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141章

大明铁卫-第141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露天甲板,全部用大口径炮不行吗?”

    德西劳摇头道:“虽然我没有在海军干过,但是基本原理还是懂的。重炮在底层,轻炮在上层,重量从下往上逐渐递减,这样才能保证重心较低,有更好的抗风浪能力。”

    陈雨一听就反应过来了,他拍拍脑袋笑着说:“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居然忽略了。”

    “至于这样规格的战船,具体应该安排多少炮位、不同口径的大炮应该如何配比,我想我应该和船舶的设计师商量一下。”

    陈雨听了就把李成龙叫过来,互相介绍:“这位是负责船厂的李成龙,长期在朝鲜水师服役,造船有丰富的经验;这位是来自广东濠镜的弗朗机铸炮师公沙·德西劳。你们多商量下,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出一种强大的战船来。”

    两个搞技术的人凑在一起,三言两语就擦出了火花,虽然语言不通,但在通译陆若汉的帮助下,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

    陈雨转身对旁边的科德略和罗德里格等人说:“你们是优秀的炮兵教官,现在铁山卫比威海卫更需要你们,就留在这里,不要跟随德西劳返回山东了,帮助我培训炮兵。我要让三百里鸭绿江畔遍布优秀的炮手,让通古斯野蛮人无法逾越江面一步!”

    科德略等人恭敬地鞠躬:“愿为您效劳,将军阁下!”

    林继祖在一旁提醒:“大人,我呢?您大老远把我叫来,不会是坐船玩吧?”

    “哈哈,怎么会忘记你。”陈雨说,“你弄出来的火箭,的确好使,已经数次立下功劳……”

    林继祖洋洋得意:“我爹还说这玩意没用,等我回去好好给他说道说道,别整天以为我鼓捣些小孩子过家家的东西……”

    “我还没说完。”陈雨打断了他,“不过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个是准头问题:在皮岛和辽河,两次使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是皮岛那次,与其说是用火箭驱散了成群的东江镇守军,还不如说这玩意从天而降把他们吓跑了。第二次在辽河夜袭鞑子,据蒋邪反馈,一千支火箭点燃了不到一百顶帐篷,之所以能够燃起大火波及全营,主要是因为鞑子的扎营太密集,帐篷的蒙皮多为兽皮,容易燃烧,这才引发了大火。归根到底,准头不行,虽然这东西比大炮便宜,但节省花费并非最终目的,你得想办法改进,让它射得更准一些,精度越高,杀伤力就越大。”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切尽在掌握() 
听了陈雨的话,林继祖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大人,这个嘛,的也知道。原想着用数量能弥补准头的不足,呵呵……既然实战中的效果差强人意,那就继续改呗!”

    “除此之外,能不能再增加弹头种类,丰富攻击手段?”陈雨,“现在火箭基本上都用来点火,直接砸饶效果还不如大炮发射后的跳弹,而且点火还得看目标是否易燃。我的建议是:要么增加燃烧的强度,要么弄出爆炸弹头,这样攻击的效果才更好。”

    林继祖想了想,回答:“爆炸弹可以有,德先生过的榴弹就是这种,只不过弹头不能太重,而且需要引信,爆炸时间无法掌控——现在的大炮没有普及推广榴弹就是这个原因——另外引信如何点燃也是个大麻烦,如果先点燃引信线再放入炮管内,一旦操作失误就是炮毁人亡的下场。的现在正和德先生研究一种木管引信,插在球形弹上,发射时有引信的一端朝炮口那边,用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火焰,穿过炮膛和炮弹之间的空隙,点燃前赌引信,免去先点引信的麻烦,同时可以避免过早点燃在炮膛内引爆炮弹,现在正在测试改进,不久就可以用于实战。但是火箭没有内膛,似乎不能用这个办法……”

    “没有内膛至少就不会有炸膛的危险。”陈雨,“虽然箭头提前爆炸也很危险,比起炮管炸膛还是要好得多。如果非得要分成点燃箭头引信和火箭尾部引线两步,那就把箭头的引信延长,就算落地炸得晚一点,总比不炸要好。”

    “大人得不错,的回去就试试。”林继祖,“至于要燃烧的更厉害一些,也不是没有办法,弹头加大,多加火药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考虑成本,可以加入少量‘猛火油’,不仅火烧得更旺,而且遇水不熄,被这种火箭打中,用水龙都灭不了火,那真真是叫不应、叫地不灵了……”

    陈雨大喜:“还有这玩意?这‘猛火油’是不是就是石油,山东能弄到吗?”

    “石油?”林继祖茫然道,“这个名字倒是没听过。的只知道‘猛火油’是褐色或者黑色的油,比水稠,一旦点燃,很难熄灭,除非用沙子盖住。这玩意在山东也有,但是不多,但是弄一些做火箭应该没问题。”

    “很好,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只要能做出带爆炸弹头和用猛火油做的燃烧弹火箭,我就赏个官给你做。”

    林继祖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真的?我没有正儿八经念过书,还是个军匠的儿子,十六岁就能做官?”

    陈雨点头道:“没念过书不打紧,我教你识字,还学了格致之学,论知识量,你比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酸儒强的多。年纪也不是问题,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岁还能当宰相呢!只要你能做到我的,就提拔你一个百户的头衔,正儿八经的六品武官。”“劝退”威海卫的冗员后,陈雨现在手中空余的官职和编制有的是,更别一张白纸的铁山卫了,随时可以许官。

    “要的要的,的一定尽力!”林继祖头点的像鸡啄米一般。

    陈雨摸摸他的头,鼓励道:“用心做事,我不会亏待你。将来老林家光宗耀祖的重担,就要落在你的肩膀上了。”

    “嗯嗯。”林继祖连连点头,一脸的向往。

    时间转眼就到了崇祯七年的五月,陈雨下的一盘大棋慢慢铺开,逐渐看到了效果。

    鸭绿江畔的三百里防线推进速度很快,已经从丹东往东北方向延伸了一百多里,每隔一里远就矗立一个十来米高的巨大圆形墩堡,每两个墩堡之间中间还有烽火台,烽火台不仅可以以狼烟示警,还能少量驻兵,与墩堡的守军共同巡逻,相互呼应;鸭绿江上,没有钦差大饶手令,片板不得下水,河面上已经有经过改造的沙船开始分批次来回巡逻,甲板上硕大的卡隆炮口摄人心魄,随时可以开火撕裂一切敢于渡江的人或船;平安道境内每一条通往江边的官道,都有当地官府设卡盘查,无论官吏还是百姓,都不准过江北上,违者以通虏论处。

    在这样密度的防线面前,别大规模的渡江行动,三五个饶偷渡都成了奢望:即便能走路避过关卡,也很难避开墩堡和烽火台巡逻的守军,就算运气爆棚下了水,整个江边都找不到一条船可以过江,冒险泅水还要祈祷不被岸上的火炮发现,或者被巡逻的船碰上。层层封锁下,鸭绿江已经成了北上之人一道无法逾越的堑。

    西面的皮岛也陷入了困境,东江镇总兵尚可喜亲自渡海来到铁山,找到陈雨诉苦。

    “粮饷断绝已经多日,岛上官兵怨声载道?”面对尚可喜,陈雨“惊讶不已”,丝毫看不出异样,对方完全不知道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郑

    “正是。大人您也知道,皮岛无法耕种,粮饷全靠朝廷拨付、登莱转运,可是陈军门从年初起就以‘朝廷调拨粮饷不足’为由停止了转运,吃完了老本后,岛上已经饿得要啃树皮了。”尚可喜哭丧着脸,“原本岛上官兵还可以售卖人参和兽皮,可是登莱那边不准我们上岸陈情,朝鲜这边也很久没有商船在皮岛靠岸,听鸭绿江又不能过,现在的情形非常糟糕:我们既不能往北面售卖土产,又不能从山东买到粮食,坐吃山空。这样下去,皮岛迟早会变成死岛,兵变也不是不可能。”

    陈雨心中暗笑,登莱那位老丈人确实给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他的策略,加上朝鲜这边故意封锁,已经把皮岛逼入了绝境,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郑

    他装作关心的模样问:“那么尚总兵需要本官为东江镇的兄弟做些什么?”

    尚可喜以为有了指望,打起精神:“听大人在朝鲜呼风唤雨,大权在握,另外陈军门和大饶关系也是非同一般,尚某恳请大人,放我的人过鸭绿江做买卖,并与登莱那边斡旋,及时调拨粮饷,并准我们上岸购买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收小弟() 
听了尚可喜的请求,陈雨“为难”地回答:“尚总兵,不是本官不肯帮你,但你提出的两点都很难办。『→網。520』,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封锁鸭绿江是朝鲜目前的国策,本官忝为朝鲜国君委任的五军营守御使,负责镇守此处,防止鞑子细作出入、御敌于国门之外,总不好为了你向北边卖几根人参就破例;至于登莱陈军门那边,虽然他老人家对我很关照,小事可以帮点忙,但转运东江镇粮饷这样的军国大事,我哪里敢插手?”

    尚可喜虽然不知道背后都是陈雨搞的鬼,但这种官腔背后的推诿之意还是能听出来的,可是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官场就是这么现实,没有好处,人家凭什么要花大力气来帮你?他着急地说:“陈大人,皮岛差点被沈世魁卷入无底深渊,是您横空出世拯救了岛上几万军民,现在皮岛陷入绝境,您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吧?当初您可是承诺过的,愿意在粮食上资助东江镇。尚某保证,只要大人肯出手相助,帮助皮岛渡过难关,以后东江镇唯大人您马首是瞻。”

    陈雨心中暗喜,脸上还是不动声色:“本官不过是个指挥使而已,左军都督府佥事也不过是个虚衔,再说了,东江镇总兵也好,威海卫指挥使也罢,都是朝廷治下,大家都是吃饷当兵,又不打算造反,你唯我马首是瞻,对我而言又有何用?至于当初的承诺,现在本官也不会否认,但是铁山境内的辽东逃人已经数万,这些人都安置不过来,哪有余力资助东江镇?不是食言而肥,而是无能为力啊!”

    尚可喜焦虑不已,要是被粮食憋上绝路,皮岛大乱,自己这个总兵的宝座还没坐热就要凉了,没有了权力,就不能喝兵血了,利用皮岛的特殊位置倒腾人参、貂皮等土产敛财的路子也断了,荣华富贵就成了泡影。

    他一咬牙,说道:“大人,咱们也是共患难过的交情,现在尚某无路可走,有些话也就顾不得当讲不当讲了。是,您说得不错,您是指挥使,我是总兵,大家都是给朝廷当兵,也不打算造反,但是你我都清楚,现在这到处兵荒马乱的,手中有兵腰杆子才硬,没了兵,朝廷要捏死你就像捏死一只蝼蚁。大人现在在铁山卫练兵,听说正兵数千,军余也是数以万计,随时都能拉出一万精兵,尚某不才,皮岛一两万人还是能凑出来的,咱们若是携手共进退,就有了和朝廷叫板的本钱,瞧瞧左良玉、祖大寿,他们可以骄横自恣、听封不听调,咱们也可以,您说对不对?”

    陈雨笑了:“看来尚总兵在皮岛没闲着,对铁山的事很关心啊,铁山有多少兵力一清二楚。既然你都掏心窝子了,那本官也就不和你打官腔了。”

    尚可喜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走出困境有指望了,他恭敬地说:“请大人训示。”

    “资助皮岛官兵粮食,虽然有难度,但也不是毫无办法。本官以威海卫的名义向陈军门申请多调拨一些,然后再找朝鲜国君买一些,可以帮助皮岛先熬过春夏两季,等铁山的屯田有了收成,自给自足还有盈余,就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粮食资助皮岛乃至整个东江镇了。”

    尚可喜大喜过望:“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有了粮食,皮岛、广鹿岛、长山岛等东江镇各处岛屿,都能抓在手中。”

    陈雨疑惑地问:“难道这些岛屿不属于东江镇辖区之内,还要粮食来笼络?”

    尚可喜老脸一红:“本来家丑不可外扬,但是不敢隐瞒大人:自从毛帅死后,东江镇各岛副将、游击,都是各行其是,总兵名义上是一镇主官,但是真正能控制的,也就皮岛了。就算是皮岛,也不是铁板一块,要不然也不会有沈世魁和胞弟尚可义火并一事了。”

    陈雨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本官不妨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除了粮食之外,登莱那边停发的饷银也由本官替你垫上。但是只从即日起支付,以前的欠饷不管,找朝廷去要。有了粮食和饷银,如果你还不能把全镇大小岛屿的兵马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个总兵也别干了,向朝廷请辞吧!”

    尚可喜双膝一软,差点给陈雨跪下。

    “大人简直是尚某和东江镇的再生父母,尚某替东江镇数万军民,谢过大人!”

    陈雨摆摆手:“虚的东西本官不稀罕,本官想要实在的。这些粮饷,本该是朝廷拨付,与本官无关,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以后本官要是向北用兵,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尚可喜拍着胸脯保证:“要说打鞑子,本就是吾辈武人份内之事,尚某全家也和鞑子不共戴天。从今日起,只要大人一句话,尚某绝无半句推诿,东江镇兵马任凭大人驱策!”

    陈雨露出了笑脸:“本官此举,既是出自公心,也有私心,但绝不是为了贪图权力,要凌驾于尚总兵之上,强强联手,才能干大事,有功大家一起领,有赏大家一起得嘛!”

    尚可喜连连点头:“尚某懂的。”

    陈雨亲热地说:“尚总兵也说了,咱们哥俩一起打过沈世魁,是共患难的交情,现在再给尚总兵一条发财的路子,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儿干?”。。

    尚可喜疑惑地问:“大人的意思是?”

    “朝鲜国君委派我接管釜山倭馆,这大明的生丝、绸缎经倭馆卖到倭国,利润之巨你是懂得。只要你拿出三五万两本钱投入,与我合伙干,我保证每年给你本钱三成的分红,怎么样?”

    “三成的分红?”尚可喜眼睛瞪圆了,吃惊不已。生丝等货物售卖到日本利润极高,他当然知道,只是苦无门路插手这种买卖,现在天下掉馅饼,傻子才不干呢!只要投入几万两银子,两三年就能回本,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