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340章

阀阅汉末-第340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通力合作,而且高珣也给出了诚意。那不知某需要回报高君侯什么?”韦昌道。

    (本章完)

第596章 汉羌之战(十四)() 
“回报倒是谈不上,韦都尉只要答应一件事足矣。”戏忠漫不经心的拿起案几上的酒樽,边说边往嘴边送去。

    “请说。”

    “南部都尉府需听从陇西郡守府的一切安排!”戏忠生怕韦昌抵触,又特意加了句道:“当然,这些安排,只局限于羌蛮犯陇西郡期间。至于其他时期,南部都尉府是南部都尉府。陇西郡守府绝不做任何的干涉。”

    按照大汉朝廷的官制制度,像陇西郡的这南部都尉府,金城郡的西部都尉府,都是专门用来抵御羌蛮而设置的。它的上下统领权并不属于地方,而是直接归属朝廷。地方只是为这些府衙提供粮草与武器。

    这也是高珣在前段时间,把陇西郡的兵马抽调了一遍,却一直没有动南部都尉府兵马的原因。如果高珣把手伸进南部都尉府,那就是越权。这很容易给政敌制造把柄。所以,像此时戏忠让韦昌听从高珣的调遣,也只能口头上达成协议。绝对不能留下任何的书面形式证据。

    “就这战事期间?戏先生的话,可是能代表高府君?”韦昌心中顿时一阵意动。他此时的南部都尉府,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如果只在战事时期听从高珣的调遣,而可以换来高珣的支持。这对他这个想迫切掌控兵马的人来说,只有利而无害。

    “当然!”

    戏忠还没有开口,一边的程普立即接口道。他虽然还不知道戏忠为何要拉拢这个没有多少用处的韦昌。但还是给了戏忠支持。“我家君侯在戏先生来临洮县时,就特意交代过。在这边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全权做主。”

    “高君侯的行事作风,还真是让某不佩服都不行。”

    像高珣这种完全放权给手下的事,他韦昌是做不到的。同时,这也间接的证明,戏忠很受高珣看重。

    韦昌向戏忠拱拱手,接着道:“高府君不仅是朝廷册封是海盐侯,身份尊贵非常。又是中两千石的陇西郡太守。而某只是一个秩比两千石的南部都尉。在俸禄与官职上要比高府君低上一个档次。能在羌蛮犯边期间,与名震大汉的高府君身边见识一下其指挥若定的风采,是某求之不得的是。”

    “哈哈。等我家君侯来临洮县的时候,定不会让韦都尉失望。”

    听到韦昌言语中所隐含的意思,眉头顿时一挑。虽说韦昌没有明着说要听从高珣的调遣,但是,也已经间接答应了。

    “高府君要来临洮县?”

    “当然。忠已经得到消息,他近日就会领兵来临洮县。”戏忠道。他也确实得到了高珣已经领兵来临洮县的事。并没有因为是要让韦昌安心而故意骗他。

    也正是高珣要来临洮县,并在韦昌被董氏所逼,走投无路的时候,让戏忠临时想到了一个,在临洮县插进一根锨子的策略。至于彻底掌控临洮县的事,戏忠根本就没有想过。毕竟,董氏历代经营可不是白干的。

    “那真是太好了。”韦昌双眼忍不住来回闪动。高珣这人他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其在中原的搏下的赫赫威名,即使他这个身处陇西郡边陲的人,也不断从他人口中听说过。

    这是一个大汉朝冉冉升起的将星。军事能力突出,手段防不胜防。中原黄巾军近百万的叛乱,有一半的功劳都需要归功于高珣。这个从扬州那偏远地方出来的人物,在去年中原战事中,完全把皇甫嵩,朱隽,卢植这样的沙场名将给比了下去。

    几个月前,高珣来到凉州陇西郡。刚上任不久,就杀伐果断的把历届太守头疼的依附羌蛮给彻底解决。特别是高珣在狄道城外放的那把滔天大火,让韦昌看到的高珣的另一面。阴狠、毒辣。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物,领着大军,即将要抵达临洮县。恐怕也消停不了。只要高珣在临洮县弄出动静,那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机会。当然,前提条件就必须在羌蛮进犯陇西郡时期,听候高珣的军令。

    以短暂听候命令,失去军事自主权为代价,换取他今后彻底掌控南部都尉府,这样的买卖对他来说,很是划算。

    戏忠没有理会韦昌不断转动,打着小心思的双眼。对他来说,只要把韦昌暂时拉入他们的阵营,就是完成了他第一步的布局。

    于是,戏忠趁着机会,又向韦昌商讨一番今后一段时间,即将要韦昌付出的一系列行动。

    在确定好后,韦昌带着心满意足的神情,离开客舍。而戏忠为了表达诚意与尊重,则亲自起身相送。

    “志才,这样的一个既没有实权,又没有多少兵权的人物,你这么示好拉拢他,值得吗?”

    待韦昌离开不远,程普来到戏忠的身边,带着一脸困惑与不解。像韦昌这样的人,虽说是朝廷任命的南部都尉,但是,程普却从来就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要能力无多少能力,不然,在韦昌在陇西郡这么多年,手中能掌控的兵马,还不足一千人。同时,通过刚才他的一番观察,这韦昌明显就是一个,只想往自己身边老好处的人。这种把自身利益看得很重的人,在大事面前,绝对靠不住。弄个不好,最后还会反噬一口。

    “他身上带着的那个南部都尉头衔,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用。它好歹也是一个秩比两千石的高官职位。”戏忠的视线,一直注视着韦昌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翘起道。

    “以韦昌此时的境况,如果我们不帮衬他,要不了多久,要么就死在董氏人的手中,要么就死在羌蛮的刀下。而韦昌这人,即使我们在他处于绝境的时候,帮衬了他,恐怕也不会用实际行动来领我们的情。最多也是口头上无关疼痒的说上几句。”程普道。

    戏忠终于偏过头来,看着程普道:“德谋,你说的这些很是在理。不过,你想过另外一层没有。一个南部都尉府,它的兵马满员是三千来人。如果这三千来人,完全受韦昌掌控。那他兵仗熊胆,以前在董氏面前所受的委屈,是不是该找回来?”

    “董氏在临洮县一手遮天,陇西郡太守府,对这根本就是针扎不进,水也泼不透。也是时候该给董氏找点事做了。而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出了点人而已。更主要的是,德谋你不要忘了,一旦韦昌与董氏相斗,那南部都尉府以后就休想从临洮县得到粮食的补充。”

    戏忠嘿嘿的笑了笑,道:“最后韦昌还不得求上君侯?那时,这三千兵马,君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所以,帮衬韦昌,又何乐而不为之?”

    “那即使韦昌不在南部都尉这任上,也可以换其他人来啊。这人普还是不怎么信的过。”程普认同戏忠的说法。但是,他对韦昌这人的性格很是不喜。

    戏忠道:“那谁又知道最后来的是什么人?如果这人与董氏同流呢?那岂不是对我们更不利?所以,与其如此,那还不如给这韦昌来一次雪中送炭。”

    “这。。。。。”程普被戏忠说的无言以对。

    “走吧,我们也该回军营了。可不能让高览高子奂在军营久等。不然,他还以为我们出了什么事,就派兵出来寻了。”戏忠率先迈动步伐,往军营方向走去。

    高珣安排在临洮县的人,除了戏忠,程普,高江外,还有高览。今日戏忠三人出来,在营中还留下高览在那镇守,统领兵马。

    (本章完)

第597章 汉羌之战(十五)() 
    戌时时分,临洮县城上空的天际,就像被一块漆黑的幕布,完全笼罩了一样,漆黑无任何光芒。在这寂静的夜里,除了瑟瑟的秋风,无情的刮着落叶弄出声响外,很少有听到其他的响动。

    因为战事降临的缘故,城墙上一排排,一堆堆燃起的篝火,把整个临洮城照的有如白昼。一队队巡夜士卒,沿着城墙上的通道,正来回不断的巡逻。甚至连城中的街道上,也一样出现了士卒的身影。

    临洮县衙署门前。

    两排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按着环首战刀的精壮人马,个个都一脸杀气腾腾的矗立在府门两旁。在这两排人马的正中间,一位年纪在四旬左右,满脸都是粗犷胡须的男子。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衣,正微闭着双眼,昂着他的头颅,好像是在享受夜里的秋风一般,如同雕像一动不动。

    不过,他那不断起伏的胸腔,与那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以及那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也说明了这人正要处于脾气爆发的边缘。

    此人就是董氏家族在临洮县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中郎将董卓的胞弟,董旻,董叔颖。

    在董旻的身后不远,还站立着一位身披戎甲的四旬男子。这人就是被高珣给吓着,带着一千来心腹兵马从狄道县过来的陇西郡都尉杨辛。

    此时的杨辛,正双眼鼓溜溜不停的扫视着董旻的后背与侧脸。看着董旻那强作镇定,有明显快要压制不住的神情,嘴角不由的抽蓄一下。

    突然,一阵马蹄车轮声,在府衙前响起。有可能是这府署前太过寂静无声,使得这突然响起的声音太过刺耳,让董旻很是不耐烦的睁开了他的双眼。

    不久,一辆不大,也很是简略的马车,从街道的拐角处行驶了出来。同时,在这马车边,不仅有一位身穿鱼鳞铠甲,拿着长矛的将领,还有一队装备精良,又训练有素的兵马。这些人,正护卫着马车缓缓走来。

    看到这些人的出现,杨辛脸色板了板,带着恭敬的神态,向前一步,对董旻道:“董君,高珣的人来了。”

    “哼。”董旻重重的哼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满高珣的人来迟,让他在夜风中久候。还是不喜杨辛突然插话,董旻语气很是僵硬的道:“某眼又不瞎,高珣的人来了,还需要你的提醒?”

    杨辛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他好歹也是陇西郡秩比两千石的都尉,而董敏只不过是陇西郡临洮县的一介白丁。地位甚至连县衙署中一介小小的掾吏都不如。此时却对他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一副高高在上,与不耐烦的模样,显然是没有把他放在眼中。

    不过,杨辛在官场上历练了这么多年。城府多少是有一些。他心中即便是怒火滔天,也不得不与董旻笑脸迎人讨好。毕竟,他这陇西郡的都尉,是他汉阳杨氏投靠了董卓之后,经过董卓向朝廷的宦官贿赂而来的。

    如果他与董旻交恶,得罪了董氏。他这个还不是杨氏嫡系子弟的人,很有可能就会被抛弃。这么多年来,他早就习惯了手握权柄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一旦失去,他什么也不是。弄个不好,还有性命危险。毕竟,这些年,他得罪的也不少。而且,他也知道一些有关董氏的秘辛。为了保险起见,董氏还有可能对他灭口。

    马车在县衙署门前平稳的停了下来。马车帘布掀,戏忠的半截身影探了出来。在他看到董旻在衙署门前弄出来的气势,嘴角不由的抿了下。

    迎接就迎接吧,却还带着一众私兵明火执仗的炫耀武力。他戏忠跟随高珣,去年在中原的时候,什么样的阵势没有见过?眼前的这点阵势,他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戏忠知道董旻摆出这阵仗是什么意思。这么晚把他这个代表高珣的人找人,定是为了临洮县最高兵权管辖之事。

    他今日白天,不避嫌的在县衙署门前,把韦昌给请走。董氏这个地头蛇一定会知道。如果让韦昌的背后,有高珣的支持,那董氏想彻底掌控临洮县的事,就会多出很多的波澜。

    所以,董氏此时把他叫过来,一面是在高珣与韦昌之间还没有合流之前,加紧把军权抓在手中。另一面是对他武力威慑,好让他知难而退。

    只是,他的谋划既然已经开始了,岂能因为董旻的这点小阵仗,而半途而废?同时,戏忠对董旻这人也看轻了许多。如果换做他是董旻,绝不会做这种让他们反感,又心生警惕的事。

    戏忠从护卫而来的程普手上接过一件厚厚的袍子,反手披在肩上。整理了一下仪容后,来到董旻的身前,拱手道:“董君,因夜黑视线有限,使得在路上耽搁了些时辰。忠来迟,让君久等,实属抱歉。”

    “戏先生来了就好。”董旻看着围拢在戏忠身边的程普以及一众护卫,原本就板着的脸,顿时间又黑了几分。到不是他对戏忠有什么坏心思。即使有,他也不敢乱动。毕竟戏忠背后的人站着的是高珣。

    虽说凭借着他董氏在凉州的势力,不怎么把高珣放在眼中,但是高珣手中毕竟有好几万兵马。他今夜明火执仗,并把家族中的一些人马带过来,就是给戏忠施压的。

    戏忠白日在城中客舍中邀请韦昌的事,他早就已经知道。他董氏与韦昌的不对付,也不是一日二日的时间了。这几年来,韦昌的南部都尉府,被他懂事渗透的差不多,只等机会好一举拿下韦昌这个碍眼之人。

    现在羌蛮大举进攻陇西郡,正是他对韦昌下手的好时机。可突然高珣的人横插了进来。如果让韦昌与高珣联合,那他董氏这几年的努力岂不是就白费了?

    董旻向衙署门内摆手示意了一下后,立即转身往里走去。好像这临洮县的衙署府就是他家一样。

    戏忠看到董旻这理所应当的行为,眉头不由的皱了下。这董旻也太不把官府放在眼中了。简直就是跋扈!同时,戏忠的眼神看向了一边的杨辛。

    见杨辛眼神闪烁,尴尬笑笑后转身跟着入衙署的行径,戏忠顿时摇头。这杨辛就是董氏饲养的一头狗啊。

    “戏先生,某很是好奇,究竟是这临洮城太乱,还是戏先生胆子小。不然,戏先生到哪都需要带这么多人?”董旻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向问道。

    “忠一介文人,虽说腰间配了佩剑,也只不过是充当一下门面。平常一个稍微强壮的人,就能把忠给击倒。现在临洮县正处于战事当中,忠不得不警惕。当然,忠天生就是一个胆小如命的人。为了不让小命无辜送去,只能带些人在身边。”

    戏忠知道董旻是在讽刺他怕死。但也没有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