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

第82章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第82章

小说: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如这一次,人家说的好听,可是敲锣打鼓的来接衣锦还乡的国公爷,难道自己还真的不给面子吗。杜若又没有拿得出手的理由可以拒绝,难道还能说是自己在调查西北人心目中的民族大英雄许进?杜若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也下不来,噎得他难受极了。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众礼部和兵部的官员在那里恭喜自己,一脸羡艳的表情更是看的杜若直想吐血。

    于是杜若只能暂时结束自己的哈密之旅前往兰州自己的故乡。说是在兰州,其实杜家的祖宅并不是在这里,它还在更往西一点。它在土木堡之变之前还是大明的领土,但是这之后它因为太靠近鞑靼的占领地而被舍弃。一直到许进和朱晖成功抵御鞑靼和火筛进攻,鞑靼人全线溃败,杜家才重新收拾祖产,将祖宅重新整理居住。

    而杜若就被迎进了这座经历了百年历史的古宅。杜若祖上只能是小康之家,所以这座宅子并没有修建的多么的豪华壮丽,就连外面一溜的围墙都可以看出完全是新修的,没有一点点的旧色。作为地位崇高的国公爷,杜若被安排在了最大最好的一个院子里,但是即使是这样杜若手下的人也不是特别的满意,因为他们没有把杜若安排到正房里。

    这也是一笔说不清楚的烂账。杜若应该是长房长孙,地位也足够高,但是在杜若父亲那一辈,杜意德就因为长居京城就把族长之位让了出来,当时说是让族内找人暂领。但是杜意德死的时候完全没有人提到这一茬子,当时所有人都把经历放在了杜若的抚养争夺战上,原来二房的长子继续当他的族长。现在杜若不问他们也不提起,本来这样就算了,杜若也不想当这劳什子的族长。

    不过在杜若一次又一次对族里妥协听他们的话以后,这个族长似乎真的把自己当根葱了,现在是越来越过分。杜若是长房长孙,是朝廷的国公爷,旧宅修缮当然应该将上房留给杜若居住,但是现在这位族长堂而皇之的搬进了上房。杜若却住进了这个名义上修缮的最好的院子。而且从他们隐约透露出来的话来看,他们似乎还想杜若将国公府在兰州这边置办的土地都归到族里,当做族产。

    杜意德和江氏的墓地都在这里,为了守着杜意德和江氏的墓地,杜若在这边购置了上千亩的上等田地,就是用来供养为杜意德守墓的人。杜意德和江氏合葬的墓地虽然规格和杜家的迥异,但是也是在杜家的墓园里,这么一大片的好地,每年出产好几千两银子,谁看着不心动。杜若不知道只是这个族长的主意还是就是大家都已经商量好的,总之杜若知道了,他们是要拿自己当冤大头了。

    其实杜若知道这是自己的错,从一开始就不该惯着这些人。但是他没有办法,宗族是每一个大明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础。杜若不可能将一切事情都一手包办,他在京城毕竟鞭长莫及,在杜意德夫妻的墓地和祭祖这些事上,杜若一定要仰仗在兰州的宗族。所以杜若只能是他们要什么他给什么,他们做什么他忍着。

    有一个活生生的国公爷做牌子,他们这几年也敛了不少的钱,他们做的也不是太过分,杜若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从最近得到的情报来看他们似乎是越来越过分了,尤其是朱厚照上台,杜若再立一大功以后,整个杜家似乎都觉得自己与有荣焉,迫不及待的也想从杜若这里分一杯羹去。

    假借国公府的名义强买强卖这样的事还是小事,收受贿赂,包揽诉讼这样的事也不在少数。杜若知道是时候该自己出手了,否则还不知道他们会闯出怎么样的祸来。

    杜若晚上到的祖宅,第二天一大早就看见几个十分美貌的女子在那里摆早饭,自己带的小厮制止无法,干脆守在了杜若卧室门口就是不让她们进来。看见杜若起来了,小厮们赶紧伺候杜若穿好衣服。等杜若出来时,这些莺莺燕燕早就被呵斥到一旁站着。看见杜若神色不虞,赶她们的小厮一横心直接将她们骂出去了。杜若这才安心的坐下来享受自己的早餐。

    只是才吃到一半,杜家的现任族长杜意谦就出现了。杜若不得不暂时放下筷子和他寒暄。论辈分杜若要叫杜意谦做叔叔,但是一听杜意谦一口一个侄子,亲密的让杜若都有些反胃了,杜若也不想叫他叔叔什么的了,直接叫他族长。反倒是杜意谦,听见杜若这么叫他简直喜上眉梢,一张脸上笑成了包子皮了。

    好不容易打发了杜意谦,杜家的各房开始分别派人上门来套交情,打听口气。杜若本来胃就不大舒服,看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干脆称病不见任何人。上一次杜若回乡时,朱佑樘想着他小,陪他回来的都是宫里面的人,提前打扫好了国公府在这边的宅子。有宫里人帮杜若挡着,杜若见得人很有限。尤其是后来发生了不怎么开心的事,跟着杜若来的牛公公更是直接就压着杜若回了京城,就怕他被吓着。

    这一次来的匆忙,没有带足够的人手,再加上好几个月的旅途劳顿,杜若才会这么疲于应付他们。虽然称病不见人,但是中午整个杜氏宗族开祠堂祭祖杜若还是要出现的。这一次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祭祖活动,主要还是欢迎杜若回乡。走完全套仪式后,整个杜氏宗族大开筵席,能赶到的杜氏族人基本上都参加了这一次的聚会。

    不仅仅是杜氏族人,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都出现了。他们先前只告诉杜若这是一个杜氏族人的聚会,却没有告诉杜若场子铺的这么大。杜若脸笑僵了去应付这么一个有一人,再看见和来宾们相谈正欢的杜意谦和几个辈分比较高的杜氏族人,杜若的脸马上就要撑不住了。如果不是还在乎杜这个姓氏,杜若直接就像甩袖而去。

    在筵席结束后,将自己关在院子里,谁都不见的杜若,见了自己早就约好了一个人,张越手下的一员小将,朱厚照习武师傅的儿子袁雨泽。他现在也是一个千户长,三十来岁的成绩能做到这个位置也算是少年有成。杜若见他可不是为了叙旧,而是为了杜家的事。

    “属下已经接到国公爷的信了,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国公爷一声令下,就可以出手。”朱厚照和杜若这辈子一起长大,连老师、师傅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袁雨泽的父亲不仅仅是朱厚照小时习武的武师傅,也是后来朱厚照和杜若的骑射师傅,十几年的交情不是白说的。按道理上来说,杜若还应该叫袁雨泽为师兄。

    “那么这件事就麻烦师兄了。不知道现在张将军在何处,什么时候方便上门拜访。”袁雨泽不仅仅是一员简单的武将,也是张越和朱厚照都信任的沟通桥梁。他们之间掌握着一个度,张越的大多数的行程都不会瞒着袁雨泽,同样的袁雨泽也尽职尽责的他和朱厚照之间沟通协调。要是想要知道张越现在哪里,问袁雨泽准没错。

    “将军前几日已经亲自前往大同了,现在要见他可能不大方便。”杜若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既然如此,明日我就找你叙旧吧,准备好好酒,我们不醉不归。”

    既然要坑这些人一下,自己肯定是不能留在杜家老宅的,要不然实在说不过去。不能找张越一叙,和这位师兄在一起似乎也是不错的理由。“美酒我可是不敢给师弟喝的,要不然回家我爹的马鞭可准备好了。但是美食却是要多少有多少。”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弘治十九年() 
并不是说西北不出产美食,而是相对于京城来说这里吃的实在太少了。物资的匮乏让再好的厨子也做不出多少东西来。袁雨泽已经在这里扎根两年了,虽然他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但是特殊的身份让他总是能得到足够的优待,吃的当然也少不了他的。

    至于美酒,还未成年的朱厚照和杜若是被朱佑樘严厉禁止的,这一点整个紫禁城都是知道的。纵使是离京城千里之外,袁雨泽也不敢违反禁令,让杜若有“不醉不归”这样的行为。会心一笑,杜若当然懂得袁雨泽话中的含义。约好了明天几时到以后,杜若亲自将袁雨泽送到了门口。

    第二天,天还没亮,杜若就带着人强行闯了门扬长而去,只留下杜家看门的人在后面跺脚叹气。张越的一支驻军现在就在兰州的城外,打马不过一个时辰。朱厚照顺利在暖洋洋的冬日出来前赶到了军营。这时候袁雨泽已经早就等在那里了。

    要请杜若这样身份的人吃饭,当然不可能在军营里凑合。袁雨泽在离军营不过几里地的地方有一座小宅子,杜若就要在这里一直待到明天。等兰州府衙的人拿着袁雨泽给的证据将杜家的几个害群之马抓进去时,杜若才会出现。在这之前,杜若只是一个去找旧交好友叙旧的人,不过是一时醉了忘了让人回去报信而已。

    十月的西北快速的冷下来,杜若毫不客气的披上了大毛的衣服。京城里朱厚照也经历了他来到这里的一个最冷的冬天。没有了杜若,朱厚照工作量激增起来,又因为今年雪灾冻灾着急救灾,不得已朱厚照又开始依仗起司礼监起来。当然他也不可能光看着司礼监一家起来,很多的工作也分给了内阁去做,只希望两方能够相互制衡,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开粮仓,发动认捐,筹备冬衣棉被,朱厚照竭尽所能希望能让受灾的这些穷苦人能够平安的度过这个冬天。麻烦的是不仅仅是灾情日渐严重,朱佑樘的病情也因为异常的天气开始不断地反复起来。短短半个月,朱佑樘已经陷入昏迷了三次,肺炎和高烧不停地折磨着这个瘦弱的人。

    朱厚照只能将奏折都挪到晚上批阅,中午和下午尽量留出时间陪着朱佑樘,和他一起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天。朱厚炜和艾草也没有上学,每日准时在未央宫报道,为朱佑樘侍汤奉药。薛己几次都对朱厚照说了只能搏一搏的话,张氏哭着要将朱佑樘的后事准备好,被坚决不相信朱佑樘挺不过去的朱厚照给强硬的拒绝了。

    大雪灾将西北和京城的通信也给阻断了,朱厚照很想让杜若回来,却只能在夜深独自批阅奏折时对着杜若曾经在乾清宫的位置思念不已。总是处理不完的奏折,低下的救灾效率,朱佑樘沉疴的身体,快要把朱厚照压垮了。但是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只有他坚持着才能挺过去,即使这个冬天再漫长,朱厚照也只能将软弱眼泪留在心里,将果决的一面留给他的臣子们,将乐观向上的一面留给家人。

    只是这些杜若都不知道,他已经很久没有接到京城的来信了。他知道京城直隶一代遭遇了雪灾,他也归心似箭,但是冬天实在不是一个赶路的好季节,所以他只能等着,等着春天的到来。现在他只能想着处置这一堆老鼠屎,他可不管会不会打碎杜家的名声这个对于自己来说可有可无的玉瓶。

    作为地方一个小小的知府,何季当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直接将杜家的族长治罪。不过有身为安国公的杜若的暗中授意,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当然另当别论。当然度还是要有的,所以杜氏一族的老爷公子哥们即使沦落囹圄,他们依然没有受到任何的虐待,不过是上了一次大堂,在漆黑幽暗充满各种臭味的监狱中待了一整天而已。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罪魁祸首杜意谦被杜若选择性的放过了。杀鸡敬猴,把猴子都给吓死了可就不好了。当自己的儿子,兄弟先后因为强买强卖,强占民女被府衙的人带走时,杜意谦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惧怕。他一下子就猜到了这肯定出自杜若的授意。否则何必用这样细微末节的罪名,来治一个国公府家人的罪。

    作为一族之长,他首先感到自己的权利被挑衅了。无论杜若是什么样的身份,他到底是杜家的儿郎,是他杜意谦的侄子。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他怎么可以这样做。换了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明朝人,直接将宗族众人送进监狱这样的事都是不可能做出来的。不过谁叫他们遇见了杜若,如果要和他们直接说,少不得要讨价还价,看这些人不堪的嘴脸。所以杜若选择了一个最复杂,但是自己最舒服的方案,直接让他们知道要是没了自己他们什么都不是。

    除了杜若,杜家在杜意德和杜若的金钱名声的支持下还是培养出了两位官员,只是他们不是远在京城就是在江南的某个角落里。对于自己族人突入起来的横祸,他们并不能做出任何的表示。而被杜若和袁雨泽示意过了的官员并不敢对这件事多加置喙,不是装病不见,就是假称自己的公务繁忙,没有时间见杜意谦。

    曾经拉着自己称兄道弟的人,一下子避自己如猛虎一般,杜意德深刻的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但是他在兰州经营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还是有好几个人偷偷给他带了信,问他是不是得罪了家中这位国公爷爷。杜意谦当然知道自己得罪了杜若,一年比一年要的多的节礼,时时刻刻端着的族长架子,还有瞒着杜若干得那些事,杜意谦不用他们告诉自己也知道这件事是杜若下的手。

    最可气的是何季,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在这里坑了自己一把。周旋了半天实在没有办法,杜意谦只好盘算着要把杜若找回来。他想的明白,不过是道个歉罢了,他又不可真的见自己交给官府,等他走了,自己想干什么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杜意德夫妇的墓地还在这里,他杜若的根还在这里,该拿什么以后还要拿什么出来。

    照着杜若留下来的信息,派去的人并没有找到杜若,大家都说不知道袁将军和杜若到哪里去了。杜意谦这下子是真的没法子,开始害怕了。到处找了也不见杜若,杜意谦只能在心中暗骂杜若好不知道长幼,又骂自己怎么把这么一个小阎王给招回来了,当下悔之不及。

    不只是杜意谦,被抓之人的家人也在想办法将他们救出来,只是收效甚微。大家看着自己家的男人在衙门里吃苦,连饭食也送不进去,而腌臜事干得最多的杜意谦却在外面依然好好地,当下就有几个人来闹。到了晚上,大家都碰了壁回来,就有许多人来杜意谦这里讨个说法。

    毕竟每一年杜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