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阀阅汉末 >

第113章

阀阅汉末-第113章

小说: 阀阅汉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刘宠与骆俊却从来没有想过高珣会向他们借兵。

    黄巾军在中原肆掠以来,特别是黄巾军开始把毒手伸向普通百姓以后。单单汝南郡这个人口大郡就产生上十万的流民。

    而陈国的刘宠因为武勇过人,又擅长使用弓弩,在他的王府中有数千张强弩,其他的一般弓弩更是不计其数。在黄巾军乱起中原的时候,刘宠趁机在陈国征召兵卒,驻军都亭,守卫陈国。

    正是如此,陈国的太平道以及其他的叛乱人马,因为畏惧刘宠的武勇与善射,所以全部远离陈国,加入其他郡县的黄巾军去。这也使得陈国在中原唯一一个没有受到黄巾军骚乱的郡国。

    在加上国相骆俊在陈国素有威望,在境内励精图治,把陈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而又富裕。同时,他又把他的全部资财赈济流民,这让与陈国搭界的颍川郡,汝南郡,陈留郡,梁国的郡国的流民蜂拥而入陈国。人数已经达到十几万之多。

    流民大量涌入陈国的同时,也为刘宠的兵马扩大提供了条件。随着他兵马的速增,并达到四万多人,让有心打陈国主意的人,顿时偃旗息鼓。

    也正是如此,高珣才特意跑到陈国来。

    “对,借兵。”高珣严肃的点头道:“想必陈王,骆国相也清楚。珣如今在征羌县的兵马不足七千人,其中还有两千五百余人是辅兵。对他们的战力,珣不报什么希望,。在加上上一次在定颍县战事中所产生的近千伤员。所以,能上战场的,也不过三千多人。

    而娥贼在汝阳县城外的兵马就有三万人之多。必须动用珣手中所有的兵力才能应付。可是,一旦珣与汝阳县的娥贼厮杀,西华县的彭贼趁机从背后偷袭,那等待珣的就只有兵败一途。

    如果不是袁家在背后作梗,让珣再一次在汝南郡募兵三千的计划落空,以至于让珣在派兵上捉襟见肘。所有,为了解决后顾之忧,特意前来陈国,向陈王与骆相借兵一万,让他们牵制西华县的彭贼,不让他出城即可。“

    “高司马是打算先解决汝阳县的娥贼?”骆俊顿时诧异的问。

    “是啊。如今彭贼龟缩在西华县不出。而珣的兵力有限,一旦不能迅速攻下西华县,与彭贼相持了起来。弄不好在汝阳的娥贼会抄珣的后路。而且珣军中粮食也快告罄了。珣不敢去冒着个风险。只能先把汝阳的县的娥贼给解决了。“

    高珣没有把他想得到汝阳县钱粮的事说出来。他与刘宠,骆俊两人初次见面,这对两人的性格还不是了解。即使他知道的,也尽是历史上记载着两人的功绩。所以,在没有彻底掌握两人的性格前,他是不会随便乱把他计划说出来的。

    骆俊也是个知兵之人,高珣率先对汝阳县的娥贼发起攻击,并出由陈国兵帮助高珣牵制西华县的彭贼,却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只是,陈国因为特殊原因,这兵马不敢随意出陈国啊。一旦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说他们聚集兵马不安分,那足够他与刘宠喝一壶的了。情况轻微者,他丢去陈国国相的职位,刘宠被朝廷训斥。严重的话,就是他与刘宠押解到长安,打入大牢,并把陈国除名。

    毕竟朝廷防宗室诸侯王还是很严的。骆俊作为外臣,不好说皇家的不是,同时,也不好拒绝高珣的要求。于是向刘宠使了个眼色。

    刘宠与骆俊共事这么久,这默契还是有的。见到骆俊的眼色,顿时明白,于是道:“高司马,对出兵帮助君牵制西华县的娥贼,本王很是赞同。

    只是,高司马也知道,本王作为宗室子弟,在封地内大操兵马,就已经让人诟病了。如果本王的兵马再出陈国,恐怕这延续了一百零三年的陈国就要除名了。所以。。。。。。。“

    高珣知道刘宠还没有说完的意思,无非就是爱莫能助。他也知道,自从西汉孝景帝吴楚七王叛乱以来,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皇帝与朝廷对封分在各地的诸侯王防备的很严。甚至还发展到地方官吏随意践踏宗室王侯的地步。这情况直到汉孝武帝才稍微好转。

    如今,刘宠早陈国大肆操练兵马,并且人数还有好几万之多,这股势力本来就让朝廷忌惮。如果刘宠在派兵出陈国,一定会让人觉得刘宠在扩大他的封地范围。

    何况,在熹平二年,刘宠与当时的国相魏愔一起祭天神,被后任国相师迁诬告有不轨企图。如果不是皇帝刘宏正刚刚处罚勃海孝王刘悝,不忍心再施刑罚,恐怕刘宠已经被押入大牢了。

    那这个从东汉孝明帝的儿子刘羡,在建初七年开始开国的陈国,要在刘宠手中断送。所以,刘宠对让陈国兵马去汝南的事,心中很是忌惮。

    但是,高珣既然来到了陈国,就不想空手而回。何况,在这汝南附近,能帮他的,也就陈国了。高珣双眼微微眯起,转动几下后道:“陈王,如果珣手中有豫州刺史府,随意调动豫州兵马的文书也不行吗?“

    正在听高珣与刘宠,骆俊商谈的和洽,顿时双眼暴睁,嘴也不由的张开的看着高珣。,心中却道:云轩什么时候有豫州刺史府调兵的文书了?他根本连豫州刺史府的人都没有见到过啊。

    “高司马有王使君下达的调兵文书?”骆俊也是疑问道。

    “当然,这事珣岂能随意乱开玩笑。”高珣满脸严肃的道。同时,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起身来到骆俊身前道:“此文书事关重大,故一直揣在珣怀中。也因为天气炎热,文书中的印鉴有点模糊。”

    高珣慎重的把文书交给骆俊,像是这文书是他手中宝一样,使得这文书看上去有点皱,同时,还带着很浓的汗臭味。

    骆俊接过文书,一股扑鼻的汗臭味让他忍不住耸鼻,摊开文书产看了一印鉴,确实是刺史府的印章。看完之后,又把文书交给了刘宠。

    刘宠见骆俊看了之后,没有说什么,简略的查看之后,就交给了高珣道:“既然高司马有豫州刺史府的文书在身,本王也无需顾忌。君要借一万兵马的事,本王应了。”

    “多谢陈王!”高珣恭敬的向刘宠行了一礼。同时,也没有忘了骆俊。

    “哈哈,高司马无需客气,大家都是为大汉效力嘛。对了,君急促战事下来,武器已经折损的差不都了吧。本王王府还有一些武器,大概有两千多张强弓,一千多张强弩,环首战刀,长矛,长戟等武器。这些也一并送与君了。”

    “陈国粮仓中也多出了三万石粮食,待大军启程时,一并送入高司马军中。”骆俊也是接口道。

    高珣知道这个俩人是在变相的帮他,于是又是郑重的向两人躬身道:“珣在此多谢陈王与骆相了。两位的恩情,珣定会铭记在心,以后有什么用的着的地方,还请二君向珣捎信一封。“

    高珣心中也是大喜,有了刘宠提供了这么多兵器,他也暂时不用发愁兵器不过用了。同时,陈国还给了三万石粮食,他就可以那这粮食来掩盖一些东西。

    高珣解决了兵力问题后,顿时放松了下来。于是与刘宠,骆俊,和洽三人在王府中又谈了一个时辰。见时候不早,高珣带着和洽出了王府。

    同时,又让高珙留下来与骆俊,刘宠结交兵力与粮食,武器。而高珣则与和洽两人直接出陈县县城,往征羌县赶去。

    在两人赶了一段路程后,见四下没有人,和洽向高珣道:“云轩,你什么与豫州刺史府打过交道了?”

    高珣知道和洽是在问在刘宠王府时,他拿出的那卷文书的事。反正和洽已经是他军中的人了,他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道:“那文书是假的。珣根本就不从见过豫州刺史府的人。那就不用说什么文书了。

    珣对陈王顾忌朝廷不敢出兵,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在来陈县以前,就按照珣身上扬州刺史府的文书仿制了一份。“

    “云轩,你如此做,一旦事情败露,不仅朝廷会追究你的责任。而且,这也会把陈王给陷进来的。”和洽顿时有点不满的向高珣埋怨。

    “珣知道,不过我也是没有办法。在这豫州,能出兵的,只剩下陈国,为了牵制西华县的娥贼,珣只能出此下策。如果不是袁家在背后使鬼,根本就用不着行此险招。当然,阳士你不说,珣不说,陈王与骆相不说,谁知道我用了嘉文书。

    毕竟等到陈国的兵马进入西华县后,就让他们打我的旗号。谁还晓得这是兵马是冒牌的。“

    高珣见和洽还要说什么,立即阻止道:“好了,阳士,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回征羌县,走吧。”

    (本章完)

第192章 安排人选()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因为陈县与征羌县,正好被西华县与汝阳县这两座相隔不远的县城所隔开。为了避开黄巾军,高珣与和洽两人不得不南下转道南顿县,在从南顿县绕道回征羌县。

    一日后,高珣,和洽两人回到征羌县军营。

    高珣军营主帐内。

    黄忠,高江,楚重,韩当,邓当五部司马全部到齐,除了季常还在养伤外,徐忠,陈到这两假司马也被高珣叫进了主账。同时,卓宾,杜衡,和洽,程畏,屈鸣等军中一众掾史,也蔚然在列。当然,军中的探子头领申屠礼也出现在帐中。

    因为陈到与和洽两人是新人,也第一次参与高珣军中大事,所以,高珣在议事开始前,不得不把他们两人向黄忠等人介绍一番。

    最后,高珣带着歉意向陈到,和洽两人道:“叔至,阳士,按理说,你们两人是新加入军中,珣应该摆一个酒宴,为你们接风洗尘。可是,如今战事紧张,不得不一切从简。以至于委屈了两位。不如,这样,等到这边战事一解决,再为你们接风如何?“

    “接风宴就免了吧。洽来高司马军中,能为百姓出点力气,就已经心满意足。”和洽摇头拒绝道。他对什么接风宴没有什么兴趣。何况,在高珣的军中,除了杜衡,程畏,屈鸣三人他还能找一些话题外,其他的人,都是一些武将,与他的满腹经义不对路。

    “是啊,高司马,到本是一介粗坯之人,对这接风宴之事从来不看重。如今,到无什本事,却能得到君看重被提拔假司马,又能跟随君一起征战沙场。到已经是别无所求了。“

    陈到也跟随附和道。同时,心中也是一阵欣喜,他一个年仅十七岁之人,又是中途加入高司马的军队,在他没有背景的情况下,高司马撇开其他军中老人,提拔他为假司马。就足以证明高司马对他的看重。

    如今,高司马又把他叫到主帐,与黄汉升等这些高司马的心腹一起参与议事,也说明高司马对他的信任,并把他当心腹培养。

    所以,即使高司马因为定颍县制造洪水一事,在汝南郡的名声是毁誉参半,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军营。毕竟,高司马那样做,也是迫不得已。

    “叔至,你怎的能说出如此无志气的话,什么别无所求啊?什么无什本事啊。扯淡,以你的武艺,我老高就扛不住你。即使是修能,我看也悬。在我军中,也就汉升兄能压制你。所以,你应该说,我陈叔至酒要喝,功名也要争取。“

    高江立即叫道。他与陈到比过武,对陈到如此年纪,就能抗住他的猛攻,并还把他压住,就让他对陈到刮目相看。所以,对陈到说出如此没有志气的话,很是不满。

    “哈哈哈。”黄忠等人被高江的直言不讳弄的大笑起来。一时间,帐内的气氛,因为高江的插话,顿时活跃了起来。

    “四兄,叔至这是谦虚,谦虚,你懂不懂?”高珣也跟着笑了笑,撇了眼高江后,又看向陈到道:“叔至,珣四兄以前说话没有一回是靠谱的,不过,这此却说的对。酒要喝,功名也要拿。不然,我等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的打生打死,岂不是亏大发了。是不是?“

    “是。“

    在高珣的引导下,本来还有点放不开的陈到,渐渐的融入了军中。这也是高珣希望看到的。这个历史上能力与忠义并存的名将,既然加入到了他的军中,就不能荒废了他。虽然现在陈到还年轻,但是,以他的资质,在加上他与黄忠在一边好好的教导一番。定能让他比原历史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闲谈一番后,高珣见时间差不多了,轻轻的咳嗽一声,顿时军中安静了下来。

    高珣环视一眼在座之人,带点严肃道:“想必珣不说,诸位也知道我等所处的情况,因为袁家为首的士族在背后作梗,以至于让军中全体将士,随时都有断粮的危险。

    同时,也为了解决汝阳与西华县娥贼,珣决定撤出征羌县。“

    在座之人对军中所发生的情况,在高珣离开征羌县时,就已经了解。同时,也知道高珣要撤出征羌县的决定。所以,在座之人也没有问什么原因,都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高珣停顿了一会后,看向黄忠道:“汉升兄,珣让你把那些从平舆县运送粮食来军中的民壮留下来,他们可还在军中?”

    “都在,总共有民壮四千余人。”黄忠虽然不知道高珣要这些民壮做什么。但是,高珣交代的事,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执行了高珣的要求。

    高珣点了点头,又看向卓宾道:“子睿,除去军中五部正兵的武器,皮甲,剩下的库存还有多少?”

    “不算辅兵,长戟,长矛,环首刀等制式武器,还有三千余套,皮甲还有两千副。只有箭矢与弩矢因为消耗太大,已经所剩不多,最多每副弓弩还有一壶配备。”卓宾作为高珣军中后勤头领与辅兵司马,对军中的武器数量如数家珍。

    “足够了,等会议事结束后,子睿你回去把这些武器,盔甲,除了留给正兵的外,其他的全部都交给汉升兄。“高珣交代卓宾,同时,有看向黄忠道:”汉升兄,等子睿的武器到来后,你立即把这些武器给那些民壮穿戴起来。

    然后,你率着他们,打着珣的旗号,大张旗鼓的撤离征羌县,并把他们带到定颍县去。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