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85章

阀阅汉末-第85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年过四旬的主簿阎象,看着大厅中死一般的沉静,眉头皱起,看了主位上的赵谦一眼,轻轻的咳嗽两声。

    赵谦得到阎象的提醒,顿时双目聚焦,慢慢的扫视了在座的人一眼道:“诸君,如今娥贼猛攻不止,召陵县随时都有失陷贼手的可能,不知诸君可有良策助我守城?”

    兵曹掾史李丰见赵谦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同时,见赵谦还想保住召陵县,心中不由的哀叹,最后咬紧牙关,像下定决心一样,抬起头来道:“明府,从今日情形来看,那娥贼首领彭贼又增加了兵力,而我等如今的兵马,加上今日折损的一千余人,已不足四千。

    不是下吏说丧气话,在娥贼几万人面前,召陵县已经怕是保不住了。我等还是另谋出路的好。“

    都尉梁纲见李丰开了头,也紧跟着道:“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等的粮食,已经不足两日分量。一旦粮食告罄,也一样会城破,不如趁着我等还有士卒在手,突围出城吧。“

    在座的其他士族主事之人,特别是召陵县的士族,脸色一阵无奈与急色,他们的家族都在城中,家底也是在城里,一旦赵谦等人突围而去,那岂不是他们的家族要遭娥贼的毒手。

    可是,他们也知道,为了守住召陵县,他们这些士族可是已经启尽的了大部分的家底。已经是无力在支撑了。开来也只能突围出城,先保住性命再说。于是,士族的主事人,也纷纷的向赵谦谏言。

    赵谦见在座之人,都不看好能守住召陵县,长长的叹息一声,看着只有主簿阎象在那沉默不语,他是知道这主簿是以智慧著称。

    顿时心中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带着期望看着阎象道:“阎主簿可有良策?”

    阎象顿时摇了摇头,同时也带着困惑不解道:“让明府失望了,在娥贼如此实力面前,小吏也是无能为力。不够,让小吏困惑的事,这彭贼从昨日开始,为何突然增加了兵力?同时也加大了攻击力度。”

    (本章完)

第142章 进退两难() 
赵谦见这个以智称著于汝南的主簿,对城外的娥贼也是无能为力,心中顿时如同泄气的皮球,刚刚提升起来的精气神,立即凹瘪了下去,无力的瘫坐在席垫上。

    同时心中涌起无限的哀凉,他堂堂达官显贵之后,如今近沦落到要弃城、弃民奔逃的局面。一旦这事传扬出去,他蜀郡赵氏门风,岂不是要因他而败坏殆尽?

    如真是这样,他赵谦岂不是成了赵家的不屑子孙。何况,一旦他出城逃奔,那这召陵县城中上万的百姓,要落入娥贼手中?他作为汝南郡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辖下的百姓遭受娥贼的毒手而不顾?

    赵谦一想到这,顿时带着强烈的不甘与决断,猛的站了起来,手搭着佩剑冷然的道:“本府无能,以至于让娥贼猖狂于厮,已羞见汝南郡上百万黎民,寄期望与我。更是愧对今上的恩宠,擢我于汝南郡守。

    谦虽无能,气节尚在,娥贼增兵也好,攻阀甚急也罢,我意与召陵百姓共存亡。召陵城破之日,就是我赵彦信战损之时。“

    厅中的一众人等,见赵谦如此决然,脸色顿时大变,同时,也是甚是惶恐。他们就是因为不想死,才却说赵谦放弃召陵县。如今赵谦不但不答应离开,反而是义无反顾的要留下来与召陵百姓共生死。

    这不是在给他们找难堪吗?如果他们舍弃赵谦逃离召陵县,岂不是要背上置主官而不顾,独自逃命的恶名声?这然他们以后如何在汝南郡立足?

    阎象见赵谦不断变换他的称呼,显然是知道赵谦心中不甘,心中有不甘就好!有了不甘,就代表着还想活命,顿时心中有了主意,人也缓缓的站了起来,离开案几,来到正厅,深深的向赵谦拜了下去。

    “明府。。。。。。。”

    “如果阎主簿是想劝说本府离开召陵县,那还就请君免开尊口吧。”赵谦见阎象向他行礼,以为是要却说他,顿时阻止道。

    阎象见状,也不气恼,顿时微微的笑了笑道:“这还请明府放心,象不会向明府提离开召陵县的事。只是有一个即将要成为事实的事,摆在象的眼前,如果不乘着这机会说出来,就会有愧于明府辟召象于市闾之中,更是无颜以对汝南黎庶。“

    “阎主簿,何等事如此严重?”赵谦顿时被阎象的话吸引道。

    阎象也不卖弄关子,严肃的道:“正如明府所言,如今娥贼乱起中原,单就汝南娥贼就已经不下十五万之众。其中五万余娥贼正围攻治所平舆甚急,何也?

    娥贼不外乎得平舆县钱粮,以胀大其势力。而娥贼五万余人围攻平舆县,已有二十日有余都未成攻陷。娥贼主力彭贼部攻召陵县近一月时日,同样未达其所愿。

    何故?都因明府坐镇汝南,使得将士,士族,百姓众志成城。可是,一旦将士,士族,百姓听闻明府战损召陵县,他们定会丧失抵抗之心。

    也同样会让娥贼士气空前大涨。如此此消彼长之下,整个汝南落入娥贼手中,全在旦夕之间。汝南有人口两百万以上。一旦娥贼裹挟汝南百姓入军,如此巨大人数,也不知道临郡的颍川,陈国等郡国会如何面对,象也想知道朝廷会如何面对?“

    “君陈述如此之多,也无非还是让本府出逃召陵县。”赵谦立即明白了阎象的意思。不过他经阎象提醒,顿时知道阎象说的很对。

    一旦他战损,对正在抵抗娥贼的汝南郡百姓,将士的士气,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同时也明白,一旦娥贼控制了汝南,以娥贼那劫掠的本性,用汝南郡的人口,与钱粮,组建一支几十万的青壮队伍,是很容易的事。

    那么紧随而来的,像临郡的陈国,颍川,南阳等郡国全面失陷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一旦这些郡国落入娥贼手中,那整个大汉也就跟着完了。

    赵谦看了看阎象道:“好,即使本府如今想要逃离召陵县,也要有那能力才行啊。那前往平舆县增援的五千多郡兵,刚出城不久,就被彭贼部打得全军覆没。难道凭着这剩下来的四千不到的郡兵,就能让我等逃离出去?“

    “这。。。。。。。”对那救援的郡兵被消灭的事,让阎象心中没有了底气。他抬头看了看李丰与梁纲两人,见他们的神色也是不自然,顿时知道他们两人对突围之事,也一样没有什么信心。

    阎象双眼顿时黯淡了起来,逃也是死,不逃也是一样免不了一死。他心中还想建功立业,摆脱寒门呢。看来他的愿望要镂空了。“哎。。。。。。”

    阎象的这一长长的叹息声,像是有传染一样,整个大厅顿时一片长吁短叹。

    赵谦也是脸色惨淡又喃喃自语道:“召陵县啊!哎!也好,死就死吧,正好成全。。。。。。。“

    厅外的奔跑如风的脚步声,顿时打断了赵谦,他抬头一看,见一个小吏带着兴奋与喜意正急速往大厅跑来,同时,因为兴奋过度,使得小吏差点摔倒。

    赵谦顿时皱起眉头,这小吏成何体统,如此不顾礼仪。

    阎象也是看到了小吏的异状,双眼一转,立即大亮,同时脸上也因为激动开始出现殷红。心中大喊:希望是这样,一定要是这样。

    李丰,梁纲以及士族等人全部困惑的看着着个打断他们的小吏。

    小吏来到厅门口,见厅内人都直直的望着他,他因为兴奋,完全忘记了紧张,大口喘了两口气,双手向厅内合拢拜下,同时,也因为欣喜,声音带点颤抖的道:“秉府君,县衙署外,有一个自称扬州刺史府兵曹从事部下的人求见。”

    赵谦双眼大睁,嘴也跟着微微张开,过了一会后,像完全没有听清楚小吏所说的一样,声音带着颤抖道:“谁?!”

    “扬州刺史府兵曹。。。。。。。”

    “快请!我亲。。。。。。快请进来,不得怠慢了。”赵谦顿时打断小吏,暴喝一声,本来还想亲自去迎接,又想想不对,他作为一个两千石的大官,不能失了礼仪。

    “诺。”小吏大喊一声,人也立即转身离开。

    不一会,小吏带着一个全身黑衣的男子出现在了赵谦等人的面前。

    赵谦已经恢复了常态,长袖一摆,直直的看着男子道:“扬州刺史府人?”

    “扬州刺史府,兵曹从事部下,探骑头目申屠礼拜见赵府君。”申屠礼行礼朗声道。

    赵谦看着眼前申屠礼古井无波的脸色,以及不卑不吭的神情,心中大赞,好一个面不改色。

    “高伯轩部下?”梁纲顿时站了起来,脸色大喜道。他身为扬州寿春人,在还没有从为汝南郡都尉时,就一直待在寿春为官,对那个平定庐江郡黄壤等十万多江夏蛮叛乱,出了很大力气的高兵曹的军事能力很是清楚。

    如果扬州出兵来汝南增援的是高诚的话,那汝南郡就保住了。

    申屠礼见一个全身戎装的男子提起高诚,显然以为是高诚带队来汝南,顿时摇头道:“君所说的是我高家大郎,他如今已经是寿春县尉。这次带我等来汝南的,是我高家家主。”

    “高云轩!”梁纲眉头顿时皱起。

    申屠礼见梁纲皱起眉头,仔细的打量了一下梁纲,见他腰间的印鉴,顿时知道他的出身,同时语气中带着不满道:“都尉对我家家主带队来汝南很失望?”

    梁纲见申屠礼语气不善,心中顿时恼怒,他好歹也是个一郡的都尉,食俸禄两千石娥大官,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小卒在他面前放肆了,于是语气也跟着不善道:“虽然高云轩名誉扬州,但那也只是仁义之名。如今,要看的是军事能力!”

    “呵呵,不知道都尉对我家家主率兵解围平舆县,并让娥贼黄邵五万人全军覆没,又同时收复定颍县与上蔡县的军事能力可还满意?”

    (本章完)

第143章 准备就绪() 
申屠礼此言一出,顿时让大厅中的所有人,立即目瞪口呆,又震撼不已,这个从扬州冒出来的高兵曹也太强了点吧。不仅解围了平舆,而且还把娥贼五万多人打的全军覆没。

    这还没有完,还把两个县城也打了下来。

    赵谦,双目大睁,脸上全是惊愕与不信,同时,狠狠的吸了几口粗气,急速的扑到了申屠礼的身前道:“君所言可是当真?”

    “不敢欺瞒府君,礼所言之事,都是事实存在的事,做不得假。”申屠礼也不再理会正在目瞪口呆的梁纲,转身向赵谦拱手道。

    于是紧跟着把高珣率兵长途奔袭黄巾军的军营,以及让部下在半路上阻截黄巾军溃兵,并借着溃兵赚取了定颍县与上蔡县的事,仔仔细细的向赵谦述说了一遍。

    最后,为了让赵谦确信,申屠礼把高珣交给他的绵帛与扬州兵曹从事印鉴,一并拿了出来,交给了赵谦印证。

    赵谦接过印鉴与绵帛,急切又仔细的查看了一番后,又把它们交给身边的阎象,同时顿时大笑两声道:“好,好啊。天不绝我汝南,在最后关头,出了高兵曹这支奇兵,把我汝南从死亡绝境中拉了出来。”

    阎象看完绵帛上的信息与验证完印鉴后,也跟着附和道:“是啊,这高兵曹果然不愧是蔡议郎的得意门生,把行军打仗之事,应运的如此沉稳老练。

    高兵曹在战事上的深谋远虑,象远不及也。这不仅解了平舆县的危机,同时,因为把定颍县夺了回来,在战局上,也争取到了一定的主动。“

    阎象对高珣让部下乘机把定颍县,从娥贼手中夺了回来的事,心中满是赞许与认可。这不仅让他们这些在召陵县坚守的人,没有了后顾之忧。

    同时,也因为定颍县的夺回,一定会调动娥贼大军,前往定颍县,如果娥贼首领彭贼想要困死他们的话。这样一来,就给他们召陵县减轻的许多了压力。

    最重要的是,自打娥贼在汝南郡造反以来,他们以及所有的汝南百姓,不是听到这县被娥贼攻陷,就是那县被娥贼打破。着接二连三的县城失守,已经把他们以及百姓弄的人心惶惶,严重影响了士气。

    如今,有了高珣把定颍县夺了回来,在加上又把上蔡县也一样从娥贼手中夺回,这对士气的提升不是一丁半点。最起码,让他们觉得有了希望。

    于是阎象对申屠礼道:“申屠君,不知道接下来,高兵曹以及贵部有何打算?”

    赵谦也顿时从喜悦中反应了过来,跟着道:“是啊,高兵曹不知道有何行动,如果能用得到本府的,请尽管开口,只要本府嫩办到的,绝不推辞。”

    申屠礼立即躬身道:“家主让礼潜入召陵县来,就是想告知府君,想让府君以及剩下的将士,在明日酉时,一起撤出召陵县,到时,家主会带着兵马前来接应。”

    “撤出召陵县?”赵谦顿时不解的道:“如今有了贵部的人马在定颍县,在加上我等在召陵县牵制娥贼,难道高兵曹不能在再接再厉一回,破了召陵县的娥贼?”

    赵谦心中对放弃召陵县,还是不舍,如今高珣率兵来了,对守卫召陵县的心思就更加强烈。他虽然对军事不是很精通,但是,他还是知道,有召陵县这个镶嵌在娥贼阵营当中的县城在,一定会让娥贼花费更多兵马与精力来应对。

    阎象顿时苦笑了起来,见申屠礼欲言又止,顿时知道其中的难处,于是向赵谦道:“明府,如今围困召陵县的娥贼是彭贼的主力精锐。

    从这今日彭贼猛攻召陵县的情势来看,显然是彭贼知道定颍县已经易主,他想要通过把召陵县攻打下来,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一心一意的去对付高兵曹所部。

    同时,他也一定会高兵曹所部有所防备。即使高兵曹所部在能征善战,也不会短时间内把彭贼这几万人马给解决掉。何况,如今我等召陵县,不管是兵力,还是粮食严重不足,已经支撑不了多少时日了。

    这也一定是高兵曹得知我等情形后,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吧。既然如此,那我等撤出就是,如今有了高兵曹来了汝南,在加上明府,还愁解决不了境内的娥贼?“

    “哎!”赵谦深深的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