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13章

阀阅汉末-第13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不知道你们这些贱民在说些什么?”杨固听了高珣的话,脸上顿时出现了短暂的慌张之色。

    见了杨固这神色,果然是杨家人在后面捣鬼。脸色阴沉了下来,阴冷的看着贼匪道:“说,你与杨家是什么关系?”

    “哼。”杨固依旧偏着头,看也不看高珣等人一眼。

    “希望你一直这么硬气。”高珣站起身来,缓缓的抽出环首刀。一字一字咬着牙道。

    杨固斜眼看了下高珣,鄙夷的道:“杨某自打加入贼匪这行业来,就从来没有想过能安稳而死,如今落入你们这些贱民之手,就不从想过能活着,有种就杀了某。”

    “会的。不过在宰你前,先收点利息。”高珣战刀猛的划了下去。“噗”的一声,杨固的手臂被高珣斩断。杨固也算硬气,惨叫一声后,又紧咬牙关,怒目而视的看着高珣。

    “很不错嘛!让我肃然起敬!应该听过前汉吕太后对戚夫人的手段吧。今高某也想让你尝试一下做人彘的滋味。”高珣很是玩味的看着杨固,战刀不停的拍着他的脸。

    杨固很是惶恐的看着高珣,没有想到高珣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歹毒的心肠,咬牙切齿的道:“你这小畜生。不得好。。啊!“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另一支手又被高珣给削离了身体。凄厉的哀嚎声在高珣几人身边响起。

    “我。。我杨家不。不会放过你这小畜生的。“李固强忍着疼痛向高珣怒吼道。

    高珣看着杨固肩膀处不断涌出的血水,见其依旧还是如此强硬,不由的佩服杨固的坚韧。可惜他高家与杨家是仇敌,高家想要在海盐崛起,就必须踩着这杨家的尸体上位。不然高珣还是很乐意与这杨固结交一番。

    高珣确定了这杨固与杨家的关系,知道他想要东西。想了想,还是一刀把杨固的头颅给斩了下来。

    (本章完)

第20章 安抚孤寡() 
私兵络绎不绝的从高珣等人身边经过,都不约而同的看了眼高珣四人,眼神里带着钦佩与敬畏。

    本来在贼匪袭村时,他们也做好了战死的准备。这倒不是他们悍不畏死,而是为了报答高家的恩情。高家这几日来,好吃好喝的供应着他们。

    如今又租田地给他们的家人耕种,把他们及家人从饥饿的生死边缘拉了回来。单凭这,就值得他们为高家而死。

    高珣微笑的站在旁边,对私兵投过来的目光,很是享受。

    今晚高珣与高诚四兄弟一起出击贼匪,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高珣知道今晚他在拿着自己的生命在冒险,在拼搏。一方面是贼匪是群乌合之众,他有一定的把握在这群贼匪面前,全身而退。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眼前这些私兵。古语说的好,身处上位,待属下时,需恩威并重,才能让手下惟命是从。

    如今高家对着些私兵,恩惠是有了,就差立威了。不管是拿他们立威也好,还是拿别人立威也罢,只要有机会就行。正好贼匪袭村,高珣就决定拿这些贼匪来给私兵竖立高家的威信。让他们知道,跟随高家,最起码能让他们活的长久一些。

    如今,初步效果已经达到,看着这些私兵投过来的眼光,他以后再对这些私兵发号施令时,一定会百分百的执行。也给他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此时,天已经大亮。

    经过昨夜贼匪的一闹,安置在围墙里的流民,惶惶的一整晚没有睡,待一天亮,全部聚集在一起。虽然他们已经知道贼匪已经被打败,但在他们心中,还是有点提心吊胆,生怕还有贼匪再次光临这。

    高珣与高诚来到人群的高台上。

    高诚小声的在高珣身边耳语道:“五郎,昨夜贼匪袭村,我高家的私兵战损两人,五人身受重伤,其伤势也不容乐观。即使其伤势好了,恐以后也是身残了。除了这外,还有他们在出击贼匪时,二十四人受伤。“

    高珣皱了皱眉头道:“把我以前教你的伤员救护,帮他们包扎,会让伤员减少伤口发炎。“

    “好。我知道。“高诚点了点头道。

    高珣看着抬下人头涌动的流民,深吸一口气。

    向着人群大声的道:“在场的诸位父老与兄弟,诸位也知道了,昨夜有贼匪近五百人,袭击我等安身之所,幸好有卓宾兄弟等人警觉,此次虽斩杀贼匪一百八十六人。

    但仍有肖大与王田兄弟不幸战死。虽然他们二人来我高家不到三天,却为我高家而死。高家不能坐视旁观!肖大与王田两位兄弟的家属可有到场,有的话,还请到这台上来。“

    人群中一阵嘈杂,不一会,一个面有哀容又泪眼滂沱,年约六十的老妇在一个后生的搀扶下,渐渐的往高珣所在的台子走来。

    还有一个双眼空洞无神,素面朝天的脸上,泪痕还未干的少妇牵着两个六七岁大的男童,也渐渐的向高珣靠近。

    “哎,可怜了这肖氏,独自一人把两个儿子抚养长大,让他们娶妻生子,如今两个孙儿也长大成人。本来是该享点福了,不成想今年一阵大水,冲走了房屋不说,她的两个儿子,儿媳也跟着被冲走。到头来白发人送黑发人。

    还没有等她缓过劲来,如今又失去了一个孙子,这可让她如何受得了啊。“人群中有与这肖氏相识的人,见了肖氏的惨状,忍不住出口道。

    “谁说不是。瞧,这王氏也是一样,她家的公婆也是在今年的大水中冲走的。她家男人带着她们娘三好不容易与我等流徙到海盐。

    来到了高家,也有了个立脚之地,不从想在昨夜被贼匪拿去了性命。留下这孤儿寡母的,这可让他们怎么活啊。“另一些了解王田家事情的人,也是出声道。

    人群看着这失去亲人的孤寡蹒跚的往台上走去,后又把目光投向站在台子上的高珣,不知道高珣要把这几位孤寡弄到台上去做什么。

    肖氏与王氏两人听到高珣的喊话后,心中也是一阵忐忑。

    如今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她们作为一介女流,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对在高家也充斥着迷茫。

    虽然前几日听高珣的说,战死的人,高家会安抚,但这是不是高珣只是随口说的。她们家的顶梁柱,也是高家的私兵,已经没了。这高家还会要她们生活在这吗?

    待五人全部上台后。

    高珣看着这老的老,小的小,心中一阵黯然,向前走了两步,深深的向五人躬身见礼道:“本来想让肖兄弟与王兄弟在高家有个安稳的日子。可如今却阴阳两隔。这都是高家无用。还请阿嬷与嫂夫人见谅。也请节哀。“

    “这怪不得小郎君,这是我家那大郎的命。如不是小郎君把我等无根之萍接来高家,也逃不过饿死他乡的结局。“肖氏有气无力的看着高珣道。

    旁边的王氏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如果没有高家,她们还依旧在海盐县城外,等待着死亡。如果高家再来迟一些,肯怕要易子相食了。

    “哎。“高珣无声的叹息了声。高珣从怀中取出四卷绵帛,来到肖氏身前,把一卷交给她道:“阿嬷,这是二十大亩荒地的地契。还请收好。“

    肖氏颤抖的接过绢帛,很是不相信的向高珣问道:“这么说,这二十大亩地是我肖家的了?“

    “对,是肖家的了。“高珣肯定的点了点头道。

    肖氏见了高珣的点头,拿在手中的绢帛像烫了手似的,迅速的往高珣手中递道:“这老身可不能收。高家对我肖家已经是恩如再造了。肖家可不能不识好歹。”

    高珣又把绢帛塞到肖氏手中道:‘这是肖家应得的。如今高家实力有限,不然定会多给些田地。“

    高珣顿了顿,又把另一卷绢帛递给肖氏道:”这是十斛粟米与五千钱的凭证,待会恁去高梁高管家那去领取。这也是我高珣的一点心意。“

    “这使不得,使不得。“

    高珣见肖氏又想把绢帛递过来,高珣微笑的阻止道:“肖大郎如今最放不心的就是她的家人,恁还是让其走的安心些吧。以后恁有什么事,皆可来高家找我,只要我高珣能办到的,定会帮恁办到。肖大郎不在了,但还有我高珣与二郎在。我高珣替他给恁养老送终。“高珣说完双膝跪地,左手压住右手,额头也在手磕了一下。

    高珣这动作把在场的人都给惊住了,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是懂礼仪,这可是礼仪中地二重礼叩首礼,这高珣是要把这肖氏当长辈看待啊。

    “这。。这。快。。快起来。“肖氏赶紧的把高珣扶了起来。

    高珣又与肖氏说了会,又转向王氏,也把手中的两卷娟波递给她到:“这也是一样,二十大亩荒地的地契与十斛粟米及五千文钱。”

    “谢高小郎君。”王氏泪眼滂沱,向高珣副了一礼。

    “你王家两小孩,我高家帮其抚养,待其成年加冠为止。你还年轻,如要你要改嫁,就提前通知我一声,我为你办嫁妆。如不改嫁,我高珣以亲嫂待你。“

    “民妇虽不懂礼制与伦理纲常,但也知道廉耻。先夫虽去了,但我也会把我儿抚养长大。“

    “好。“高珣满口赞赏,这时候的大汉,女子再嫁很是正常,别人也不会多说什么。既然这王氏选择不嫁,高珣也支持。

    高珣又与几人寒暄了几句,等肖氏,王氏等人下去后。

    高珣又把那身受重伤与轻伤的家人给请了上来。高珣给他们的物质安抚是十亩荒地与十斛粟米与两千钱。而轻伤的家属则只给了五斛粟米与一千的钱。

    高珣在台上与肖氏和王氏等家属人员的对话,不管是普通的民众还是私兵,都听的很清楚,对高珣及高家的所作所为,心中很是感恩戴德。特别是私兵,高家如此待他们,他们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为高家效死命。

    (本章完)

第21章 高家救兵() 
安抚好私兵遗孤,高珣回到了他的茅草小屋。

    盘坐在榻上,思索着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如今杨家已经派贼匪对高家出了手,并且已经失败。

    以杨家德性,高珣肯定这事不会罢休。杨家暗中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贼匪,就被一个平民暴发户给打败了,而且还损失惨重,这无无论如何也让杨家接受不了。

    何况还以为高家手中,有他们杨家梦寐以求的精盐配方,他杨家在吴郡也是三大盐商之一,一定知道拥有精盐生产,对他们的家族所带来的好处。

    一个可以让家族脱胎换骨的好处。

    也是一个可以称雄扬州,甚至徐州,荆州等州郡的好处。就这,杨家也不可能放过高家。一定会有更强大的报复来招呼高家。

    高珣知道,他与高家即将要面临的危局。

    高家如今就像一个刚刚出生还没有多久的幼儿,还没有多少能力来抵抗外界的压力与打击。

    虽然这些他们几兄弟已经把来犯的贼匪给打败,并击溃。但是以杨家的实力,再弄个一千,甚至两千贼匪,一点也不是问题。

    一旦杨家发狠,以高家私兵的战斗力,根本就不可能抵挡的住。

    那么等待高家的,就是人死族灭。

    唯一能让杨家忌惮的,只剩下官府了。

    虽然海盐县长康京与高珣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但是,县尉谢民却与杨家等人关系密切。而且康京与谢民的关系也不好。康京根本调动不了县兵来帮高家。最多以官府名义撑一下高家。让谢民不敢轻举妄动。

    既然海盐县的县兵靠不住,那么只能是吴郡的郡兵了,或者吴郡派遣官员来海盐。

    高珣一想到这,就想起了一个人。俞平,原文庄亭的亭长,如今的吴郡南部督邮。

    俞平因为在文庄亭与高珣一起救流民,也与高珣一样,名扬吴郡,后在高珣走后,用高珣留下的粮食,又救济了近千人的流民。在得知高珣在海盐县救民时,又写信给高珣,把近千人的流民送来了高家村。

    而他也因为名声,被刚到任的吴郡太守刑松征辟为吴郡南部督邮。正好管理包括海盐在内几县的案验刑狱,检核非法。

    如果能够让俞平督邮掾属驻进海盐,那也是对海盐县的各路豪族也是一种震撼。即使杨家在怎么肆无忌惮,也不敢对太守府的中人无所顾忌。

    以高珣对俞平的了解,一旦俞平知道了高家被攻击这件事,他一定不会不管,而且还会很重视。

    这倒不是俞平与高珣彼此之间的私人关系的原因。而是知道如今的高家,有好几万的流民聚集,也正在安置流民。一旦高家倒塌,那剩下的流民又变成生无着落。那接下来的,就是流民祸乱吴郡,这是俞平最不想看到的。所以高珣肯定,俞平一定会来海盐县。

    高珣立马找来笔墨,取出一卷绵帛,把他在高家村所遭遇贼匪攻击的事,原原本本的叙说了一遍。高珣刚刚写完,高诚与高泽两人联袂到了高珣的小屋里。

    “五郎,你找我们兄弟俩有什么事吗?”高诚开口问高珣。

    ”是这样的,大兄,我这样里有一封信,你亲自去一趟吴县,把这信交给俞正则,如果他问起我们这的情况。你就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以他廉洁奉公以及爱抚百姓的本性,一定会来我们海盐。

    有了他在,即使杨家在海盐怎么肆无忌惮,也不可能在他的眼皮底下生事,那我高家酒短暂的安全了。“高珣仔仔细细的把他的用意向高诚说出来。

    ”好。我马上就去。“高诚也知道这事情的严重,也不多逗留,直接出了门。

    待高诚走后,高珣看向高泽道:”二兄,我要去一趟县城,找一下康县长。这家里的事,就交给你善后了。“

    ”找康县长做什么?“

    ”虽然我能保正俞正则看到我那封信能来。但俞正则毕竟是太守府的人,即使来海盐县,也不是说来就来的。最起码还要经过太守的同意才行。而我去找康县长,要他也帮着我一起向太守诉说一些高家所遭遇的情况。听说这新到来的刑使君是个廉政爱民的好官,肯定不会见事不理得的。“

    ”好,我会处理好家里的事,你放心去吧。“

    高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