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196章

大明铁卫-第196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蚯寰锏娜ヂ穑

    卢象升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是他面对困境也无可奈何——再苦再累,行军不能停止,否则被清军追上就面临灭顶之灾。

    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中,忽然响起一阵清脆的蹄声,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静。

    卢象升还以为那支袭扰的清军又来了,正打算命所有骑兵上马驱逐,却意识到不对这蹄声分明只有几匹马,根本不是大队骑兵靠近的蹄声,而那支清军跟随了一路,双方冲突不计其数,对彼此的情况熟悉的很,已经不需要派出探马侦察了。

    他转过身,只见身后的队伍一阵喧哗,隐约有低低的欢呼声响起,然后三名服饰与天雄军大不相同的骑兵快速靠近,在兵士的指引下找到他。

    几人风尘仆仆,但精神抖擞,为首一人大声说“卢制台,小的是文成伯属下,奉命前来禀报文登营已经出兵增援,就在多尔衮大军身后,请伯爷找一处合适的州县据守,等待援军到来,两面夹击鞑子!”

    周围的将领和士兵个个喜形于色,卢象升精神也为之一振,追问“你们辛苦了。文登营终于来驰援了,离此处还有多远?”

    “小的出发时,距离多尔衮的大军大约五十里,期间绕过他们时,还和外围警戒的马甲交过手,折损了两名兄弟。另外,关宁军和大同镇也在向这边靠拢,和文登营并行。”

    “甚好。”卢象升心里有了底气,“既然援军到来,那么我军就可以寻找合适的地方据守了。”对于关宁军,他不抱太大希望,相比之下文登营的驰援更靠谱一些。

    在撤退途中,因为担忧给沿途州县引来灭顶之灾,卢象升并未进入任何一个州县。从顺天府到河间府,这一路上都是小县城,城防简陋,驻军力量薄弱,如果贸然进入,万一没有守住,只会连累城中的军民——清军向来对于敢于反抗的城池一旦攻破后,多半会屠城报复。

    但是现在有了文登营的承诺,卢象升就敢找一处州县死守了,鞑子再厉害,光凭骑兵仓促之间也攻不下城池,等到文登营赶到,两面夹击,即便不能击溃多尔衮,至少能让其知难而退,化解眼下的困局。

    “前面最近的是哪个州县?”卢象升询问左右。

    “制台,前面不远就是冀州新河县了。”

    “就去新河。”卢象升下令,“让大伙加快速度,进入县城,接管防务,赶在鞑子追上之前布置城防。”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有了希望之后,原本灌铅一样的双腿突然变得有劲了,步伐比之前要快了许多。

    紧赶慢赶,部队来到新河县城下,骑兵率先冲到城门前,朝城楼上大声喊话“上面的人听着我们是宣大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督师卢大人所辖天雄军,现在奉命进入城内,抵御鞑子,速速开门!”

    城楼上的兵丁一听,脸上变了颜色。有人问道“鞑子有多少人?几千,还是上万?”

    喊话的骑兵忍住脾气回答“是奴酋多尔衮率领的入寇左翼大军,大约四万上下。鞑子已经在几十里开外,赶快开门,再晚就来不及了。”

    “四万?”城楼上所有的人都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兹事体大,我等不敢擅自做主,待我等禀明县尊,再做答复。”

    过了一会,卢象升领着人马走近,诧异地问“怎么,报上本官的名号了没有,为什么不开门?”

    “制台,这些胆小鼠辈一听是多尔衮的大军,吓破了胆,磨磨蹭蹭不开门,说是要禀明县令。”

    卢象升皱眉道“继续喊话,告诉他们,如果再不赶快打开城门,鞑子就要来了!”

    不等这边喊话,城楼上探出了几个头,大声叫道“县尊有令鞑子大军近在咫尺,而你们虽然穿着是明军打扮,焉知是不是鞑子假冒,为了避免鞑子混入城内,荼毒新河百姓,城门不能开,请你们上别处去吧!”

    “真是岂有此理!我们在前线和鞑子拼命,可是这县令居然贪生怕死,不让我们进城。”将领们顿时炸了锅,纷纷拔出刀剑,“制台,下令吧,咱们冲破城门,请出尚方宝剑,斩了这个昏庸县令,接管城防,抵御鞑子。”

    卢象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新河县铁了心将我们拒之门外,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如果在城外被鞑子追上,无险可守,对我们很不利。”

    他翻身上马“不能在这里和他们纠缠,速速前进,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将士们无奈,只能冲着城楼吐了口唾沫,恨恨地往前走。

    可是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棘手,到了十里之外的南宫县,居然碰到了同样的遭遇。南宫县守军也是以敌我不明为由,拒绝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内,说辞与新和县相差仿佛。

    原本被激励起来的士气又重新跌入了谷底,全军上下纷纷咒骂这些见死不救的地方官,脚下越走越慢。

    卢象升心情也非常沉重。他为了保护沿途州县,克制着绕道而过,等到援军即将抵达,需要依靠城池防御时,却被无情的拒绝,怎能不叫人心灰意冷?

    一路跌跌撞撞走到巨鹿县再次被拒后,卢象升终于下定决心“诸位,求人不如求己,既然这些州县都贪生怕死,想要独善其身,咱们就在野外抵御鞑子吧!只要全军上下齐心,定能坚持到文登营到来!”

    他举着马鞭指着前方“这里有山头、小河,咱们占据山坡,设置拒马,凭借河流背水一战,跟鞑子拼了!”

    。

第四百五十五章 进退两难() 
如果换做任何一支军队在连续行军两三百里并且得不到地方官府支持的情况下,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与即将到来的清军作战,只怕都会崩溃——当年孔有德率军从登州出发驰援大凌河,就是因为沿途州县不愿提供粮秣,饥寒交迫的士兵才在李九成的煽动下起兵作乱。

    但是由父子、兄弟、同乡组成的天雄军比其他军队有韧性得多,听了卢象升的命令,没有一个人发出怨言,都默默地开始构建工事,准备迎击数万清军骑兵的冲击。

    卢象升选的地方有大片的山坡,山脚下一条小河流淌而过,在河北的平原地形,仓促间能碰到这样相对有利的地形也算小小的幸运。如果在河对面设置拒马等障碍物,然后占据山坡的高度优势防守,理论上是可以给骑兵制造相当的进攻难度。

    可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河流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够,骑兵可以蹚水而过,只是速度减低了不少而已;山坡也算不上高——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丘陵——顶多给仰攻的清军增加一些麻烦,加上天雄军已经精疲力尽和双方兵力数量的巨大差距,能够坚持多久,连卢象升自己心里也没底。

    “不过是拼了这条命而已!上战场杀鞑子,本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没什么好怕的。如果我有什么三长两短,家里就靠你照顾了。”在制作简陋的拒马并摆放在河岸边时,有年纪较大的老兵对身旁的年轻人轻声嘱咐。年轻人没有吭声,默默地点头——也不知道年轻人是其子侄还是族人——类似这样的对话在人群中不时响起,也许是预感到这一战凶多吉少,底层的士兵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减压,看上去更像向亲戚、同乡交代后事。

    卢象升命将领们去指挥兵士构筑防线,自己拖着灌铅一般的双腿,艰难地走到山坡,坐在草地上,心情沉重地望着远处的地平线。

    莫非今日就要毙命于此吗?

    他很不甘心。如果给予他充足的兵力和权限,后勤保障到位,他是有信心和多尔衮一较高下,甚至击败对方的,而不是像丧家之犬一般被追逐到精疲力尽再杀掉。

    不过此时此刻再想这么多也没有意义了,只是亏欠了这些跟着自己转战南北的将士们。卢象升看着忙碌的兵士,长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远方滚雷一般的蹄声传了过来,然后地平线上冒出了白底金边的金龙旗,紧接着无数骑兵出现在视野中,一眼望去,无边无际,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卢象升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握住镔铁刀,大踏步走下了山坡。

    “儿郎们,准备迎敌!”

    ……

    伴随着隆隆的蹄声,大队骑兵迂回穿插,在硕大的几个空心方阵外围来回疾驰,可是却不急着冲击方阵,只是在高速掠过时抛射出雨点般的箭矢。手持火铳严阵以待的士兵们则以排枪还以颜色,双方都不时有人倒下,但伤亡比例并不大。

    “他奶奶的,这些鞑子真是可恶,敢来撩拨偏偏不敢冲阵!”方阵中央,站在陈雨身旁的张富贵恨恨地啐了一口。

    邓范纠正道“这些马军大多数是蒙……蒙古人,并非建奴。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精湛的骑射功夫。”

    “管他建奴还是蒙古人,都是鞑子,反正都是一伙的。”张富贵悻悻地说。

    蒋邪冷静地观察着战况,接上话头“应该是八旗蒙古的马军,建奴的马甲并不多。建奴的马甲和步甲更善于冲击阵列,长于肉搏,蒙古人则善长游动作战,骑湛。他们既然派出骚扰的主力是蒙古人,说明多尔衮和阿巴泰只想拖住咱们,并不是为了一较高下。”

    邓范点点头“的确如此。可是这一招我们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化解。”

    陈雨皱眉道“说来说去,还是吃了骑兵太少的亏,只能被动应战,却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现在打或不打,决定权都在他们的手里。”

    从阿巴泰的人马与文登营接触开始,这支蒙古人为主的骑兵就只是在外围放箭,始终不正面进攻。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文登营即使再着急上火,也无可奈何,守也不是,走也不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这么耗下去,以文登营火器的强大和专克骑兵的空心方阵,虽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支援天雄军的战略目的就无法达成;如果不与对手纠缠,继续行军,在没有阵列加持的情况下,燧发枪步兵的纵队只会成为大队骑兵的猎物,损失必然惨重。

    这样僵持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大半个时辰,看清军的态度,他们是铁了心要拖住文登营,而不是正面决战。

    陈雨思来想去,找不到好办法破解对手的策略,只得退而求其次。

    “马晁,从你的骑兵营再挑几个机灵的兵,想办法找到关宁军的队伍,告诉高起潜多尔衮派人缠住了文登营,想一举吞下天雄军,眼下只有他有机会增援天雄军,请他出兵。”

    邓范担忧地问“伯爷,高起潜会听你的吗?”

    “希望渺茫。”陈雨脸色严峻,“但凡有其他的办法,我也不会去求这个阉人,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了,只盼他能良心发现吧。”

    蒋邪惋惜地说“如果不是轻装出发,留下了山地炮,现在把炮架起来轰他娘的几炮,多砸死几个人,这些蒙古人也不会这么嚣张了。他们只能打顺风仗,伤亡一多,必然溃散。”

    “现在假设这个也没有意义了。”陈雨看着前方高速掠过的骑兵,“说到底,我们和鞑子一静一动,体力上占优势的是我们,他们这么跑下去,终究会有人乏马疲的时候,到时候就有机会了。”

    只希望卢象升和天雄军能坚持住,别让多尔衮的计划得逞,陈雨望着西南方向,心里想。如果让清军在大明腹地大摇大摆地全歼一支堪称抗清旗帜的强军,这对整个大明军民抵御清军的信心和决心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还会给以杨嗣昌为首的议和派最好的理由。

    只要有我在,就决不能看着汉人向这些通古斯蛮子低头,陈雨暗自下了决心。

第四百五十六章 巨鹿之战(上)() 
巨鹿县城外二十余里,原本平静的山坡、小河被巨大的喊杀声笼罩。

    以正白旗为主的三万多清兵开始轮番对并不大的山头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体格强壮的清兵驱策战马趟过小河,溅起无数水花,嚎叫着往天雄军的阵地冲了过去。

    步弓手们站在坡地上,用力拉开步弓,弓臂发出“吱呀”的声音。指挥的将领大声下令:“放!”所有人松开了弓弦,密密麻麻的箭矢斜斜飞向半空,划出了一道弧线,越过最高点后,一头扎了下来,发出呜呜的破空声。

    箭雨覆盖了河面,带着呼啸声的箭矢迅猛地飞入了人群。有些箭直接没入了水面,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更多的箭扎中了奔跑的清兵或者战马。

    许多战马被射中,巨大的疼痛让它们发出了悲怆的嘶鸣声,然后重重地摔倒,激起了冲天的水花。而清兵们大多是两层甲甚至三层甲,加上从山坡到河面的距离有些远,即使被箭射中,只要不命中面门等要害部位,大多不会致命,除了倒霉的家伙摔落河中被马蹄踩踏而死,其余人甚至连插在盔甲上的箭都不拔,依然马不停蹄冲向河岸。

    卢象升站在人群中,手握镔铁大刀,夕阳的光辉照在他身上,盔甲反射出金灿灿的光芒,宛如一尊披着黄金甲的战神。面对敌人凶猛的进攻势头,他并不慌乱,沉声下令:“步军结阵迎敌!”

    “杀!”整齐的喊声响起,步兵们端起长矛,紧紧挨在一起,结成了密集的枪阵,无数闪着寒光的枪头对准了前方,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隆隆的蹄声中,趟过小河的清军上了岸,踏上了坚实的土地,速度陡然加快,纷纷举起兵刃,大声吼叫着冲了过来。

    用削尖的树木赶制的简陋拒马发挥了作用,它们一线排开,构成了阻挡清军前进的又一道防线。汹涌的骑兵撞上了拒马,巨大的惯性让他们无法闪避,战马被木桩的尖头插中,嘶鸣着倒下,把背上的主人甩了下来。坠马的清兵要么撞上了拒马重伤或者毙命,要么就在落地之时被守候在拒马后的步兵刺死。清军像是一股洪水撞上了巨石,为之一滞。

    骑兵的速度被拒马减慢后,步弓手们又射出了密集的箭雨。拉近距离后,步弓的威力不容小觑,即便身着多层甲,清军还是被强劲的箭矢贯穿,颇多死伤。

    但是越来越多的骑兵冲了过来,把前面的人往前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