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332章

阀阅汉末-第332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就让陇西郡独自抗这羌蛮生番的兵马?”成公英面色惨白的道。早知道羌蛮生番有异常,外力也靠不住。那陇西郡的那“骁骑营”两万的兵马,就不该给派去汉阳郡平叛。有他们在,陇西郡在接下来的局面中,也多一份保障。

    高珣拍拍成公英的肩膀,算是安慰一番后。把目光对向了还在悠闲的喝着茶汤的贾诩道:“文和,你足智多谋,又擅长军事。不知道有什么良策退羌蛮?”

    “啊!?”

    贾诩对高珣的突然问话,明显有点猝不及防。喝着的茶汤,不由得溅到了他的胡须与袍服上。

    贾诩在高珣虎视之下,优雅的擦了擦茶汤,整理了一下仪容之后,来到高珣面前,向舆图上看了几眼,最后才向高珣问道:“府君是想战?!”

    “战!”

    高珣肯定是点头道:“二十年前,段公在护羌校尉任上,能凭借着湟中义从与各地抽调而来一万二千的兵马,把所有的羌蛮都打的鬼哭狼嚎,尽显我大汉军威。二十年后,我高珣手中,此时也有近四万众兵马,没有不战而退却的道理。珣虽无才,但捍卫大汉军威之心,还是有的。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本章完)

第580章 调兵遣将() 
“府君为大汉尽忠之心,诩深表佩服。”

    贾诩仔细的打量了眼高珣。他的嘴角不知何时,就微微的翘起。甚至眼中还出现了戏谑的神情。显然他对高珣的大气凛然不知可否。虽说他与高珣还是第一次接触,但是,通过高珣的言行,对高珣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

    这是一个能打着正义的旗号,暗地里却能手段用尽的人。这样一个已经粗显枭雄氏人物的人,在组建根基的时候,还真有可能像他说的,能以命博权利。但是,在身处高位,又身后有势力撑腰的时候,一向是爱惜性命的。

    如果真要是陇西郡的局势不可挽回,高珣一定会逃命。

    贾诩接着道:“烧当羌,白马氐羌,参狼羌三羌蛮生番虽说兵强马强,但是,不可能把他们的本部兵马全部带出来。最保险也需要留下一些兵马看守他们的老巢。”

    “文和是说,这三族怕被帐下的那些大帅乘机联手端了他们的老巢?”高珣顿时反应了过来。

    烧当羌等三族派兵防备他们的老巢,一定不是针对汉军。毕竟一到开战,像他们这样的汉军,抵抗羌蛮兵马还来不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马去偷袭羌蛮的老巢。那剩下的就是羌蛮自己人了。

    高珣从陇西郡的那些留下来的文献中得知,羌蛮发展涨大的时候,一般除了吞并别的部落的兵马与人口外,其他的就是用强大的兵马,去震慑屈服其他小部落。

    每到要与汉军开战时,这些强壮的部落就会让这些小部落出人出马,充当他们的辅兵。这些辅兵充当炮灰在前,一场大战下来,死伤更多的就是这些人。而到了战后,分享战利品的时候,他们比那些本部兵马要少上许多。

    所以,常年累月下来,这些小部落是敢怒不敢言。如果不是畏惧于大部落的兵马,他们早就反了。

    烧当羌,白马氐羌,参狼羌这三大羌族手下也不例外。假如有机会给这三族致命一击,想必这些小部落也不放过良机。

    “不错!”

    贾诩很是赞许的看了眼高珣。这高珣年纪不大,但是,反应速度很快。果然不亏是在中原战场上把黄巾军打的鬼哭狼嚎的名将。

    “姜启,符信,姚冲这三人能坐上大帅位一二十年不倒。他们的心机与手段一定不少。也一定知道,他们帐下那些归附的羌蛮部落大帅,有对他们心怀不满的。”

    贾诩突然叹息一口气,道:“其实,像姜启,符信他们每年都必不可少的要入侵大汉。除了要在大汉掠夺金银财宝,女人,以及军事战略品外。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手下的那些归附部落中,有的因为兵力的渐渐的强盛,已经威胁到了烧当羌,白马氐羌,参狼羌三族。所以,必须接着大汉来消弱他们。”

    “那这么说,像我陇西郡,还充当了烧当羌三族手中的刀。”高珣双眼不断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同时,心中也在仔细的思索贾诩话中的意思。贾诩此时说了那么多,可是,要他出策略的事,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言半语。

    看着高珣的附和,贾诩心中对高珣的认可,又加大了几分。高珣没有任何年轻人的冲动鲁莽。明知心中已经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还依旧装作若无其事。心机够深啊。

    “这要看府君如何理解了。可以理解为羌蛮手中的刀,也可以理解为在为府君送战功。”贾诩笑着道。“现在,烧当羌,白马氐羌三族的羌蛮大帅已经开始窜联。那就说明,这三族联合攻打大汉的几率是很大的。”

    “而陇西郡,在府君的手中,不仅兵强马壮。而且,这几个月来,有是风调雨顺的,陇西郡的收成很是不错。这种种情况,陇西郡对羌蛮的威胁很大。”

    “那文和觉得,这些羌蛮,该以何种方式攻陇西郡?”高珣问道。

    贾诩笑而不语,手指学先是在舆图上的白石城,枹罕城,河关城三城附近画了下。后又在临洮城附近指了指。最后,他的手指,不知是因为犹豫还是,因为不确定,又在白石城与临洮城连线的最中间指了下。这个位置,沿着平行直线往东,正好是安故县城。在往东几十里,就是狄道县。

    对于贾诩所指的位置,高珣很是明了。羌蛮有可能分两路进攻陇西郡。也有可能是三路,其中一路,正是贾诩最后所指的方向,对他高珣进行直接攻击。

    高珣想了想,又在舆图上程思了一会后,又向贾诩道:“文和,你觉得,烧当羌,白马氐羌,参狼羌,这三族会不会达成一个协议,决定出以为统帅,统一进攻陇西郡?”

    贾诩很是肯定的摇摇头。

    “绝不可能。”成公英也很是肯定的摇头。见高珣看过来,成公英立即解析道:“因为烧当羌的兵马要比白马氐羌与参狼羌要强,而且姜启这人在羌蛮中的威望,也要比符信,姚冲两人要大许多。如果他们联合统一指挥。最后这个统帅的位置,一定会落在姜启身上。”

    “这是符信与姚冲很不愿意看见的。不然,到头来,弄不好吃亏的就是他们两人。毕竟姜启流露过统一羌族的心思。而且几年前,还发动过战事,最后还是符信与姚两人联手,让姜启无功而返。”

    “明白了。”高珣连续点头两下。双眼闭上沉思了好一会。这时是该轮到高珣做决断的时候了。他必须把所有的思路整理一遍。

    好长一会后。

    “元皓!”高珣突然睁开眼,沉声向田丰道。

    “在!”田丰立即躬身行礼。

    “立即加急文书,给河关县的黄忠,白石城的张郃,枹罕城的韩当三人。告诉他们,烧当羌羌蛮有近十万的兵马,可能从河关,白石,枹罕三城攻击。让他们做好恶战的准备。我不求他们带着兵马建多少战功,但是,却要帮我死守住那。同时,让黄忠为这三城兵马的统帅,负责抵御羌蛮。”高珣指着河关三城道。

    此时的河关,白石,枹罕三城,经过这几个月的招募,以及高珣从各县的抽调,都有兵马三千余精兵。凭借城池,这些兵马,在加上城中的青壮,应该能抵挡一段时间。

    “诺。”田丰赶紧找来笔与帛布,把高珣紧要的信息写了下来。

    “同样,以加急文书,给临洮县的戏忠,程普,高览,氐道县的陈到四人,告诉他们白马氐羌,参狼羌也有近十万的兵马,不久要抵达。也让他们做好恶战准备。那边,以程普为统帅,戏忠为军师。”

    “诺。”

    等田丰写下后,高珣又道:“在给白石城的徐晃去一封文书。从他接到文书后,立即启程来这。”

    高珣指着贾诩最后有点犹豫而点的位置。这里虽然是丛山峻岭,但是,有一条几丈宽的通道,与陇西郡和羌蛮相连。只要把这守住了,羌蛮想要攻打安故县,狄道县就不能实施。

    “至于徐晃的兵马,让楚重腾出三千兵马来。告诉徐晃,让他在那给我建立一个军寨,守在那。”

    高珣手中的兵马,一个萝卜一个坑。只能从楚重的‘疾风营’中调取。

    “诺。”

    “至于楚重剩下的兵马,高珙,郝昭两人的虎卫营,让他们去龙桑城待命。”高珣道。

    龙桑城,位于安故县与临洮县的最中间位置。这虽说是一个城,但还不如说是一个军寨。

    “诺。”

    (本章完)

第581章 准备() 
贾诩在一旁双目紧紧的盯住高珣。神情中有赞赏,有惊叹,更有佩服。

    从高珣的这一翻调兵遣将中,贾诩已经知道高珣的大概战略。特别是,高珣把楚重,高珙,郝昭这两营近万人的兵马,放在龙桑城后,高珣的用意就越发明显。

    死守白石城,河关城,枹罕城一线,然后主攻临洮城这边。也就是说,高珣对烧当羌采取守势,而对白马氐羌,或者参狼羌则攻势。在明知己方兵力不如对方,又在对方兵马分散的情形下,采取一攻一守的方略,是最佳的选择。

    只是,贾诩觉得,无论高珣怎么手段用尽,也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从刚才高珣的调兵情况来看,陇西郡的兵马,最多也就是三万余人。而即将入寇的羌蛮则最少也是二十余万。兵力相差近七倍,哪怕高珣的手段在高明,军事能力在无与伦比,在强大的实力明前,依旧是无能为力。

    何况,那些羌蛮还全都是骑兵。来去如风的作战方式,也一定会让高珣防不胜防。只要羌蛮在陇西郡攻陷了一两座城池,即使高珣在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也会让羌蛮无粮食的窘境得到缓解。

    那时,高珣能力在滔天,也不得不屈服于外力,对羌蛮采取决战。那高珣的结局就注定了。

    可惜了!

    在贾诩正在感叹的时候,高珣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每次开战,像刀戟长矛,弓弩,箭矢等武器,必不可少的会有耗损。这次羌蛮的兵力庞大,那武器的耗损就会更多。文和,你作为陇西郡兵曹掾,从现在开始,就必须把这些武器给准备好。”

    “啊!”

    贾诩没有想到高珣会突然向他传达命令,以至于有点措手不及。不过,他也算反应快,很快应诺一声。

    高珣见到贾诩这副神情,眉头不由的皱了下。这贾诩明显不在状态。在这种时候了,还在给他开小差。

    突然间,高珣有点后悔。后悔为了拉拢贾诩,而让他担当陇西郡的兵曹从事。大战即将来临之际,他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了贾诩这个还完全对陇西郡不了解的人。万一因为贾诩做事效率低下,导致了前线将士因为确少兵器而损失惨重,或者战事失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高珣想了想,对着贾诩道:“文和,我知道你初来乍到,对陇西郡兵曹掾属中的事,还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对其他衙署的人际关系也不了解。所以,为了能让更快投入到兵曹掾的职责当中来,我让卓宾他来协助你。”

    战事将近,卓宾那负责军事后勤的,也一定会有许多的事要做。像所有将士的粮食供应,以及把粮食,武器运送到前线。但是,高珣手中缺少可信耐的人,只能让卓宾多费点心了。

    “府君如此安排,那就再好不过了。”贾诩对高珣安排一个人到他身边,一点也没有在意。他刚才的不在状态的表现,哪怕是熟悉他的人,也会对他不放心。何况,他还是一个刚被高珣半强制性投靠的人。

    而且,在听到羌蛮大军要寇边后,他的心思已经不在陇西郡。要不了多久,陇西郡就是整个凉州最不安全的地方。他带着家人来这,主要是避难的,而不是送死的。

    高珣没有在理会贾诩,转身对成公英道:“为了更好的抵挡住羌蛮,那陇西郡的坚壁清野也是势在必行。文节,这事就交给你了。”

    “现在就开始实施坚壁清野吗?”成公英问道。“这段时间,因为君侯在的缘故,让陇西郡一直都处于安定时期。加上天公又作美。陇西郡的百姓种在田地里的荞麦,在过半个月,就要成熟了。如果现在就把荞麦给割了,实在是可惜。而且,这还毕竟是关系到百姓的收成。”

    高珣上任陇西郡太守,已经有好几个月时间。除了高珣刚到陇西郡,针对烧当等羌人,用过一次兵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平静中度过。

    安宁的环境,为陇西郡的百姓,提供了许多的便利条件。最起码,在百姓耕种的时候,不需要提心吊胆。可以安心的把精力放在农作物上。

    而荞麦就是陇西郡人最爱耕种的。荞麦不仅能在春夏秋冬四季耕种,而且荞麦从耕种到收获,所需要的时间,只有两个来月。

    陇西百姓托高珣的福,在高珣任上,没有劳役与其他力役要百姓服,这为荞麦的耕种腾出了许多的人力。使得百姓家中的粮食,又多出了两成。除去缴纳官府的赋税与口赋,家中的粮食足够他们安稳的过一个寒冷的冬天了。

    如果按照高珣的坚壁清野策略,现在就开始实施的话,百姓的荞麦减产是必不可少的。在加上也不知与羌蛮的战事要打多久。如果与羌蛮打上一个来月,那百姓就会错过荞麦的冬耕。这对来年的他们,又是一种危机。

    高珣顿时捂住额头。他把这事给忘了。荞麦既然只要过半个月就要成熟,如果高珣现在就让百姓去把荞麦给割了,他们也一定不会愿意。弄个不好,还会引起冲突。毕竟,荞麦是他们安生立命的根本。

    “那就半个月后,等荞麦割玩就开始实施吧。不过,文节你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高珣最后还是同意。羌蛮入寇,他们除了要从汉地掠夺钱财与其他物品外,粮食也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羌蛮虽然现在是半农耕,半放牧。但是,在冬季,像这西北地方格外寒冷。他们放牧的牛羊,在冬季很多都熬不过去,为了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