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96章

大明铁卫-第96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女真人正在不停射箭——这些人都是从辽东过来的野女真,以前跟着毛文龙,现在则是跟了沈世魁,这几天张富贵等人见过不少。

    张富贵用手压一压林三的肩膀,低声道:“这是沈世魁阻止尚可义抢占码头呢,等他们拼得差不多了再过去。”

    港口那边厮杀十分激烈,有一方处于下风,也不知道是谁的人马。不久之后,一方的近战兵几乎全部死光,就剩下了几名弓手,另一方的将官大声指挥着士兵,用几具敌人尸体顶在前面,直往几个弓箭手冲去,把几个弓手逼进了一个草屋,很快就有士兵扔去火把,将草屋变成了一个火堆,很快里面就传来了临死前的哀嚎。

    激烈的战斗进入尾声,得胜一方的将领大声呼叫着,带领手下往西边赶去,临行留下了一些士兵守着码头。

    张富贵等人躲在暗处观察,林三惊喜地说:“有机会了,那边的把总正是我认识的。”他站起来,走过去大声打招呼,那领头的把总和他交谈一番,点点头,林三赶紧朝后方挥手。

    张富贵赶紧塞过去两锭银子,把总看了看他,摆摆手,示意他们快走。

    “赶紧的,等会大队人马就要过来了,你们就走不了。”

    一行人赶紧搭起跳板上了自己的船,船工脸色煞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用撑杆把船撑离岸边,等离开码头百步之后,船上的人都同时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安全了。

    张富贵在船头看着皮岛,岛上烟雾腾腾,火光闪动,山脚的喊杀声已经停止,山腰山升起无数的火头,许多人影在其中追逐厮杀,战场正在往东移动,可见尚可义已处于下风。

    阵阵海风吹过,山上的火头变成了一片片火海,往山顶直烧过去,千万个呼救哀嚎的声音随风传入耳中,令人不忍听闻,顾彪颤抖着问张富贵,“富贵兄弟,我……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张富贵说:“如果不出意外,大人的船队已经出发了,咱们朝威海卫方向过去,马上告诉大人这里发生的事!”

    陈雨在动乱发生的第三天清晨遇上了张富贵等人的船,座船上的兵士辨明了张富贵等人的身份,将他们吊上了船。

    “沈世魁和尚可义、尚可喜兄弟火并,争夺总兵?”听了顾彪等人带来的消息,陈雨有些意外。

    “严格来说,俺走的时候,是沈世魁和尚可义在打,尚可喜当时还在广鹿岛,不知道这会有没有上岛支援尚可义。”张富贵插话道。

    陈雨敏锐地感觉,这是个介入的好机会,操作得当的话,自己就能在皮岛上插一脚,将来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利用这个地方作为来往朝鲜和山东的中转站,或者,干脆直接攫取岛上的人口资源。据说皮岛是辽东逃亡的汉人回归大明的第一站,岛虽然不算太大,但是经过数次动乱折腾,几万军民还是有的。

    他追问:“你走的时候分出胜负没有,谁占上风?”

    “沈世魁在皮岛的实力更强,明显占据了上风,尚可义已经开始抢夺码头,估计是随时准备跑路了。”

    陈雨回忆了一下,沈世魁是毛文龙的姻亲,黄龙之后的第三任东江镇总兵,既然他能在黄龙死后顺利继任总兵官一职,那么说明他在这场争斗中是获胜的;而尚可义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尚可喜则成了清朝“三顺王”之一的智顺王,说不定就和这次动乱有关,前者多半是死在兵乱中,后者可能是走投无路,学孔有德、耿仲明投奔了皇太极。

    他没有考虑太久,就下了决心:赶赴皮岛,介入这次兵乱。

    虽然在兵力上和对方的差距极大,但是拥有北方海面上最强的水师,至少能和沈世魁等人周旋不落下风,就算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彻底改写历史,最起码不能眼睁睁看着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让后金再添强援。因为能力和时机的原因,登莱兵变时陈雨没能阻止孔有德、耿仲明带着红夷大炮和工匠投奔后金,现在一定要尽力阻止尚可喜降金事件的发生。

第二百二十五章 攻岛() 
陈雨打定了介入兵乱的主意,站了起来,大声下令:“传我命令,全速前进,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皮岛!”

    命令被逐一传到各艘战船上,船帆被全部升起,吃足了海风,快速向北方驶去。

    皮岛上的厮杀已经进入了第三天,山头、山脚处处冒出了浓烟,喊杀声在各个角落响起,但比起第一天晚上已经弱了许多。

    海面上,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迅速靠拢,其中一艘最大的福船船头,站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武将,忧心忡忡地瞭望着岛上的情形。

    旁边一个满脸血迹、胳膊包扎着白纱布的士兵带着哭腔对他说:“大人,沈世魁那个杀千刀的夜晚偷袭,六爷寡不敌众,支撑了两天,本想夺了码头离岛,可后来又被沈世魁把码头夺了回去,现在已经被逼入山上,无路可走。小的也是在码头激战时负伤落水,抱着块木板逃了出来……”

    这名武将正是广鹿岛游击尚可喜,尚可义是他排行第六的弟弟,官职也是游击。这次皮岛内讧前,尚可义曾经派人向他传递消息,但是他没有料到沈世魁居然会毫无顾忌地动用武力,犹豫不决,错失了增援尚可义的最佳时机。等他赶赴皮岛时,大局已定,岛上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尚可义生死未卜,沈世魁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岛屿,留给他的选项只有攻岛和离开两个。

    放弃生死未知的胞弟,灰溜溜地离开,坐视沈世魁继任总兵,显然是不可能的,尚可喜咽不下这口气。可是攻岛似乎也不是一个好主意。

    皮岛四面环海,无论谁进攻,只能乘船浮海攻岛。在渡海过程中,船只势必全部暴露在守军视线之下,岛上守军正可凭险施放火炮,从容射击行进速度缓慢的木船。即便有少量进攻方船只靠岸,守军也不难从滩头发动反击,利用优势兵力把对手赶入海中。

    作为东江镇的一员,尚可喜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在船头眺望岛上,沿海的炮台已经架起了大炮,严阵以待,只等船队进入射程后就炮击,而可供大量船只靠岸停泊的码头已经布置了重兵把守,等着他去钻口袋。

    纠结一番后,尚可喜还是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如果就这么撤走,自己的队伍人心也就散了。

    几声炮响之后,攻岛战斗打响。尚可喜的部队首先集中兵力抢占码头,船队冒着炮台的炮弹往码头冲去,试图一鼓作气拿下登岛的桥头堡。

    轰隆的炮声中,炮弹接连落在水中、砸在船上,海面上的水柱冲天而起,船帆、甲板被砸出窟窿,拥挤在甲板上等待登陆的士兵被实心铁球砸成了肉泥。还没靠近码头,尚可喜这边就承受了不小的损失。

    好不容易有几艘船冲破了火炮的封锁,接近了码头,放下舢板,驱使士兵冲锋,立刻又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箭雨。码头上的守军张弓搭箭,用密集的箭雨收割生命,阻止对手靠近。惨叫声中,舢板上的士兵接二连三落水,毫无遮挡和躲避余地的他们成了守军的活靶子。

    尚可喜手下一名千总在炮声中大声说:“大人,不能这么打,这样的添油战术正中敌人下怀,对方重兵集结,咱们这么过去完全是送死!”

    尚可喜无奈地低吼一声,挥刀砍在船舷上,木屑四溅。他纠结了片刻,下令:“放弃码头,分散进攻,各自找滩头上岸!”

    可是化整为零的战术也没有带来效果。正如他意料的那样,各自为战的船只虽然分散了岸上大炮的火力,成功在沿岸的浅滩登陆,可是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蜂拥而至的守军围攻聚歼,根本无法为后续部队占领阵地。沈世魁虽然人品不行,但是对于守岛防御战颇有心得,防守做得滴水不漏,没有留下任何机会给尚可喜。

    攻岛战斗从上午打到下午,尚可喜一方除了损失了近两千人马、几艘船之外,一无所获。

    就在尚可喜不知道该继续还是放弃的时候,外围的战船传来消息,后方出现了一支规模不亚于自己的船队,速度很快,来意不明。

    尚可喜吃了一惊,如果是岛上的援兵,那就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倒霉透顶了。他大声下令:“赶紧确认对方身份,弄清楚是敌是友。”

    一刻钟之后,消息传来,对方是山东威海卫的水师,首领姓陈。

    “他们要求与大人面议,说是能帮助大人夺岛。”一名士兵乘坐舢板来到尚可喜的座船,禀报了这个消息。

    尚可喜脸上阴晴不定,犹豫一番后,下定了决心:“船队后撤,暂时停止进攻,待本官去会会这个威海水师。”既然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攻岛,那么见见对方也无妨,至少不能成为敌人,腹背受敌。

    两支船队停泊在海面上,各自放下两条小船,在中间会面。

    尚可喜站在小船上,打量着对方那个年轻的将领,大声说:“吾乃广鹿岛游击尚可喜,听闻阁下要助本官夺岛,可有此事?”

    对面小船上的将领正是陈雨,他回答道:“正是。听闻沈世魁倒行逆施、残害袍泽,本官乃威海卫指挥同知、海防游击陈雨,愿助尚将军一臂之力。”

    当他靠近战场时,见沈世魁果然控制了皮岛,尚可喜正在全力攻打,心里就有了主意,决定帮助尚可喜攻上皮岛。

    之所以这么决定,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如果坐视不理,任由沈世魁占领皮岛,那么事情就会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发展,沈世魁继任东江镇总兵,尚可喜被迫出走,带着广鹿岛等岛屿的兵马和器械投奔后金;第二,帮助尚可喜攻上皮岛,就算不能彻底击败沈世魁,至少能把尚可喜留在东江镇,将来清军也就少了一个智顺王,同时能拉拢尚可喜,将势力渗透到皮岛,对自己的朝鲜攻略有利,一举两得。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天罚() 
眼下陈雨的实力还远不足以在东江镇翻云覆雨,但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四两拨千斤,帮助一方压过另一方,还是可以做到的。押注尚可喜,就能让他和沈世魁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改变。

    尚可喜狐疑地望着陈雨,心里嘀咕:卫所都是些什么货色,他心里清楚的很,这个威海卫指挥同知手下也是卫所的军户,能有这么大本事吗?自己手下都是和鞑子干过仗的精锐老兵,尚且不能拿下皮岛,凭什么这些军户出马就能搞定?

    他忍不住问:“沈世魁犯下滔天罪行,本官倒不是怀疑陈同知的立场,可是,本官近万精锐都无法攻上岛,你能出动多少兵马助阵?”

    陈雨肯定不会暴露自己除了水师只有一千战兵的底细,而是避实就虚:“请尚游击放心,本官自有办法。敢问,尚游击选择何处作为主攻方向?”

    尚可喜回头望了望,然后叹了口气:“东面的码头是最合适的地方,只要能抢占此处,船队靠岸,大队人马从此处登岛,不说就此击败沈世魁,至少能有机会和他在陆上堂堂正正较量了,不至于游离岛外,望洋兴叹。只可惜,岸上有大炮、码头有重兵,想要占领码头难如登天。”

    陈雨遥望远处的码头,心中有了计划,问道:“如果我能驱散码头集结的重兵,尚游击有把握从这里登岛吗?”

    尚可喜睁大了眼睛瞪着他:“你能做到?只要你可以驱散码头的兵马,我就能攻上岛去!”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部半个时辰后发动攻击,等码头的人马被驱散,尚游击就可以动手了。”

    听对方说得这么轻巧,尚可喜半信半疑。不过,不管是否能做到,对方是图什么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不是有所图谋,他才不相信有哪个武将会牺牲自己的人马去给别人做嫁衣。这年头,手里有兵才是王道,没有了兵的光杆司令只能是死路一条。

    他想了片刻,试探着问:“陈同知仗义出手,本官不知如何才能报答。若是需要金银等黄白之物,这几年倒是攒下了一些,可以给陈同知为劳军之资……”

    陈雨摆摆手,豪迈地说:“本官不才,在山东有一些进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带着兄弟们吃饱喝足没有问题,尚游击的好意心领了。倒是本官奉旨在旅顺口、皮岛一带办差,需要东江镇的协助,等皮岛平定后,要请尚游击在职权范围内予以帮助。”

    尚可喜眼睛一亮,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是直达天听、奉旨办差的牛人。

    东江镇成立之后,在毛文龙时代有过短暂的辉煌,风光一时,但自从袁崇焕矫诏杀死毛文龙,就一蹶不振,在大明的地位日益边缘化,远离朝堂权力中心,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随着东江镇对后金的牵制作用越来越小,甚至有人提出,裁撤东江镇,为朝廷节约饷银和粮草,甩掉这个包袱。

    要是能过通过这个指挥同知,重新进入皇帝的视野,那么今天的事情对尚可喜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这个没问题。只要能够顺利击溃沈世魁,本官连同麾下五岛万余军民,供陈同知驱策。”尚可喜拍着胸脯说。

    “那就一言为定。”陈雨说,“那就按计划分头行动。我带着船队驱散码头的守军,然后你趁机登陆。”

    商议好对策之后,两人各自回到船队,部署接下来的行动。

    陈雨大声下令:“传我命令到各船:把那些窜天猴……那些火箭架起来,瞄准东岸的码头,给我来个万箭齐发!”

    在尚可喜提出攻岛的困难时,他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招。水师的战船上装备的都是适合近战的卡龙炮,面对岸上炮台的威胁,很难靠近到有效射程之内用霰弹攻击守军,而射程远远超出卡龙炮的火箭,就是完成驱散码头守军最合适的武器。经过林继祖的验证,火箭的最大射程达到了一千五百步,超过了守军那些老旧失修的大炮,完全可以在炮台的火力范围之外,远程打击码头的守军。

    船队缓缓靠近码头,岸上的炮台用炮击“欢迎”新来的对手。

    “轰轰轰……”,伴随着隆隆的炮声,炮弹相继落入海中,溅起了冲天的水柱,但是离船队还有一些距离,无法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