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53章

大明铁卫-第53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是啊。虽然对联只是小技,可是极其考验一个人的才华和文学功底,像这样的绝对,三个我只能对出其中两个,而且只能勉强称得上对仗工整,都不如他对的贴切。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陈雨出口成对,才华横溢都不足以赞美,只能说是天赋异禀。这样不世出的天才,今日能够得见,真是我的福气……”

    陈卓语气中的崇拜之情掩饰不住,陈应元隔着房门都能听出来,他的微笑慢慢凝固,抚须的动作也戛然而止。自己那个才华过人、自信骄傲的女儿,何时这么推崇过一个年轻男子?他心里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果然,小环的话让他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嘻嘻,小姐,小环自幼跟在你身边,除了老爷,从没见你称赞过其他男子。是不是动了凡心了?”

    陈卓的语气有了一丝害羞:“什么叫动了凡心,我食五谷杂粮,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再说你也不能拿父亲和他比,父亲虽然是进士出身,文章做的四平八稳,有大儒风范,可是论急智、论才华,还真比不上他呢……”

    “嘿嘿,居然连老爷都被比下去了?让小环来数一数他的优点,看看那些方面值得小姐动心啊……”

    小环似乎在掰着手指头数:”第一,才华不必说,能把小姐比下去的,莫说女子,男子也是难得一见的,多半是大儒,可惜年纪都是叔伯、爷爷辈了;第二,文武双全。会诗词歌赋之类也罢了,居然还能带兵打仗,大明朝只怕新建伯王阳明才有这样的本事;第三,居然还长得俊,个子高不说,相貌也是堂堂。这样百里挑一的人物,居然被小姐碰上了……小姐啊,小环劝你一句,宁杀错,莫放过……”

    两人名为主仆,却情同姐妹,闺阁之间没有顾虑,话说得很是露骨了。陈卓脸一下就红了,伸手去捏小环的嘴:“叫你胡说,瞧我不撕了你的嘴……”

    小环低头躲闪,两人笑成一团。

    “啪”的一声,房门被推开,两人吃了一惊,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却见陈应元铁青着脸站在门口。

第一百二十四章 姜太公钓鱼() 
“父亲?”陈卓意外地看着陈应元。

    “今日如果不是恰巧在门口听见你们的胡言乱语,为父根本不知道你去了一趟灵峰寺,却生出了这么多不该有的念头。”陈应元说,“刚才那些话,从现在起休得再提,如果再听到一句,到时小环逐出家门,卓儿你送回老家南昌,就别怪为父不留情面。”

    小环大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哀求道:“小环再也不敢了,请老爷网开一面。”

    陈卓非常不解,问道:“父亲,就算我们闺阁之言有些出格,可除您之外,并无第四人知晓,也谈不上败坏门风,为何父亲如此震怒?”

    陈应元哼了一声:“咱们家是什么身份,一个卫所的武官又是什么身份,怎么高攀得起?不管你有没有那些念头,今后不准再提。”说完转身欲走。

    陈卓在身后镇定地问:“还请父亲明示:既然您想将他引为心腹,此人又确实有本事,为何却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这些话传出去让手下人寒心吗?”

    陈应元滞了滞,头也不回地答道:“他为我效力,和我女儿的终身大事,是两码事。再说了,他已经和威海卫千户之女定了婚事,只等迎娶过门,堂堂巡抚的女儿,又岂能为人妾室?传出去,只怕会成为官场笑柄。”说完这话,拂袖而去。

    陈卓楞在当场,半天没有说话。原来父亲发怒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陈雨已经有了正妻人选。

    因为礼教的约束,这个时代未出嫁的女子大多没有与异性光明正大接触的机会,陈卓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在京城纠缠她的曹不修,没有见过多少同龄男子。所以出现陈雨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出挑的人物出现在她面前时,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经过灵峰寺之行短暂的接触,陈卓已经对陈雨颇有好感,但远不到小环所说的那样的程度。可是听了这样的消息,心里依然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老天爷把一个才学、能力、相貌都拔尖的人物推到了她面前,让人产生了一丝旖旎的念头,可是心里的那扇门还没打开,就要彻底关上了吗?

    陈家父女的对话,陈雨自然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无暇理会,因为他现在要做的事很重要,也很迫切。

    带着陈应元的手令,他找到了登州知府尹峰,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尹知府,奉陈军门之令,要将隐藏在城内的海寇苏大牙党羽一网打尽,请贵府予以配合。”

    确认过手令的内容之后,尹峰毕恭毕敬地说:“军门之令,自当遵从。需要怎么做,请阁下交代,一定全力配合。”

    陈雨满意地说:“我的计划是以处斩苏大牙妇女为诱饵,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到时请尹知府如此这般……”

    他附耳过去私语,尹峰不时点头:“好好,这主意好,本府照做便是……”

    陈雨身后的张富贵看着堂堂知府居然这么恭敬,惊讶之余,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胸膛。自己一个低贱的军户,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在四品知府的面前发号施令?虽然主角不是他,但也是与有荣焉,这样的一幕可以让他回威海卫吹嘘很久了——尽管他没想明白,人家敬的是手令背后的巡抚权势,而不是一个卫所副千户。

    与登州知府衙门交接之后,各项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一张隐形的大网慢慢张开,而目标人物依然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被提前裁决,只等宣判的那一天了。

    第二天,登州城内各处贴出了官府的告示:三日之后,在城西菜市口处决海寇苏大牙及其女儿苏颖。

    经历过叛军肆虐的登州百姓顿时来了兴致,簇拥在告示前面,议论着当天一定要去看热闹。

    虽然不久之前看着叛军杀了不少人,城内血流成河,看杀人并非什么新鲜事,可是身处险境、朝不保夕的困境和看热闹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百姓们需要一场围观砍头的盛宴狂欢来掩盖心里的战后创伤。至于这种心理是否阴暗,就没人去管了。

    围观的人群中,几个心神不定的男子看完了告示,大惊失色,调头就走。他们谨慎地在街上拐了几个弯,确保无人跟踪后,来到一条狭窄的弄堂,钻入了其中一间房屋内。

    “什么,官府要砍大龙头和大小姐的头?”有人压低声音呼喝,“咱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去救人。”

    “对对,大龙头和大小姐都对咱们不薄,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在官府的手里?”

    有人提出质疑:“官府大牢守卫森严,如何救人?莫要人没救到,却把自己搭进去了……”

    最先提议救人的汉子拍了一下桌子:“大牢里进不去,那就劫法场!”

    “劫法场?”众人面面相觑。

    “对,劫法场。到时候肯定有不少百姓看热闹,咱们就混在百姓之中,等时机成熟,就制造混乱,然后趁乱救出老爷子和大小姐……”

    分析了计划的可行性之后,大多数人同意了这个冒险计划,于是劫法场的方案就出炉了。

    三日后,城西菜市口人头攒动,闻讯而来的百姓把十字路口的南、西、北三个方向堵得水泄不通,只有东面官兵把守的街道留出了一条狭窄的过道。

    巳时二刻,东面一阵骚动喧哗,两辆囚车将一男一女两个犯人运到了现场。围观的吃瓜群众顿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犯人来了!”

    “咦,为什么用黑布套头,这是什么路数?”

    “对啊,以往官府斩犯人,没看见这么干啊?”

    ……。。

    人群中,几名汉子义愤填膺,低声交谈。

    “人都要砍头了,还这般羞辱,用黑布罩头是啥意思?”

    “就是,官府欺人太甚!”

    “等等,看不到面目,咱们怎么确定这就是大龙头和大小姐?要是救错人了怎么办?”

    “官府的告示都说了,今日处决海寇苏大牙、苏颖二人。难道这还有假?休得啰嗦,等会依计划行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法场陷阱() 
监斩台上,知府尹峰拱手对旁边的陈雨说:“阁下受抚台委派,请为此次行刑的监斩官!”

    陈雨摆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苏大牙是尹知府抓的,登州也是尹知府的治下,在下怎么能喧宾夺主?还请尹知府上座,主持监斩之事。”

    推让一番后,尹峰发现陈雨不是假谦虚,心里颇为满意,便说:“那就却之不恭了。”

    他朗声说:“左右,将人犯带上台,严明正身,查明是否有冤情。”

    苏大牙父女被押到台上跪下,两侧各有兵丁看守。一名官吏上前掀起头套查看一番,低声询问几句,然后来到尹峰面前禀报:“禀府台,验明人犯无误,俱认罪伏法,并无冤情!”

    尹峰抬头看了看天色,还有一些时间。“令全场肃静。只待时辰一到,立刻行刑!”

    这时刽子手出场,两个五短身材、孔武有力的汉子手捧鬼头大刀来到台上,让台下的百姓兴奋起来。

    “快看,要开始了!”

    刽子手有条不紊地做着行刑前的准备工作,各自喝了几口烈酒,然后将剩下的酒均匀洒在脚下,再慢条斯理地解开大刀罩着的布袋。

    底下的吃瓜群众煞有介事地议论着:“听说这砍头的大刀是刽子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砍了不知道多少脑袋,已经有了灵气,一刀下去,不管铁打的头颅都能砍下来。每次行刑,要请出大刀,不能随随便便拖出来。”

    “真的假的,有这么邪乎?”

    “呆会你看就是了,若是一刀斩不了头,这刽子手的饭碗就要丢了。”

    这时刽子手已经在做最后的准备,将人犯后脑勺垂在头套下端的头发解开,仔细地缠绕在一旁的木桩上系紧,似乎是为了防止临行前人犯的挣扎影响下刀。

    在围观人群嗡嗡地议论声中,从监斩台到刽子手,安安静静地等待了几刻钟,直到太阳升到正中间。

    尹峰看了看日头,取下桌上的竹签,用力掷出,竹签掉落在台上,滴溜溜转起了圈。

    “时辰已到,行刑!”

    刽子手口中念念有词一番,然后取下人犯背后写着姓名的牌子,双手举起大刀,大喝一声,就要挥刀砍下。

    人群中不少人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不愿看到血光冲天、人头落地的那一幕。

    关键时刻,人群中忽然从四面八方齐齐爆发出了喊声:“官府冤杀良民,刀下留人!”

    伴随着喊声,数个冒烟的竹筒从各个角落被扔到了台上,浓烟滚滚,一时间刽子手和人犯都被笼罩其中。台下的百姓被人从后面推搡,不由自主地往前踉跄了几步,人潮顿时就冲破了官兵的人墙。。。

    尹峰站起来大喊:“看住人犯,不要让奸人掳走了!”

    官兵们努力维持住人墙,并抽出了明晃晃的兵刃,对百姓大叫:“无关人等退后,冲击法场者,与人犯同罪!”

    慌乱的百姓们想往后退,避开官兵的兵刃,可是身后却有人故意往前推,他们身不由己,将官兵们冲得七零八落。

    人群中,一个汉子迅速取出一块黑纱蒙住口鼻,系紧,然后闷声说:“动手!”身边的十几个汉子也纷纷蒙面,抽出了兵刃。

    借助浓烟的掩护,趁着官兵混乱,一个接一个的黑影跳上了台,聚集到两个人犯身边,一脚将不知所措的刽子手踢翻在地,然后用刀去割绑住胳膊的粗绳。

    为首的汉子伸手掀开男人犯的头套,定睛一看,叫了一声:“糟糕,上了官府的当!”

    这待斩的人犯哪里是苏大牙,却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中年男子,正茫然无助地望着他。

    旁边的人吃了一惊,又掀开了女人犯的头套,果然也不是苏颖,只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年女子。

    为首的汉子反应也快,大喝一声:“中了圈套,赶紧撤!”

    没等到他们起身逃开,木制的监斩台忽然发出“喀拉拉”的声音,像是木板断裂,紧接着整个台面从中间塌陷,包括十几个蒙面的汉子、两个人犯、刽子手在内,所有人都掉落到了一个陷阱之中。原来这个台下早就挖好了一个一人高的陷阱,就等着他们来救人中招。

    幸好这个陷阱没有倒插铁钉、木刺之类,虽然摔了个七荤八素,但性命倒是无忧。蒙面汉子们到底也是海上打家劫舍锻炼出来的体魄,翻个身就爬起来,准备找地方攀上去逃跑。

    只是官府的计策一环套一环,根本没有给他们留生路,洞口周围忽然冒出了乌压压一片官兵,明晃晃的兵刃封锁了出路,更有十几个弓手张弓搭箭瞄准了他们。

    “尔等已经无路可逃,抛下兵刃,可饶你一死!”

    汉子们面面相觑,无奈地抛下兵刃,放弃了抵抗。

    远处,被官兵、衙役层层护卫的尹峰兴奋地对陈雨说:“阁下神机妙算,果然将这伙贼人一网打尽!”

    陈雨微笑回答:“尹知府,这只是为首的一批人,还有其他负责接应的人尚未落网,不过也是逃不掉了。”

    此刻的法场已经混乱成一团,围观的人群四散逃跑,混在人群中的汉子见同伙落入陷阱,知道今日讨不了好,果断地调头就跑。

    本来百姓和官兵都集中在菜市口的广场上,十字路口的四条街道已经空落落的,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街口忽然站满了官兵,把街道堵得严严实实。

    无头苍蝇般乱跑的百姓看到官兵,天然的畏惧感让他们停下了脚步——这当口如果冲击官兵,被当做劫法场的同伙就地正法,可没地说理去。

    混在人群中的汉子们有些慌乱,有人低声对同伴说:“怎么办,硬冲吗?”

    “当然冲了,躲在人群中,只能躲一时,躲不了一世。四面都被官兵围住,只要一个个盘查,咱们陆上没有跟脚,一查一个准。冲一冲,可能还有机会。”

    汉子们硬着头皮往前冲,一些头昏脑涨的百姓来不及细想,抱着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