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62章

阀阅汉末-第62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高珣经过这大半年的清缴贼匪,已经在吴郡北部树立起很高的威望,在加上高珣在军中的威望,可以说是,高珣已经完全控制了吴郡郡兵,这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如果一不小心,被高珣捉到他们家族的什么把柄,高珣率着郡兵把他们家族灭了也有可能。以他们对高珣的了解,这事,高珣还真干的出来,也已经干过。

    高珣与朱逸相互告别一番后,就带着士卒进了水寨。

    七日后。

    吴县县城城门口外,郡守刑松与蔡邕待在一架轺车中相对而坐。

    在他们轺车的周围,也有许多的百姓全伸长脖子,翘首以盼远望县城的官道上。他们听闻高珣今日要回吴县,在听到了消息后,自发的来看看,这半年来,让吴郡北部贼匪闻风丧胆的郡兵军威。

    邢松看了眼窗外百姓,微笑的对蔡邕道:“伯喈兄,恭喜啊,得到了一个像高兵曹如此出色的弟子。依我看,此子以后定是会稽朱公伟第二。同是寒门出身,又知兵事,加上此子性格,定是一代名将。”

    蔡邕顿时摇了摇头道:“此子有能力不假,但是如今却锋芒太露,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如果他再不加以收敛,以后能不能出头还难说。“

    蔡邕的对高珣的能力,也很是认可。在曲阿孤身灭贼首,又在丹徒仓促间击败来袭的贼匪,并用一连窜计谋,把盘住在北固山的贼匪歼灭,最后又把横行大江的陈年悍匪斩杀。

    在短短半年时间,从临时组合起来的乌合之众,已经被他训练成连连大胜的精兵。高珣的能力已经突显无疑。

    也正如邢松所说的。在如今大汉这个国事多难的时期,正是高珣这样的人一显身手的时候,只要在好好的磨练一番,把高珣的性子磨练出来,在加上他在朝廷的人脉,一定会成为第二个朱儁。甚至会成为皇甫规一样的名将也没有不可能。

    可是,也正是这样,让吴郡士族产生了恐慌。在加上如今高珣在吴郡军中的威望,已经让他们对高珣有了深深的忌惮。

    根据在刑松那得来的消息,这些人正在密谋针对高珣,显然是要把高珣灭杀与萌芽之间。毕竟高珣已经威胁到了士族的安危。

    即使高珣有他这个名满大汉的名士弟子身份,也是一样无所顾忌。只要这些士族,不让人抓住什么把柄,即使是他,也一样对此事无能为力。

    何况,此时的他,在扬州,还只是一个客居。根本就没有势力来帮助高珣。所以,这也是采用焦虑的原因,也是他在知道高珣要率领郡兵回来时,特意来城门口迎接他的原因。

    刑松也是深以为然,他来到吴郡的时间也不短了。对吴郡四大士族的实力还是深有体会。何况这些士族还是联合起来针对高珣。

    高珣在扬州有巨大声望不假,但是这些声望都是建立在普通老百姓中的。而吴郡施主在吴郡生存许多年,对吴郡官场有很大的影响力。

    即使是他这个吴郡太守,在有些事情上,还不得不依靠着些士族来维护。如今,高珣开始威胁到这些士族的生存。那么,即使是他对高珣另眼相看,也不能打消这些士族要针对高珣。

    他对高珣也很是看好,要能力有能力,要谋略有谋略,要胆量有胆量,这也是他不辞辛苦,亲自把高珣请出来的原因。

    何况,高珣的家族虽然在吴郡可以是一家独大,但是对他所下达的条令,不折不扣的执行。官府征收的赋税,南部也因为高家的存在,比北部要多许多。但百姓的生活与环境,却比北部不知道要好多少。这让他对吴郡南部也很少操心的原因。

    刑松见蔡邕眉头紧锁,也知道蔡邕是真正对高珣担心。眼睛一转,如果能把此事促成,是不是能让吴郡士族对高珣不敢乱来呢?

    于是道:“伯喈兄,高云轩的人品与品行还满意?对他的能力还认可?”

    “道陵,你这不是说废话吗?不满意我会收做弟子?不认可他的能力。也会如此担心?”蔡邕顿时撇了眼刑松道。

    “那就好,高云炫才华出类拔萃,人品与品行也没有话说。在过两年世侄女要及笄了吧。是不是该给她找个婆家了。也免得吴郡士族老是来踏你家门槛。”

    蔡邕顿时一愣,看着刑松,郑重的道:“道陵的意思是要我把琰儿许配给云轩?”

    邢松点点头道:“我知道,这很唐突,以你伯喈兄士族的身份,要把爱女许配给高云轩这样的寒门,一定会让士族耻笑。但是你不觉得,以如今大汉的情形,以高云轩的能力,他会捆住在扬州?

    加上以他高家在扬州的影响力,高家崛起也是迟早的事。何况,这事一成,也给吴郡士族一个警醒,你陈留蔡家已经与高家结合在一起了。如果还想要针对高家,要想想你蔡家的反应?“

    (本章完)

第103章 宴会邀请() 
蔡邕听着邢松的不断叙说,不时的点了点头,眉头依旧还没有放松。他对高珣很看重不假,但是涉及到他的爱女,一时间有点徘徊不定。

    他做父母的,理所当然希望他的女儿有个好的归宿。

    对高珣这个弟子,不管是在品行上,还是在能力上,他已经是没有什么好挑剔的。这也是他五十年来,第一次看到有如此惊才艳艳的人物。

    如果说是以前,有人对他说有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已经在一个州赢得了一个很大的声誉。并且还是一个让这个州郡的人感恩戴德的那种,他一定会嗤之以鼻。

    可是如今他亲眼看到了,而且还见到了他的能力,一个少年把一个家族,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贫寒之家,发展到让一个郡内的士族,需要联手来打压的地步。

    对此,他很是认同刑松的话,他的这个弟子,不是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会一飞冲天。把他的女儿许配给这样的人,他也放心。

    可是,有两个问题,让他很是为难。一个是高珣的身份,寒门。而他蔡家在陈留郡好歹也是一个士族之家,一旦他把女儿许配给高珣,一定会让那些士族之人,耻笑于他。

    笑他堂堂一个名满大汉的名士,既然不懂礼制中的尊卑有序,把自家的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寒门。这让他情何以堪?

    另一个是高珣已经与吴郡士族已经开始处于明争暗斗的地步,如果他把女儿许给了高珣,那岂不是告诉吴郡士族,他蔡邕蔡伯喈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高珣这一边。

    他来扬州只是避难的,他不想参与到这些地方士族中的勾心斗角中去。何况,他如今还住在顾家提供的宅子中,顾家对他可有照料之恩啊。

    刑松看着蔡邕脸色变化不定,知道好友心中的顾虑所在。如今,在这个武帝废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对儒家的礼制已经成型,并越来越看重门户之见的大汉,如果蔡邕把自家的嫡女许给了寒门,这可是对礼制的一种不小的挑战。

    何况蔡邕还是一个在士林中有很大声望的人,一旦士林中人,知道他蔡邕如此作为,这对他的名望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不过,刑松对高珣这个人,还是很看好。如今他辟照了高珣为兵曹掾史,那也是高珣的恩主。以高珣的能力与智慧,他可以肯定,以如今大汉这风雨飘摇的形势。

    只要高珣逮住了机会,在加上已经是蔡邕弟子的身份,只要高珣不犯大错。位列三公他还不好确定,但是九卿之位,还是可以的。

    如果能为这越来越动荡的大汉朝举荐可用之才,牺牲一点名望又有何妨。如果他有女儿,早就把女儿许配出来了。至于不参合到这些士族的争斗中,其实蔡邕在收高珣为弟子的时候,已经是参合进来了。只是这些吴郡士族,应为蔡邕的名望,不敢对他有什么言语而以。

    刑松一想到这,于是对还处于纠结中的蔡邕道:“伯喈兄,五羖大夫倔于奴隶,武安君起于行伍,淮阴侯发于市井,高云轩之才,虽然不及此三君。但朱公伟却是活生生的例子。“

    蔡邕知道刑松用百里奚,白起,韩信,朱儁这四个出生低微的来做例子,就是要他放弃门户之见,同时,也不要小瞧这些出生低微之人。只要碰到了机遇,即使是寒门,也有可能成为一方俊杰的。

    刑松见蔡邕不断点头,顿时又提醒道:“至于你担心不想介入高珣与吴郡士族之间的争斗,你在收高珣为弟子时,已经进来了。”

    蔡邕想想也是,于是也不再执着。道:“好,我就认同你这保媒。”

    ”好,等高云轩来了,我就给他道喜去。“刑松见蔡邕同意了,顿时欣喜道。

    突然,县城门口的百姓骚动并大喊起来,“来了!来了!”

    刑松,蔡邕两人拉开车窗帘布,在远处的官道上,已经尘土飞扬。一队队阵容整齐,精神抖擞的士卒,正昂首阔步向县城开来。

    在一面红底黑字绣着“漢”字的大旗,也出现在刑松与蔡邕的视线中。在大旗底下,高珣裹着黑巾,身着盔甲,身材挺拔的骑在战马上,鹰目直视前方。

    “好一队精锐之旅。伯喈,我等也该下去迎接一下了。”刑松站起身来,向蔡邕道。

    “好。”

    “高君!高君!”

    高珣见了百姓呼喊,不停的抱拳行礼。而那些围观的百姓,自动的给高珣让出一条通道。

    一个五十来岁的村妇提着菜篮,菜篮里全是鸡蛋,伸手拦住高珣道:“高君,祝君剿贼凯旋归来,老妇也没有什么好,就这几个鸡蛋,还望君不要嫌弃。“

    “阿嬷。珣身为兵曹,对本郡境内贼匪的清剿乃是本职。当不得阿嬷如此厚爱。何况珣与士卒立下一条规矩,不能拿百姓手中任何一点东西,珣作为主帅,当以身作则,不能坏了规矩。

    一旦珣今日拿了恁的鸡蛋。那以后这些士卒,也会有样学样,那以后珣就不好带兵了。还请阿嬷收回去。“高珣把递过来的篮子又重新放到了妇人的手里,又向村妇行礼道谢。

    “高君,我等百姓都是些粗汉,不怎么会说话,今君大破贼匪,让吴郡贼匪闻君名而害怕,远遁他乡,我等也可以放心的出门劳作。

    而这些,都是君给予我等的。听到高君回吴县,我村特意出钱买来一条牛,从阳羡县送来给君。就是想给将士们尝尝荤腥。“一个上了年纪的男子牵着一条大黄牛来到高珣面前,诚恳而敬畏的看着高珣。

    “翁叔及贵村的心意,珣心领了。一条大黄牛可是一村的大主力啊。珣岂能因此微薄之功而毁贵村之劳力?“高珣微笑的推却了乡亲的好意。这时代的牛可是很贵的,而且又很少,更是一个村庄里面最重要的劳动力。他可不想让这些憨实百姓破费。

    高珣看着还想往他面前送东西的百姓,心里很是感慨,不管是哪个时代的百姓,他们个个都是最容易满足的一群人,也是最容易知足的一群人。

    即便是贪官,只要拿出一部分精力放在百姓心上,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一回,他们也会对贪官感恩戴德。

    高珣深深的鞠身为礼,提高声音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的心意,珣全部心领了,大家得来点吃的都不容易。珣是个带兵之人,一旦放纵了自身,拿了大家的东西,那就会使得军纪涣散,人的贪欲是无限的。还请大家不要娇惯我等。尔等也不想珣的士兵军纪涣散是吧。

    刑松,蔡邕看着高珣深受百姓的爱戴。自发的送吃的送喝的,而高珣不断推脱。刑松不断点头的向着蔡邕道,“伯喈兄,高兵曹名将之风已显啊。“

    蔡邕看着高珣的如此以身作则,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

    高珣安抚好百姓后,看到刑松与蔡邕也在,立刻快速来到两人面前,道:”珣见过府君,见过老师。“

    刑松看了眼蔡邕,顿时笑道:”高兵曹,恭喜啊。“

    ”这是下吏职责所在,府君何来说喜。“高珣还以为是刑松对他剿灭贼匪而恭喜他。

    ”哈哈。今日本官在伯喈兄面前,为君说媒,伯喈兄也认同了,君说喜从何来?“

    ”啊。“高珣顿时被邢松的划给惊住了。

    在蔡邕与蔡琰出来扬州时,他也曾经幻想过,能把蔡琰这个历史上命途多舛,又文采斐然的女孩娶回去。特别是他拜入蔡邕门下之后。在蔡邕府中见过蔡琰几次后,对蔡琰的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的品质,很是满意,这是正是一个适合做妻子的女孩。

    可是一想起他与蔡琰两人之间的身份差距,顿时心中一片黯淡。他知道在这个受儒家思想影响又等级森严的大汉。他一介寒门与士族的嫡女是不可能的。他也渐渐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至于他那前世的两情相悦,随着他对这大汉了解的越深。早就被他丢掉了,这时期,男女之间的婚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没有想到刑松会给他做媒,而且还让蔡邕同意了。心中对刑松的感激无以复加。刑松不仅是他的恩主,如今也是他的媒人。看来这刑松对他还不是一般的看重啊。这欠刑松的恩情,也欠大了。

    高珣回过神后,立即叩首为礼道:“多谢老师成全。”

    蔡邕见高珣行大礼并应许,点了点头,把高珣扶了起来,又告诫一番。

    一旁的刑松,见高珣也答应了,也是上来一番恭贺后,就返回了城内。并在临走的时候,又对高珣道:“高兵曹,三日后,吴县四大家族为君准备了一场宴会,还请君多做好准备。“

    (本章完)

第104章 宴会见血() 
高珣听到刑松离去时的暗示,眉头微微的皱了皱,看来这些吴郡士族,已经是迫不及待要对付他了。不过高珣也未太在意。

    以他如今在扬州的名望,以及在郡兵中建立起来的威望,吴郡士族想要明着针对他,那已经是不可能。除非吴郡士族不想要他们家族,历代辛辛苦苦在百姓中,在士林中建立起来的名望。

    一旦这些士族摆明车马来针对他,以他在扬州的影响力,短时间内,就会传遍整个扬州。那是,这些吴郡士族,就会在百姓中,士林中留下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