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66章

大明铁卫-第66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雨说:“只要在200码内有足够的杀伤力,射程短点不碍事的。”

    德西劳点点头:“希望它能发挥您所说的巨大作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炮原本也是打算用青铜铸造,但是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么材质问题也不再是瓶颈了。而且这种炮口径虽然巨大,但是炮管很短,炮壁也薄,符合所谓焖烧退火的条件”

    众人在德西劳的解说下打量着这个不知道算炮还是什么的东西,啧啧称奇,这玩意儿与他们心目中的炮相差甚远。陈雨觉得,这东西更像一个拍扁了的保温杯,壮硕粗短,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造型确实有些抽象感人。

    他其实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卡隆炮,毕竟他也只是在网上看到过描述,并没有研究过实物。不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行不行了。

    “把这两门炮装填好开两炮试试。”陈雨指示。

    人群散开,让出了前方开阔的试炮空间。

    首先试的是青铜小炮。德西劳让人在600米处堆砌一个一人高的土堆,作为弹着测试点。这个距离,也是德西劳说的实心弹有效射程。

    在几个葡萄牙炮师忙碌着装填炮弹、火药时,陈雨抽空问左右:“你们谁精通骑术的,说说从土堆到火炮这段距离,骑马要跑多久,徒步又要跑多久?够这炮开几次?”

    蒋邪估算了一下,回答道:“这炮多久能开一次现在还不知道。属下略通骑术,普通的蒙古马从土堆跑到大炮的跟前,大约是咱们最好的鸟铳手开四五枪的功夫;如果全靠两条腿,估计还没到跟前就被打花了,多半是要溃逃的”

    陈雨计算了一下,由于燧发枪在射速上相对于火绳枪有了质的提升,火铳练习得最熟练的士兵,一分钟大约能开三枪左右,那么开四五枪的时间大约为一分半钟左右。假设熟练的炮手开一炮的速度为一分钟,那么在骑兵冲到炮兵阵地时,只能开一炮,第二炮根本来不及。由此可见,用这样射程的炮阻止骑兵的冲锋几乎是不可能了,这种炮的最佳用途仍然是对付步兵。

    说话的时候,炮弹已经装好了,德西劳举起火把准备点燃留在引火孔外面的导火索时,余光看到了跃跃欲试的林继祖,便将火把递给了他,鼓励道:“林,这种炮的灵感来源于你,而且材质的问题也是你提出了解决办法。就由你来点燃导火索,点燃这第一炮。”

    林继祖高兴地举起火把,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导火索。绳索上的火花“嗤嗤”作响,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消失在引火孔中。

    几秒钟之后,“轰”的一声巨响,炮身猛地往后一退,炮口闪耀着橘红色的火焰,一个黑黝黝的球体拖曳着火花和青烟飞向对面。除了德西劳等人对大炮司空见惯以外,大部分人都被大炮的巨响震住了,耳朵嗡嗡作响,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张富贵啧啧道:“这就是大炮吗?声音比打雷还响,真到了战场上,骡马吓都吓死了”

    远处传来炮弹砸落地面的一声闷响,作为标靶的土堆却毫发无损——第一发炮弹打偏了,可能是角度原因导致弹道低伸,目测第一次落地的位置太近,而且方向偏右,即便是形成跳弹后也没有击中目标。

    德西劳不以为意,举起一个象限仪估测了一下角度,将炮口调高几度,炮耳架在阶梯状的炮架上卡住,然后将炮身往左边移动了寸许。

    经过射角调整后,重新装填弹药,林继祖第二次点燃了导火索。

    “轰”,火炮再次发出轰鸣。在众目睽睽之下,经过试射校准后的第二炮准确地命中了土堆,9磅炮弹的动能把土堆砸得四分五裂,渣土飞溅,声势颇为惊人。

    “好!”陈雨带头鼓掌叫好,他对这样小巧的火炮能有这样的射程和威力已经非常满意了。

    其他人愣了片刻,也纷纷学着陈雨鼓起掌来。对于他们而言,这是种新鲜的庆祝或者赞扬的方式,不过上行下效,大人这么做,他们跟着学便是了。

    德西劳掩饰住内心的骄傲,右手按在胸口,向周围的人鞠躬道谢:“感谢各位的赞扬和鼓励!”

    陈雨说:“继续,还有这门短炮呢。”

    德西劳这次将火把递给了陈雨:“小炮的灵感来源于林,而这门炮的设计理念完全是将军您的主意,请您来亲手点燃这一炮。”

    陈雨欣然接过火把,走到了火炮的侧后方。

    短炮的测试比陆用小炮更加直接,也更加简单粗暴,直接在200米的位置搭建起一块10米x10米的木墙,算是模拟战舰的船体,在这么近的距离,谈不上什么校准、试射,直接对着木墙轰就是。

    陈雨心想,老外做事还是比较机械,或者说严谨,说是测试舰炮对船体的破坏程度,就真的弄出了模拟的船体。

    导火索被点燃后,短炮发出一声轰鸣,往后退了一尺的距离,一颗硕大的炮弹伴随着火焰和烟雾狠狠砸向木墙。

    “喀拉拉”的木板破碎声响起,尘土飞扬、木屑与碎片四溅,木墙被砸出了一个两三米宽的破洞,威力颇为惊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 葡萄弹() 
苏大牙等水营的头领人物这次也被邀请作为试炮的观摩代表,看到这一幕后,所有人震惊不已,苏大牙更是合不拢嘴。

    这样的炮击对于排水量两三百吨的船型而言,完全是毁灭性的打击,几炮甚至十几炮下来,船不沉也散架了。对于习惯了跳帮的海盗而言,这种炮几乎可以改写海战的游戏规则,让人海战术成为历史。苏大牙立刻在脑海中想了很多应对办法,最终沮丧地发现,居然没有一种可以克制这样的炮击。

    苏颖也在应邀观摩之列,发现苏大牙脸色惨白,关切地问:“爹,你怎么了?”

    苏大牙连连摇头:“爹本来以为咱们投奔陈大人之后可以一展身手,海上的事情都由咱们这些兄弟说了算,陈大人不得不倚重咱们。可是有了这样的炮,咱们就啥也不是了,任你再勇猛过人,凭血肉之躯也挡不住这炮子。几炮下来,船都散架了,哪里还有机会给你跳帮夺船?”

    “爹可是担心从此不被重用?”苏颖安抚道,“这是多虑了。他想要的是银子,而不是毁船杀人,即便有了这种炮,也只是作为一个威慑,很多脏活仍然需要咱们的兄弟去干,大可不必担心。爹应该庆幸被他招安,成了属下,而不是敌人才是。”

    “对对对,还是颖儿你看得透彻。”苏大牙拍了拍脑勺,“陈大人要钱不要命,又不是要打仗,还是离不开咱们这些人的。”心想,女儿说的没错,幸好因祸得福成了威海水营的一份子,要不然在海上面对这样的大炮,哪里还有命在?

    只是他没想到,这样程度的炮击还不是最终的大杀器,接下来的武器才是海盗的终极噩梦。

    眼见重型球形弹的威力震惊了众人,尤其是陈雨新收编的那些远东海盗,德西劳很有成就感,信心大增。他让人抬上来一筐造型独特的炮弹,摆在短炮的侧面,然后对陈雨说:“将军阁下,实心弹只是其中一种炮弹,还有另外一种炮弹,估计更合您的胃口。”

    陈雨看了看筐内,这些炮弹和刚才的实心铁球不同,是几个铁皮圆桶,看上去黑黝黝的不怎么起眼。

    “这又是什么新弹种?”

    “这也不算新的设计,是海战中经常使用的葡萄弹。”德西劳介绍,“实战中,想要靠实心弹彻底击沉一艘战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用葡萄弹扫清对方甲板上的士兵,是一种让敌人失去战斗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陈雨听过这个名称,他恍然大悟:“是不是就是霰弹,横扫一大片的那种?”

    德西劳点点头:“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霰弹是陆军的弹种,葡萄弹是海军使用的,因为舰炮的口径普遍大于陆战的火炮,所以后者内置的弹丸更多、更大,威力的提升也更明显。”

    “这种炮弹的射程应该没多远吧?”

    “和陆军用的霰弹一样,有效射程也都是两百码左右。”提到专业问题,德西劳滔滔不绝,“原本这只是舰炮的一种补充攻击手段,可是您提出了这种短炮的设计和抵近射击的海战模式后,我发现这种大口径的火炮用来发射大容量的葡萄弹再合适不过了,威力十分可观。接下来请你看看实际效果。”

    在他的指挥下,几名炮坊的工匠在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帮助下将作为靶子的木墙推倒,露出了后面一个二十来米长的木台,上面竖立着几十个一人高的木板,摆放得密密麻麻。

    “这是模拟敌船的甲板,这些木板就相当于随时准备跳帮攻击的士兵。”德西劳介绍,“在远东的海面,这样的战斗方式是最常见的,而葡萄弹正是其克星,尤其是这样口径的火炮发射的大号葡萄弹。”

    听德西劳说的神乎其神,所有人都屏声静气等待着炮响之后的结果。

    几个葡萄牙人用长长的木柄刷子蘸水洗干净炮膛内壁的火药残渣后,一枚粗壮的铁质圆桶被塞进了炮口,装好了发射火药。一切准备就绪后,陈雨再度点燃了导火索。

    “嘭”的一声闷雷似的响声,黑黝黝的圆桶飞出了炮口,然后在半空中裂开,数十枚鹌鹑蛋大小的弹丸如同冰雹一般,带着呜呜的破空声飞向了对面的“甲板”。

    “噼噼啪啪”,密集的声音响起,数十个木板在这一波金属豪雨的打击下全部四分五裂,碎成了无数裂片和木渣,“甲板”上一扫而空,没有一块竖立的木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余人只觉得这一阵冰雹雨热闹,可是以苏大牙为首的海盗们个个面无血色,呆若木鸡。

    如果他们是挤在甲板上等待靠船跳帮的这些人,一炮下来,寸草不生,无人可以在这样密度的弹雨中存活,这样的攻击方式,比刚才硬砸船壳更加让人震撼。后者也许还能逃生,前者完全是毁灭式的打击,完全不给活路。

    陈雨也是沉醉其中,这种炮击方式充满了暴力美学,看得人目眩神迷。回味一番后,他回过神来,大声叫好。

    “好好好,有了实心弹+葡萄弹的组合,咱们在海上可以横行无忌了吧?”

    德西劳作出了最后总结:“这样口径的火炮,加上比长管舰炮更灵活的装填效率,带来射速上的巨大提升,以这两种炮弹为主要攻击方式,在海上的近战中,至少在这个时间段、这片海域是无敌的。唯一能克制的方法,就是利用长管舰炮远距离炮击压制了。不过正如阁下所说,在远东海面上,这样的敌人屈指可数,也许热兰遮城的尼德兰人算一个,龟缩在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勉强也算一个,但是是在明国的北方,完全没有对手。所以,即便是这种并不适合改造为多层甲板炮舰的东方货船,搭载这样轻便的大口径武器,仍然可以在北方海域所向披靡。”

    

第一百五十六章 猫也不偷腥() 
陈雨抚摸了一下仍然发烫的炮管,志得意满地说:“这就是将来水营的主要武器了,我决定,要给它和陆用野炮都取个名字。”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雨宣布:“这种短炮就叫卡龙炮,小炮则名为山地炮。”

    卡龙或者卡隆,本就是这种短炮的音译名,至于山地炮的名字,是陈雨觉得适合在山野之间机动,无意中和法军着名的12磅山地榴弹炮重名了。

    大伙都不是太明白卡龙的意思,但是都很醒目地纷纷鼓掌叫好。

    刘黑子奉承道:“山地炮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穿梭于山野之间。卡龙这名字更好,不管你是不是海上的蛟龙,这炮都能钳制住你。”

    这种解释很牵强,但不知道名字真实含义的众人也只能这么理解了。

    陈雨对德西劳说:“炮坊目前主要就是铸造这两种炮,其中以卡龙炮优先,因为陆地上我们暂时没有激烈的战事,但海洋上我们很快就遇到一些麻烦,需要这些炮。”

    “明白了。现在材料没有瓶颈,很快就能铸造出一定数量的卡龙炮应急。”

    自从上一次出海缉私行动后,已经又过去几个月时间了,苏大牙提醒陈雨,西北风起了,狩猎的时间又到了。

    这次出海,比上次的规模庞大了许多。顾彪从崇明订购的十三艘船已经到货,加上原来的,已经有了十八艘中型海船,平均排水量约为两三百吨左右,加上所有的海盗、雇佣的水手和船老大、随船出海练级的千户所步兵,战斗和辅助人员总数达到了近两千人,在北方已经算的上相当惊人的规模了。

    当然陈雨不会一次性把所有人和船一股脑儿怼过去,而是分成了三批,每两批之间间隔几天出港,都是沿着海岸线北上。这样一来,不管是下南洋还是东渡日本的商船,就算侥幸能躲过第一波船队,未必能接连躲过第二批、第三批船队,迟早要落网。

    可能是第一次行动杀鸡儆猴的效果不错,这次南下的不少商船中已经有不少船主听说了之前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在碰到威海水营的船队之后,都没有反抗,自认倒霉,乖乖地按照货物价值的三成缴纳了罚银。事情很顺利,倒是省却了不少口舌功夫。

    陈雨命人向这些海商传达消息:从下月起,所有经过山东的海商都必须赶赴刘公岛自行缴纳罚银,自动申报的,将罚银标准降为货物价值的两成,作为鼓励。

    有人麻着胆子问:“那如果没有自行赶赴刘公岛缴纳罚银呢?”

    他们得到的统一答复是:“凡是没有自行去刘公岛缴费者,一旦在海上被抓到,连船带货全部没收,船主打入大牢,以通倭论处。”

    陈雨的打算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软硬皆施,把规矩定下来,强制要求海商遵守,把渤海海峡变成收费的海上通道,而刘公岛就是这条道路的收费站,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从此躺着收钱。

    陆陆续续有了不菲的进账后,船队又接近了登莱地界。在威海卫和登州之间的海域(今烟台一带),陈雨居然碰到了一个熟人,就是天津卫的海商赵传宗,给陈雨送上开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