年轻,如何记得这么多地名?”

    “禀报将军,我五岁跟随父亲漂泊流浪,曾经跨过大明的无数座大山和无数条河流!”

    “何时从军?”

    “从军便是杨国公变法开始之时!我今年已经十六岁了!”

    马虎惊讶,变法可是严禁招收少年入伍的呀!这时,一个军吏走到他面前附耳低语了几句,马虎不禁大笑,怪不得瞧着这位少年似乎在那里见过,原来他就是那位第一位向杨乐借贷一百两银子的那位少年,从而在大明引发了一场“诚信借贷”之风。“啊,你是东北皮货商行赵老板的公子?”

    “禀报将军,正是!”

    “你不是喜欢做生意吗?为何前来从军了?”马虎颇感兴致的微笑道。

    “禀报将军,年轻人应当从军,以报效国家!”

    “好!有志气!”马虎颔首称赞,“你除了记住地名,还有什么别的本领?”

    “禀报将军,我在山林中永不迷路,火铳也打得好,野鸡兔子一打一个准!可惜这次射击比赛,只拿了第二。”

    马虎高兴的大笑起来,“噢,五万人中得了第二,还不满足啊?!”

    “不满足!我要争第一!以后还要立大功!”赵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