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82章

阀阅汉末-第82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好了,有了高珣提供的粮食,他即可以安抚难民,让平與安定下来。同时,也会因为这出粮安民,得到偌大的名声,他千里做官,不就为了这?

    文秀见高珣正往厅外走,顿时从臆想中清醒过来,也顾不了

    一众同僚的震惊,立即追了上去。

    而袁平见高珣对他无视转身就走,也顾不了世族子弟风度,站起身,破口大骂道:“高家竖子,你见死不救,我咒你不得好死!”

    看着高珣渐渐的消失在他眼前,顿时瘫倒在席垫上,高珣毫无眷恋的离开,让他明白,在生死面前,即使再大的名望,也要看刀剑是否锋利。同时,也让他对高珣的怨恨达到了无以复加。既然你不让我好过,我就让你在大汉举步维艰。

    高珣刚出署衙门口,就看见几日不见的申屠礼正在远处等候着他。申屠礼见高珣出来,立即来到高珣身边急切的道:“家主,赵府君兵败了!”

    (本章完)

第136章 世家的利() 
PS:因一时没有考虑周全,取错了角色名字。在东汉时,需要避光武帝的讳,不可能出现“秀”这个字,所以,文秀改成文修。

    ······························································································································································································

    高珣心中猛的一震,满眼不敢置信的看着申屠礼,申屠礼带回来的这个消息,一时间让他乱了方寸。他派人把定颍县给夺下来,并不断调集兵力、财力聚集定颍县,一方面是为了策应召陵县的赵谦,为其减轻面对黄巾军的压力。

    另一方面,就是把赵谦手中的汝南郡兵给保全下来。

    如今倒好,赵谦兵败,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那边损伤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打乱他一系列的战略部署。

    高珣深吸了一口气,让他快速的平静下来,正要出口询问申屠礼关于召陵县那边的事时,文修打断了他。

    “高君!还请留步,修有些事情,还需与君协商一番。”文修从太守署衙追了出来,急速的来到高珣身边。

    “我知道文君是要协商什么,在珣来县城时,已经交代过手下,让他多余的粮食腾空出来,君要粮食时,尽管去找珣军中杜衡杜嘉志即可。“

    高珣立即打断文修,如今事情紧急,他已经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管这些粮食的处理了。高珣看了看四周,见街上人来人往,说话很是不方便,于是,他也顾不上什么礼仪,向申屠礼示意下,直接拉着文修,来到一处偏僻处。

    在文修的不解与诧异中,高珣脸色沉重的道:“文君,君来的正好,珣有件事情需要向君通报一声,还请君做好心理准备。赵府君兵败了。“

    “什么?赵府君兵。。。。。。兵败?”文修顿时惶恐的看着高珣,人踉跄一下,言语也顿时结巴起来。又见高珣脸色沉重,知道高珣不可能拿着事来与他开玩笑。

    “呼!呼!”文修深深的吸几口气,强行的把他惊恐不安的心压制下来,看向高珣道:“高君,赵府君兵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珣也不得而知,这消息是我这手下,刚刚带回来的。“高珣摇了摇头,又指着申屠礼道:”申屠,把你得到的消息,详细的与文君和我叙说一下。“

    “有劳了。”文修也是向申屠礼拱手道。

    “诺!”申屠礼向高珣与文修两人应诺一声后道:“赵府君兵败之事,是发生在昨日辰时过后。据礼后来查看得知,赵府君之所以兵败,是在得知平舆县危在旦夕的消息后。

    特意分出五千兵马,由汝南郡北部都尉统率,想从召陵突围出来,前来支援平舆县。可是,因为运气不好,撞上了娥贼渠帅彭脱的主力。

    五千兵马,除了小数人逃脱外,其余的人,包括那北部都尉,全部被娥贼击杀。“

    文修听了申屠礼的叙说,脸色顿时一阵苍白,人也失魂落魄起来,口中喃喃自语道:“是我!是我害了他们啊!如果不是我那几日连续不断的往赵府君那边发告急文书,也不会让这五千人马无辜送命。

    如果早知道高君能带兵前来把平舆县解围,我发那该死的文书做什么啊。现在好了,汝南郡的有生力量,因为我才折损了这么多人。而如今娥贼势大,一旦汝南郡形势恶化,那我就成了汝南百姓的千古罪人,我还有什么脸面存活于世间?“

    文修说完,猛的抽出佩剑就往脖子上抹去。

    高珣没有想到文修会如此的极端,他也来不及多想,飞起一脚,踢在文修的握剑的手上,把佩剑踢落。

    沉声的看着依旧还在自责与内疚的文秀道:“文君,还远没有到你想的那么悲观。“

    高珣见文修的注意力被他吸引了过来,于是转头看向申屠礼道:“申屠,赵府君是分兵。这么说,在召陵县城里,还有兵马在那?”

    “是的,家主。在我从哪些逃出来的士卒口中得知,城中能战之人,应该还有五到六千余人。不过,礼又从他们口中知道一个消息,召陵城里的粮食不多了。”申屠礼点头道。

    “那还可以支撑几日?”

    “最多不超过五日,这也是赵府君分兵出召陵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支援平舆县,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召陵县粮食的压力。”

    高珣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事还这真是麻烦了。如果召陵县粮食告罄,召陵失守不说,那剩下来的几千人马,也会因为粮食而导致士气崩溃,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一旦这几千人马没了,那剩下的,就是彭脱启尽全部人马来攻打他了。看来他原先的计划必须要改变一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召陵县的人马救出来。

    “这可如何是好?”文修刚刚被高珣提起来的希望,眼看又要落空,很是无助的看着高珣道。

    “放弃召陵县吧。只需把赵府君与你几千兵马救出来就行,至于召陵城中的百姓,珣也只能说抱歉了。“高珣道。

    文修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必须要做出取舍,救下赵府君以及一种将士,保存有生力量,才能更好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事。

    “对了,申屠君,既然有些许败兵逃了出来,从昨日到现在已经整整一日的时间过去了,按理说他们也会跑回来几人向平舆这边报信啊。怎么到现在一个人影也没有。“

    文修看向申屠礼,把他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申屠礼脸色顿时带着愤怒道:“不是他们不回来报信,而是他们回来不了了。在他们溃逃出来后,有几个人是往平舆县这么来的。可是,没有想到,在定颍县至平舆县的路上,他们被人给杀了。

    而且,不止是他们被杀了。赵府君在援兵突围失败后,紧接着派出了几个信使,趁乱逃了出来后,在回平舆县的路上也被人杀了。“

    “杀了?”文修顿时惊叫道。

    高珣也是吃惊的看着申屠礼,从定颍县到平舆县,如今是他们的势力范围,还有什么人敢截杀信使?于是问道:“知道是什么人杀了他们吗?“

    “袁家!”申屠礼道。

    “谁!?”高珣还以为他的耳朵出了毛病,带着不敢置信与震惊又问了一遍。

    反倒是文修像响起名声似的,若有所思。

    “汝阳县的袁家。那个袁家家主派出了一百来人,在得知他们是信使的时候,二话不说,直接杀了。礼如果不是武艺还可以,趁机杀了几个袁家人逃离,恐怕也会折损在那里面。如果不是礼跑到了上蔡县,他们还会一直紧追不舍。”

    申屠礼说完,从身上取出一卷绵帛,递给了高珣,道:“这是信使在临时前抛给我的。”

    高珣简略的查看了一下文书,上面除了赵谦叙说一下援兵失败的经过外,还有他在召陵所面临的情况。高珣看了后,交给了文修。

    文修仔细的看着文书,不过他不是看字的内容,而是看字体。最后向高珣道:“这是赵府君的笔迹。”

    文修转身看着远处郡守府放方向,道:“难怪这袁平一到平舆县,就急切的让我来找高君你,并要求高君快速出兵汝阳县。原来是想在我等没有反应过来前,先把兵马带到汝阳县。”

    文修说完,又觉得心中不解恨,又大声向郡守府吼道:“袁平老贼,你不得好死,汝南郡不止是你袁家的命重要,上百万的汝南百姓的命也一样重要。”

    (本章完)

第137章 高珣北上() 
高珣看着文修这个士族出身之人,完全不顾士族子弟风度,像个泼妇般,在大庭广众之下破口大骂,径直来到文修身边,扯了他一把道:“文君,如此当众落袁平脸面,君就不怕袁家记恨于你?在你的仕途上设置障碍?”

    文修顿时啜了一声,道:“这袁平老匹夫既然能置汝南郡上百万的百姓不顾,修又有什么好顾忌的。至于仕途,修大不了挂印回宛县老家。“

    文修一说到宛县时,顿时停住,黯然神伤的长叹一声。不过又很快恢复神色,看着高珣道:“高君,如今君也恶了袁家,以袁家在汝南郡的势力,一定会对君有所掣肘。

    趁着修还在汝南郡的这个郡丞位置上,有什么需要修做的,还请开口。“

    高珣点点头道:“珣还真有四件事情,还需要文君帮着解决。”

    “君请说。”

    “第一件,经过平舆县解围,沈亭追击,以及定颍县,上蔡县之战后,珣的军中武器,与防具已经折损了两成,所以,珣想要文君帮我补齐。同时,也因为招了两千余新兵,也想请君一并考虑到。”

    文修想了想道:“这武器与防具的事,还请高君放心,虽然在战事刚起之时,武库中的兵器,被赵府君带走了一批,但是,武库中依旧还有许多库存。只是不知道高君需要些什么样的兵器。数量是多少?”

    “恩,大汉制式环首刀五千把,长戟、长矛五千根,皮甲五千,玄甲五百,弓,弩各三千,箭矢、弩矢多多益善。还有橹盾两千具,大黄弩一千张,冲车与井阑各十座。如果有马厩中有战马的话,当然是最好。“

    高珣也不再客气,直接说出了一大堆的武器。至于要那些大黄弩,就是防止黄巾军军中有成建制的骑兵。

    据高珣这段时间在军营中所知,汉代的弩强度按石来计算,分一石至十石,引满一石弩需五六十斤的力量,而其中十石弩最强又被称为黄肩弩,大黄力弩。

    所以,一石、三石弩,只要士卒强壮,就一个人可以随身携带。可以成建制的出现在战场上,同时,也正是因为这弩射程达到上千步,在加上橹盾,是步卒克制骑兵的上好武器。

    当然,像那十石的大黄弩,同时需要两人,或者三人才能拉得动,所以,它一般是放在城墙上守城。

    至于他还从汝南郡武库中拿冲车与井阑,就是专门用来攻城用。虽然如今他的兵马要比黄巾军的人数,要少上许多。但是,黄巾军绝大部分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只要给他时间,他相信他能把这些队伍给破了。

    等到那时,如果黄巾军龟缩在城中不出来,他只能攻城,那他所要的冲车与井阑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攻城武器。

    冲车一般的攻城车为木制,总体结构就像一个尖顶木屋形,异常坚固,下面装有四轮或六轮;外蒙牛皮或羊皮,甚至有用金属板加强。

    同时,为了防备守军的矢石破坏,也为了防止火攻,还常常会浇上泥浆。它因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所以,需要士卒保护,否则,只要一遭到敌人的袭击,就会损失惨重。

    虽然冲车它的生存能力弱,但是,它那高达几丈,上十丈,甚至与城墙齐平的高度,为士卒攻击城墙上的守军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他即可用让士卒在车内,用强弩射击,也可用来接近城墙,破坏女墙,直接攻打城墙上的守敌。

    毕竟东汉时期的城墙,还不是明清时期用青砖镶嵌,而是用黏土夯打而成,所以,相对来说,要容易破坏一些。

    而井阑却是一个移动的箭楼,虽然它与冲车一样,生存能力很弱,但是,在攻城时,却可以居高临下的压制城墙上的敌军。所以,高珣也顺便捎上。

    文修看着高珣一时说出了如此多的武器,顿时苦笑一声,如果全按高珣所说的给,他汝南郡的武库中,恐怕就要搬空。不过,为了尽快平定娥贼,他也没有拒绝。

    只是在马匹上向高珣抱歉道:“高君,君要的武器,防具,汝南郡都能给出来,但是那些马匹,汝南郡也不多,最多能拿出两百匹。”

    “行,两百就两百,总比没有强。”高珣对战马的数量要求到不是很高,即使文修给多了,他也暂时用不上,他的手下,绝大部分对骑术一点多不懂。

    高珣见武器已经解决,顿时又道:“第二件事,因为赵府君兵败,珣手下的兵卒一时很难与娥贼对抗,所以,珣还想再召三千新兵。“

    “行,城外如此多的难民,召个三千人不是问题。那第三件时呢?“文修见高珣是召集新兵的小事,顿时满口答应下来,反正他昨日也帮着高珣召过,已经很是熟悉。

    “第三件事,如今定颍县的战略位置突显,珣必须那作为重点来经营,所以,需要文君帮珣征集民壮,把军营中的一半的粮食运往定颍县。当然,珣也不会让民壮白干,会给他们每人一斛的粮食作为报酬。”

    “哈哈,有了君这句话,这民壮之事,君就放心吧,不需两个时辰,就能帮君办好。”

    “最后一件事,因定颍县正处于汝水与洪水的交汇口,珣需要船只,一是封锁汝水与洪水,二是运送粮食方便。”

    文修顿时眉头紧皱道:“高君,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