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86章

阀阅汉末-第86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霾涣司衬诘亩鹪簦俊

    “哎!”赵谦深深的叹息了声道:“都怪本府虑事不周啊。如果早知道高兵曹来了汝南,本府又何苦派兵出城前往平舆县支援。如果在娥贼造反不久,本府就在召陵囤积大量的粮食,也不至于出现如今缺粮的窘况。”

    赵谦看了申屠礼,又看了看阎象,梁纲等人,无力的道:“就按高兵曹所言,明日酉时开始撤离召陵吧。”

    “诺。”

    大厅中顿时不断响起应诺声,梁纲,李丰,以及在此的士族等人,见赵谦已经应许,立即急切的离开了大厅。

    特别是那些士族,离开大厅时,是更加的紧急。他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来,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毕竟高珣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而他们因为有太多的家人以及财物,都必须要跟着撤离。

    第二日,从天亮到酉时十分,也不知道黄巾军是处于睡眠原因考虑,既然没有攻击召陵县,这让站在城楼上的赵谦等人,舒缓了口气的同时,也心中更加紧张不安。

    娥贼一整日不攻击召陵县,那就说明,他们有充足的体力来应对即将要到来的战事。也不知道高珣能不能应的下这几万娥贼的攻击。

    赵谦又转头看了看城门内,如今的整个南门,已经是人满为患,这里面有许多身穿鲜衣的士族子弟,家眷,以及那些闻讯得知赵谦要撤离,也跟着拖家带口要哦跟随撤退的成千的百姓。

    还有那士族从家族中带出来的一驾驾马车,以及马车上,堆积入山的财物,也占据了南门的大半的空间。

    阎象看着这看不到边的马车队伍,皱着眉头低声向赵谦道:“明府,这些马车车队,太多了。如此沉重的财物,即使用马车拖运,也一定会影响我等撤退速度的。”

    “哎,难道要去告诉他们,让这些士族不要携带财物撤离?君又不是不知道这些士族的本性。如果这时候,让他们放弃他们家族积累起来的财物,他们会心甘?

    一旦我等强行让他们放弃,一定会他们对我等不满,这些士族在汝南郡的能力,君也是知道,即使我这个一郡之守,在他们面前,有时也一样会受他们压制。

    如今,国事多难,正是用得着他们的时候,县齐心协力把这眼前之事解决在说。至于这些车队,就让未成谋面的高兵曹来解决吧。“赵谦看着城门下的人群道。

    “明府就不怕高兵曹做出得罪他们的事?”阎象问道。

    “我会帮着高兵曹收尾的。“赵谦凝重点头道。

    (本章完)

第144章 抵达城下() 
赵谦与阎象等人已经做好准备,正在城楼闪等待援兵时,在召陵县城外,距离黄巾军军营不到两里处。高珣带着高珙等一众亲卫,站在一座小山丘上,仔细的打量着远处黄巾军军营。

    经过一夜的赶路,高珣率着三千余众,在第二日午时之前,就已经抵达召陵县外围。

    抬眼望不到边的黄巾军营帐,把只能看到一个轮毂的召陵县,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的水泄不通。此时,直冲天际的炊烟,伴随着喧哗声,正不断从黄巾军军营中散发而出。

    一阵脚步声响起,黄忠带着高江,楚重两人来到了高珣身前道:“高兵曹,娥贼军营中,炊烟升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想必这伙娥贼已经开始进食,此时,正是我等进攻的最佳时机。“

    高珣点了点头,他在山丘上已经查看了一段时间,远处的娥贼军营中的情况,绝大部分的情况,已经映入了他的眼底。从娥贼军中的喧哗声中,他就已经知道,娥贼已经开始进食。

    他也知道,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在士卒进食的时,防御力与警惕性是最低的时刻,如黄忠所言,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士卒可已准备好?体力恢复如何?”高珣问道。

    “三千儿郎已经列阵完毕,弓已经上弦,战马已经上鞍,只待高兵曹一声令下,就可随时冲击娥贼军营。至于体力,从午时到如今,已有三个时辰,足可应付眼前战事。“黄忠应道。

    高珣看着黄巾军军营,心中还有一个顾虑,在他抵达召陵县后,就一直盘住在他的脑海中,于是向黄忠道:“汉升兄,你说,今日为何这娥贼不进攻召陵县城,是不是他们已经有所察觉我等的到来?“

    黄忠顿时愣了愣,他没有想到高珣到了这个时候了,还顾虑这事。不过他也明白高珣心中的担忧。如今他们带来这的三千兵卒,是高珣手中最精锐的,同时也是高珣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培养出来的精兵。

    而娥贼如今在召陵县有四、五万人之多,而且,这些娥贼大部分是彭贼手下的精锐,又加上他们这次进攻娥贼,是实打实的正面进攻。

    一旦娥贼对他们有所图谋,在这召陵县给他们下陷阱,那后果不堪设想,弄不好,召陵县城中的赵府君等人没有救出,反而把他们折在了这。

    不过,如今不管是眼前战事,还是整个汝南郡的形势,他们不得不需要把赵府君救出来,安抚汝南郡的民心,提升士气。

    于是道:“如今我等弓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即使娥贼布置了陷阱,我等也不得不跳下去。不过,忠还是相信我等那些儿郎,不管是在战阵上,还是在配合上,远不是这些刚放下农具的娥贼所能比的。

    即使娥贼有四、五万人又如何,我等儿郎依旧勇往直前,刀锋所向,鲜血铺路。只要我等头领无所顾虑,为天下百姓计,即使战损他乡又何妨?“

    高珣看着黄忠明为打气,暗为警训他的话,心中顿时一阵汗颜,看来他还是把得失之心看的太重。于是慎重的向黄忠行礼道:“多谢汉升兄,珣受教了。”

    高珣正了正脸色,向黄忠道:“还是按照老规矩,汉升兄你率本部人马开道。”

    “诺。”

    高珣向楚重道:“修能你率本部人马殿后。”

    “诺。”

    看着蠢蠢欲动的高江,高珣特意交代道:“四兄,我等这次主要是接应赵府君出来,不是冲锋陷阵。所以,这次你部,需护着两翼。同时,在攻击娥贼时,四兄你与季常两人必须与你部人马在一起,不要像往常一样,只图自己痛快,丢下人马不管不顾。”

    高江见高珣语气凝重,心中那想大杀一场的心思,顿时焉了下去,有气无力的道:“知道了。”

    见高江的神情,高珣无奈的摇了摇头,率着亲卫与黄忠等人下了山丘。

    高珣来到军中,待黄忠等人全部就位后,立即翻身上马,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的道:“掌纛竖旗,击鼓进攻!”

    “咚!咚!咚!”

    几十面大鼓齐声被敲响,雄壮的鼓声,立即掩盖住整个原野的杂音,响遍了整个召陵县。

    队伍前面的黄忠,在听到鼓声响起后,骑在战马上,手中的长刀用力一摆,暴喝一声:“杀!”后,就驱马往前狂奔。而他的本部人马,在副手徐忠的率领下,立即紧跟而上。

    高江,季常两人各率五百多人,分成两部,把高珣的亲卫护卫在中间,以及在后面殿后的楚重部,全部踏着鼓点声,直往黄巾军军营狂奔而来。

    不到两里路的距离,在一刻钟的时间不到,黄忠率先抵达黄巾军军营前,他手中的长刀,在他马前,挽起一片片刀幕,借着战马的冲刺速度,所过之处,带起一片腥风血雨,一头扎进了黄巾军人群中。

    紧随其后的人马,在徐忠的率领下,如同饿虎下山,踏着整齐的步伐,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杀喊声中,疾步前进。

    而正在进食的黄巾军,在听到突然想起的鼓声后,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在见到黄忠如同一条凶猛的猛兽,在吞噬着他们的袍泽。

    立即惊恐的大叫一声,丢下手中的碗奢,一哄而散。即使有反应过来的黄巾军,想组织人马来抵挡。立即被蜂拥而来的黄忠前部所淹没。

    也是正是因为突然袭击,在加上黄巾军正在进食,黄忠的前部人马,在高珣率着人马抵达黄巾军军营时,就向召陵县城方向突进了一里多路程。

    高珣为了不使得他的队伍脱节,也同时为了防止黄巾军反应过来后,对他们进行阻击,所以,立即率着人马,沿着黄忠前部开出来的血路,疾步前进。

    正再召陵县东门的主帐中进食的彭脱,在听到突然想起的战鼓声后,也顾不上进食,一脚把案几上的食物踢开,一手抓起身边的战刀,冲出了营帐大声吼道:“周仓!周仓!死哪去了。“

    “渠帅!”一个身高九尺以上,面色纽黑,又身躯雄壮的大汉,提着长刀,出现在了彭脱的眼前。

    “哪里鼓声?”

    “南面那边传来的。同时也有杀喊声传来,想必是官贼来袭营了。”周仓懵声道。

    “一定是那所谓的扬州人马来了。光天化日之下,还想对本帅行袭击之事,不知道死活。娘的,不知道死活,既然来了,就不要向着能回去。你立即率五千兵马,前往南门,先给本帅把这伙官贼截留下来,稍后本帅率人马来支援你。”

    彭脱今日一起床,就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总是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而他又得知扬州人马已经大部进入定颍县。

    为了防止扬州人马又行平舆县之事。他让手下暂时停止攻打召陵县,反正召陵县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也不急在一时。

    并下令手下黄巾军在军营做好防御准备,但是,他左等右等,仍然不见扬州人马来。在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他才让手下放松进食,可是没有想到,他一放松,就被偷袭了。

    幸好他有了心理准备,把他手中最精锐的五千人马聚集了起来,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诺。”周仓也不耽搁,转身直接就走。

    而此时,在周仓正要率人来南门支援时,黄忠的前部,已经抵达了召陵县城的南门口。

    (本章完)

第145章 双军汇合() 
召陵城墙上的赵谦,阎象等人在听到突然响起的战鼓声时,全部伸长脖颈远望通往南门的方向。不到片刻,一面红底写着“漢”字的大汉军旗出现在他们眼眸中。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有汉军援兵要来接应他们,但是,赵谦等人依旧忍不住身体颤抖,眼角也渐渐湿润。他们在召陵县被娥贼围困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日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界,忍受着朝不保夕的煎熬。

    如今他们见到了他们最熟悉的军旗,赵谦等人此时才知道,这面“漢”军大旗的多么的亲切与温馨,如同一个久日离家归来的游子一样,对家充满了无限依恋。

    那些在城墙上的郡兵,同样与赵谦等人一样的心情,在见到这面大汉军旗后,顿时挥舞着他们手中的兵器,猛烈的拍在城墙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同时,他们也齐声的吼道:“大汉!大汉!”

    同时出现的,还有在大汉军旗旁边的一面黑底用金色颜体字书写的“螅贝笃臁=艚幼鸥咦执笃斐鱿值模褂幸幻婊谱执笃臁

    赵谦看到这两面大旗出现,像他这个略懂点军事常识的人,也知道是高珣的军队来了,同时,也知道这是高珣军队手下一个将领的旗帜。

    按在朝廷规定的军中规矩,大汉官军,大汉军旗这面大旗,无论在哪,只要与大汉官府有关系的,就必须打出来,这是让别人知道,这是大汉官军的旗帜。

    特别是在对外上,这面旗帜非打不可,这是让那些游牧民族知道,这面大旗代表着大汉。

    除了大汉军旗外,还有就是一支军队的主帅旗帜,也就是大纛,同时,还会在大纛上书写这个主帅的职位。像高珣的大纛上就书写着“大汉扬州刺史府兵曹从事”。

    援军的出现,已经让赵谦完全的放松了下来,如今他倒是有点闲情来欣赏这面大旗上的字体了,转头对阎象道:“这高兵曹的字体倒是别具一格,大汉还未成出现过这样的字体,这手字气势磅礴,如同一个大将军手中的刀剑般,充满着锐利。单凭这手书法,这高兵曹就足可载入大汉史册。“

    阎象微微的笑了笑道:”这高兵曹虽是蔡议郎的弟子,但他还是以武踏足官场,显然是一个武将。这独此一家的字体,在加上他的军事能力,可以说是大汉年轻一代的翘楚了。真是羡慕蔡议郎收了个好弟子。。。。。。。“

    阎象说着说着就被一骑的战姿所吸引,话也沉寂了下去,嘴慢慢的张成了圆形。

    这骑驱着战马,径直往县城赶来,他所过之处,黄巾军没有一个人是他手下的一合之敌。即使是黄巾军想用密集的人群来阻挡他,他一人一骑一刀,迎着赶了上去。

    他每挥出一刀,嘴中就暴喝一声,像是为他本人鼓气一般。他每一刀带起一片血雨的同时,黄巾军至少会有两人以上的人,被同时他击飞,眨眼间,黄巾军组织起来的队形,被他蛮横的击穿。

    阎象见这骑直往城下而来,忍不住赞叹道:“好一员骁勇的绝世猛将。这高兵曹手下人才辈出啊。前有申屠君孤身闯过贼营报信,后有此君独刀悍勇破阵。“

    “扬州刺史府,兵曹从事部,高兵曹座下,前部司马黄忠先已率军前来接应,还请赵府君以及诸君出城。”黄忠浑身带着浓烈的血腥味,在战马上,朗声的向城楼上赵谦等人喊道。

    “多谢黄君的慷慨来援,本府以及汝南一众掾史感激不尽。”赵谦向黄忠躬身为礼后,转头向阎象下令道:“令梁都尉打开城门,我等出城!”

    “诺。”

    召陵县的南门缓缓的被打开,率先从城门中冲出来的是梁纲等一众郡兵。他们在梁纲与李丰两人的率领下,出了城门也不停歇,直接往附近的黄巾军扑去。

    早在得知有援兵来援后,赵谦把仅剩下的粮食,全部一股脑的发给郡兵,让他们饱饱的吃上一顿,提升郡兵的体力,同时,也因为援兵的到来,使得这些郡兵士气空前高涨。

    在加上为了在援兵面前突显一下他们的勇力,郡兵全部悍不畏死的冲击黄巾军。一时间,黄巾军被他们打的节节败退。

    而黄忠带来的前部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