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205章

阀阅汉末-第205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错误。

    “嗯,只要云轩你犯了错,即便你不说,丰也会当面指出来的。”田丰见高珣已经理解了他的用意,以及高珣真诚认错的的态度,心中对高珣的认可有提升了许多。

    而在一边的戏忠,在听到田丰与高珣的对话后,心中也是一阵自责与懊悔。他作为高珣身边的谋士,既然没有考虑到这官场上的事。如果不是田丰提醒的及时,那后果。。。。。。

    同时,心中也是做了决定,以后一定要加强对官场规则的了解。不然他这个谋士就做的不称职了。

    在得到了田丰的提醒后,高珣也不再理会跪拜在地上的难民百姓。

    一段时间后,在所有的百姓自行起来后,高珣让程普临时搭建一个高台。同时,又把俘虏的士族私兵押解上来。

    看着高珣等人的动作,即便这些百姓及时在怎么或知后觉,他们也知道高珣皆下来的动作是什么。于是那些饱受丧亲之疼的难民,个个激动的跳了起来。高珣这是要给他们报仇啊。

    “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高珣在百姓的一阵阵的杀喊声中,带着典韦,戏忠,田丰等人登上高台后,居高临下的扫视了一眼下面的百姓,朗声道:“诸位父老,诸位乡亲。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敢冒天下之不惟,故意在城中制造混乱。以至于死了好几百条人命。”

    高珣顿了顿,让典韦把梁丘的尸体抬上来,摆在了高台的起眼处,指着尸体道:“经过本官验证,今夜这起祸乱只源,就是这人。他是前毋极县的县丞,也是毋极县仅次于甄氏的梁家家主梁丘。他为了控制毋极县,好让他梁氏一族在毋极县为所欲为。他不仅派人去烧官仓中的粮食,幸好本官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也同时,派出私兵在城中到处制造混乱,其只要目的就是为了掩护那些他派去烧粮仓之人。”

    高珣简要的把在粮仓时的战事说了一遍。梁丘在毋极县的名声本来就不怎么好,有了高珣半真半假的解说,立即让他们相信了高珣的话。

    随着高珣的解说,台下的百姓难民,渐渐的被高珣挑起了愤怒了情绪。他们来到毋极县城后知道,粮仓中的那些粮食,是高珣专门为他们所准备的。是他们乃以生存的根本。这梁丘既然有如此歹毒的心肠,想要置他们与死地。不过,庆幸高珣发现的及时,没有让着梁丘得逞。

    在高珣身后的田丰,在看到这有梁丘一人的尸体,并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眉头不由的皱了一下。今夜的动乱,单一个梁家是不可能完成的。一定还有毋极县其他家族的参与。

    从刚才高珣的话中显示,高珣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梁家人的身上,那么高珣的潜在意思是放过了其他家族的意思。今夜无辜百姓死伤那么多人,难道就这么轻易的绕过了其他的家族?

    不过,他也了解高珣为何要这样做的原因,如果把毋极县的士族一锅端,不仅会让毋极县的甄氏家族一家独大,也会让其他人对高珣的血腥手段敬而远之。这会严重的影响高珣在毋极县的施政。

    “云轩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一旦把毋极县的士族去全部断掉,就会让毋极县官府出现无人可用的地步。不过,以忠对云轩的了解,他不会轻易刚过那些士族,一定会从他们身上夺去一些东西。最有可能的就是钱财。”戏忠也是明白高珣的无奈。同时,见田丰皱眉,立即上前低声劝解。他生怕这个刚烈的好友说出什么让高珣下不了台的话。

    “志才无需多说,丰明白云轩的难处。只是可惜了今夜那些惨死的百姓,也便宜了那些士族。”田丰叹息一声道。

    “哎。”戏忠也是叹息一声,为了更好的治理好毋极县,在这事上必须要有一些取舍。见田丰能够理解,他也不在多说什么。

    高珣在前面没有察觉到田丰,戏忠两人的动作,又接着道:“后来,本官亲自率兵抵达梁府后,这梁丘知罪行败露,选择了自杀。所以,珣特意把他的尸体带了过来。”

    “这梁丘虽然死了,但是,这些爪牙还在。杀人偿命,钱债还钱。不杀他们,实在难抵消今夜惨死在他们手中的无辜百姓怨气。”

    “程普!”高珣大喝一声。

    “在。”

    “把这些人全部斩杀,以儆效尤。”

    “诺。”

    程普大手一挥,让手下的士兵做好准备,片刻时间后,程普大喝一声,“杀!”

    “噗!”

    噗呲声不断响起,在士族私兵的恐惧中,一颗颗人头不断被砍了下来。

    一段时间后,在台下百姓的欢呼声中,高珣把程普,典韦两人叫到了身前,让程普留下一队兵马清理东门善后之事。另一方面,又让程普与典韦两人分别领着兵马,去南门与北门,查看一下那边甄俨是否已经把动乱安定下来。

    同时,把他对难民百姓安抚发放粮食的事,要他们两人向那边的百姓难民交代一番。当然,高珣也没有忘记正在西门那边的韩当,也特意派人过去传达的他的指令。

    在交代好后,高珣,戏忠,田丰三人领着一众亲卫回到了县衙署中。

    (本章完)

第337章 商讨() 
县衙署大厅中。挑亮几盏油灯,驱散了大厅中的黑暗。

    高珣招呼戏忠,田丰两人入座,并让下人准备一些酒水与肉食拿了上来。折腾了大半夜,高珣三人已经了饥肠辘辘。看到肉食,在高珣的带领下,也顾不上什么吃相,连抓几把肉放入了口中。

    田丰也灌了几口酒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向高珣道:“云轩,毋极县的内患,已经基本解决,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一边的戏忠见田丰想问,他一边拿着酒灌口,一边竖起耳朵,看向了高珣。他因为出身贫寒,从来没有在官府中任过职,所以对政务这些事,还完全是个新手。在高珣入主毋极县后,他一直跟在田丰身边处理政务。现在毋极县千头万绪,都需要高珣这个县令来拿主意。

    高珣咽下肉食,狂灌了几口酒后,道:“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把珣答应了那些难民百姓的粮食,尽快的发放在他们的手中去。珣刚入主毋极县,可不能失信于他们。”

    田丰从衣襟中拿出一卷帛布摊开,仔细的看了几眼后,道:“现在毋极城中难民,数目已经抵达了五万之多。虽然此时还不知道今夜这些难民的死伤情况,但是,以城东那边的伤亡情况来看,一两千还是有的。按照云轩你刚才向他们许诺的粮食,此次最少需要县衙署拿出六万石粮食。”

    田丰又从案几下拿出一卷竹简,摊开看了一下后,带着忧虑道:“此前云轩你从梁家,宋家,褚家等家族中得来了二十四万石粮食,在加上从张牛角等蛾贼手中,总共获取的十二万石粮食,也不过是三十六万石。”

    “所以,除去你答应给的六万石粮食,那粮仓中也不过三十万石而已。而现在毋极城外已经聚集了两三万之多的难民,从这几日统计的难民人数来看,每日都是以近万人的数目,向毋极县城聚集。即便以后毋极县衙署,都只给他们发放粥,也是一个巨大的粮食消耗。”

    “而且,现在已经到了九月初。已经错过了粮食的播种季节。那我等就必须供应粮食达到来年的粮食收获之时。这有好几个月。同时,毋极县的耕地有限,绝大部分的田地还都在甄氏的手中。所以,即便来年是个大丰收,以这有限的无主耕地,也得不到多少的粮食。”

    “况且,外面还依旧处于战事阶段,最起码云轩你手下的几千兵马,也必须让他们吃饱才行。综上种种,粮食的需求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单以现在粮仓中的那点粮食,还远远不够啊。”

    “粮食的事暂时还无需担心。”高珣笑了笑,见田丰不解,于是解析道:“刚才珣从梁府出来前,就已经从他们得到了二十万石粮食,以及梁丘以前从粮仓暗中拿走的那些粮食。同时,宋家,褚家也是一样,也是每家二十万石粮食。有了这些粮食打底,就足够我等支撑到来年了。”

    高珣皱了皱眉头,又道:“现在让珣忧心的是,毋极县现在已经人满为患。如果按照元皓你所说的,每日都有近万人的难民来到毋极县,那假以时日,毋极县根本就难以容纳这么多人。如果用整个中山国所有的县城来安置他们倒是可以,可是,你也知道,珣与中山国相冯瑞不对付。他现在恨不得给珣找点麻烦,想要他开放中山国其他的县城,是断无可能。”

    田丰听到高珣从梁家,宋家,褚家等家族中拿到几十万石粮食时,原本忧虑的神情已经开始缓解。他在毋极县当了几个月的主簿,对毋极县这些家族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因为毋极县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在蛾贼还没有叛乱之前的几年,虽然有过短暂的旱灾,但是,其他的年份还是风调雨顺。

    也正是如此,对这些已经掌控了大量的土地的家族,家中的粮食储量还是充足的。他虽然不知道高珣用了什么手段,迫使这些家族乖乖的交出粮食,但是,他相信,只要高珣的大军还在,就容不得他们不听话。毕竟这些家族的一些把柄已经掌控在了高珣的手中。

    可是,又听到毋极县人马为患时,眉头又重新皱起。人数越多,不仅对他们这些毋极县的掾吏有很大的压力。也对毋极县的治安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他也知道中山国相冯瑞是袁氏的人,以高珣与袁氏的仇恨,想要冯瑞帮高珣解决难民的安置问题,显然是不可能。

    现在粮食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那剩下的就是难民的安置问题。这好几万人全部放在毋极县也不是事。何况,外面的蛾贼大军已经分三路,不断开始向毋极县压境。如果有个什么闪失,那首端其冲的就是这些难民。

    “云轩,要不你直接透过中山国相,直接上书皇甫将军,把这边的情况向他说明一下,看能不能把难民往汉昌县,安喜县转移一下。毕竟这两个县刚遭遇过蛾贼攻破,虽然现在已经又重新回到了官府的手中,但是,那边此时正处于官员断层阶段。正是我等借机安置难民的好时机。”戏忠提议道。

    “不行。”田丰顿时摇头道:“皇甫将军虽然得到了朝廷给与的假节,有全权掌管冀州军事,以及对犯军令的有着生杀大权。但是,像安置难民,这是地方的民政,他没有权利插手。不然这会给其它人口实的。”

    “不过,志才的话到是提醒了丰,既然中山国相靠不住,那不如直接以毋极县的名义,直接向朝廷上书,让朝廷下文书来。只要有了朝廷的文书,安置难民那就是名正言顺的事。”

    “现在长安距离毋极县这么远,又加上如今整个中原战乱不断,道路不通畅,从这发出的文书,想要抵达长安,需要好长的时间。而且,如今蛾贼三路大军,上十万的兵马压境毋极县,即便我等想安置这些不断增多的难民,恐怕这些难民也不愿去汉昌,安喜县。毕竟那边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戏忠道。

    高珣揉了揉额角,说一千到一万,当务之急,还是要把这已经压境的十来万蛾贼兵马给解决了。只有这样,才能给毋极县一个安定的环境。同时,也能缓解一下那些难民的紧张心理。

    可是,此时他手中的兵马才几千人,即便他手下的人再怎么英勇善战,他也不敢想当然的能战胜这十来万黄巾军。何况,从下曲阳来的黄巾军,都是张角,张宝兄弟在冀州的起家兵马。以这些深受宗教影响的黄巾军主力,都是一些狂热的人,虽然他们的整体战力不强,但是,一旦让他们发起疯来,他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他在豫州与张梁的手下相战的时候,就已经深有体会。他在那边就差一点折损,而且还把他的好友兼手下宋谦的性命也给折了。不过,好在这十来万黄巾军是分三路来袭,造成了黄巾军的兵力分散,这给了他有机可乘。何况,他还向河间国等地发出了出兵要求,只要这些地方的兵马抵达,他的兵力就能得到缓解。

    高珣沉思了一会后,道:“那就按元皓的意思,也不管距离的长远,先把毋极县的情况,向朝廷上书。元皓,这事你熟悉,就交给你来执行。”

    “诺。”田丰拱手应诺。

    高珣又紧接着道:“毋极县如今有了七八万的难民,也不能让他们闲下来。不然,迟早都会出乱子。这样,志才,你让程普从这难民中选取五千青壮出来加以训练。不求这些青壮能马上上战场,但是,让他们守城还是足足有余的。这也能减轻了珣手下的几千兵马的压力。”

    “同时,发动所有的难民,让他们趁着蛾贼大军还抵达毋极县的时候,加紧的修葺一下城防。”

    “诺。”

    待难民的事解决了后,高珣,戏忠,田丰三人又拿来舆图,对着黄巾军的军力分布,开始商讨起来。

    (本章完)

第338章 提醒() 
天色渐渐大亮,闹腾了一宿的毋极县城,早就已经安静了下来。清晨卷起的薄薄水雾,笼罩在毋极县城的街道上,在匆匆而过的人影中,尽显萧条与安静。

    毋极县衙署门前。

    可能是昨夜消耗了太多精力与体力的缘故,此时的大门,还依旧紧闭。这也是高珣上任毋极县令以来,唯一一次没有士卒在门前站岗。

    在门前的台阶上,贼曹蔡申,手按环首刀,正满脸焦躁不安的徘徊。不时的回过头来看一下大门方向,希望大门早点打开,好放他进去。

    同时,在蔡申的手上,还提着两个血淋淋的头颅,从台阶上已经干涸成黑色的血迹来看,显然是已经斩杀了一定的时间。这两个头颅的主人,正是跟随了蔡申许多年,并一直陪伴着蔡申在毋极县立足的游侠,也是他的心腹手下。

    原来在昨夜毋极城乱起后,这两人在跟随蔡申参与平乱的时候,在见到士族私兵打杀抢劫一家商铺时,见到商铺中堆积的钱财与珠宝,顿时起了贪欲之心。于是,他们两人把那些士族私兵给斩杀后,不仅把私兵怀中的钱财据为己有。也把手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