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

第43章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第43章

小说: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如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是鼎盛的时候,既适合联合起来压制蒙古诸部,也适合杜若查探石油资源。

    杜升主要做的就是将中国的瓷器,丝绸贩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赚不赚钱还是次要。最重要的是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展示大明的诚意,为朝廷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交打好基础。

    直接以明朝人的身份去是不行的,如今哈密成了互市的中心,杜升要把自己扮成一个只图利益的掮客才好。这几日,杜若走了后门,直接在明朝翻译机构找到了会蒙古语和土耳其语的官吏,在四夷馆和各国使者们打探消息,也是忙得不得了。

    过了年,刑武回了杭州,才到家,就得知了自己妻子怀孕的喜事。当年他正是二十出头的岁数,他是这样的身份又是这样的人品,要嫁女儿给他的人自然趋之若鹜的。徐贝娘死咬不嫁,他也没办法,听从自己母亲的话娶了自己一个远房姓白表妹。

    这个表妹温柔又顺从,和徐贝娘正好是两种人。男人都是这样,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自己有了饭粒自然就思恋起红玫瑰来。这个白表妹也是有心计的,知道自己相公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只是更加贤惠持家,侍奉公婆。

    唯一不足的就是连着生了两个女儿,如今又怀孕,自然是期望要个儿子的。

    邢夫人才生完孩子就怀孕,听大夫说,这胎怀的险,刑武自然细心伺候着,连纺织厂的事都松怠了三分。

    这一晚,刑武刚睡下,就听见小厮急忙叫门的声音。

第六十五章 弘治十五年() 
“刑老爷!刑老爷!刑老爷!徐老板被梁爷爷带走了。”刑武和妻子是分房睡的,听见外面的喊声,急急忙忙将烛台点着,披了件衣服拿着烛台出来查看。

    “怎么了?别慌手慌脚的!”刑武在灯光下一看,原来是织场里的巡逻队长。后面跟着自家的门房。

    “今天梁公公来厂里把徐老板带走了!如今厂里已经被封了,小的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小的只好来找老爷了!”在京城时杜若就对刑武说过要提防织造局,当时刑武不在意,谁知道他们果然发难。

    幸好平日了,自己做的工作还算合格,一应应急之事早有准备。“工人们现在如何了?”

    “按照原来的方案,小的们已经将各处屋舍封闭,府里的衙役们还没有撤回,小人不敢自专,只将他们都请到了怡园,暂时休息。”刑武一听,暂时放下心来,工人们的住处是易攻难守的,只要有人看着想来不会出大问题。

    “你先等我一下,待我穿好衣裳就来。”说完,赶紧去将衣服穿好,伺候的丫鬟早已经将各式东西都准备好了,又要伺候他洗脸,他却等不及了。

    穿好出来时,家里的几个男子都已经收拾利索等着自己了。刑武赶紧带着他们出门去。在大门口就看见白氏屋中宋嬷嬷,刑武知道应该是惊动了后院的妻子,交代了几句,便走了。

    一直到了纺织厂里,只见漆黑一片,只有外面穿着青衣的魁梧男人举着火把三四人一队,在那里巡查。

    “火患最难防备,小人早早叫人将各处烛火都熄了,一点火星都不能留。又安排了岗哨巡逻,不论是谁,一个人都不让放进去。”这个人是刑武的军中的手下,名唤贾贲,本是良籍的,刑武便为他寻了这么一个差事,如今看来他做的,的确不错。

    往里边走到了议事厅,就看见徐贝娘的心腹徐十郎着急的在原地转来转去,账房等人也一并等在那里,屋中只有三五根蜡烛,照的人越发鬼魅。看见刑武进来了,所有人都站起来,徐十郎忙迎上来。

    “刑大哥,梁公公欺人太甚,不仅要压榨我们的家业,更是要我们的命啊!”刑武不再杭州四五个月不知道,徐十郎跟着徐贝娘过了这几个月是见识过织造局的嘴脸,如今妹妹生死不知,心中别有一番愤慨。

    “原来不是韩义韩公公吗?”韩义是上一任的织造太监是蒋琮的手下,蒋琮自然知道杜若之宠,和纺织厂相处甚好合作也特别的顺当。纺织厂并不经营上用内造的东西,制造的也多是寻常往外洋卖的物廉价美的丝织品,跟织造局无甚关系,每年的孝敬供上去,也就罢了。

    “刑大哥不知道,韩义韩公公今年已经调任了,新来的是梁裕梁公公。”徐十郎说完了,声音压得低低的在他耳边说道:“这位听说是何鼎何公公的手下。”

    刑武顿时知道了,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他怎么盯着了我们这里?”

    “您是知道韩公公的为人的,手下的人自然……”韩义千般好万般好,唯有一点不好,只进不出,他是过得滋润,手下的人就过得有些不堪了。“梁公公让咱们应下五万匹的绸布,三两一匹,二姐讲到了三万匹加一万两的孝敬。原来答应得好好的,哪里想到他突然发难,今天本是二娘做东在慧芳园招待他,他倒说是咱们侍上不敬,须得将以前偷娄的进上之礼给补齐,一共十二万两白银。就扣着人不放,这不是打劫吗?”

    “他光是找了咱们这一家吗?”只希望不是只针对自己这一家的才好,否则就难办了。

    “那倒不是,李老板,黄老板,褚老板等都被这样敲诈了,只是有的将钱交上了,换了平安,有的拒绝了还在僵持而已,就是只咱们家二娘被抓了。”说话的是账房秦尤,他也算是两人的心腹了,“来前,我打听了,不过是些打砸之类的手段,并没有像这里一般绑人的。”

    “我也拿徐府名帖去问了,门都没让进,只说二娘跟他们谈好了生意,只让拿钱来就将二娘放回来。”按徐十郎这么说来,只是讹钱了,但是到底织造局,行事也不该是这么样的,刑武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

    “大家都知道我回来了吗?工人们都安置好了吗?”如果有人不知自己回来了,纺织厂里唯一做主的人又不在,那么……

    刑武正在这里想着呢,就听见外面有人大喊“走水了!走水了!”只见西南角火光冲天,正是工人宿舍那边起火了。

    “果然,来着不善啊。”刑武看着升腾而起的火苗,预见了接下来几天的景象。自己这一次是被人坑了,只是这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呢,难道一个新上任的织造内监真的就有这样的勇气挑战自己这个地头蛇吗?

    眼见那边火光,贾贲惊诧之余立马向:“老爷恕罪,我已经下了严令,防火防乱的。”

    “我自然看见了。”刑武心中飞快的想道:难道真的只是放把火这么简单?莫非是用这一把火……

    “快!快去!也别只顾着救火了,只看人别让他们乱!不行就直接往前将房子推倒一部分,不能让他们都烧了。要是实在厉害,烧的东西也别让他们救,只要不死人,我一家十两银子的补偿。”光是放把火肯定作用是有限的,他们想的一定是要多多的烧起来,或是烧死了人,或是直接乱起来,这样他们才好动手。

    事情紧急,由不得刑武往最坏的地方想。要是死了人,或是乱起来,这就百口莫辩了。

    贾贲也是个聪明的,听了乱,死人两个词瞬间也明白了干系重大急急忙忙的去了。贾贲急忙去了,刑武问道:“那边着火了,这边可还有人看着?”

    “有的,这边是牛队和驴队的人看着的,天大的事也不能走开。”是杜若的一半的产业,杜若自然也用现代的要求去管理它,各种应急预案做的足足的。如今看来果然有效,若是其他人的作坊,怕是早就乱起来了。

    “那就好,让他们看好了,任何人都不能来这边捣乱。咱们也过去看看吧。”刑武掌管着整个车队,二号人物是一个叫张兆的车行老手,并不在议事厅诸人之列,现在在外面管事呢。徐十郎听了话,给张兆传话去了。

    整个纺织厂依河而建,这边工人宿舍为了不对河流产生太大的污染,只是建在离河四百来尺开外的地方,也是沿河而建,为了防火也挖小渠引河水而过。

    只是计划很完美,现实却是为了方便,大家在小渠中倒污物,在小渠旁种上两颗青菜。管了几次不管用,大家也就任他去了。整个水渠早就已经堵塞,流过的水平时浇菜还行,这么大的火,哪里还浇的灭?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有的家又被烧掉了。

    寻常人这样尚且不能自持,更何况是流浪了几年几十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家的流民。当即就有一些人不理智,在那里闹事,要那些上面的人给个说法。

    刑武过来时就是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场面。这边已经被烧的人冲着要去救火被死死拉住,紧挨着的还没烧着的地方,众人正在那里拆房子,其他人往上浇水,造出隔离带。旁边也有人不让他们拆,要死要活的,也被人拉住了。

    刑武只穿了一件青布衣服,回京城又把一大把胡子给剪了,因此大家也没认出他来。从这边看去,几个人畏畏缩缩在那里一会和这个人说话,一会儿又去那些人那里掺一脚,着实可疑。跟着刑武的几个都是当年安定侯府的老人了,自然是懂得,默默摸过去将这几个人制住。

    幸而这是三月初,天气并不干燥,大家反映又及时,不过是烧了连着的十来座院子,四十几户人家。

    只是这样也实在可疑,先不说怎么烧起来的,平时里这火有蔓延的这么快吗?不过三刻钟就已经有这个效果。

    刑武是不好出面的,他出面把话说死了,就没有回环的余地了。因此都是徐十郎几个人在那里忙着安抚众人,一直忙到了天色将白才把那些人一个一个都安排到了其他人家了凑几宿,说好了一天不上工,工钱照发,才将众人劝离了这里。只是所有人一个都不许离了纺织厂,方便调查。

    逛了一大晚上,刑武即使不是断案的,也看出了些门道。这样湿的房顶,怎么会烧的精光呢,旁边的还留着好多没烧着呢,一看就是泼了油的。

    还有那几个散播谣言的,打了会都招了,说是有人拿了银子让他们做的。还有起火的地方,只是一个单身汉子,已经烧死了。整场火灾就死了他一个人。

    “老爷不如暂时歇一歇吧。”跟着的小厮看自家老爷眼眶上黑黑的眼圈劝道。

    “生死关头,不能不尽心啊。”刑武叹了一口气,“走吧,换身衣服去会会这个梁公公。”

第六十六章 弘治十五年() 
刑武换好衣服,备好礼品就往织造府而来。昨晚稍稍了解了一些这位梁公公的背景,刑武已经对这一次拜访不带任何期望。这是阎王打架,小鬼遭殃,就是不知道这位梁公公身后的何鼎何公公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是觉得添堵这种东西不添白不添?只希望他到时候不要后悔才好。

    果不其然,刑武就被堵在了门口。门口的小太监一脸不耐的让刑武站在门口等着。倒是刑武好耐性,让他等着他就真的在门口等着。

    大概有半个时辰,才见一个老熟人王荟王太监带着刚刚去报信的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出来,不停对刑武作揖道:“刑老板勿怪,小孩子不懂事,竟然不说是刑老板亲来了,让刑老板白等,真是不懂事。”刑武满推辞道:“小公公事儿忙,顾不过来也是应当的。”

    那个小太监也是不停道歉,说些是自己是有眼不识泰山之类的。刑武忙道:“是我知错,没有先送上名帖。”

    其实呢,这织造府上下那个不认识刑武,如今不过是给他个下马威罢了。

    王荟又带刑武往里边去见梁公公。果然是新官上任,才过了四五个月,织造府竟然大大的变了一个模样。原来的韩义最爱标榜自己的文雅,整个织造府修的就真的是不输于文人雅士的内宅园林,各色香花兰草,无数古人字画悬于壁上。

    这会子织造府又是另一个样子,到处是巨富人家的气派,到处金光灿灿,连椅背上都鉴着金箔。刑武倚着这镶着金子的椅子,怎么坐怎么不舒服。

    “这位想来就是刑老板了!久仰,久仰!”刑武正坐立不安呢,就看见一位红衣公公从里面而来,身材瘦而精干,微眯的眼睛说不出的阴暗感觉。

    刑武也站起来,朗声道:“梁公公久仰!”两人各自坐下。

    “韩义韩公公圣上抬爱,往琼州监军去了,杂家不才,以后还要和刑老板多多合作才好。”明朝的琼州就是一个鸟不生蛋的地方,韩义韩公公想来应该是坏事了,否则怎么会被发配到琼州去呢。

    “公公何出此言,公公为圣上做事,我等自当倾力相助的。”刑武一副儒雅模样,哪里像府中那些人说的那般是武将出生暴躁易怒。原来自己也是被这起子人给骗了,梁裕当下压抑住心中心思,继续和这个传说中日进斗金的刑老板虚以委蛇。

    “不知刑老板,今日来杂家这里有何贵干啊?”

    “我来这里也不是单单拜会梁公公,也是有件正经事。听说昨天徐老板被公公带走了,我出游未归,不知徐老板犯了何事,我也好走动走动。”刑武也不是说这个梁裕为了一己私利讹诈商户,只问他徐贝娘犯了何事。

    “也不是什么大事,徐老板定下了十万匹的岁贡,如今杂家这里却一匹未见,杂家也是难办啊。不如刑老板把这个亏空补上,杂家给刑老板个面子就既往不咎如何。”

    刑武听了但笑不语,倒是知道了这个梁公公想必是瞒着他上头做的事,否则不会用这样末流的方法来要这份钱。

    “可是我们织行并未领织,这十万匹的岁贡从何而来?”既然小公爷一直想在江南动手,这可不就是机会。十万匹的织物,他们也开得了口。

    “徐老板签了十万匹的采办签子,收了二十万两的银子,可是杂家这里却一匹丝绸也不见,也只能请她喝喝茶了。”

    两人不过谈了片刻,一个要看签子,一个顾左右而言他,就有小太监来报,说是杭州知府杨孟瑛来访。人家有贵客,自己肯定不能久留,刑武便要告辞。

    梁裕送他到大厅门口,不怀好意的笑道:“刑老板这身绸衣倒真是称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