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昌明 >

第67章

昌明-第67章

小说: 昌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铁骑,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儿。

    周廷儒琢磨半天,知道崇祯心里十分恼怒,正是自己表现的机会,于是进言说道:“皇上,臣以为,祖大寿只听袁崇焕的话,不如让袁崇焕写一封手喻,把他招回来。”

    崇祯仔仔细细地瞅了这位名不经传的周爱卿一眼,心想还是此人知道朕的心意,难道那些阁老们都老了吗?也不知道帮朕出出主意。

    这件事情就交给周廷儒去办,开始袁崇焕自然不肯配合,周廷儒立刻找到孙承宗,求他出面,让袁崇焕在狱中写了一封血书。

    祖大寿看见书信,当即失声大哭,哭完之后,就带领部队回了京城。

    崇祯为了稳定军心,并没有把祖大寿怎么样,只是将关宁铁骑一分为三,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一部分归吴襄指挥,还有一部分被调进关内,镇压闯王的农民起义军。

    毛文龙获悉皇太极回师,立即撤退到皮岛之上,回归了往昔的生活。

    至此,京城保卫战算是草草落下了帷幕。杨乐的五个计划,因为勤王部队未到达,只完成了前三计(请君入瓮、围魏救赵、扰乱军心),后面的合围(关门打狗)和追击(草木皆兵)并没有实施出来。

第109章 综合国力为标尺,变法强国不是梦!() 
崇祯听得暗暗点头,杨乐说的没错,假如大明军士都如同狼牙营战士一般勇猛,皇太极还敢来吗?但是,要建立一支军队,而且是全副武装的强军,那得花多少银子。本来国库就不富裕,经过皇太极这么一折腾,更是捉襟见肘。说实话,连他这位皇上都吃粗茶淡饭,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

    “皇上可是担心银子的问题?”杨乐如同崇祯肚子里的蛔虫,不用崇祯说,杨乐就能猜到。

    “是啊,昨日陕西巡抚又上奏折,说要十万两赈灾粮款,朕从那里去给他弄去?”崇祯面色忧愁。陕西、山西旱情越来越严重,农民吃不上饭,官府又收粮,农民不得不造反,这也正是闯军越剿越多的原因。

    杨乐对此早已经有了计划,不慌不忙地说道:“皇上,臣培育的温室大棚已经长满红薯幼苗,可以种植千亩土地。现在已经开春,马上就可以种植。臣想先让文武百官拿出自己的一亩土地试种,如果可行,再行推广。”

    “不仅如此,臣想彻底改革,变法强明!”

    崇祯豁然震惊,怔怔地看着杨乐,半天没有回过神来。颤声道:“你你说你要变法强明?”

    “对!如今的大明,朝纲混乱,贏弱不堪,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只有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有一线生机,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必须彻底地实行变革,才能让大明起死回生!

    “你想如何变法?”崇祯被勾起了一腔热血,急切地说道。

    杨乐仿佛没有听见崇祯的问话,他望着清澈的小河,缓缓说道:“黄河滔滔,河面宽广,乃天赐佳水。长江滚滚,鱼虾众多,乃大明第一长河,为何大明拥有如此水源,却坐失鱼盐航运之利?关中平原,土地平坦,沃野千里,为何却荒芜薄收,府库空空,民陷困饥?”

    “这”崇祯一怔,本想反驳,仔细一听,都是实话,便不再言语。

    杨乐似乎没有注意到崇祯的尴尬,他继续说道:“大明火器发达,每年在军队的投入高达数百万两白银,却何没有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精锐之师?”

    王承恩这时插话道:“杨国公所问的问题,正是皇上的苦恼。敢问杨国公想要如何改变这些问题?”

    崇祯目光炯炯的盯住杨乐,向王承恩摆摆手,示意不要去打断他。

    杨乐正视着崇祯道:“何为强国?强国以什么为衡量标准?答案是以综合国力!何谓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盛最重要的标尺,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强国的特征是什么呢?

    其一是人口,人口众多,农家富庶,田业兴旺。

    其二是国库,国库充盈,财货粮食经得起连年大战与天灾饥荒的消耗。

    其三是民心,民众与朝廷同心同力,举国凝聚如一绳。

    其四是法律,法令健全,国内无动荡人祸,安定繁荣。

    其五是军队,武器强盛,铁骑精良。军令如山,令行统一。

    有此五者,可堪称强国!

    而大明五无其一!

    地虽多而民少,土地大多掌握在豪强之手,田业凋零;国库亏空,无积年之粮;民治松散,朝廷控制乏力;内政法令,遵循旧制;举国之兵虽多,但大多都是私军,命令传达,爱听不听。如此大明,隐患无穷,但有大战,便是灭顶之灾!”

    崇祯额头见汗,问道:“大明如此一无是处,却如何能够改变?”

    杨乐神色肃然,躬身说道:“君若做秦公,臣便愿做卫鞅!实行变法,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臣不怕死,唯有君臣一心,抱坚定的信念,方可为之!”

    崇祯听此一言,精神陡然一振,目光炯炯道:“你想如何去做?”

    “五点。”杨乐伸出一只手的五根手指,掰着说道:“其一,土地改革。废除旧的土地法令,重新丈量土地,按照人口划分,一人一亩三分地,实行土地所有制!而且,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垦荒,谁开垦的荒地就属于谁的,报备造册,朝廷不收税!大力减息减租,让农民在收割季节以后,留下来的粮食还能够度过冬天。”

    “其二,健全法律。成立反贪部门。文武百官必须清正廉明,只要不再贪污腐败,过去的账目可以一笔勾销。同时,增加官员的俸禄,凭功绩获得职位,不论是军功或者是政绩,都可以凭之奖赏或者提拔重用。”

    “其三,建立新的军队制度。南北军队互相变换防区。文武百官只要在一个地方超过五年以上就必须调换岗位。避免形成私军。而且士兵要有奖有罚,鼓励士兵勇猛作战,按军功领赏,加官晋爵,最高可获得爵位!”

    “其四,重新制定税收制度。重新启用万历时期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摊丁入亩”税收之法,不过要修改掉其中的一些弊端:一,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包括豪强地主,任何人不得例外优免,使税赋人人平等;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灾年可以减轻甚至免税,使税赋趋于稳定;三,计亩征粮,官收官解,任何人不得胡乱收税,尤其是‘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派,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四,征银会有“火耗”,为了避免加重农民的负担,开设商行,发行含有银条和金条的纸币,采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使征收办法更加简单。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工商税,比如盐税、矿税、茶税,税收宁可降低税率,绝不能单一!”

    “最后一条,改革开放。以东南沿海为基准,尤其是福建、广州,列为重点发展对象,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开辟新航路,加大对外贸易。在国内同样注重工商业的发展,扶持小业户主的发展,把商业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这些地方对外出售。”

    崇祯被杨乐这一番江河直下的理论强烈震撼!陡然觉得往昔那笼罩心田的沉重阴霾,竟是顷刻烟消云散,身心枷锁顿时开脱,心眼明亮,坚实舒坦。他站起身向杨乐深深一躬:“朕从未想过杨爱卿竟然有如此大才,一番理论,当真是高屋建瓴,勘透天下,使朕拨云见日,忧心顿去。朕果真要变法强国,将欲如何?!”

    王承恩听得也是热血沸腾,高兴的不知所以,兴奋地喊道:“皇上,半天已过,该用膳了!”

    崇祯醒悟,摸着饥肠辘辘的肚皮,爽朗大笑:“对,对,先吃饭。兮兮啊,上酒菜,朕要与杨爱卿好好痛饮一番!”

    此时已经是黄昏,夕阳残照大地,崇祯、杨乐、王承恩、朱兮兮四人,一席酒桌,盘坐河畔,河风萧瑟凄凉,与君臣四人脸上的兴奋热烈全然不同。

    最开心的是朱兮兮,她忙不迭的帮自己的夫君、哥哥添酒加菜,害得一向搞服务的王承恩突然没了用武之地,急得手无足错,崇祯皇帝索性也让他坐了,王承恩躬身谢过呵呵笑着与他们一起喝酒吃菜。

    酒桌之上,杨乐目光坚定,他始终相信:只要明朝上下,君臣一心,变法强国便不是梦!

    

第110章 强明五论为指导,己巳之变终结束() 
尽管现在杨乐已经是国公身份,但他一直秉持勤俭节约的习惯。皇上到来,酒菜也不过是最家常的四菜一汤。一盆酸辣鲫鱼,一盘麻辣豆腐,一碗生腌萝卜条,一碟精致花生米,另有还有紫菜疙瘩汤。酒是一坛十年的陈酿女儿红。

    君臣四人言谈把欢,觥筹交错。崇祯亲自为杨乐斟满一杯,而后自己端起面前的高脚酒杯,说道:“朕心里十分明白,如今的明朝,就如同当年的弱秦。朕一直期盼卫鞅复生,重振大明,如今,朕才忽然发现,“卫鞅”其实一直都在朕的面前,朕不识大才,实乃惭愧!”说完之后,他举杯一饮而尽。

    杨乐举杯相迎,一起痛饮,慨然说道:“谢皇上赞誉。卫鞅乃天纵奇才,杨乐自知不如他。有些变法理论也是借鉴他人的想法,可不敢与卫鞅相提并论。但国有明君如秦孝公,如果实行变法,不愁不强!”

    崇祯禁不住叹息道:“变法强国虽好,只怕朝中大臣会百般阻碍,势必困难重重啊。”

    “这就要看皇上的决心了,无论是谁,都必须为变法让路,若是谁成为了绊脚石,哪怕他是皇族贵胄、内阁大臣,臣也要把他踩在脚下!否则变法将会功亏一篑!”

    “爱卿说的是。朕这次不会畏首畏尾,一切都依照爱卿的谋划行事,朕必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让大明焕然一新,绝不轻言放弃!”

    杨乐拱手说道:“皇上已经考虑到了,变法强国,必然会损害到某些人的利益,变法愈深彻,道路愈艰险。臣以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变法方能成功,不知皇上能不能做到?”

    “爱卿但讲无妨。”

    “其一,朝廷之中需要一批竭诚拥戴变法的人居于要职。否则,法不能伸张,令不能推行,变法将成为一句空谈。”

    “此一点请爱卿放心。朕自当尽全力搜罗和提拔拥护新法的人才。”

    “其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法一旦推行,全国法律为先。无论宫室宗亲、皇家贵胄,违法亦与庶民同罪。此点很难做到,不知皇上能不能做到?”

    “法不避亲,有罪必罚,此点倒非难事。但讲第三。”

    “其三,皇上对变法的大臣须深信不疑,不受挑拨,不受离间。否则,权臣一死,法令必败。臣明白,凡是变法失败者,无一不是君臣生隙。若皇上不信臣,变法断难成功!”

    崇祯听完第三点,语气坚决地说道:“朕一心想让大明变得富强,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这是朕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朕虽九死而无憾,万难而不改!你我君臣二人,上下一心,朕在此立誓,此一生绝不负你!”

    杨乐眼中湿润,道:“皇上之心若如青山般坚定,臣之心便如松柏般挺拔,杨乐就是粉身碎骨,必须变法强明,让大明成为世界上第一强国!巍然于世界民族之林,笑傲他国于万年!”

    这一刻,两人四手,紧紧相握。

    王承恩接着话茬兴奋道:“皇上,卫鞅变法强秦于一世,国公却要强明于万年,气魄何其大哉!”

    崇祯哈哈大笑,“说得好!来,朕再与爱卿痛饮一杯。”崇祯向杨乐拱手相敬,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杨乐亦是一饮而尽,把酒杯放于桌上,最后从怀中掏出一本羊皮书卷恭敬递过,慨然说道:“治明之策,臣早已谋划良久。这是我拟就的强明五论,其中包含土地、军队、工商业、农业、手工业的变革,请皇上阅读评点。具体谋划,待臣伤好之后,再去宫中和皇上细细详谈。”

    崇祯双手接过书卷,未及翻阅便小心地揣入怀中,对杨乐拱手道:“爱卿好生养伤,等过些时日,朕再来接你入宫。这强明五论朕先带回去仔细研究,等爱卿伤好之后,朕便立即接你入宫,推行变法!”

    说完之后,崇祯辞别杨乐,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此时,皇太极虽然退出了关外,但他依旧派重兵驻守在遵化、永平、栾城、迁安四城,作为后金在大明的根据地,等待着下次有机会再来进攻。

    但是,卧榻之侧岂能有他人酣睡?这种情况崇祯是万万不允许的。

    孙承宗迅速找到祖大寿,希望关宁铁骑能够跟随着他出击,彻底击退入侵者。

    祖大寿面色阴冷,冷冷地说道:“袁督师为国征战,最后却深陷囹圄,令人寒心,我不去。”

    孙承宗似乎早已经料到了这种结果,不慌不忙地劝说道:“祖大寿,你不要犯倔脾气,就是因为袁督师被下狱,所以你更要立功,为他赎罪,这样才能保住他一命!”

    祖大寿眼光闪烁,明显有些意动。

    孙承宗立即趁热打铁,说道:“只要关宁铁骑肯出战,皇上便会对袁崇焕从轻发落,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挣扎良久,为了袁督师,祖大寿决定出兵。

    孙承宗找到了祖大寿,又去找马世龙。

    马世龙也是辽东军的将领,跟祖大寿关系很好,当时就是他拿着袁崇焕的血书去找祖大寿的。他这人的性格跟祖大寿类似,极其强横,他连袁崇焕的面子都不给,此前有个兵部侍郎刘之纶,带兵出去跟皇太极作战,袁崇焕命令他带兵救援,结果直到刘侍郎战死,马世龙都没有来。

    虽然马世龙脾气暴躁,强横无礼,但是辽东有强大的火炮部队,这是孙承宗找他的原因。

    在孙老爷子的苦心劝说之下,终于凑齐了两支辽东精锐的部队。

    待得知孙承宗准备进攻四城的消息时,皇太极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孙承宗已经六十八岁了,是一个又老又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