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为女主哥嫂[穿书] >

第11章

重生为女主哥嫂[穿书]-第11章

小说: 重生为女主哥嫂[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姑姑很快相处另一个应对办法,“等开学你去复课,等明年我提前找个人替你考试,只要小心点,应该没问题。”

    先前没找人替考,是因为莫秋自己想考大学。

    这年头没有摄像头监考,准考证非常简单,只贴了一张一寸黑白照片。说实话,准考证很好作假;或者找个相貌相似的人替考也能蒙混过关;再找到对应考场两个的监考老师松松手,成功率非常大。

    莫姑姑为了莫秋,可算是把办法想尽了,只要感觉能行,她就想试试。

    莫秋点头:“我听姑姑的。”

    “走,不想那么多了,先回家吃饭。”

    姑侄二人聊完也回了家。

    麦秋坐车回到桃源镇后,系统又死了机,天眼不能用,这让习惯跟系统交流的麦秋特别不习惯。最重要的是,她没法随时随地吸收别人气运了。

    不用想,刚刚她在莫秋那里吸走的气运又白瞎了,肯定又没了。麦秋决定,在上大学之前,她不再吸收别人气运,反正是白费功夫。等她上了大学以后,可以摆脱桃源镇,那时想不回来,可以不回来。为了系统恢复和得到气运,她上大学以后不用再回桃源镇了。

    麦秋回到家后,已经中午一点左右,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她热得不行,先去洗了把脸,觉得凉快些,才问她妈:“妈,中午吃的什么,我饿了!”

    这个点麦家已经吃过晌饭,麦秋不会做饭,只能跟她妈要着吃。

    麦爸和麦一山吃过饭后,已经午睡了。麦奶奶没有午睡,正坐在门口搓麻绳。

    没等麦妈回答,麦奶奶冲她说:“小秋,你也老大不小了,咋一天天就知道往外跑,不知道帮家里半点活呢?”

    莫秋有点累,不想跟奶奶吵架,勉强冲奶奶笑了笑回答:“奶,我不是问通知书的事了吗?”

    “通知书都是国家给发的,你去问谁?你还怪能耐,还找人问问,是不是打着问通知书的旗号,天天跑城里玩去了?”麦奶奶可不知道顶替和替考那些事,她认为收到通知书,就有大学上;没收到,代表没考上。小秋在家等通知书就行,哪用得着天天往外跑?

    其实麦奶奶之所以这样说麦秋,还跟麦一山有关系。

    自从麦一山得到种田系统,彻底迷上了种菜种地,最近这几天天天往地里跑,早晨起早下地不说,过午去了,不到天黑不回来,干活干得可带劲了。

    麦奶奶觉得,孙子的脸都被晒黑了。

    孙子这么勤劳勤快,孙女却跟没事人似的,天天要钱出门闲逛,麦奶奶本就看不惯麦秋的性子,两相对比之下,她当然更心疼懂事干活的孙子,不待见天天啥都不干还乱花钱的孙女。

    所以,麦奶奶又找麦秋麻烦了。没办法,她爸妈都怎么不管麦秋,就算管了,麦秋都不一定听,麦奶奶只能自己上。

    “小秋,不是我说你,你可真不勤快。你看你哥,这几天帮家里忙地里的活,脸都晒黑了;你再看看你,整天打扮得人五人六的往外跑,你说你是能赚了钱来,还是能捡了金子来……”

    麦秋最烦她奶唠叨她,老生常谈,就算教训人都没点新意,整天嫌自己不干活。可是自己是应该干活的人吗?她是要赚大钱,要发大财,要做女主,要嫁高富帅的人。干活干得手粗了,怎么嫁高富帅?

    奶奶怎么就不替她想想呢?

    不是她瞧不起自家人,就麦一山那点出息,估计这辈子也就能靠种地养活自己了;再不然,就是接替爸的班,以后等着下岗……

    奶奶竟然拿她和麦一山比,真是好笑!

17。第 17 章() 
麦秋:“奶,谁说我赚不来钱了?我跟你说,我可没出去玩,已经打听到通知书的消息。确实有人截留了我的通知书,还跟我说花一千块买我的通知书。不过她就甭想了,我考得可是名牌大学,一千块钱就想打发我,做梦呢,想得美!”

    “什么?你是说,有人想花一千块钱买你的通知书?”麦奶奶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什么世道啊,通知书竟然也能买卖了?那不是谁想上大学就能上,她能给孙子买一个不?

    没上过几天学、啥都不懂的麦奶奶,还以为通知书想买就能买到。

    可惜他们家没多少钱,就是想买都没钱买。

    别看麦奶奶老了,她脑筋转得很快,很快就想到一个好办法:如果把孙女的通知书卖了,不正好可以用这些钱,正好给孙子买一个通知书?

    反正小秋学习好,就算今年不上大学也没事,大不了明年再考一次。

    麦奶奶想到这里,再次看向麦秋露出笑容,脸色不只好了一点半点,笑得脸上的皱纹全都挤到一起。看着慈祥,其实是虎姑婆式微笑。

    “小秋啊,你快进屋等着,我这就让你妈给你做饭吃!”

    等麦秋吃上饭,麦奶奶把儿子、孙子,还有儿媳妇集中到一起,把考虑好的话说给大家听。

    “香兰,你也听小秋说了吧,她说有人想买她的通知书,能卖一千块钱。我这不寻思着,小秋不是学习好吗,让她把她通知书卖了,给一山买个通知书,让一山去上大学;再让小秋复习一年,重新考个大学。这样他们兄妹不就都能上大学了。”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麦一山听完奶奶的话,知道奶奶的想法不妥,但是深受感动。果然在这个家里,还是奶奶最疼他。

    麦一山:“奶奶,你听谁瞎说,通知书绝对不能随便买卖,要不大学还不乱套了?我自己考不上大学,是我没本事。我可不靠买通知书上大学,要是让别人知道,得笑话我一辈子。再说咱也没处买去。”

    麦奶奶本以为她想了个好办法,没想到孙子头一个反对,但是她把孙子的话听了进去,丧气地问:“真不行吗?”

    麦一山解释:“奶奶,真不行。”

    麦爸听了他妈的话后,只感觉好笑:“妈,这肯定不行。要是通知书能买,是个孩子就能上大学了,还考试干嘛?”

    麦奶奶没好气地说:“这不是小秋不是说有人想买她的通知书吗,怎么人家能买,咱就不能买了?是不是你不舍得花钱,还是心疼你闺女,就不管你儿子了?儿砸你可别忘了,以后家里还得靠一山;等你们老了,是一山负责给你们养老。你们不能光心疼闺女,把儿子当捡来的养!”

    “妈,看你越说越离谱了!小秋,你怎么给你奶说的,赶紧给你奶解释清楚。”

    麦秋听了奶奶的一番话,先是气愤,接着又觉得好笑。她在心里嘲笑:奶奶真是无知,竟然以为通知书能随便买,除了奶奶敢这么想,也没谁了。

    “奶奶,是这么回事……”麦秋怕奶奶胡搅蛮缠,真让爸妈同意卖她的通知书,把前因后果给奶奶讲了个清楚。

    “奶奶,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你想的太多了,咱家就算有钱,也没本事给哥哥买到通知书。”麦秋这话明显带了嘲讽的语气。

    虽然莫奶奶不待见孙女,但是不妨碍她一致对外。

    “你同学那个姑姑太不是东西了,还敢把你的通知书留下,想让她侄女顶替你,想得怪美!要是你不问她,是不是她侄女就顶替你上大学了?”

    “嗯,就是这么回事。”

    “这些当官的,有点本事就欺负老百姓,忒不是玩意儿了!”

    麦爸和麦妈同仇敌忾,也跟着口头讨伐莫姑姑。他们甚至还想找上门讨个说法,不想放过莫姑姑这种败类。

    这会儿一家人中,只有麦一山比较清醒。他可是清楚知道麦秋为啥能考好,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外,最大的外挂应该就是凭她窃取的好运气。

    乌鸦落到猪身上——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两边都是自私自利的玩意。

    麦一山听到麦爸要去找莫家人是算账,理智的他不得不提醒:“爸,人家敢做这种事,肯定有钱有势,咱们就算把莫秋的姑姑搞下来,有什么意思?还是算了吧。说不定你现在把莫姑姑弄下来,回头人家有本事的亲戚,会私下找你麻烦,让你也丢了工作……”

    麦秋也不是好东西,不值得爸为她丢工作。

    麦爸气得不行,“天下还没王法了,他们办错事,还不兴咱们找地方说理去,真是太欺负人了!”

    麦奶奶听了孙子说的话,怕儿子冲动办坏事,赶紧劝:“算了,只要把通知书要回来,别到处嚷嚷了,万一人家真有本事把你工作弄丢了咋办?”

    一家人就指着麦爸的工资嚼用呢。

    “爸,要不还能咋办,总不能告她,跟她打官司,咱可拖不起!”

    麦秋虽然不怎么懂事,但是在这事上跟麦一山看法一致。没本事的人到哪都受欺负,他们家只是平头百姓,万一闹的没法收场,莫家人找她家麻烦,他们真没法。总不能天天跑着打官司说理去,那样还过日子么。

    就算老百姓有理,也鲜少有愿意打官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真拖不起。关键是心里有事挂着时,没精力做其他事。再有点闲言碎语的,普通人承受不起。

    麦爸在家人的劝说下,也意识到不妥,“行了,我知道,我不去找他们麻烦还不成吗?”

    不过他怕闺女要不来通知书,便说:“明天正好我找人替个班,我带你去要录取通知书。”

    小姑娘面子薄,麦爸怕莫姑姑厚着脸皮不给,闺女没办法,所以他想出面。

    “嗯。”

    有爸跟着壮胆,麦秋当然愿意了,她也想赶紧通知书要过来,省得夜长梦多。

    麦家人把事情定下来,最遗憾地莫过于麦奶奶了。她以为能帮到孙子,没想到空欢喜一场。

    麦奶奶私下跟孙子说:“一山,你看小秋多精明,一门心思上大学,还知道自己跑着找通知书。在上学这事上,你就不如她积极。一山啊,奶奶希望你将来有出息,我看要不你还是去复课吧,来年争取也考大学。”

    麦一山肯定不能再去上高中,他把知识点都还给老师了,就算再上学,估计得从头学起,再说明年还不一定能考上。

    “奶奶,不是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吗。您放心,就算我不上学,以后也能赚大钱孝顺奶奶。”麦一山寻思,看来他得赶紧攒本钱,争取将来有钱承包土地和山头。

    只要能赚到钱,奶奶肯定就不会再为他担心。

    麦奶奶闻言笑得开怀,“奶奶就希望你以后好好的,不用为钱发愁。”

    在老人家心里,孙子过得好,未来才有盼头。所以这个家里,麦奶奶是最心疼麦一山的人。而麦爸和麦妈,还会把部分精力分到三个闺女身上,没有麦奶奶这样全心全意为孙子。

    麦一山还有麦春和麦夏两个姐姐,她俩嫁到附近的村子,过年过节肯定会回娘家探亲或送节礼,但是平时偶尔回娘家。因为过日子么,平时少不了干活忙工作,还得照顾自家孩子丈夫,很少抽出时间回来。

    但是有事的时候,肯定会回娘家。

    这不怀孕的麦夏惦记着妹妹上大学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挺着五六个月的肚子步行回了娘家。

    麦夏一到家张口就问:“妈,小秋收到通知书了吗?”

    麦妈摇摇头,叹了口气,把事情的经过给二闺女讲了一遍。

    麦夏听完同样生气,“哎呀,小秋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种事?”

    记得小妹从小到大运气超好的,怎么转运了?不是转好运,而是转霉运。难道她把以前的好运气用光了?

    麦夏把妹妹叫出来,仔细问了详细经过。娘仨凑到一起,共同贬低了莫姑姑一顿,觉得不告发她就是便宜她。

    麦夏没看到弟弟露面,奇怪地问了一句:“一山在睡觉吗,怎么我来了,他都不露个面?”

    “你弟弟去地里干活了。”

    “啊,他这么勤快。”麦夏惊讶地问:“一山不打算上学了吗?”

    麦家只有麦爸一个人赚工资,真不算富裕,但是麦爸和麦妈倒是都让孩子上学。至于孩子们能不能考大学,全凭个人本事。

    麦春和麦夏赶得年月不算好,上学时正是乱的时候,她们学到的知识有限,读完小学就没再上。龙凤胎赶得机遇好点,本村上小学时不乱,初中时学校已经正常上课,高中时早已恢复高考好几年,考不上大学,只能怪自己没学好。

    “我和你爸都让他复课,他自己说不想上了。他自己不长进,我也不能拿刀逼着他去上学……”麦妈这话里强烈透露着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麦夏希望弟弟妹妹都能考上大学,那样名声好听,也许将来她也能跟着沾光。别的不说,有俩大学生弟弟妹妹,在婆家那边面上有光,娘家弟妹能给她撑起脸面,以后她孩子拿出色的舅舅小姨当榜样。

    可惜弟弟考试那天竟然跑肚,竟然没缺考一门。唉,说起来弟弟更倒霉。

    “等他回来我问问他,是不是真不想上学。其实我那时候没上初中,现在都后悔,当初我怎么那么傻,不知道上学好……”

    人家有初高中学历的,找找关系或者可以通过考试进厂当工人,她这小学毕业的,只能在家种地。现在后悔也晚了。

18。第 18 章() 
麦妈问:“小夏; 你怎么没把洪艳带来; 我给她做点好吃的; 换换饭食。”

    洪艳是麦夏的闺女,已经上育红班了。他们家是农村户口,女满三十才能生二胎。

    麦夏:“我寻思来问问接着回去,又没打算住下; 让她过来干啥?再说我来得时候她还没放学呢。”

    麦夏嫁到附近叫十里堡的村子; 比红星村略偏远点。她丈夫是洪家最小的儿子; 很受爸妈疼爱。不过夫妻婚后只生了一个女孩,这不在政策允许下; 又要了二胎; 一家人盼着这胎生个男孩,子女双全就圆满了。

    麦妈有个把月没见二闺女了; 便说:“庆林来接你吗?要是不来接; 天晚别回去了,在家住一宿吧。”

    麦夏想知道明天她爸和她妹能把通知书要回来不; 略作考虑说:“那我在这儿住一宿; 等小秋拿到通知书再走。”

    麦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