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

第16章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第16章

小说: [明]重生之武宗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了,都明白了。虽然心中依然看不起那大小姐和徐夫人,对徐贝娘却再不敢轻慢。

    这边杜若自去做事去了,徐家三人却闹起来。

    杜若不仅给了各色器皿、用具,知道她们身上的钱财都被族人收去了,又让柳枝几人连一般衣裳、钗环、脂粉都备好了。徐贝娘的人品气性几个丫鬟都是佩服的,她们又先结识了她,自然与她亲厚些。

    柳枝先就见识了徐母的懦弱,徐丝娘之无理,如今她两人又是这般做派,更是让人不喜,自然各人就有意怠慢。

    徐母的还好,杜若母亲江氏当年最不缺的就是别人进贡的东西,都簇新没使过的,丫鬟们捡了那无品级的给了她,穿起来自然有脸面。徐贝娘的衣物柳枝等肯用心打理,即使时间仓促,也是体体面面的。唯有徐丝娘的,虽然还过得去,但是时间紧急,大家又不上心,自然比徐贝娘的差些。

    徐丝娘正是十分敏感的时候,众人的轻慢她看在眼里,如今拿到的东西她也看在眼里,当场就冷嘲热讽,给了送东西的腊梅好大的没脸。等腊梅走了,她又在那里夹枪带棒的说这说那,把沁芳也给气走了。

    徐贝娘看她实在不成样子,就说了她几句,哪想就像点燃了炮仗,徐丝娘居然就动了手。徐贝娘不好与她计较,转身就要走,却被他挠的蓬头乱发。众人忙将两人拉开,徐贝娘心中一口气,看了一眼徐母和徐丝娘,自己去了。

    徐母被徐贝娘那一眼看的心虚,只是回头看一眼自己苦命的大女儿,又将那一份心虚抛到了脑后。

    这件事传到府中,众人都是摇头的,对徐家两母女更是看轻了几分,平日更不愿意理她们娘俩儿。

    刘健弘治元年入阁,到如今已经七个年头,现学士、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这几日内阁公事繁忙,他也脱不得身。

    一是广西瑶民叛乱之事。两广总督闵珪调兵六万,一路攻破山寨一百八十六个,斩首六千余人。仗虽胜了,却还有善后事宜需要忙碌。朱厚照又提了礼仪教化,广开书塾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做。

    二是吐鲁番侵袭河州的事。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马文升建议反击。其中粮草,兵马也要调度。少不得众人忙乱。

    三是马湖土知府为流官知府之事。安氏是马湖(今天的四川屏山)世袭的知府,占据这地方已经有数百年之久。现在是安鳌做知府,残忍暴虐,每年从百姓身上敛财数以万计,还纵容所属部下奸淫妇女,宠用妖僧百足,滥杀无辜,为害地方二十余年。朱佑樘下了决心要改土知府为流官知府,也要人操持。

    好不容易酉时末,月上梢头时,他才得脱身回家去。

    回了家去,他心中担心生病的二儿子,忙往二儿子的院子行去。路上就有管家来回,说今天太夫人张氏带着夫人张氏,三少爷一起回娘家了,姨奶奶也进香去了。刘健一听不由松快了一分。

    又回禀说,先夫人王氏的忌日要到了,问祭祀之礼是如何个章法。刘健想到家中嫡母与继室,说“就按旧历吧。”刘健想起亡妻的好处正在那里对月伤心呢,就听管家欲言又止的说:“原也是这样回的,只是……太夫人和夫人都驳了,说太过奢费。”

    刘健瞬间怒了,喝道:“到底我说了算,还是她说了算。你只管说是我交代的,夫人要是觉得不妥,让她来找我。”管家领命去了。

    进了院子,就见小丫头宓琴在那里熬药。刘健见她黑灯瞎火的,拿着个扇子慢悠悠的扇,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还在熬药?”

    宓琴见刘健来了,回答道:“今儿刘谓刘太医来了,说二少爷脾胃弱,经不得猛药,开了食补的汤方,说是最有益不伤身的。那汤要熬八个时辰,摛笔姐姐说早喝一日受用一日,让大家轮班守着熬呢。”

    刘健夸了她一句,进屋去,见丫头摛笔,醉墨正服侍刘东泡脚。刘东身体不好,只是他还年幼,不好多吃药,只能变着法的把药用下去。这泡脚也是太医捡好了药配好,每日泡脚两刻,天天不少的。

    刘健见刘东还是瘦,只是脸色却好了许多,欣慰的问道:“东儿,这两日可好些了?”

    刘东见父亲回来了,心中欢喜,可是还在泡脚不便行动,忙说道:“好多了,今天的炸腌野鸡肉配碧粳米粥,我喝了整整两碗呢。”

    屋内众婢见老爷来了忙来见礼。丫头蟠纸见刘健高兴也附和道:“二少爷的病就来是好了许多,胃口也好了许多。那粥他原是还要的,觉得吃的太过饱足对身体不好才没多给。”

    刘健忙说正是,又吩咐道:“有什么少爷想吃的,只管做给他。只记着,千外别让他吃那些凉的,冲药性的。”众人领命称是。

    刘东泡完了脚,摛笔拿了布巾给他擦干了,醉墨又为他穿好了鞋,刘健才牵他往床上去。

    “过两日,爹要带你到皇宫去,让你陪一位哥哥读书。”刘健看儿子单薄,暗想不知道合不合朱厚照跳脱的性子。又想到太医说的,孩子要多玩闹,多活泼些才好。家中这样的环境只能把他拘在家中,去和朱厚照一起玩闹也好些。

    “那个哥哥,是上次来的张哥哥吗?东儿不喜欢他,不要和他一起读书。”刘东说的是刘健嫡母的侄孙,刘健继室的侄子,小小年纪一副霸王模样,一会就把刘东欺负哭了。

    “不是你张家哥哥。这个哥哥最是好相处的,他也有个弟弟,爱的不得了。他定也会喜欢你的。你要唤他太子哥哥。”刘健知道朱厚照的脾气,这位太子生来与众皇族众人不同。对任何人都尊敬,又孝顺,还有一个二殿下被他出了名的爱护。

    刘东虽然对那个太子哥哥心中仍然存疑,但是爹爹这样说了他也只能放下担心,一口答应好好陪这个什么太子哥哥念书。

    刘东要进宫,自然有宫中的人来教规矩。朱佑樘说了,刘东还小,规矩略略过得去就行了,不需要太计较。但是刘健又岂能放心,又细细交代刘东好好跟来的公公学规矩,让几个大丫鬟多上心些,好好照看,这才急匆匆的往老太爷的院子去了。

    刘健的父亲刘亮只做到三原教谕这样的小官,后来因为刘健的缘故才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听着好听不过是虚职,已经七十有二,如今告老在家。

    刘健来时刘老太爷还未睡觉,正坐在摇椅上听小厮念书呢。刘健忙将刘东将要进宫的事跟他说了。

    刘亮当然知道刘健送刘东进宫是不得以而为之,也知道这是后宅之事祸及小童,叹道:“也难为你了。”又问道:“东儿还小,进宫的事,不会有什么差错吧?”

    刘健答道:“极是妥当的。圣上金口玉言,说咱们家刘东还小,纵然有些规矩不知道,也不怪罪。况且我素日看太子殿下,最是知礼,体谅他人不过,他待二殿下是谁都知道,想来也不会有事。另外如今宫中人口简单,想来也不会多事的。”

    刘亮见一切都是妥当的,也不多计较,见刘健衣裳都没换,应该是一口热水都没吃上的,忙打发他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刘健回去将一应书信杂事处理好,洗漱妥当后躺在床上,想到刘东稍见红润的脸色,心中欢喜慢慢睡去。

    八月过去,北京城渐渐凉起来。很快便到了九月,杜若的印刷机生意做的愈发的好了。新式印刷机的性能的确远远高于雕版印刷,印出的书籍也便宜。好多人都来预定了新式机器。便有那买不起的,杜若也想了办法。如果的确是小本经营的,或抵押房产,或找人作保,信誉良好的可以分期付款,一年利息不过是印刷机本钱的十分之一,比那放款高利贷的低了不只多少,众人都是赞的。侯府势大,杜若也不怕他们欠钱不还。

    唯一难办的是官中的订单,都说没播下款来,让先交货,款下来了才给钱,杜若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朱厚照知道了,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干脆回了朱佑樘。朱佑樘自然知内里有怎样的猫腻,只是实在不好办,不过是略略提了一句,各官府衙门自然不敢再与杜若为难。

    杜若的事顺风顺水,徐家的事也有了转机。

第二十四章 弘治八年() 
徐贝娘的那个族兄唤徐胜,是徐贝娘未出五服的堂哥。那日被拿了,杜若也不去管他,让他在五城兵马司的大牢里磋磨。他家虽然是小康人家,可是素日跟着徐父吃香的喝辣的,哪里受过这种苦。在牢里关了七八天,他便竹筒倒豆子什么都招了。

    徐家族中也有受了徐父的恩不赞同族人这样做的,那有了坏心思的便让徐胜往京中来,务必先下手为强。把几个大的解决了,家中还有一个姨娘,一个三岁小儿,都是好摆布的,什么事不能成。徐胜来到京中,看徐家是这幅模样,便有了逼死徐母、徐丝娘卖掉徐贝娘的主意。徐胜招了供画了押,杜若便将其中一份供词快马送往杭州府,杭州知府即刻把大小主谋拿了。

    安定侯府的二等人物刑武,当年跟着杜意德在军营中混过的,被杜若派去了杭州办这件事。刑武到了杭州拜见了浙江右参政周木,杭州知府梁玉材,接着又去杭州徐府中拜访。

    徐府中那个李姨娘也是知道好歹的。族中人心怀不轨,自己又孤儿寡母,她将身上的钱都拿出来了,囤积食物,重赏家丁,把诸门关了,谁都不让进,等太太,姑娘回来处理,一点漏洞都没给徐家族人。就连开祠堂都被她以身为妾室不敢妄进祠堂给推了。

    有了男丁在一切都好办。有幼子,有嫡母,徐家的家产还容不得他人打主意。有那心急的人霸占的土地铺面田产,都乖乖的给送了回来。只有店中一些人卷了款逃了,只是这始终是少数,徐家大部分家产还是好的。

    徐贝娘心知无了家族照拂,以后也艰难,因此除了那几个主谋的,其他人一并不追究了事,那主谋的依律打了板子,徐胜判了流放。如此双管并下,徐姓族人方不敢造次。

    家中大事已经完成,父亲灵柩还停在义庄之中,徐家三人自然就要回乡。在侯府了的十多天里杜若已经陆续找徐贝娘谈过,徐贝娘也点头答应与杜若合伙改良织机,吸纳无地流民,开设纺织工厂。

    徐贝娘想的明白,如今徐家没有成年男丁,自己再不振作起来,等到小弟长大,黄花菜都凉了。她也见识了杜若的印刷机作坊和墨香斋,知道侯府的实力,心中自然有了盘算。与其再找一个靠山与虎谋皮,不如就和杜若一起。杜若年纪还小却是能自己做主的,也没有其他人的阴谋算计,还有他的那个什么流水线生产也甚是有趣。

    杜若在徐贝娘回杭州之前又找了她一次,与她说了刑武的事,道明刑武以后就是侯府在杭州的主事了。徐贝娘等回乡,由侯府中去杭州的人护送。杜若徐家对半出资各自先出三万两将纺织厂,织机作坊先建起来,若是建成了,再讨论追加投资的事。两人各自写契,徐贝娘自己签了,杜林也签了。

    九月初七那天,杜若把徐家几人和侯府众人给送走了。

    侯府中柳枝,腊梅几人与徐贝娘已经十分交好,如今徐贝娘走了,心中甚是不舍。其他丫鬟婆子却大大松了一口气,她们都受够了徐丝娘的喜怒无常,又不屑于徐母针扎不出声的木头性子,如今她们走了,各人各欢喜回原处当差不提。

    杜若送走了徐贝娘几人,朱厚照迎来了小不点刘东。

    九月初九重阳节一过,九月初十宫中就下了旨意,选刘健之子刘东为太子伴读。九月十一,刘健就带着刘东进宫去谢恩。刘东学了一个来月的礼节,各色应对方法已经烂熟于心。只是到底年岁还小,又不比朱厚照、杜若这种怪胎,多少有些怯场。

    一路上,刘东看那些侍卫们身着盔甲站立两旁威严可怖,太监宫女们诚惶诚恐来来去去,他自幼养在深宅大院中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心中就有些害怕。刘健见他小手拉的自己那般紧,知道他害怕,忙轻声安慰。

    刘东见父亲拉着自己从这处到那处,不知经过多少地方见了多少人,才到一处宫殿,刘东看那上面写了三个大字乾清宫。就有一个白发红衣的手持拂尘的公公带着两人去见朱佑樘。两人侧身进入殿内,刘健带着刘东向朱佑樘行礼。朱佑樘忙让小太监赐座。

    刘健带着刘东谢恩坐了。朱佑樘见刘东虽然比不上朱厚照、杜若之流,长得也是好的,问及读书学问也不错,心中暗自称是。一会儿,就见朱厚照进来了。

    朱厚照看刘东长得单薄,暗想糟了,以后又有一个小弟弟要照顾了,只是这是自己招来的,也只能认了。刘东见朱厚照长得壮实,一副和善模样,心中羡慕又喜欢。

    朱厚照见朱佑樘处也没有什么事,就拉着刘东去见张氏。周氏如今称病已经打发人来说不用去了,皇太后王氏常年不见人的也不用去的。

    路上朱厚照见刘东害怕的不敢抬头,主动讲些宫中的趣事逗他,好不容易逗笑了,坤宁宫也到了。

    张氏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砚金银果子等打赏东西,说了几句好好读书之类的好话,也就是了。倒是朱厚照有意拉近两人关系,又把刚刚学走路的朱厚炜拉出来卖蠢。朱厚炜才会走几步路,他学走路的房间都铺上了厚厚的垫子,就怕他摔倒。朱厚炜自己却不怕,走着走“啪”摔了还在那里傻笑。

    刘东见朱厚照和朱厚炜两兄弟亲厚,又想起了大哥刘来活着的时候的好,又多了几分伤感。朱厚照也不管那些,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朱厚炜的玩具房里玩那积木,布偶等物,小孩子忘性大,刘东一会儿也笑得开怀。

    见刘东终于有了一般小孩儿的样子,朱厚照才松了一口气,见时辰到了又带着刘东回乾清宫去把刘东还给刘健。

    刘健本在那里担心呢,刘东还小,半路害怕哭闹起来可怎么办。如今见刘东只去了大半个时辰,回来时整个脸色都好了,眉开眼笑好歹有了个孩子样。心中大大松了一口气,直庆幸自己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