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152章

大明铁卫-第152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的攻击手段都是足以致命,不相伯仲,那么决定性的因素就是谁能坚持下去,谁更撑得住伤亡了。

    清军严苛的军纪和常年打胜仗形成的心理优势是他们的最大依仗,即使这场局部战斗的伤亡远远超出战前的预期,但是甲兵们硬生生顶了下来,即使身边的同伴一个接一个倒下,还是咬牙一箭一箭地射了过去。

    那边的火铳手战斗经验无法和对手相比,但是日复一日严格的训练让他们成了无法思考的机器——或者说残酷的战斗让他们无暇思考——除了听从什长、队官等军官的口令机械地装弹射击,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其实这也是近代化的火器部队独有的特点,把人变成战斗机器,不需要独立的思考,用团体的优势抵消清军个人的武勇。蒋邪作为战场最高指挥官,进入这样的短兵相接,他满肚子的主意也无用武之地,能做的就是把数量不多的预备队顶上去,弥补缺口,每倒下一名战兵,马上就有另一名补上,维持线列的完整。

    “呯呯呯……”

    枪声连绵不绝,烟雾弥漫了整个战场,弓箭与火铳的较量仍然在持续,但是平衡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对射刚开始的时候,清军占据了一定优势,主要是攻击的频率比对手更快。无论火铳手动作如何熟练,即使能够达到一分钟三枪的高效率,也无法与弓箭相比。但是随着战斗的持续,清军渐渐慢了下来,再强壮的甲兵,在射出了五六箭之后,也无法维持最初的射速,毕竟强弓重箭太消耗臂力,铁打的人也撑不住,整体的射击速度慢慢就降了下来。而火铳手从装填弹药到扣动扳机,相比于对手几乎不需要耗费什么体力,始终能够维持原有的节奏,此消彼长之下,甲兵们就渐渐支撑不住了,有些人连续射出十几箭之后,胳膊几乎都抬不起来了。

    对于交战的双方而言,战斗中的每一分钟都格外漫长,但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清军从一开始的气势汹汹,到逐渐不支,然后处于下风,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此时,侧面的战斗早已结束,蒙古人丢下了一地的尸体后,仓皇撤离了战斗一线,躲得远远的,任凭杜度如何呵斥,死活也不敢上了。

    杜度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这些蒙古人就是这样的尿性,打顺风战还行,一旦遭遇逆境,就溃不成军。他眼瞧着正面的战斗己方已经现出了颓势,连忙下令其余的人顶上去。。。

    “要是现在不冲垮明军,后面的仗就难打了。”他阴着脸对左右说。

    巴牙喇们举起了兵刃,大声呵斥着,让其余的甲兵下马,往前方顶了上去。一群群甲兵步行越过地上的尸体,大踏步迎了上去。

    蒋邪看得分明,下令:“命令山地炮攻击后方的鞑子!”虽然位于两个对角的大炮无法攻击近在咫尺的清军,还有误伤自己人的可能,但是可以攻击对方的援兵。

    “轰轰轰……”沉寂了一会儿的山地炮重新发出了吼叫,一枚枚的实心弹钻出了炮口,呼啸着往侧前方飞去。

    气势汹汹的援兵被炮弹砸的血肉横飞,队形一下就乱了。为了支援前方,清军只能下马步行,速度缓慢,完全是大炮的活靶子,对方在弓箭射程之外,光挨打不能还手,只能用人命往上堆。

    援兵还没加入,正面的清军已经崩溃了。随着弓箭的攻击频率越来越慢,而对手的火铳却无休止地射击,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气力不支的清军一个接一个被击倒,余下的人再也拉不开弓,只能绝望地往后跑,一个、两个、三个……很快就成了溃逃。

    巴牙喇们冒着呼啸的炮弹,挥刀劈砍着逃下来的甲兵,大吼:“顶上去,后撤者死!”

    对巴牙喇和军纪的恐惧让甲兵们陷入了纠结,后撤是死,调头回去还是死,该何去何从?

    逃下来的甲兵们在犹豫一番后,有人选择了继续后撤,被巴牙喇无情地砍杀,也有人选择返回战斗,但零星的反扑却被迎面而来的弹幕打成了筛子。

    在巴牙喇的弹压下,清军组织起了第二波攻势,但是对面的步兵线列气候已成,士气正旺,火力极其猛烈,援兵们进入弓箭的射程,还没站稳拉开弓,就接二连三被击倒,完全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

    正面被击溃,处于全面下风,侧面的牵制也彻底失败,杜度绝望地看着前方的战况,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这样的战斗完全是实力的较量,没有取巧的办法,如果不能冲破对方的步兵方阵,除了采取添油战术把人顶上去听天由命,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清军一波一波地冲上去,却被一轮又一轮的齐射击退,除了留下一具又一具的尸体,已经无法改变战场的局势。双方本来兵力相等,但是在反差巨大的交换比面前,清军的人越来越少,反击越来越弱。

    眼看杜度率领的两千清军就要以过半伤亡的颓势败下阵来,这时转机出现了,后方响起了隆隆的蹄声,黄底红边的金龙旗出现在地平线上,豪格的六千大军赶上来了。看到己方的主力到来,被打得灰头土脸的清军发出了欢呼声。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战术克制() 
豪格看到眼前的场景,大吃了一惊,对迎上来的杜度问道:“怎么回事,分兵才多长时间,你就被打成了这模样?我让你为先锋是为了试探对方虚实,不是给明狗机会各个击破的。”

    杜度羞愧不已:“我作战不力,被明军打得溃不成军,请肃亲王责罚!”

    换做往常,刚愎自用、性格暴躁的豪格早就把杜度骂得狗血淋头了,但是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折腾以后,豪格的暴躁性子收敛了许多,他没有一上来就破口大骂,而是仔细观察了前方的战况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股明军兵力并不占优,而且全是没有长矛兵、刀斧手保护的鸟铳兵,能够在安平贝勒的围攻下屹立不倒,甚至占据上风,看来并非善类。”

    杜度鼻子一酸,差点掉下眼泪,难得豪格能冷静分析战况,没有把屎盆子都扣在自己脑袋上,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把你的人都撤回来,让我这边的人上。”豪格说,“三倍的兵力,加上都是生力军,如果车轮战都不能全歼这支两千来人的明军,你我也无颜返回盛京,可以自刎谢罪了。”

    清军中军响起了锣声,这是鸣金收兵的信号。在前方苦苦支撑的清军残兵如临大赦,连滚带爬逃了回来,在他们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征战生涯中,还从没有这么狼狈的时刻,这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无法抹去的耻辱记忆。

    残兵们自觉地绕开正面,往两侧散开,避免阻碍援兵大军的前进方向。豪格手下的牛录章京们飞奔而出,大声呼喊自己的直属兵马出战。随着命令层层下达,近三千马甲缓缓出列,聚集在一起,蓄势待发。另外两千多包衣也被集结起来,准备配合马甲的攻势。

    蒋邪抹去了脸上的灰尘,吐了一口唾沫:“呸,鞑子想来车轮战,真是不要脸!”

    一名营官请示:“是否派人告知指挥使大人快点赶过来增援?”

    “不必。”蒋邪镇定地说,“之前和大人商议好,之所以兵分两处,是为了避免被鞑子部分兵力纠缠住,其余人绕道奔袭我们后方。我们主力是步兵,机动性没法和鞑子比,只能用这笨法子。现在豪格的镶黄旗主力出现了,这是好事,说明鞑子全部在这了,就不用担心后方了。”。。

    营官迟疑地问:“我们才一个协,现在打了一场,人数已经不足两千,而鞑子的生力军至少还有三千,加上两三千汉人包衣,这一战,怕是不好打……”

    蒋邪笑了,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和被硝烟熏黑的脸形成鲜明对比。

    “我的设想是:让我们的这个协作为砧板,给大人那边创造机会,让他当锤子,把豪格砸死在砧板上。不过锤子砸下来之前,砧板肯定会有不小的死伤,你会不会害怕?”

    营官先是一愣,继而涨红了脸,大声回答:“属下不怕!属下从威海卫开始跟着指挥使大人,一路打盐枭、叛军、海寇、鞑子,身上的疤少说也有七八条,从没有临战怯阵过!”

    “很好,好兄弟。”蒋邪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但是也不必太担心,鞑子被我们折腾得不成人形,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体力不济,加上先头部队被咱们打退,又失了锐气,只要撑到大人到来,胜利就是咱们的。”

    他对左右下令:“传我命令,趁鞑子还在部署攻势,将两个营合兵一处,以应付豪格的三板斧。”

    命令层层传递下去,战兵端着火铳跟着队官、什长小跑着改换队型,炮手紧张地推着轻巧的山地炮重新部署阵地,两个方阵在鞑子的眼皮底下从容不迫地合成了一个方阵,原来有些稀薄的步兵线列重新变得厚实起来。

    这一幕被一里多外的清军尽收眼底,豪格皱眉看着对方的调动,对杜度说:“重压之下还能从容变阵,对方的领兵之人有胆识、有魄力,这些兵也是训练有素……什么时候明军出了这样一支能打的部队,而且为什么会出现在朝鲜?”

    杜度摇了摇头:“皇上派了不少细作,可是一到铁山就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至今对铁山这支明军还是没有摸清底细。”

    豪格问:“安平贝勒和他们打了一场了,有什么建议?”

    “如果肃亲王要强攻,我建议,直接推上去强弓重弩,用人命堆,冲开阵列,才有取胜的机会。”杜度说,“敌人用空心阵,四面都可以还击,骑兵袭扰侧翼没什么用,再说八旗蒙古的兵已经被打怕了,而且战马的体力也无法支撑第二轮大范围的迂回作战,与其分散兵力勉强从三面甚至四面围攻,还不如将兵力集中在一处,硬碰硬击垮他们的正面。”

    豪格点头道:“我明白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他们为了防范骑兵攻击,摆出了四面方阵,但兵力也分散了,正面不到一千人,我们就把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

    苍凉的牛角声响起,清兵策动坐骑,缓缓前行,似乎不急着冲锋。两千多汉人包衣则被巴牙喇们驱赶着,抱着长矛、短刀甚至是棍棒等五花八门的武器,小跑着往前冲,看样子是要打头阵。

    蒋邪看到了清军的动向,皱起了眉头。不管是豪格还是杜度,这些清军将领无论天赋如何,战场经验都极其丰富,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放弃骑兵的侧翼迂回,用生力军集中兵力冲击空心方阵的正面,而且增加了一个招数,就是用包衣做炮灰,来消耗正面的火力,减少甲兵冲锋时的伤亡。

    这个变化对于己方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比起之前清军马甲加蒙古骑兵的组合攻击,要棘手得多。后者虽然打得热闹,又是正面骑兵冲锋,又是侧面牵制,但是花哨有余,并不实用,而且正好被空心方阵所克制;现在清军放弃了骑兵的优势,全靠步战,集中兵力攻一点,反倒让蒋邪为难了,这等于浪费了三面的火力,以四分之一的兵力来硬扛数倍于己的敌人,而且还不敢变阵应对,万一他们又派出骑兵奔袭两翼甚至迂回到身后呢?

第三百五十八章 最危急的时刻() 
双方的战术意图都一目了然,明军的空心方阵可以克制骑兵的迂回包抄,而豪格现在打算放弃骑兵的冲锋,用兵力占据很大优势的生力军硬吃正面,大巧若拙,蒋邪看穿了这一点,却无可奈何。

    牛角声再度响彻战场,镶黄旗的骑兵缓缓前进,两千多名包衣则被催促着顶在前面,快速向对方的方阵靠近。

    虽然蒋邪还没有想到如何应对敌人的战术变化,但是营级以下的军官已经开始了按部就班的战斗准备。他们不需要考虑复杂的战术,其职责就是按照既定的要求指挥战兵完成战术动作。

    “炮手准备!”

    “火铳准备!”

    随着密集的口令下达,炮手们紧张地用蘸水的刷子清洗炮膛,然后将炮弹装入膛内,火铳兵们则取出弹丸,塞入铳口,用通条压紧。

    包衣们快步向前,速度越来越快,到了五六百步的距离,就在督战的巴牙喇的催促下小跑起来。

    这已经是山地炮的最佳射程之内,负责火炮指挥的队官挥动了小旗,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轰轰轰……”

    隆隆的炮声中,数十枚实心炮弹从方阵的两个对角斜向掠过两军之间的空地,钻入了密集的人群中。

    “噗噗噗……”的闷响声连绵不绝,炮弹势不可挡地在人群中犁出了一道深深的血槽,奔跑的包衣不是被打穿了胸腹,就是断胳膊断腿,还有人的脑袋像被砸烂的西瓜一样绽开,鲜血混合着脑浆四处飞溅。

    这么犀利的火炮,汉人包衣们从未见过,他们被身边血腥的场面吓个半死,本能地调头就往回跑。督战的巴牙喇无情地挥刀砍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头颅,大声喊“后撤者死!”

    巴牙喇的凶狠让包衣们失去了逃跑的勇气,纠结了片刻之后,只得又转身往前冲,心里祈祷着炮弹不要砸中自己。还有脑子灵活的对同伴打气“不要怕,红夷大炮两炮之间要隔很久,拼命跑,到了跟前,大炮就没用了。”

    只可惜,以往对明军大炮的经验不适用于对面的对手,炮身短小灵活的山地炮不是笨重的红夷大炮能比拟的,这些刚进入战场的包衣低估了山地炮的射速。

    包衣们仅仅跑了五六十步,炮声又响了。

    “轰轰轰……”

    炮弹再度呼啸着飞了过来,无情地收割着生命。包衣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又被炮火轰得七零八落,上百人倒在了血泊中。如果不是后方巴牙喇亦步亦趋地跟着压阵,这两千来人早就作鸟兽散了。

    包衣们与对手只有三四百步的距离,可是这不算长的一段路,却成了难以逾越的死亡地带,山地炮高频率的炮击,让包衣们每走一段就要付出几十上百人的代价,几乎是用人命在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第四轮炮击之后,清军的先头部队推进到了两百步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