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灯神 >

第19章

中华灯神-第19章

小说: 中华灯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打定主意,他道一声,“罢罢罢,红尘打滚多是非,不如深山炼水火”,启程奔往昆仑山去见元始天尊。

    而肖宇清这一路畅行无阻,有了盘缠,马匹,行路自然快捷,而且这条道他已经走过了。

    没用几天,他就回到了朝歌,但是他却无法直接进去王宫,毕竟对侍卫也不熟,只能找个人带着自己才行。

    正当他在踌躇之时,路上过来一队人马,奔着王宫方向而去,赫然正是亚相比干。

    这比干其实还是子受的皇叔,所以肖宇清看到比干,心中高兴,急忙上前。

    早有侍卫拦了下来,问他要干什么。

    肖宇清不好明说,只能说是有机密事要见比干,事关国家安危,让他们把他带过去。

    比干乃是为国为民的忠臣,听说有国家大事,随即让人把肖宇清带了过来。

    然而他一见肖宇清,就是一愣,“你”。

    虽然大王并没直接承认,但是宫中早有风言风语传出,说是太子失踪,而且已经有一年之久,现在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而此时朝中甚至有人在商议,若是太子失踪,太子之位不可闲置,应该要再立子启为太子。

    目前此事已经惊动朝野,很多人都上本请求,要是这一个月内,不见太子,就要重新立嗣。

    而在这个当口,肖宇清回来了,比干怎能不喜,毕竟他也是王子出身,是帝乙的亲弟弟。最不想见到大商动荡。

第41章 汇集众人商议联姻() 
比干遇到了肖宇清,心中欢喜,不过他没有声张,而是让肖宇清混在众人之中,混进了王宫之中。

    随后他求见帝乙,说是有机密要事禀报。

    那帝乙自然知道比干忠心耿耿,比干求见,必然是有要紧事。

    所以他直接让人把比干带到了他的密室,也就是当初那个偏殿,随后让闲杂人等退走,然而比干身后一人,居然还原地未动。

    帝乙脸上一沉,喝问比干,“你这是何意?”

    比干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把肖宇清拽到前面,对着帝乙说道:“大王莫要发怒,你且看看,这是何人?”

    肖宇清也是抬起头来,对着帝乙说道:“孩儿叩见父王。”

    帝乙这才看清肖宇清面貌,只见此时的肖宇清虽然比起一年前结实了许多,但是容貌没有什么变化,还是能一眼认出来。

    上下打量两眼,帝乙不由的惊喜道:“子受,你安然无恙,见到你孤王心中安稳了许多。”

    随后他脸色骤变,怒喝到:“大胆子受,孤王命你们三人半年不许出宫,你倒好,跑出去一年多,音信全无,你且说,你该当何罪?”

    肖宇清看到帝乙的样子,知道他是关心自己,只觉得心中暖洋洋的,他急忙上前拜倒:“父王切莫生气,孩儿有本启奏。”

    帝乙冷哼一声,“讲。”

    肖宇清说道:“孩儿知道父王的心思,思虑再三,才决定为您分忧,再度出宫,一来打探一下方国虚实,二来确定一番东伯侯动向。”

    帝乙闻言,脸色和缓不少,他在深宫之中,虽然消息灵通,但是不能看到实际情况,对这两方的了解不够直观。

    现在听到肖宇清的说法,心中的怒气已经消了一半了,他脸色和缓了一些,“好吧,看在你有这份心的份上,我就从轻发落,你且说说,这一年你都干什么了?有什么收获?”

    随后肖宇清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不过他省去了和姜子牙相识的那一段,只说混进了东伯侯府,想要打探消息,结果当了半年的下人。

    本来帝乙已经平息的怒火再次被他给勾了出来,“胡闹,堂堂大商太子,跑去东伯侯府当下人,这传出去,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这就是你一年的收获?什么都没打听到,跑去伺候姜桓楚半年?”

    看到帝乙已经快要爆发了,再不说,恐怕就要受到责罚了,肖宇清急忙解释道:“父王,我还打听到姜桓楚有一女儿,美貌动人、贤良淑德,落落大方,而且还和孩儿私定了终身,恳请父王招她进宫,封为太子妃。”

    帝乙都被他气糊涂了,“子受啊子受,这是什么情报啊,出去一年,一无所获,居然还要我给你赐婚,这不是等于说你这半年,就是为了一个女人在忙活吗?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如此作为,怎能继承大统?”

    他越说越气,简直马上就要叫人收拾肖宇清了。

    本来帝乙也是聪明绝顶,可以想清楚个中关键,但是被肖宇清而话,一而再的气到了,都不会思考了,差点就要责罚肖宇清了。

    旁边的比干急忙阻拦,“大王,若是真的和姜桓楚联姻,对我大商有利,此时姜桓楚举棋不定,正在踌躇,若是让子受和姜桓楚女儿联姻,则东方可保无忧矣。”

    经过比干的提醒,帝乙才想清楚了,对呀,说的没错,要是我和姜桓楚成了亲家,他还有什么理由,兴兵造反。若是他起兵,则是不仁不义,必然也不会有多少人响应。”

    再加上刚刚肖宇清说了,他已经和姜桓楚的女儿私定了终身,此事已经是十拿九稳。

    不过此事还是机密进行的好,免得有人在途中做手脚,于是他给比干下了一道密旨,让比干为他跑一趟,去当一回月老,毕竟比干是直系亲近的忠臣,而且还是子受的皇叔,于情于理,都符合这个身份。

    商议已定,他让子受先回去休息,同时严令所有知情者,暂时不要把太子回宫的消息散布开,若是有人走漏消息,定斩不饶。

    当下比干带着几个心腹,连夜启程,直奔东鲁。

    一路畅行无阻,不知不觉早已到了东伯侯府,随即让人向里通报,说是大王有旨,让他们速速接旨。

    东伯侯虽然有些小心思,毕竟没有放到明面上,他还是乖乖地焚香接旨。

    当他听到,圣旨居然是让他女儿当太子妃,他也是有些出乎意料,毕竟路途遥远,这帝乙是如何知晓他的女儿的贤名的。

    不过既然帝乙已经下旨了,那到底是遵旨行事还是马上兴兵造反呢?

    随后他让人请比干去安歇,他则召集自己的心腹商议。

    此时他的身边有长子姜文焕、管家姜英、以及各路文臣武将。

    他把此事一说,众人议论纷纷,首先开言的的,正是姜文焕。

    他对着姜桓楚说道:“父亲,此事实乃天大的好事,我们父子虽然有意联合方国,毕竟商朝势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是真的反目,恐怕我姜家这么多年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而且我观南伯侯、西伯侯、北伯侯,虽然说是我们起兵,他们必定响应,然而只是口头应允,做不得数。”

    “反之,我们和大商联姻,帝乙对我们自然看顾,不会与我们为难,而且姐姐做了太子妃,未来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自然也就是太子了,这岂不是和我姜家得天下一般无二。”

    姜桓楚点了点头,正待说话,然而旁边早有一人跳了出来,喝道:“东伯侯万万不可,此乃是帝乙之计谋,一旦小姐入宫,再无返还之期,您有生之年,再无反商可能。”

    其余众人也是议论纷纷,基本上也都是这两种看法,姜桓楚也是觉得两边都说得有理,一时居然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姜英清了清嗓子,对着姜桓楚说道:“侯爷,我觉得这个事情既然难以决断,我们干脆问问小姐的意思,若是她愿意进宫,那我们就好生送她去朝歌;若是她留恋故土,不肯离去,那我们就杀了比干,马上起兵。”

    听到姜英之言,姜桓楚点了点头,“还是你深知我心,甚合我意,就这么办。”

第42章 东鲁大庆朝歌动荡() 
姜桓楚听了姜英的建议,让人去询问姜容的意见。

    本来这几天姜容也是心中忐忑不安,她虽然相信肖宇清不会无的放矢,但是她不知道要等待多久,这种等待的感觉十分的煎熬,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这一天她正和妍儿在花园赏花,虽然是赏花,但是她也是身在花海,心系情郎,有些心不在焉。

    正在这时,突然有府中家人来找她,说是朝歌有消息传来,要让她进宫当太子妃,问她是否愿意前往。

    听到这个消息,她那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放了下来。她心中暗喜,那子清果然不曾蒙骗我,而且从时间上算来,这一来一去都是快马加鞭赶路的,看来子清还是很在意自己,随后她让来人请父亲来见她。

    姜容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让自给去见他,姜桓楚心中奇怪,知道姜容定是有些话,不方便当着众人面说。

    于是他让众人稍等,他则孤身一人,前往花园。

    此时有了情郎消息,姜容已经心中安定,两腮潮红,眼若秋波,真个是万种风情,人比花儿美,此时正呆呆望着眼前的花儿,笑容不知不觉中已经爬满她的脸庞。

    姜桓楚走了过来,看到女儿的神情,已然明了,这等陶醉兴奋的表情,怎么可能是不愿意呢。

    而女儿高兴,他也就高兴,他笑呵呵的来到姜容的面前,问道:“你找为父前来,所为何事?”

    听到姜桓楚的声音,姜容才回过神来,脸上更是红的像苹果,对着姜桓楚拜了几拜,然后说道:“我知道父亲定然会为了和亲之事拿不定主意,所以请父亲过来,当面讲清。”

    姜桓楚点了点头,故意说道,“你若是不愿,为父立马起兵,绝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姜容急忙摆手,“父亲,万万不可,我从小读书,深知为臣之道,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此次,我能当太子妃,父亲必然荣光,一跃成为四大伯侯之首,到时大王必定时时赏赐,常常照看。”

    “如此富贵,如此荣耀别人求都求不来,父亲怎么可以因此而起不臣之心,更何况,我与当朝太子乃是有约在前,”

    姜桓楚闻言就是一愣,“你说什么?太子来过这里?”

    妍儿在旁边插嘴道:“何止啊,他还和小姐见过,两人偷偷私定终身呢,不然的话,哪有这么快大王就下旨的。”

    姜桓楚这才明白,感情这两个家伙都已经见过了,难怪一提到要进宫,姜容会是这个表情。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两个人已经见过,知根知底,再看姜容这个表情,巴不得马上就进宫见到太子,明显一颗心都跟着太子走了。

    既是如此,那还商量什么,送她去就是了,她也高兴,自己脸上也有光,至于反商,也不见得成功,即使成功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还不如就此了事。

    于是他呵呵一笑,“好,既然你愿意去,我这两天就让人送你进京,你去准备准备。”

    当下姜桓楚回去见了众人,把结果告诉他们,随后说道:“这三天,东鲁境内,大庆三天,随后送小姐进京。”

    他最终做了决断,别人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按照他的吩咐去办了。

    随后,整个东鲁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自然也就惊动了比干,他看到是这样的情况,他的心中也是安定下来。

    其实帝乙也是早有准备,早早给攸侯喜发了消息,让他布好重兵,若是姜桓楚好生送女,一切无事。

    若是姜桓楚不知好歹,敢公然反叛趁其准备不够,防备不周,一举把他灭了。

    而比干自然知道帝乙的安排,他最不想看到大家刀兵相见,现在这个结果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最好的了。

    整个东鲁大庆三天,随后姜桓楚、姜文焕父子二人亲自护送姜容进京。

    这边是欢天喜地,而朝歌也是风不平浪不静,暗潮汹涌。

    毕竟子受还朝的事情,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很多“忧国忧民”的大臣,继续要求要见太子,见不到太子,就要逼迫帝乙立子启。

    以前遇到这个事情,帝乙会心中烦闷,但是今天,他只是微微冷笑,问道:“众位卿家,此事容后再议可好?”

    那些大臣却不依不饶,一个个跪在地上大呼小叫,“大王啊,太子一直都没见,这是关乎社稷安危的大事,还请大王面对现实,让太子现身,以安人心,若是太子不在,恳请大王另立太子。”

    帝乙大怒道:“难不成我还要听你们的不成?没听到吗?我说容后再议。”

    那些大臣不依不饶的说道,“大王,此事实在是社稷大事,而且大王从半年前开始说容后再议,已经说了半年了。”

    帝乙故意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沮丧,问道,“诸位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那些大臣一看帝乙这个样子,心中暗喜,这个时候要是把子启弄成太子,一旦子启登基,那他们必然会得到重用。

    于是这一票人,齐齐上前,对着帝乙奏道,“大王,子启虽是庶出,却是长子,而且子启颇有贤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而这次上朝,帝乙让子启和子衍也都来了,听到众人力荐,子启面有喜色,然而却没有发声。

    子衍却大步上前,对着帝乙拜倒,“父王,此事万万不可,子受虽然出宫,且一年音信全无,但是子受是太子是不争的事实,若是我们重新立嗣,一旦子受回来,又该如何?岂不是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那些立新派岂能被他破坏,纷纷上前,“二王子虽然言之有理,但是身为太子一年不曾露面,民心动荡,若是再不解决,大商危矣。”

    而此时肖宇清在旁边把这些人都看了一个清楚,心中暗道,若非姜容相助,及时赶了回来,看来这大商还真要易主了。

    不过既然他已经回来了,那所有的这些事情,就都不是什么事情了,只要他一露面,所有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帝乙看时候差不多了,也是喝道:“既然如此,我就让子受出来,看你们还有何话说?”

第4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得到帝乙的示意,肖宇清从旁边走了出来,对着群臣说道:“感谢诸位关心,我是得到父王的密令,外出办事,如今我已还朝,诸位可以安心了。”

    子启本来以为这个事情已经是十拿九稳了,没有想到子受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