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68章

大明铁卫-第68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船上的人手就比海寇少,只是凭借一股悍勇在支撑,要不是赵传宗平日待他们不薄,早就跳海逃生了。可是海寇凶猛、火势也越来越大,捉襟见肘之下,海寇逐渐占据了上风,一个接一个的伙计倒在血泊中,眼看落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赵传宗不甘心地大吼一声,一刀劈翻了面前的一个对手,满腔愤懑地四处张望。没想到自己成功避过了海上的风浪,经历了官兵的盘剥,却还是没能逃过海寇的魔爪。

    难道我辛苦了这么多年,到头来却成了一场空吗?赵传宗绝望地看着朝他杀过来的一群海寇,已经丧失了抵抗的决心。

    

第一百五十九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就在赵传宗万念俱灰的时刻,“轰”的一声巨响,吸引了厮杀的双方注意力。

    所有人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几条大船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了战场,把海盗船围在了中间。刚才的一声巨响,就是大船上的火炮发出的声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出戏码让海寇们懵了,这是哪一路的人马,这当口出来黑吃黑,还讲不讲道上的规矩了?

    赵传宗眼尖,看到了那边悬挂的旗帜——“威海水营陈”,顿时激动地眼泪都流了出来,仿佛看到了救星,扑到船舷边拼命挥手,用嘶哑的声音大喊:“军爷救命!”也不知道是听见了他的求救,还是本就打算对付海寇,水营的船继续开炮了。

    刚才只是一两门炮试射,这次是十几二十门炮齐射,气势就惊人许多。随着“轰轰轰”的炮声响起,数十枚葡萄弹像冰雹一般砸向了海盗船,拥挤在甲板上准备前赴后继跳帮的海寇们在弹雨中齐刷刷地倒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赵传宗看见不远处的敌船甲板上,刚才还得意洋洋的海寇们被弹丸砸成了筛子,血花和断肢在半空中飞舞,连倭刀都断了数截,弹雨过后,甲板上寸草不生。

    看到火炮的威力这么大,赵传宗张大了嘴,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支说话和和气气的水营官兵,居然是这样的狠角色?要是自己当时拒绝缴纳罚银,会不会也是这样的下场?

    正砍人砍得不亦乐乎的海寇们慌了,自己的后路被截断,援兵也没有了,还被强敌包围,这下该如何是好。

    很快威海水营就告诉了他们答案。几轮炮击肃清了海盗船的预备力量后,水营有两艘船靠近了赵传宗的座船,一队一队的官兵从跳板登上了船,举起了武器,与海寇们厮杀起来。

    士兵们训练有素,挺着装有枪刺的火铳,三五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用稳准狠的刺杀动作,刺得各自为战的海寇们节节后退。

    赵传宗反应过来,连声下令:“拨十几个伙计去灭火,其余人都把左胳膊的袖子割断,以示敌我,然后去帮官兵杀海寇!”

    伙计们看到了得救的希望,士气大增。当下灭火的灭火,增援的增援,在官兵的强力支持下,把海寇杀得溃不成军。

    当最后的几十个海寇在绝望中抛下兵刃跪地求饶后,水手和伙计们爆发出了喜悦的欢呼。原本是船沉人死的悲惨结局,结果转眼就变成了胜利的一方,叫他们如何不高兴。

    赵传宗来到陈雨的座船上,连磕了几个响头,抬起头来时,已经是满脸的眼泪鼻涕,哽咽着说:“大人救命之恩,草民无以为报,回到天津卫后,定会为大人立生祠,日日上香供奉”

    陈雨颇为感叹,海寇能把一个见过风浪的汉子逼到这份上,其贪婪和凶残可见一斑。

    本来两股船队是同一个方向前行,正常情况下是碰不到的,但是赵传宗的船出了意外,在外海滞留了两天,就被一路巡逻过来的陈雨碰上了。

    对于已经把渤海湾看做自己后花园的陈雨而言,任何不属于自己体系内的武装力量都不该出现在海面上,何况是这些为了几千两财货就能杀人毁船的海盗?陈雨旨在建立一个可供他循环获取利润的海贸体系,来往日本的海商在他眼里都是下金蛋的母鸡,只有自己能染指,绝不允许他人分一杯羹。所以看到海盗攻击赵传宗时,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陈雨安慰赵传宗:“保护来往商船的安全,是威海水营的职责所在。赵掌柜,你尽管放心,等你下次出海,本官可以保证整个山东地界上海清河晏,至少在山东是碰不到海寇了。”

    赵传宗连连点头:“大人真是我等行商之人的再生父母”

    陈雨看了看火势已经失控的那艘“火船”,和其他船上正在肃清残余海寇的水营士兵,对赵传宗说:“不过我们好像来晚了一点,你这条船保不住了,但是那些货还是可以完璧归赵,海寇的船已经被我们控制了。”

    “能够保住一条船已经是万幸,损失的那条船就当遇见风浪沉了,这个亏空慢慢补上就是。”赵传宗感激涕零地说,“要不是大人及时出手,草民的全部家当连同这条性命,就交代在这了。”

    送走感恩戴德的赵传宗之后,顾彪笑嘻嘻地说:“大人,此人接二连三受您的恩惠,这根马骨物超所值,日后肯定会拼了老命替咱们宣传,威海水营的形象就这么竖起来了。”

    陈雨笑道:“这正是我想达到的目的。我收银子不手软,但是讲规矩、有底线,不会贪得无厌,比起海寇来强上百倍,而且还能帮他们赶跑海寇,收了钱能办事。等习惯了威海水营的存在,他们自然就会遵从咱们定下的规矩,以后就可以在刘公岛等着海商送银子上门了。”

    苏大牙问:“那是不是要肃清洋面,把这一带的海寇全部斩草除根?”他自己是海寇出身,可是谈论起以前的同行,话语间毫不留情面。

    陈雨说:“海寇是要剿的,他们这样杀人毁船的绝户做法,对咱们不利。每杀一个海商,咱们就少了一个收入来源。但是这片海域又不能一个海寇没有,没有了威胁,海商们就会觉得海面上的安全是理所当然,难保不会对咱们阳奉阴违。就像草原上有狼存在,兔子才会跑得快”

    陈雨认为,海洋和陆地一样,必须保证生物链的完整,只有在天敌存在的情况下,海商才会更加依赖讲规矩的威海水营。

    苏大牙心领神会:“那就杀一批,留一批?”

    陈雨摇摇头:“从天津卫到旅顺口,再到威海卫,这片海域内的海寇势力全部剿灭,首恶必诛,其余人可以考虑招降。”

    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全部剿灭?”这样不和刚才的话矛盾了吗?

    

第一百六十章 财帛动人心() 
众人听了陈雨的话很吃惊,又说要剿灭海寇,又说要留,岂不是自相矛盾?

    “不受控制的海寇不能留,能留下来的海寇必须是自己人。”陈雨狡黠地一笑,“苏副统领的手下这么多,选一两个拉起队伍干老本行,应该不是难事吧?”

    苏大牙恍然大悟,把真海寇都干掉,然后让自己人假扮海寇,专门干脏活,对付那些不守规矩的海商。

    顾彪摇头晃脑地说:“此计甚妙,养寇自重,还能出手解决水营不方便出面的问题。”

    众人会意地笑了,只要按陈雨的计划实施,从此以后,整个北方海面,就是威海水营的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赵传宗遇袭事件之后,威海水营的三支船队反复穿梭于威海、登州等地,在征收罚银的同时,向所有路过的海商都传达了清晰的信息:以后自觉去刘公岛主动申报货物价值并缴纳罚银,否则不是落在水营的手里,就是栽在海寇手中,结果都是船货两失,后者还有可能把命也搭上。

    连续的行动让陈雨赚得盆满钵满,加上前两个月的入账,总收入已经突破了十万两大关。等三支船队的“业务”已经熟练掌握后,他取了二万两银子,乘坐自己所在的座船脱离了大队伍,在登州上了岸。

    登莱巡抚衙门。

    “抚台,最近在海上的差使办得顺利,颇有斩获。这是二万两银子,下官特意赶着送来,以支付抚台在城内筹措的借款及利息。”陈雨示意左右抬着几口沉甸甸的箱子上前让陈应元过目。

    陈应元喜出望外:“几个月的功夫,就有这么丰厚的收入?看样子,不到半年,就可以把筹措的八万两连本带利全部还上了?”

    陈雨恭敬地回答:“主意是下官出的,差使也是下官在办,总得办得妥妥帖帖,不能让抚台难做。”

    陈应元抚须笑道:“本抚知道你能干,却不知道你这么能干。这二万两不是全部的进账吧,总得留点给你发放饷银,要不然手下怎么会卖力?”

    “呵呵,下官已经留了八千两,用来支付饷银、鼓舞士气,先斩后奏,还请抚台恕罪。”

    “应该的,应该的。”陈应元毫不介意,“皇帝还不差饿兵呢,有了银子,才好办差,总不能让兵士们枵腹从公。”

    陈雨不动声色,心里却在偷笑。十万余两白银,被他说成了不到三万两,自己截留了一大半,却还能让陈应元满意,只能说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不接地气,对海贸的了解太少,不知道大海上蕴藏了怎样惊人的财富。

    “差使办得好,你有功劳。不过也惹了不大不小的麻烦,亟待解决。”陈应元话锋一转,“你这次不来,本抚也打算派人来召你。京城来消息了:刑部左侍郎惠世扬果然指使人弹劾本抚和你的水营,折子已经递到圣上的御桌上了。果然如你所说,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陈雨也不意外,动了人家的奶酪,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他问:“惠侍郎自己没有出面?”

    “惠世扬怎么可能自己出面,当然是指使熟悉的御史了。不过本抚在京城也有人脉,把这些内幕告诉我了。”陈应元说,“他们那边的说辞还是老一套,无非是弹劾本抚与民争利,以及你收取罚银于法无据,是横征暴敛”

    “呵呵,这些大人还没有搞清状况,把海禁之策当做空气了,还在沿用矿税的那一套老把戏”陈雨冷笑了一声,问道,“下官建议抚台先发制人,可有动作?这些大人想不到点上,咱们得提醒他们,同时也提醒圣上。”

    陈应元笃定地说:“你的提议,本抚早就做了,估计折子比他们还先递上去。首先开卷明义,先阐明私自出海是违禁之事,然后按照你的想法,提出将征剿的罚银上缴一半给朝廷。虽然圣上的批复还没下来,但是估计看到这个提议,圣上一定会龙颜大悦!”

    陈雨心想,先把对付海商及其保护伞的理由告诉崇祯,等于将刀柄递到崇祯手里,再许诺上缴银子,双管齐下,就不信为国库空虚焦头烂额的崇祯不动心。财帛动人心,这个世上,没有银子砸不动的人,哪怕对方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只是他没想到,这件事的效果很好,好到超出了他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按部就班的崛起之路。

    他对陈应元说:“既然如此,抚台可稳坐钓鱼台,等待圣上的旨意即可,至于那些跳梁小丑的弹劾,不必理会。”

    陈应元点点头:“折子递上去已经有两个月了,估计圣上的旨意这几天也差不多快到了。海上的差使如果手下做得来,你就不必事必躬亲了,在登州逗留几日,等旨意下来,帮本抚参赞筹划。”

    陈雨欣然答应:“抚台有令,敢不从命。”

    看着这个堪称出类拔萃的下级,陈应元心想,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人才,总得想办法多笼络,时不时给点甜头,免得哪一天另寻靠山,自己就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原本用联姻的办法把他变成女婿是最牢固的关系,但是因为有障碍,女儿的婚姻之事指望不上了,那就不妨从对方的官职上面做做文章。

    他考虑了片刻,主动把话题引到官职上:“现在你还是副千户吧?以从五品佐贰官的身份,管理千户所以及统领水营,可有不方便之处?”

    陈雨何等精明,上级主动问起你的职位问题,多半是想关心提拔你,这样的机会决不能放过。卫所的圈子一潭死水,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军官大多为世袭,晋升之路并不平坦。自己在登州攒下不菲的军功,才升到副千户,如果没有外力干预,想要更进一步,也不知道哪个猴年马月去了,眼下巡抚若能插手,就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巡抚虽然不直接管辖卫所,但是以他的权势,打个招呼,影响千户级别的职务任命,并非难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中旨() 
陈应元表示了关心,陈雨立即打蛇随棍上:“抚台英明:下官现在是副职,在千户所内办事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兼任水营统领,更是受人诟病。如果抚台能够把下官这个副千户扶正,那就感激不尽了。”

    陈应元抚须微微一笑:“按说这是山东都司和威海卫指挥使司的事情,本抚不便直接插手。但是登莱境内军民皆在本抚管辖范围之内,地方卫所的事情,还是可以提出建议的。另外朱延之也是本抚旧识,对你印象也不错,他再跟济南那边的都司衙门打个招呼,扶正一个千户,算不得什么。”

    陈雨心中大定,两个巡抚出面,自己这个千户之位就没跑了。虽然自己以副千户之职行使千户之权,练兵、造枪、铸炮,样样事情都干得风生水起,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遭人忌恨不说,起码对于千户所内的人事安排就没有理由插手。

    只要成了千户,第一步就是把那些世袭的百户、总旗之类的武官一脚踢开。虽然自己无权免去这些世袭的职务,但是可以彻底架空他们,打造一个全部听命于自己的新军官体系,做到如臂使指。

    莫小看从五品副千户到正五品千户这一步,如果没有贵人相助,普通人是无法做到的。办公室主任出身的陈雨更是对官场游戏规则深有体会,在后世,体制内的人,从副职到正职一把手,如果按部就班熬资历的话,几乎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很多人一辈子就卡在了这一步。

    当然,陈雨知道陈应元之所以主动提拔自己,并非是为了朝廷选用人才,而是因为两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