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水浒 >

第197章

重生水浒-第197章

小说: 重生水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旁边的憨厚外表,眼睛却透露出精明的飞天虎扈成,他可是梁山泊的财神爷,目前梁山泊进出口的买卖都是由扈成负责的,梁山遍布各地的酒楼饭馆客栈等等的店铺也都是扈成在打理,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天才,如果没有他,梁山的经济至少缩水一半以上,而且还是晁盖的大舅哥,在梁山上可是如鱼得水,很吃得开啊。

    看着满面红光的两个人,晁盖也是高兴,当下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便离开了岸边,朝着酒店屋子里面走了过去。

    来到酒店里面,虽然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扩建, 已经是非常的大了,可是现在依旧是人满为患,到处都是附近的百姓,甚至外面都有人在排队,屋子里面摆着十几张桌子,都是梁山个附近的郎中,坐在那里看病,梁山泊的两大神医,阎王敌范百龄和神医安道全也赫然在列。

    这时梁山聪开创到现在一直都有的一个活动,就是逢年过节,梁山都会组织义诊活动,安排梁山上的医生和周围各州各县的郎中在梁山酒店里面,免费的百姓看病抓药,而且分文不取,近几年也是明传大江南北,因为有了阎王敌范百龄和神医安道全两位神医的坐镇,有不少都慕名而来,也打响了梁山好汉的名气。

第四百二十二章 水浒隐士许贯忠() 
看着摩肩接踵的百姓,晁盖对着旁边的扈成说道:“这么多的百姓,一定要安排好秩序,如果人手不足,就让山上的军队下来,维持秩序。”

    “还有就是,这么多的百姓,一定要按照老弱病残先行看病,重症患者先行看病,年轻的病不重的往后挪一挪,要跟他们解释好,态度要好,不能打骂,刚才我看见外面也有不少的百姓,这个不行,外面那么冷,来的都是有病在身,冻坏了可不好,安排人烧热水,煮姜汤,并且搭帐篷,让百姓休息。”

    “几位医生不能让他们累病了,让他们轮班的工作看病,有时间休息,饭菜一定要好,咱们梁山不差这点钱,还有药材一定要保证质量,不能滥竽充数,还有……”

    晁盖这么一番话说下来,旁边负责的扈成都傻了,没想到晁盖哥哥如此的心细,想的也是周全,所有的地方,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还有很多是扈成也没有想到的。

    当下扈成拿着纸笔记完之后,应了一声,便急匆匆的走开了,看着如此干练的扈成,晁盖欣慰的说道:“扈成兄弟便是这一点好,做事干净利落,从来不拖泥带水,倒是个商业人才,梁山能够有如此的兴旺,扈成兄弟功不可没啊。”

    正说话间,便看见外面一阵的骚动,吵吵嚷嚷的,本来有序的队伍被挤的凌乱不堪,晁盖看着好像是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下便带着吕将,吴用他们分开人群,走了出来,一路上,旁边的百姓自然是知道晁盖,也都自发的让开了一条道路,所以晁盖几个人也都没有怎么费劲的就走出了酒店。

    扈成的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就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有不少的帐篷搭建了起来,梁山的军士安排着外面等候的百姓到帐篷里面去休息,有的人也拿过来姜汤,热水和食物,不远处还有着大量的帐篷正在搭建。

    看着一座座帐篷,晁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目光转向了旁边吵闹的地方,此时哪里的周围已经围着了不少看热闹的乡亲,晁盖几个人走了过去,还没到切近,便听见有一个男子焦急的声音,说道:“大夫呢?我娘快要不行了,哪位是大夫,快点救救我娘啊!”

    听得如此,晁盖大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当下对着身后的朱贵说道:“朱贵兄弟,你快回山,让守备军派下一个营过来,负责维持秩序,然后再让安神医过来看看情况。”

    “是,小弟这就去。”朱贵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开了。

    晁盖分开众人,来到了人群中间,便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书生,抱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在那里一个劲儿的喊叫,那书生怀里的老妪气息微弱,有进气没出气,明显是要不行了。

    事不宜迟,晁盖急忙走了过去,在书生的跟前蹲下,手指搭在老妪的手腕处,对于医术晁盖也是有些涉猎的,可是不想安道全他们那样的精通,但是也知道这个老妪已经是病入膏肓,在不救治恐怕就不行了。

    当下,晁盖站了起来,对着周围的人群说道:“乡亲们不要再看了,都散了吧,该治病得治病,该回家的回家,你们堵在这里也不是办法,都回去吧。”

    “哎,大爷,这位是谁呀?在梁山泊的地盘上发号施令?”人群中的一个青年看见晁盖在那里疏散人群,心下疑惑,便朝着他旁边的一个大爷问道。

    听了年轻人的问话,那个大爷看着正在疏散人群的晁盖,目光里带着浓浓的敬佩,说道:“小伙子,你不知道他?他可是我们的活菩萨呀,这位便是这梁山泊的大寨主,托塔天王晁盖的便是。”

    “哦,原来他就是晁天王,果然仁义。”那年轻人感叹着说道。

    晁盖看着外面已经哩哩啦啦的下起了小雪,怕老妪冻着,当下边吩咐人将这病重的老妪抬到了酒店里面,再二楼找了一个空房间,另外吩咐人去请安道全和范百龄两个人。

    那个书生明显是老妪的儿子,站在床边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过不多时,安道全个范百龄两个人便推门走了进来,见到晁盖和吕将吴用他们都在屋子里面,先是给晁盖几个人施礼,然后也没有废话,直接坐到了床边,观察老妪的情况,开始诊断。

    过了良久,两个人低声的商量了半天,这才站了起来,那书生早就等不及了,一见安道全他们两个完事了,当下走上前去,急忙问道:“二位神医,我老娘的病怎么样?”

    范百龄手捻须髯,呵呵一笑,说道:“这位兄弟莫要着急,老妇人的病情虽然有些复杂棘手,但是也不是治不好,方才我跟安神医商量了半天,也商量出了一个结果,一年之内,保证让老妇人完好如初。”

    听得范百龄的保证,书生再也忍不住眼泪不要钱似的流了出来,“咕咚”一声跪在范百龄,晁盖,安道全他们的面前,“咚咚咚”一连磕了三个响头之后,激动的说道:“多谢晁天王,范神医,安神医和各位好汉相救,在下无以为报,日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晁盖一把将那书生扶了起来,哈哈一笑,拍了拍书生的肩膀,说道:“不必如此,我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行的便是忠义之事,此事不足挂齿,再者说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也不可能见死不救啊。”

    晁盖到这时这才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书生,倒是一表人才,生得目炯双瞳,眉分八字。七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戴一项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皂沿边褐布道服。系一条杂彩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必非碌碌庸人,定是山林逸士。又见其谈吐非凡,就知道此人定不是一般人。

    当下晁盖朝着这个书生一抱拳,说道:“都这么半天了,还不知道先生尊姓大名?”

    许贯忠得知自己老母的身体无碍,此时已经没有了方才慌乱的神情,一举一动悠然自得,彬彬有礼,看起来是个饱读诗书的模样,见得晁盖问起,当下许贯忠回礼答道:“见过晁天王,在下本是大名府人士,姓许双名贯忠,老母常年卧病在床,听得梁山好汉再次义诊,还有梁山的两大神医安道全和阎王敌范百龄坐镇,在下便带着老母南下求医,可是不曾想到了梁山,老母病情更加严重,这才有了方才的事情,如果有什么冒犯之处还请晁天王海涵。”

    晁盖一听许贯忠的介绍,当下心中就是一惊,许贯忠,那可是水浒传中一等一的高人隐士,他不仅精通兵法,而且在武艺、谋略样样精通,琴棋书画无所不晓,精通契丹、女真、党项、吐蕃、蒙古各国语文,端的是文武全才。

    最难得的是深晓天下地理,曾遍游名山大川,卢俊义、燕青都称他“活地图”。这样的人,便是那汉高祖的张良张子房,曹操麾下的鬼才郭嘉郭奉孝啊。

    见得了朝思暮想的许贯忠,晁盖又是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单单凭借着这气质便足以显示出不凡,当下,晁盖又是深深的一躬到地,说道:“早就听闻大名府的小留侯许贯忠智计无双,文武双全,乃是当今天下一等一的高人,便是那河北双绝中的玉麒麟卢俊义都对先生佩服不已,晁盖早就有心前去拜访,可惜都错过了,不想今日相见,倒叫晁盖欣喜万分啊。”

第四百二十三章 河中破忠臣遭难() 
许贯忠听得晁盖之言,但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大名府相距梁山泊千里之遥,晁盖居然还听说过自己的名号,当下谦虚的说道:“晁天王客气了,都是些虚名,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见得许贯忠如此谦虚,晁盖哈哈一笑,又说了两句话之后,便离开了,虽然说晁盖非常的想将许贯忠拉上梁山,可是如今人家老母还没有脱离危险,晁盖也不好意思提起,还有就是也不着急,许贯忠在这梁山之上至少还要待一年的时间,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晁盖辞别了许贯忠,几个人出了房间,又吩咐了酒店的伙计好生照料,刚一出门,旱地忽律朱贵边急匆匆的走了过来,一脸的焦急,像是出什么事情了。

    看着朱贵走过来,还没等朱贵说话,晁盖便一摆手,说道:“朱贵兄弟有什么事情咱们回山上去说,这里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

    听得晁盖之言,朱贵也是点了点头,然后跟着晁盖,同吴用,吕将几个人坐着船回到了梁山之上,进了聚义大厅,转屏风便是晁盖的办公地点,一个不大得书房,但是安静的很。

    众人落座,晁盖这才问道:“朱贵兄弟,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莫要着急,慢慢讲来。”

    朱贵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晁盖哥哥,各位军师,事情是这样的,刚刚得到我们在西军和永兴军路上的情报人员来报,说吗宋江等人投靠了河北的田虎,并且统兵十万大军攻打永兴军的河中府,虽然朝廷守将是大将种家将中的种师中还有呼家将中的呼延绰,王厚等人,但是寡不敌众,又被中了宋江的毒计,河中府城破,种师中战死沙场,呼延绰王厚二人虽然说逃了出来,但是也是摊了官司,被发配沙门岛,还有几日的功夫儿刑车便进入齐州境内,那呼延绰个王厚都是忠勇之将,尤其是呼延绰还是呼延灼兄弟的族弟,小弟想着我梁山不能袖手旁观,便特地前来禀报哥哥。”

    晁盖想了想,说道:“朱贵兄弟做的很好,莫说与我们梁山有关系,便是没有关系,如此良将忠义之辈身陷囹圄我等也不能袖手旁观。”

    “哥哥,是不是将呼延灼兄弟也叫过来,商议一下,也好准备出兵。”旁边的陈东在旁边附和说道。

    听得陈东的提议,旁边的吕将,吴用,娄敏中也都是点头同意,当下晁盖便叫张三去将呼延灼请过来,门口站岗的张三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开了,呼延灼此时在独龙岗驻守,一时半会儿还不能过来,晁盖便让朱贵介绍一下呼延绰和王厚的情况。

    朱贵得令,然后就将他若知道的自信都说了出来,当下说道:“哥哥,各位军师,这个呼延绰也是出自呼家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嫡系子孙,不过跟呼延灼兄弟不是亲兄弟,是堂兄弟,呼延灼比呼延绰长那么几岁,呼家将是西北边军中的将领家族,家中人才辈出,都是战场高手,唯独这个呼延绰偏偏对水战特别的有天赋,早年还担任过杭州的水军统制,人称铁锁横江,端得厉害,若不是他被调到了河中府,恐怕那方腊起义更加的困难。”

    “还有这个王厚,也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乃是开国名将王韶,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这个王厚也是不简单,虽说勇武比不上呼延绰种师中他们,但是此人智计过人,精熟兵书战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可以说文武全才。”

    听得朱贵的介绍之后,晁盖这才想起来这个王厚,他虽然也是名将,但是还是没有他的父亲王韶出名,在整个大宋朝的将领里面,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岳飞,狄青这些人,王韶绝对能够排进前十,甚至前五。

    率军击溃羌人和西夏的军队,置熙州,收复河、洮、岷、宕、亹五州,对西夏形成包围的之势。

    熙宁五年王韶收复今临洮与临夏,设熙河路。 

    熙宁六年、夏天率兵攻占武胜城,乘胜追击,进攻河州,直捣定羌城 。

    熙宁七年,收回被吐蕃侵占的二十万平方公里故土,史称:“宋几振矣!”王韶该曾一度当上枢密院副使等中央大官,以奇计、奇捷、奇赏着称,京师好事者称之“三奇副使”。

    想到这里,不仅仅是晁盖,就连旁边的吕将几个人都非常的疑惑,当下吕将问道:“朱贵兄弟,要是俺你这么一说,这河中府有种师中,呼延绰和王厚三员大将镇守,即便是我们不一定能够攻得下这河中府,更不用说逼得种师中自杀了,宋江那厮我们也见过,怎么会有如此的能耐?”

    听得吕将的问话,晁盖几个人也都是如此,朱贵叹了口气,当下说道:“哥哥,各位军师,虽然有三位大将,可是这宋朝的官员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如之奈何?”

    自从那日种师中派出了他们种家最精锐的战车部队,打的宋江军马落花流水之后,双方便开始对质了起来,谁也奈何不得谁,连着两个多月也是打了几场仗,互有胜负。

    宋江整日里坐在帅帐之内愁眉不展,这几万大军每天在这里望城兴叹,人吃马嚼耗费大量的粮饷不说,那副帅田买也是整日里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在者说一但朝廷的援军增援过来,到时候腹背受敌,情况更加的不妙,所以说宋江整日里都在跟他手下的那帮兄弟商议对策。

    而河中府内呢,也是严阵以待,种师中,呼延绰,王厚三个人轮流监督,组织百姓加固城墙,准备应用的雷石滚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河中府加固的固若金汤。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