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

第2章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第2章

小说: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爷爷虽然年轻时也是一个激进学生,但家里是老派家庭,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养出了通身的气派,是有名的儒将。老了更觉得老祖宗的东西可贵,希望子孙能继承老祖宗的宝贝。可是三个孙子一个外孙两个孙女中,只有朱候兆最愚钝。

    朱候兆在动手方面可以算是个天才,可在文科方面天赋实在有些欠佳。老爷子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无法,朱候兆又会哄着老爷子,也就敷衍的过去了。令人欣慰的是虽则在经学典籍上朱候兆无甚天赋,于书法,棋道却有所成。他的一手好字是朱老先生也挑不出错处的,在棋之一道上也算是业余中数一数二的好手。

    朱候兆虽然也听过老爷子讲明史,旁观杜小攻看过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朝那些事》,可问题是他自己一点都不记得了。他唯一有印象的就是貌似自己是一个暴君,还有一个有名的太监刘瑾,其他就一概不知。穿越大神说好的金手指呢?朱小受已哭瞎。

    回到慈庆宫时天已渐黑,皇帝是不许太子夜间玩闹的。朱厚照很想迟一些就寝,宫人们却是不敢,忙捧上紫金盆与他更衣盥洗。好不容易拾掇好全身,已是熄灯时分。宫人们轻手轻脚的退出去,只留下睡在塌边值夜的嬷嬷。一概烛火都已熄灭,只留下小小的一盏宫灯。

    朱厚照躺在床上烙饼似的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三年,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现来的欣然适应,心中酸楚不足外人道也。即使现在有了慈祥的皇帝父亲,温柔的皇后母亲,还有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但是想到祖父、祖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甚至是脾气难搞的小表妹还是思念不已。还有,还有远在那个世界的恋人。

    不知道自己的亲人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死而为难他,也不知道他在那个世界会不会过得好。朱厚照想到难受处不觉流下泪来。在紫禁城那巍峨的青砖围墙中,在星星点点的灯光中,他渐渐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醒时,正是晨光微曦之时。等朱厚照迷糊着眼睛穿戴洗漱好时,早有宫女摆好了早膳。弘治皇帝厉行节俭,后宫诸人用度多有裁撤,所以朱厚照虽然贵为太子,早膳也只是比寻常富贵人家精致些罢了。只见桌上只一碗米粥,一叠金黄的芝麻烧饼,几碟小菜如猪肉炒黄菜,蜂蜜蒸鲫鱼,玫瑰蒸点诸如此类。一旁还陈设着一碗乳酪。

    等朱厚照坐定了便有小太监递上轻巧的金镶牙箸一双、银匙一件。朱厚照现在的身体年岁虽小,可他自己却也不想像小孩一样让他人喂饭,所以早早的就开始自己进食。寂然饭毕,饮过乳酪,又有宫女端上茶来漱口。等宫人们将东西撤下去了。朱厚照便坐上软轿往清宁宫处给周太皇太后请安。

    周太皇太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的生母。她也是个传奇人物,出身贫农却最终贵为太皇太后,不可谓不传奇。明孝宗出生西宫幼年坎坷,生母纪妃薨后,周太后将其养育宫中,多又维护。等到明孝宗即位,就尊周氏为太皇太后。因为这个缘故,明孝宗对周太皇太后太后很是孝顺。

    朱厚照隔一两日都要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在他的眼里周太皇太后是一个极精明的老太太,当然如果她不精明,亦不会历经三朝屹立不倒。不过让他不高兴的是周氏总是旁敲侧击让朱佑樘广选妃嫔,为皇家多多开枝散叶。多说几次发现无用后,老太太也不再和皇帝磨嘴皮子了,直接挽袖上阵。于是在清宁宫中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美女晃来晃去。作为一个幼儿他又不好意思说他不想要一个小妈,只得忍着在心中默默希望自己的便宜父皇能够把持得住。

    清宁宫宫如其名十分清净,不过皇帝对周氏十分孝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然不缺大把趋炎附势的人来来去去,因此本来清净的宫殿,也有几分喧闹。下了软轿,一路上自有那娇美的宫娥来回洒扫,捧着各色器皿来来去去,活似现代选美。

    见到周氏时,余嬷嬷正陪她说话。周氏见小曾孙来了,很是欢喜,忙唤宫人在她面前设座,让朱厚照做到她面前去。

    “老祖宗昨日睡得可好?”

    “好,好。”虽然张氏不讨她欢心,可张氏教养出来的这个皇子却真让人疼到心里。即聪慧又懂事,长得好,嘴儿也甜,实在是个好孩子。

    “太子今早用了什么饭?”周氏问随侍的李嬷嬷。

    “回禀太皇太后,殿下今儿早用了一碗香米粥,三个小饼,一碗乳酪还是常例。”李嬷嬷从朱厚照出生就跟着他,最是明白不过。

    “九月天冷,殿下吃的还是少了些,让厨房多用些心,殿下要吃什么,好好做来。”

    “是。”

    朱厚照见周氏问到饮食,回问道:“老祖宗用的也好?”

    “昨些个天好不容易放晴了,御膳监的人晒了新菊制了酥软的点心,太皇太后很喜欢,今早伴着米粥进了三个。”余嬷嬷是清宁宫的老人,从英宗时就跟着还是妃子的周氏。

    “老祖宗吃的开心,照儿也开心。”事实证明卖萌是朱厚照小朋友的一大利器,从周氏到皇帝,无往不利。

    “哟,还是本宫的小孙孙贴心。”周氏出身贫寒,在这紫禁城中过了大半辈子,见惯了尔虞我诈骨肉相残,可内心中还羡慕着寻常人家儿孙满堂。若朱厚照再大些,她也不可能与他如此亲近,只是朱厚照还这般小,让人心中再生不出什么戒备来。再则弘治皇帝朱佑樘的确对她孝顺有加,这才让她真把朱厚照当孩子看,平日里也对朱厚照多有照拂,只当养了个金贵的小猫,闲时就逗弄逗弄取乐。

    她心里也有些想法,想找个周家的孩子陪着朱厚照长大,以后新君即位,周家的路也更平些。因为这个原因朱厚照听她说的最多的就是周家那个哥哥怎么样了,周家哪个弟弟又怎么样了。

    周氏已经六十多岁了,对于一个古代人来说她已经很老了,稍微的运动也让她精力不济。朱佑樘耐着要走的冲动陪着周氏说了会话,见她精力不济,就借口还要习字就要告退。

    周氏见他向学亦不挽留,只叫余嬷嬷送他们回去。又说今早的点心不错让他带点回去尝尝鲜。

    朱佑樘离开了清宁宫就回到慈庆宫。虽说朱候兆字儿写的漂亮,但那也只是朱候兆不是朱厚照,为了避免别人拿自己当妖怪,他还是要装装的。幸好朱厚照还是个小包子,手腕气力不足,随便画画,一般人也看不出来。

    朱厚照开蒙早,朱佑樘却不许他多习字,怕他伤了手腕。朱厚照每天要写的不过是四篇大字,不至于忘了师傅教的功课罢了。

    一个人写完大字又有太监来报,让朱厚照到坤宁宫用膳。就有宫人端上盥洗之物为朱厚照擦干净小脸和小手。又一乘软轿去了坤宁宫。

    本来朱厚照是未成年的皇子应该住在坤宁宫,只是他想一个人住。几番努力朱佑樘也不同意,理由是礼不可废,太子年幼住在坤宁宫还是好些。朱厚照还是买通刘健为他说情才搬到了慈庆宫。朱厚想想自己每天在各个宫殿之间的倒腾,无比想念现代的小汽车。奈何此时还是农耕时代,福特、本田等先生还不知何处,更无论汽车了。唯一的优待不过是软轿一乘,聊表欣慰而已。

    弘治七年不算是一个太平的年份。从三月开始,甘肃,辽东,宣府,山东,福建,云南,四川等相继地震,东南沿海一带更是台风大作,南直隶苏松等府浙江湖州等府或是狂风骤雨或是洪水泛滥,九月南京又遇到大风大雨,太庙,孝陵等多有损毁。这些事在古人看来就是因为君上不德,臣下不勤上天降下的预兆。

    礼部尚书倪岳等就据此上书,朱佑樘面上装作痛思己过,心里却不是滋味。他自问相比自己的混账老爹来说,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已经很够格。他自幼坎坷,在冷宫中度过了战战兢兢的童年,好不容易成化皇帝等到知道了自己的存在,太监张敏,母亲纪妃却相继逝去。他虽贵为太子却无所依靠,还要随时防备万贵妃一派。等到他即位为帝,他就发誓要做个好皇帝,只是上天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听不到他的决心,自他即位以来各种灾害接踵而至,让他又有些怀疑自己。

    今天安定侯府的杜意德又上了回乡祭拜的折子,要告四个月的假,回乡祭拜。安定侯离家二十多年,今年父亲八十大寿的冥祭,朱佑樘自然不好阻拦,只得答应了。安定侯爷杜意德来请安时见朱佑樘一脸不得意,好生安慰了一番,知道朱佑樘得意于朱厚照给他争气,也捡了一些自家孩子的趣事给朱佑樘听。

    朱佑樘好不容易被他逗笑了,舒缓了许多,细细问了杜若的几岁了,可曾读书之类的话,杜意德一一答了。朱佑樘又想起朱厚照孤零零一个人也没有兄弟,这不是一个现成的玩伴?因此打定主意等杜意德回京后,让两个人见见面陪朱厚照玩一玩。

    政治上不得意,家庭上他却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一个聪慧可爱的儿子,一个新生命即将到来,在外又有一挚友,这让他多少能从繁琐的政务中松口气。

第三章 弘治七年() 
政事不顺,皇帝也没有了玩乐的性质。万寿节、重阳节都没有宴请百官。只在宫内自己庆祝。九月兴王上了就藩的请安折子,这件事是早就打算好的,朱佑樘大笔一挥就算是准了。兴王的母亲是除了万贵妃以外最受宪宗宠爱的邵宸妃。

    朱厚照年纪很小也听过这位邵宸妃的八卦,尤其是尚在襁褓中时嬷嬷们不避讳在他一旁的窃窃私语,也不怕被他听了去。

    明朝妃子大都出生贫寒,这位邵太妃也不例外。这位邵贵妃原是浙江人,出生贫寒低微,父亲是一名淘沙军人,生下邵氏后因为家贫,便把她卖给了杭州的镇守太监。这镇守太监原是买她当丫鬟,见邵氏长得漂亮聪慧,就动了心思,也请人教她读书认字。邵氏十六岁时恰巧又赶上宪宗选妃,这个镇守太监为了讨好皇上,便把邵氏送入宫中。

    只是当时万贵妃一家独宠,她一直无缘见到皇上,更别说是得到皇上的宠幸了。也是邵氏幸运,后世宫斗剧中烂大街的老梗出现了。某日邵氏有感宫中的寂寥生活,在御花园不觉吟唱起一首小诗“雨过玉阶秋气冷,风摇金锁夜声多,几年不见君王面,咫尺蓬莱奈若何!”而这时,宪宗皇帝刚好从花园经过,听见邵氏低低吟唱的这首诗,深受感动,又见邵氏如花容貌,于是没过多久,邵氏进入了宪宗的内宫,成了宪宗的妃子。不要问为什么皇帝会独自一人走在御花园中,宪宗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虽然邵氏有些得宠,但前面有万贵妃,实在不敢生子。一直到了后来朱佑樘的横空出现,让万贵妃转移注意力,邵氏才得以生下朱祐杬。朱祐杬是宪宗的第二个儿子,中年得子宪宗当然高兴非常,邵氏母以子贵被封为宸妃,后来又由宸妃晋封为贵妃。

    宪宗在位的最后一年,朱祐杬正式被册封为兴王,封国卫辉。弘治皇帝登基后,也十分优待这个弟弟。朱佑樘还为他亲选了武将之女蒋氏,御赐给弟弟朱祐杬当王妃,并为他主持了大婚。现在这位皇叔要就藩了,朱厚照也开始忙碌起来。而到现在我们的历史盲小受也不知道,这位皇叔与他的第二个儿子在历史上与他牵连颇深,是以后有名的白眼狼父子——明世宗父子。

    兴王将在弘治七年九月十八就藩,藩地就在湖广安陆州。在就藩之前,九月十六便有蒋氏进宫拜见周太皇太后、皇太后并邵太妃、张皇后。邵太妃年纪虽大却红颜未老,寡居素服亦不掩风姿。邵太妃的二子岐王朱祐棆被封在德安,即将大婚,不久后也要前往封地。

    如今儿子即将远行,母子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邵妃自然忧心,只是她地位崇高不好当众表现,只能在暗中偷偷流泪,一双眼睛通红。朱厚照虽然平日看起来聪慧,但始终只有三岁,旁人也只视他为懵懂孩童。

    当日在太皇太后宫中,邵太妃身旁的老嬷嬷阴沉沉的望着他似要生吃了他一般,吓得朱厚照掉了一地鸡皮疙瘩。朱厚照也不好当众发作,只得默默忍下全当做没有见过。

    心中暗暗叹道皇家权利斗争果然复杂。弘治皇帝体弱多病,万贵妃又多加刁难,原本这个皇二子最有可能上位。宪宗甚至快要废了朱佑樘立朱祐杬做太子。只是一场泰山地震让万贵妃,邵氏功亏一篑。如今朱祐杬却只能远行,去那荒凉之地。邵太妃这个做母亲的心中难免有所埋怨,她多次上书要随兴王就藩,弘治皇帝只说没有先例就是不允。如今皇上为了牵制兴王又不许邵太妃随行,他这个做儿子的也只怕受了迁怒。对此朱厚照只有一声叹息,这局中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因为或许明天你就会是死人。

    到了九月十八,兴王朱祐杬携蒋氏在午门拜别弘治皇帝,朱佑樘又是赐酒又是将他们送至午门方回,至于其中几分真情几分假意怕是朱佑樘自己也不知道。

    随着兴王的车架缓缓驶出京城,朱厚照的三岁生日也要到了。

    在朱小包子三岁生辰到来之际,他终于真切见到自他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外国人——朝鲜来使许琛。同时他还见到了这个时代的翻译官——会同馆通事。只是这位许琛形象与电视里韩国欧巴的形象何止相差十万八千里。

    两位都长得有些抱歉,让一向以貌取人的朱小包子失掉了一些兴致。不过朝鲜献上的礼物却别具一格,让朱小包子很喜欢。尤其是献上的两个人参,居然有婴儿手臂粗细。上面绑着红线,朱厚照看的心痒痒真想扯掉它,看它是否真的会逃掉,张皇后却不许他再碰了。

    到了九月二十四日,朱厚照一大早便被人从被窝里拔起来,先是去周太皇太后,皇太后处请安,太皇太后,皇太后赐下金玉事物若干。又去张皇后处,才过几日张皇后的肚子又大了许多。朱厚照满意的摸摸母亲的肚子。待张氏也赐下宝物若干,又向养心殿处见弘治皇帝。弘治皇帝一改往日慈父模样,在朱厚照三拜九叩后,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