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327章

阀阅汉末-第327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郡的汉民百姓的缘故。使得陇西郡的粮食有所短缺。

    所以,傅燮给他送来的粮食,就是至关重要。

    “诺。”典韦应许一声,正要出大厅。

    “等等老典,也派人去通知一下郡丞李宾。也让他去城东露露面。”高珣又交代道。

    郡丞李宾,自打因为他与羌人勾结,被高珣拿捏住后。高珣乘机就把李宾在陇西郡给架空了。现在的李宾,在郡丞的位置上,就是一个摆设。

    此时傅燮派人过来。为了给外人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高珣也需要把李宾推出来撑撑场面。

    “诺。”典韦转身而出。

    (本章完)

第570章 投靠() 
狄道县城东门口。

    高珣领着典韦、许褚等一众鹰扬卫护卫抵达时,城门口前,已经聚集了陇西郡郡守府的一众掾吏。其中有田丰,卓宾等高珣的心腹。也有那个每日定时来郡守府应个卯,然后就无所事事的郡丞李宾。

    “君侯!”

    “府君。”

    城门口一众人掾吏,在田丰,李宾等人的带领下,向高珣逐一行礼。同时,他们心中也十分的好奇。以今日的阵仗来看,定是有什么重要,或者身份尊贵的人物要来陇西郡。

    高珣与一众掾吏一一点头回应。虽然高珣在某些方面,很强势,掌控欲也很强。但是,在对待下属方面,从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哪怕是那些他看不惯,或者他不熟悉的人,都会保持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

    高珣越过掾吏,来到队伍的最前头。看着此时一脸疲倦,又满眼充满血丝的田丰,高珣顿时一脸关切的道:“元皓,事情是做不完的。不要因为废寝忘食,而把身体弄垮了。这样吧,趁着陇西郡所有的政务都走上了正轨,你先休沐几日。好好的在家里养养神,调理一下身体。”

    休沐即是休息,沐浴。汉代的官场放假是五日一休沐。不管是官员,还是掾吏。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如此。

    这段时间,高珣主要工作放在了军务上。关于羌蛮的安置,以及各县提交过来的大量政务事。高珣全把它们交给了田丰。使得田丰都是从早忙到晚,片刻也没有休息过。

    田丰立即摇头道:“虽说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是,羌蛮的安置正处于紧要关头。骚有疏忽,就有可能出大乱子。所以,像休沐这些就免了吧。何况,丰也不是七老八十之人,身体还能抗的住。”

    “而且,像这种能为民做事,虽是辛苦点,可丰乐在其中。如果,真要去歇息了,反而无所事事不太习惯。”

    也正如田丰他自己所说,对于陇西郡的繁重政务,田丰没有任何的抱怨,反而是真乐在其中。以前,不管田丰是在朝廷上任职,还是回到他的冀州老家,都没有机会主政。

    可自打田丰来到高珣身边后,一切都变了。高珣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军事上。使得繁琐又需面面俱到的政务,都成了田丰的。虽然苦点,累点,但是,能为百姓做事,值!

    “可是。。。。。。”

    高珣还想在劝导。田丰是他左膀右臂,万一累出了个好歹,那就后悔莫及了。

    “君侯,无需为丰担心了。丰知道分寸了。”

    田丰打断高珣的话,道:“对了。君侯此时把我等都叫到这城门口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人物要来陇西郡?”

    “汉阳郡的傅南容傅君,派遣他的主记与兵曹,押送十万石粮食来了我陇西郡。以祝贺我陇西郡,在羌蛮内患上取得大功。现在他们已经到了狄道县境内。距离狄道城也没有几里路程了。所以,特意把你们叫过来迎接一下。毕竟,杨主记,姜兵曹他们是代表傅君。”

    傅燮派杨阜,姜囧来陇西郡的事,高珣没有告诉田丰等人。以至于,到了此时,他们还依旧一片茫然。

    田丰一众人等顿时一阵焕然大悟。高珣与傅燮交好的事,自打傅燮帮着高珣准备火油,把几万羌蛮在白石山付之一炬之后。不仅是陇西郡人都知道,连凉州的百姓也都听说了。

    现在,傅燮又派人给高珣送来了十万石粮食,高珣带人来城门口迎接,也说的过去。

    “君侯,真有十万石粮食入我陇西郡啊?”带在一边的卓宾,带着满脸兴奋,又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语气,看向高珣。

    “怎么子睿,粮仓中缺粮食了?”看到卓宾的神情,高珣眉头顿时间一皱。卓宾在他身边,一向稳重。今日一听到十万石粮食的事,却兴奋之色没有任何的隐藏,显露在他的脸上。显然是因为粮食之事,让卓宾反常了。

    “确实是缺粮食了。虽然前段时间,有五十来万石粮食入仓。但是,君侯一下就扩兵两支骑兵。而且还都是每只上万的兵马。这几万张口,即使粮食在多,也经不起消耗。何况,一二十万的羌蛮俘虏安置,按照郡守府下达的文书,哪怕粮食在多,也是一个难以填充的大窟窿。”

    单就骁骑营,算上正兵,以及辅兵,就有两万来人。而疾风营也扩充到一万来人。在算上河关县,枹罕,临洮,氐道县等地的驻军,总共陇西郡,就有兵马近五万人。这么多兵马,单就每日消耗的粮食,就以千石计。

    同时,高珣,田丰等人,为了能让二十来万的羌蛮俘虏,在安置中无后顾之忧,特意下达了一份,每户按照人口给粮食的文书。

    这林林总总的算起来,就让粮食消耗了大半。这其中,还没有算上从羌蛮哪里缴获的牛羊。不然的话,这粮食,还会消耗的更快。现在突然有十万石粮食进入陇西郡,这个此时负责粮食供应的卓宾,不欣喜才怪。

    “哎!”高珣深深的叹息一声。看来这突然的大肆扩兵,确实是给陇西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不扩兵,外面的叛军又是尾巴悬在头上的利剑。

    “高府君,如果粮仓中还缺粮食的话,李某也愿意提供十万石粮食。同时,李某家族,在陇西郡还算有点人脉,可以劝导一下陇西郡内的其他家族,在为君筹集一些。”一直在一边默不作声的李宾,突然开口道。

    李宾也算是看明白了。如今的高珣,在陇西郡要兵马有兵马,要声望有声望,如果他李家还依旧与对抗下去的话,即使高珣不动他李家,也会让他李家远离陇西郡的权利中心。

    像这段时间,以前与他李家交集很深,还一直在郡守府中的一众掾吏,已经与李家越来越疏远。同时,也因为一些人,要拍高珣的马屁,对他也是阳奉阴违。使得他这个陇西郡郡丞成了一个摆设。

    所以,为了李家,向高珣投靠,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郡丞,此话可当真?”高珣直直的看着李宾道。李宾的突然示好,高珣没有任何的反感与不适。对于高珣来说,只要是有利于他在陇西郡施政,一切都可以接受。

    “当真。”李宾肯定的点点头道。

    “哈哈,那真是太好了。李氏为民之心,珣深表佩服。”

    高珣笑了两声后,又渐渐的严肃的道:“如今,陇西郡因为羌蛮之事,使得陇西郡政务事空前繁多。李郡丞你这个做郡丞的,还需多多出力啊。”

    高珣也知道,像李氏这样的大家族,一味的打压,只能适得其反。既然李氏已经依附了,那就必须给点好处。

    同时,高珣双眼缓缓的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一众掾吏,道:“尔等都是陇西郡守府的官员,也同样如此。并好好配合好李郡丞把政务给抓起来。”

    “诺。”一众掾吏立即应诺。他们也不傻,高珣当着他们的面,让李宾参与陇西郡的政务,这就是在告诉他们,以后在政务上,不要造出现阳奉阴违的事。

    “多谢高府君。”李宾向高珣行了一礼。心中也是大喜。看来他的示软,得到了回报。

    高珣与李宾交谈一会后,汉阳郡派来的人马,护送着一队队车队,抵达了城门前。

    (本章完)

第571章 傅燮请托() 
汉阳郡这支前来狄道县的车队,连绵好几里。每辆堆积如山的班车,把路面压成一条条坑线。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狄道县城东门前,缓缓的停了下来。

    在这支车队的最前方,是一个年约二十,头戴皮质小冠,身穿暗红、绛黑色袍服的青年男子。

    他叫杨阜,字义山。汉阳郡治所冀县人。今年刚及弱冠。因与同县尹奉,大家族子弟赵昂,三人闻名汉阳郡。被新到汉阳郡守傅燮征辟为汉阳郡主记。

    在杨阜的身边,也是一位年纪二十来岁,头戴铁盔,身穿鱼鳞铠甲的青年武将。他叫姜囧,字子明,汉阳冀县士族姜氏子弟。因武艺出众,又熟知兵阵。被傅燮征辟为汉阳郡兵曹掾。

    当杨阜与姜囧两人,看到狄道县城东门口,停留着一群身穿官服的人群时,两人立即翻身下马。特别是,当他们两人看到这群人群最前方的那个二十来岁,头戴白玉小冠,身穿绛黑的青年男子。并瞟到这男子腰间,一左一右佩戴的银印青绶,金印紫绶两块印鉴时。两人立即对视一眼,疾步的往城门口方向赶了过来。

    按照汉朝官员的佩戴,银印青绶为两千石官员所佩戴。太守,郡丞,都尉这三人都是两千石俸禄。那么,这城门口迎接他们的人,一定是这三位官员中的一员。而这男子又同时佩戴金印紫绶。这种印鉴,在大汉官场,一般都是太子,王侯,三公佩戴。

    此时的朝廷,还没有册封太子。朝廷的三公,也不会来陇西郡这种边郡。那么,唯一能出现在这狄道县的,也就是那名声已享誉大汉,又军功赫赫的海盐侯,陇西郡太守高珣。

    杨阜与姜囧两人此次来陇西郡,代表傅燮不假。但是,他们两人欠却只不过是一个吃着几百石俸禄的小吏。在高珣这个两千石太守面前,不管是名声,还是俸禄,根本就不是他们能比的。

    既然高珣此时已经在城门口迎接他们,那他们两人,就不能丢了汉阳郡官员的脸面。

    “汉阳郡府主记杨阜,杨义山拜见高府君。”

    “汉阳郡府兵曹掾姜囧,姜子明拜见高府君。”

    杨阜与姜囧两人,来到高珣面前,齐齐的躬身行礼自报家门。两人对高珣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这段时间,他们对高珣可是闻名久矣。

    不说高珣以前在中原平定黄巾军的战绩,但就眼前,高珣领着陇西郡兵马,在短短的时间内,一举把陇西郡内那些不稳定的几万羌蛮消除,就足够让两人震撼与佩服了。

    何况,他们两人,作为被傅燮征辟起来的掾吏,他们可是没少听傅燮在他们面前提及高珣。一个能让傅燮这样凉州名士一直挂在嘴边,并还赞不绝口的人,可是不多见。

    “杨主记,姜兵曹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高珣一边拢手回礼,又赶紧上前几步,一个一个的把两人扶起。同时,高珣又不动声色的打量着杨阜与姜囧。

    当傅燮前几日,派遣杨阜,姜囧两人押送着十万石粮食来他陇西郡的时候,高珣就对这两人上了心。

    特别是当高珣听到两人自报家门后,高珣就确定,眼前的这个杨阜,一定是历史上借兵破马超,又不断规劝魏明帝。被陈寿“刚亮公直,正谏匪躬,亚乎汲黯之高风焉。”的一代名吏。

    而另一个姜囧,虽然在历史上没有什么记载。但是,他的儿子姜维,则可是在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高珣知道,向杨阜,姜囧这样的人物,想要让他们来到他的身边做事,已经是不可能。但是,如果能与他们结交一番,也是一条人脉。

    “谢高府君。”

    当杨阜与姜囧两人,看着高珣亲自上前扶起他们的举动,两人心中顿时一阵感动。高珣这样显贵的人物,不以他们身份低微,反而放低身段来与他们接触。果然不愧是傅府君赞不绝口的人物。

    高珣向杨阜,姜囧两人言辞啃啃的问候一翻后,又把李宾,田丰,卓宾等一众人介绍给他们认识。

    而杨阜,姜囧两人,先是彬彬有礼的向高珣感谢一番,又向高珣因为陇西郡灭羌人内患之事,代表傅燮表示一番祝贺。

    待一番客套过后,杨阜取出文书,把他们押送过来的粮食与高珣进行交接。并言明,这些粮食,是傅燮向高珣在陇西郡取得大战功的贺礼。

    高珣一边感谢,一边又这把这粮食的事,交给卓宾。

    最后,高珣带着杨阜,姜囧,以及李宾,田丰等人回到了郡守府中。

    早就受高珣指示的下人,把酒水,肉食摆上案几。算是为杨阜,姜囧两人接风洗尘。因为高珣没有蓄养歌姬的习惯,所以筵席开始过程中,没有歌舞祝兴。

    但是,高珣带着田丰等人,与杨阜,姜囧大谈特谈大汉的风土人情,政治理念。因为高珣的见过习惯,以及两世为人的大量知识,让杨阜,姜囧两人大开眼界。冲淡了杨阜,姜囧两人一路疲劳的同时,也让两人对高珣更加的佩服。

    一场酒宴,在一众人言笑晏晏中落幕。待高珣让下人撤去筵席,摆上茶汤后。高珣向杨阜问道:“杨主记,珣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陇西的事,对汉阳郡内的形势,少了一些关注。不知此时的汉阳郡形势如何,南容兄可还好?”

    要说高珣对汉阳郡完全没有关注,这纯粹是假话。毕竟高珣手下的申屠礼,这段时间可为他在凉州各地,都安上了探子。

    傅燮在汉阳,因为大肆整顿兵马,征辟当地名士的事,高珣早就已经了解。但是,因为傅燮没有高珣这么大的魄力,把汉阳郡境内的羌蛮,像高珣一样,一战定乾坤。所以,此时的汉阳郡,除了冀县等少数几个县,已经被傅燮完全掌控外,其余的县城,境内的羌蛮已经开始动荡。

    杨阜放下茶汤,深深的叹息一声道:“不瞒高府君,汉阳郡除了冀县,獂道,西县等几个县还算安稳外,其他的像略阳,成纪、阿阳、平襄、勇士这样的县,羌蛮已经在那杀人放火,无法无天了。”

    “这其中原因,还主要是傅府君来汉阳郡的时间太短,使得傅府君召集的兵马有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