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140章

阀阅汉末-第140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却只剩下他一个人。特别是这个右部司马的位置,还是他好友以前的。

    高珣见状,来到徐忠身边道:“诚贞,还请节哀。珣让你当右部司马,不是为了勾起你的。。。。。“

    还未待高珣说完,徐忠顿时打断道:”高司马放心,忠知道轻重。只是想起奋冀兄的离去,一时难以接受而已。“

    高珣无声的拍拍徐忠的肩膀后,也不再规劝。他让徐忠当这右部的司马,一是为了稳重这右部的军心。毕竟右部的人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丹阳郡人。二是他手中实在是没有司马好的人选来出任。也只能把这个一直在黄忠手下做事的人,提拔起来。

    黄忠作为徐忠的老上司,如今见徐忠已经与他平起平坐,他也没有什么嫉妒之心。反而上来安慰。有了黄忠带头,程普,陈到,韩当等人,也跟着上前安慰。毕竟他们与宋谦也爱一起共事了这么久,也是有了深厚的感情。对徐忠也是一样。

    待徐忠的事告一段落后,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事,高珣一方面让程普率着所以的伤兵回舞阳县医治。同时,也让韩当与陈到的兵马,去下一个军寨把守。

    而高珣则带着黄忠,高江两人,以及他们手下的兵马,抓紧时间歇息的同时,静静的等待黄巾军的到来。

    (本章完)

第234章 引诱() 
“呜!呜呜呜!”

    “咚!咚咚咚!”

    日落时分,军寨前,响起连绵不绝的号角与战鼓声。密密麻麻的黄色人影,把整个军寨前的空旷地,给围的水泄不通。黄巾军的一排排盾兵,掩护着一队队弓弩手,在战鼓的敦促下,正缓缓的向军寨推进。

    张梁带着管亥,吴桓等一众将领,越众而出,来到一箭之地外停住,向着军寨上,正严阵以待的高珣士卒,大声喊道:“黄巾军张梁,想见高珣高司马,还望通报一声。”

    高珣此时,正在军寨门楼上。看着张梁带着一众盾兵与弓弩手不断推进。向身边的黄忠打个眼色,让他通知手下兵卒,做好防箭矢的准备。

    同时,心中十分诧异张梁的举动。于是朗声道:“我就是。不知道张梁你找本座有何事?”

    张梁眉头皱了下,对高珣向他指名道姓有点不满,他好歹也是黄巾军军中的三号人物。即便他在一般人心中,是反贼的身份,但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吧。

    张梁对高珣不满归不满,也压住身边管亥等人的怒气,双眼转了转,道:“高司马,你应该明白你部的处境。朱儁的四万大军,已经被波帅彻底击败,龟缩在昆阳县做垂死挣扎。如今又有波帅的几万大军围困,朱儁已经成了甍中之鳖。”

    “现在整个颖川,也就你的这几千兵马。你不会以为,以你这点兵马,在我黄巾军大军面前,还有翻盘的机会?为了你部下的性命考虑,本将希望你能投降于我黄巾军。只要你能投降,本将一定禀明我大兄,也就是天公将军。让他最少封你为渠帅。如何?”

    张梁在两军阵前,并大声的与高珣喊话,就是存了要打击高珣军士气的心思。在刚刚结束的战事中,他那引以为豪的黄巾力士,被折损了一半。他带来的五万兵马,也折损了一万多人。

    而从高珣军遗留在战场上的尸体来看,还不足三千具。在他率军突然袭击高珣军的情况下,还让他的手下兵马,在损失上是高珣的五倍以上。

    在他得知这结果后,对高珣军的战力,从开始的恐惧,提升到让他害怕的地步。

    在他从探骑得知,高珣率领余部正在十里外,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又从波才那要来一万人马,凑齐五万,立即赶了过来。不能给高珣喘息时间,不然,以后的战事怎么发展,他也没有把握。

    所以,张梁一抵达这,看到高珣部已经严阵以待。如果他贸然进攻,在高珣部有了军寨依托的情况下,会让他损失惨重不说,还会打击他大军的士气。

    于是,张梁就把波才给他出的计谋用上,把朱儁在昆阳战败的事,真真假假的说了出来。让高珣的部下知道,如今他们已经孤立无援,扰乱他们的军心。

    至于劝说高珣投降,这也是张梁临时起意的事。他也不相信高珣会投降他黄巾军,毕竟以高珣与他们黄巾军的仇恨,一定会让高珣充满深深的顾虑,害怕他们秋后算账。

    当然,张梁心中也带有一点侥幸心理,万一高珣投降了呢?如果高珣能投降他黄巾军,别的人不不敢保证会找高珣麻烦,但他不会。高珣的能力,即使是他这个立场对立之人,也佩服不以,不愧是被许绍评为虓帅之才的人。

    只要高珣到了他黄巾军中,他一定会放下所有的仇恨。同时,也会向他大兄进言,重用高珣。让高珣成为他黄巾军军中最锋利的战刀。到那时,整个天下,还不是他们的?

    “哈哈!”高珣顿时大笑几声,向着张梁鄙夷道:“我堂堂大汉官军,岂能投你反贼!?张梁要战便战,你哪来这么多废话!想要乱我军心,你门都没有。”

    “战!战!战!”

    在黄忠与高江的带领下,守寨的一千多人,顿时齐声高呼。对张梁所带来的不利消息,顿时间被高珣化为乌有。

    高珣已经知道朱儁战败的事,也知道此时朱儁的败军,被波才围困在昆阳。正是在颖川战场上,他已经指望不上朱儁的兵马,让高珣更想执行他的布局。

    他一方面是为了他战死部下的仇。他从扬州组建大军以来,还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折损过这么多的人。而且,其中有许多跟随了他好几年的精锐老兵。

    这几年与部下相处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兄弟,却更是兄弟。如今他们战死他乡,连尸体都不能拿回来安葬,他这个活着的主帅,哪有不给他们复仇的道理。

    另一方面,他的大军已经孤立无援,如果他还想在建立一番功业的话,就必须把眼前的张梁大军,引诱到他的彀中。

    至于向黄巾军投降?只要他还没有头脑发昏,就不会做出这种自毁前程之事。现在他的官职,虽然只是个别部司马,到好歹也是一个吃着千石俸禄的官职。

    何况,与黄巾军搅和在一起,对他得来不易的名声,是一个致命的污点。在这个名声重于生命的大汉,即使以后处于乱世争霸时代,也不会有什么人来投靠他。毕竟在天下人看来,与有这反贼共事,那是同流合污。

    “人公将军,既然高珣不适好歹,那就不要与他客气了。正好给手下儿郎报仇!”

    管亥所统帅的五千黄巾力士,在与高珣部下相战中,折损了一半,这让他肉痛了半天。

    现在看高珣所在的军寨,规模不大,能有三千人就已经顶天,而且这军寨的寨栏也不高,正好为这几万大军提供机会。他就不信几万人还攻不下几千人把守的军寨。

    “不可!高珣兵马的战力,你管渠帅又不是没有领教过,即使他这个军寨只有几千人,在我黄巾军把他攻下来后,也会掉几块肉。而且,在距离这的十里处,还有一个军寨,这样一个一个的拔下去,等抵达高珣派兵把守的舞阳县时,我等统帅的大军还剩多少?“

    管亥顿时一阵烦躁,他也不只是四肢发达的人,张梁说的在理,他也反驳不了。只是让他这么放过高珣,他还有点不心甘,于是道:“那该怎么办?就这么耗着?要不,分出一部分兵马来,把高珣的这两个军寨一起攻打如何?”

    张梁想了想道:“还是不行,我等分兵,不正好是高珣希望看到的吗?难道彭渠帅的前车之鉴还没有让你吸取教训?”

    “人公将军,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亥是个粗人,对这种费心动脑之事,不是擅长。那恁可有良策?”

    “本将也好不到哪里去。哎,这高珣还这是个麻烦。”张梁看着军寨上的高珣身影,无奈的感叹一声。

    “还是直接进攻吧。及时付出点伤亡代价,也把这眼前的军寨给打下来。何况,这高珣也在这里,如果运气好的话,把高珣给解决了。那他饿大军还不是眼下云散?”

    “也行,先试试看。”

    “那好,我这就去准备。”管亥见张梁同意攻寨,立即兴奋的叫了一声。

    张梁立即拉住管亥的手道:“不急。现在天要黑了,我等也刚率军来到这里,不安定的事太多。为了保险,还是等明日进攻吧。同时,晚上也让儿郎小心戒备,高珣这人擅长攻夜战。不要让他有机可乘。”

    “好吧。”

    张梁与管亥等人,见不能扰乱高珣的军心,也不再与高珣纠缠,直接下令撤军一里安营扎寨。同时,为了不让高珣趁夜袭击,也让巡夜之人加大了巡视。

    果然,为了打断黄巾军的蓄养体力,高珣后半夜率军出动,当然也是虚张声势。在黄巾军全部起来后,就立即撤军。如此往复三次。

    在整夜的紧张中,黄巾军在第二日攻寨的时候精力极差。他们发起的一拨又一拨的攻击,在高珣,黄忠,高江的带领下,全部被击退。

    高珣见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再与黄巾军纠缠,在第二日夜晚,率军突围来到第二个军寨中。

    等到张梁率军赶到时,高珣又重复在第一个军寨的事。在夜晚袭击时,还特意真攻打一次,在双方个损失一些人马后。高珣率所有的兵马回到舞阳县城。

    (本章完)

第235章 空城舞阳() 
舞阳县城。

    此时,四条宽达三丈,深有四丈的壕沟,把舞阳县城的四扇城门,紧紧的包裹了起来。在每条壕沟上,只留下一座栈桥通过。整个城池中,也因为楚重把所有的百姓强行迁出,尽显一片萧条与狼藉。

    即便高珣带来了三千多兵马,加上楚重的一千余人。让这个不算大的城池,依旧显得空荡。

    高珣在城中巡视了一番,确定没有百姓留下来后,来到城中军营,看着空荡荡的营帐,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正要派人去找楚重,没有想到,楚重却率先来到了他的身前。

    “修能,军营中怎么都是空的?珣从战场上送回来的的伤兵呢?”高珣指着营帐,撇了一眼楚重沉声道。

    “重正要与高司马你禀报。军营中的伤兵,重自作主张,把他们全部送往汝南郡的西平县了。”楚重向高珣抱拳行礼,有点心虚的看着高珣。高珣的命令只是让他把城中的百姓牵走,他倒好,他没有经过高珣的同意,就擅自把所有的伤兵,全部送往了西平县去。这种不经请示,擅自自作主张的事,在军中是很犯忌讳的。

    “送往西平县?”高珣心中松了口气,他还以为伤兵营出事了。同时,饶有兴趣的看着楚重。楚重这人,他很清楚,稳健中不缺机智,他这么做,定有什么顾虑在里面。

    楚重道:“如今,舞阳县战事临近。在娥贼几万人临城的情况下。因为司马你不会在舞阳县呆多久。与其等到突围时,要带上伤兵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还不如趁着娥贼尚未到来之际,率先把伤兵转移开去。”

    高珣心中顿时沉了一下,难道他的谋划,大伙都知道了?那岂不是张梁他们也有可能察觉?于是,高珣带着绷紧的心弦,看着楚重道:“修能是凭什么知道,珣不会在舞阳县呆多久?”

    “如果司马想在舞阳县抵抗娥贼的话,你也不会让重把这城中的百姓都迁走。不管百姓有多少,在城池攻防战中,像百姓这样的民夫青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你叫重挖一条从城中通往城外的密道后,就更加确定,我部在舞阳县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

    “所以,重一回到舞阳县后,就立即让典统领率着他的亲卫,以及嘉志,宝路他们,护送着伤兵,以及城中百姓,赶往西平县。同时,也只给城中兵卒,留下了三日的粮食,其他的,也全部送往了西平县那边。”

    高珣顿时松了口气,看来楚重是通过种种迹象察觉到他这次的布局。同时,对楚重特意留下三日粮食一事,也感到欣喜。也正好能掩盖他突然撤军舞阳县的理由。看来,他在布局上,还是存在一些纰漏,如果不是楚重帮着他弥补,还真有可能让张梁他们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他的布局中,舞阳县是最后一个消耗黄巾军体力所在。他通过这几日对黄巾军的不断骚扰,一定把张梁等人骚扰的烦躁不安了。等张梁的大军一到,一定会加紧时间对这舞阳县的围攻。

    凭借他手中的这几千人马,守住三日是足足有余的。等这三日一过,黄巾军的体力也一定消耗的差不多了。等他大军一撤,张梁等人为了防止他再一次来袭击他们。一定会率军入城。只有这样才安全。

    高珣向楚重表示一番道谢后,也问起他布局最重要的一环,道:“让你挖的密道,可已经好了?”

    “城外到城中的这段距离已经挖通。出口处,在城外的一处树林中,甚是隐蔽。但城中的入口处,还没有确定好,是开在县衙中,还是军营处。重也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特意来请教司马。”楚重带着希冀的眼神,紧紧的望着高珣。他想从高珣口中得知挖这条密道的最终目所在。

    如果入口处开在县衙,说明高珣,还会率军回来,通过这密道对舞阳县发动突然袭击。而张梁作为一军主帅,在入了城后,一定会找舞阳县最好的住处做落脚点。而县衙是全县城最好的建筑,张梁一定不会放过。

    等到高珣发动突然袭击时,可以直接对着张梁而去。只要把张梁给解决了,那娥贼的几万大军,也会跟着一起解决了。

    而如果高珣把入口开在军营处。但一定是高珣在为大军的撤离,留下一条最后的通道。

    高珣愣了愣,向楚重笑着虚指了几下道:“修能啊修能,你也学会拐弯抹角了。不就是想知道珣这么做的目的所在吗。“

    到了现在,高珣也没有必要瞒着楚重,于是他把他的谋划仔细的说了一遍。

    楚重顿时满脸痴呆的看着高珣,这么毒辣的计策是高珣想出来的?如果真要实行高珣的布局,那岂不是整个舞阳县会毁于一旦。难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