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昌明 >

第123章

昌明-第123章

小说: 昌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不定,将来杨乐真的看不上这块“弹丸之地”。

    一番话,杨乐给郑芝龙画了一张非常大的大饼,暂时稳住了郑芝龙的小心思。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怒斥:“好啊,郑将军,既然你已经被朝廷招安,不思报效朝廷,保卫黎民,却在这里私自商量要重当海盗,是何居心?!”

    杨乐抬头看去,见两个一身官衣的大明军官拨开侍卫的阻拦走了进来。

    为首的正是熊文灿。

    在崇祯十年四月,熊文灿在杨嗣昌的大力举荐之下,被崇祯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而杨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增兵饷大半,围剿农民军。

    熊文灿督主军务之后,贯彻执行这一举措,初期颇见成效,明军连打胜仗,农民起义陷入低潮,刚刚形成规模的罗汝才亦在其中。

    因此,熊文灿的名声如日中天,深受崇祯皇帝的重视。

    除了熊文灿之外,后面还跟随着一人,正是好久不见的杭州盐运使张清远。

    张清远和杨乐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是杨乐的领路人,也正是他把杨乐带进了官场。

    杨乐见了两人,心中立即想到了他们来的用意,按照级别高低,杨乐曾是国公爷,也是驸马爷,乃是皇亲国戚,虽然名存实亡,但他们讲求的就是人的名、树的影,而熊文灿虽是兵部尚书,正二品的大员,按照身份地位,却依旧不及杨乐,所以,杨乐并没有起身迎接,只是微笑着伸手相让道:“不知熊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望多多海涵。”

    熊文灿也不客气,走到杨乐的下首,整了整官袍,在那里的一把椅子上坐了,然后才说道:“国公爷实在是太客气了,在下那里敢让国公爷亲自迎接啊。”

    熊文灿扫视大厅一圈,他看到了郑芝龙,轻哼了一声。不过他并不认识高迎祥,也就没说什么。

    郑芝龙和高迎祥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低头施了一礼,一起寻了一个安排酒饭的由头,自觉地退了下去。

    “远来都是客,张大人也坐吧。”杨乐见张清远站在熊文灿的身后,出声示意道。

    张清远不由得看了看熊文灿的脸色,熊文点了点头,张清远不知是吓得还是紧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才敢坐下。

    此时,场中只剩下了杨乐、熊文灿、张清远三个人。

    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沉默片刻,杨乐直接干脆了当地询问道:“不知熊大人此番前来有何贵干呀?”

    熊文灿喝了一口茶,似乎来的时候心中早有盘算,稳文而雅、态度从容地道:“在下本要巡查四川军务,经过此地,听说此岛风景优美,故此登岛游览一番。不得不说,这里真是一个天堂之国呀,自从来到这里,连我都有些乐不思蜀了,这里真是一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啊!”

    “是啊,这也正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人生几十年,一晃眼就过去了,要不趁此机会游山玩水、逍遥快活,等到闭眼的那一天,也许会后悔来世上走一遭。”

    熊文灿根本不相信杨乐的话,否则跟随于他的两万士兵怎么解释?“国公爷果真要放弃大明?”

    “不放弃又如何,放弃又如何?”

    熊文灿叹了口气道:“我大明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经十二世,无汉唐之和亲,无卑躬之屈膝,治隆唐宋,远胜汉唐。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励精图治,至宣宗的近百年间,大明北进蒙古,南征安南,伐锡兰海域,威震马来诸岛,天下大治。

    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一个接着一个,都是一派盛世景象。英宗幼年即位,朝中有‘三杨’杨溥、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万邦来朝。次后宦官王振开始擅权,乃发生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景泰帝果断任用于谦击败瓦剌,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后又经历景泰、天顺两朝的经营恢复,国力大有回升,到孝宗时期再次大治,此时政治清明,民生安康,人称弘治中兴”

    熊文灿忽然说起了明朝鼎盛时期状况,杨乐听的非常仔细,他知道这是大明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段时光,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熊文灿说着,面色渐渐黯淡下去:“可惜到了正德年间,倭寇侵我大明,鞑靼常犯边境,国力再次出现中衰。到了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革新,国家逐渐中兴。可惜时间不长到了天启年间,魏逆忠贤宦官掌权,终于导致了我大明开始式微及至本朝,连年灾荒,形成遍地的流寇,朝廷全力镇抚,而关外建奴又建立清国,又成一患。”

    “本以为国公爷能像张居正一样实行革新,国家中兴可期,不料竟也是半途而废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悲痛之极啊!”

第215章 醉翁之意劝归京,八大纪律即诞生() 
杨乐听着熊文灿的一片说辞,又听熊文灿一声叹息:“若我大明多上几个像国公爷这样的英雄,又何惧什么流寇?何惧什么红夷?可惜,可惜,可惜啊”

    他连说了几声“可惜”,好像很为杨乐的离去可惜一般。

    听他这么说,杨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违心说道:“熊大人实在太抬举在下了,我大明有的是人才,像杨阁老(杨嗣昌)能出谋划策,又有卢将军、孙将军领兵打仗,何必担心什么流寇红夷?”

    “国公爷,话不能这么说。”熊文灿继续道:“我是针对大明时弊说了一些真心话而已。若连这些真心话都无法说出,那我大明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他的脸上忧心忡忡,此时的他完全不像一个春风得意的人该有的神采,更像一个为了大明前途而忧虑不已的臣子。

    杨乐一时也不知道当说什么,沉默在了那里。

    “红夷和流寇,我大明尚且不惧。”熊文灿忽然话锋一转:“前番国公爷率领我大明水师痛击红夷和刘香联军,杀的红夷再也不敢进犯我大明。况且红夷目前的危害只在东南沿海一带。

    再说流寇,自从高贼被捕之后,李逆自成、张逆献忠、马逆守应等,号称‘三十六营,二十万人马’,各路逆贼拥推李自成为首领,不过,只要按照杨阁老的计策,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而我心中忧虑的,是北方的那些清兵,根据关外密探回报,皇太极正在大肆的招兵买马,存粮运草,这几个月很可能会再次南下进犯京师!”

    他说的口渴,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喝得有些急了,呛得连声咳嗽,过了会儿才平静下来,道:“大明内忧外患,原先的改革又被反对派废止,国库里的银子不出半年就花光了皇上下了密旨,派臣前来,说是思念国公爷让国公爷回京”

    “至于以前的事情,皇上可以既往不咎,毕竟温大人也是该死,如今弹劾他的大有人在,而曹公公搜罗了不少证据,皇上对您的做法也谅解了”

    “国公爷,我说了这么多,无非是皇上的意思,京城岌岌可危,需要国公爷再次出手,力挽狂澜啊!”

    杨乐眉头一皱,委婉地拒绝道:“熊大人,台湾距离京城千里之遥,来回奔波,十分不易,皇上思念臣,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已经厌倦了朝中的争斗,台湾远离京城,没有勾心斗角,让我做一个逍遥王爷,不好吗?”

    “这”熊文灿没想到杨乐会一口拒绝,也就是这位国公爷,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情都敢做,换作别人,皇上让进宫,谁敢抗旨?

    张清远早料到会是这个结果,既然皇上让他做说客,必要的时候必须说上一句话,否则回去如何交差?“国公爷,下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张大人,但说无妨。”杨乐一直对张清远十分客气。

    “下官觉得,国公爷还是要以国事为重。皇上此举,恐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传闻皇上为了发军饷,连宫里的家具都典当掉了您不看僧面看佛面”

    杨乐摆了摆手,打断了张清远的劝说。“土地改革虽然半途而废,但是这七八年的实行时间,朝廷应该是有银子的,就是现在不知道到那里去了。”

    “这就是我不愿意回去的原因之一,你们觉得这艘满是蛀虫的船还能撑多久?”

    “我已经累了,彻底累了,是心累或许,我一开始的想法就是错误的?”

    “凭借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可能吗?”

    “太难了!”

    “难于上青天!”

    杨乐摇了摇头,忽然站起身来,悠悠说道:“回去替我转告皇上,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的,不过不是现在,总有一天,我君臣还会相见,因为我是朱兮兮的丈夫,也是大明汉人,我不会让清国入关!”

    “送客!”杨乐挥挥手,不再听他们的劝说。

    熊文灿目瞪口呆,连同张清远一起,被几个带刀侍卫请了出去。

    这个时候,诸葛师被侍卫抬着竹椅走了进来。他早就猜到了熊文灿的来意,也知道杨乐为何把对方赶走了。“接下来,国公爷打算怎么做?”

    杨乐在房中走了几步,思索片刻,道:“离开京城之前,国安局的密探全部隐秘下来,如今,我需要重启他们。一个是让他们寻找懂得农学、地质学、数学、医学等等的人才,另一个是密切注意卢象升、孙传庭和贺人龙三部人马的动向,所有的信息我都要。”

    “另外,这里有几个人,是我能想到的大才子,吩咐下去,把他们请过来。”

    诸葛师接过名单,看着这些人,他大体能明白杨乐要干什么,名单上有宋应星、徐光启、吴又可、徐霞客等人,全部都是当时十分有名的科学家。

    “徐光启可是朝中的大臣,这”

    “无论如何一定请他们来,至于方法,国安局的兄弟们应该知道如何去做。”

    诸葛师明白了杨乐的意思,点点头,将名单收了起来。

    诸葛师走后,杨乐又和郑芝龙、高迎祥一起商议出了八大纪律出来。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只许劫掠外国船只,劫掠大明商船者死。三,收缴的战利品一律要交公。四,按照战功分发奖励。五,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六,不许欺霸妇女。七,临阵逃脱者死。八,在战斗中受伤或者战死,可领取一笔安家银两。

    这就是未来著名的“八大海盗纪律”。

    尽管这八大纪律有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这却成了一份必须遵守的准则。未来无数的海盗纪律,都是以这“八大海盗纪律”为基础而制定的。

    而这一份八大纪律,就这样神奇的诞生了。

    也因此,杨乐的亦官亦匪的生涯,也在台湾之上迈出了第一步。

    他不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但他已经不在乎,正如他感悟到的那样:

    与其窝窝囊囊、憋憋屈屈的过上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无所畏惧的拼上几年!

    看着校场之上,已经集结在一起的两万官兵,从此以后,这里就是他的老营。

    杨乐把最后的一口酒倒进了嘴里,大手一甩道:“兄弟们,把你们手里的武器拿起来!让我们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劫富济贫、替天行道!”那些眼睛兴奋得地发亮的汉子们,已经完全被烈酒刺激得精神高度亢奋起来,他们嗷嗷叫着,纷纷拿起了武器。

    “让我们成为一支闻名于世的军队,让我们成为一支令西洋人闻风丧胆的铁军,让我们成为一个开创海上帝国的红军!”

    “红军!红军!”

    这些亦兵亦盗的士兵们高喊着,他们将要在杨乐的带领下,踏上一条与任何大明官兵都不一样的道路

第216章 运送财宝回家去,打响南海第一枪() 
“维亚斯”号快速行驶在大海之上。

    托尼贾站在甲板上,听凭海风吹拂在自己的脸上。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大海,一个美丽的国度。

    在大明的冒险,真是一段愉快的经历。

    满载着从台湾搜刮来的财富,翱翔在大海之上,然后很快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把满船的货物都变成真正的金币。

    上帝,自己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大富翁,自己和子孙后代享受一世的荣华富贵。

    只不过这次一定得小心谨慎,船里还有普特曼斯总督的私人物品,那是一个装满了宝贝的箱子。

    “船长,旗子已经悬挂好了。”大副艾力特来到了托尼贾的身边。

    托尼贾回头看了下,郑芝龙的通关令旗正在迎风飘扬。在他们荷兰舰队的战舰上,居然飘扬着大明的旗帜,这的确让人觉得有些羞辱。

    “我真想把它扯下来撕烂揉碎!”艾力特恼火地说道。

    “是的,我也很恼怒,我甚至想把那个人撕烂,然后扔进海里喂鲨鱼。但是,我们不能那样做。”托尼贾耸了耸肩膀,摊开双手道:“这里全是郑的势力,两败俱伤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艾力特先生,你想一想,当我们把‘维亚斯’号安全地开回国去,这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财富,不是吗?至于郑芝龙,总督先生总有一天会想办法收拾他的。大明有句古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我们再回来的时候,一定要一雪前耻!”

    艾力特勉强压抑住了内心的不快,转移话题道:“船长,沃特德城主昨晚从热兰遮城传回了消息,他说台湾岛刚刚来了一位大明官员,据说是一个从京城逃出来的国公爷,第一天就把热兰遮城的城门给堵了,好像是要收取过路费,真是一个贪婪的明朝官员。”

    “呵呵,大明官员都是这样的一副嘴脸,那些人甚至比郑芝龙这些海盗还要贪婪的多。”

    托尼贾嘴角微微倾斜,鄙夷的笑着,继续道:“越是贪婪,这样的人对我们就越有利,先用银子收买他,等我们做好了准备,就可以一举消灭他,然后一统台湾。现在的明朝,国内有些混乱,腹地暴民起义,北方又和清国对峙,让明军两头疲于应对,因此,我们可以在这里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