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铁卫 >

第112章

大明铁卫-第112章

小说: 大明铁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清军的视角,他们看到对面的炮口冒出火焰之后,一个个黑乎乎的桶状物体飞出了炮膛,然后裂开,散布成大片的黑点,乌压压飞了过来,瞬间就到达了自己眼前。

    很多清兵的知觉就停留在这一刻。下一个瞬间,密集的弹丸像一场金属风暴般扫过,保持拉弓姿势的清兵在风暴中被打成了筛子,绽放出一团团血雾,断裂的弓臂和残缺的肢体顺着弹雨的方向朝后方飞去,许多人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声,就变成了一滩肉泥。

    一轮炮击之后,河边几乎没有站立的人,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几百名甲兵被一扫而空,河水几乎被染成了红色,到处是尸体、伤员和漂浮的断肢、弓箭、铠甲碎片。

    阿济格很幸运,站在他前方的几个甲兵恰好成了他的肉盾,其中一人更是被弹丸巨大的冲击力推得腾空而起,砸在了他身上,挡住了好几颗致命的弹丸。阿济格也被这股力道推到在河水中,虽然摔了个七荤八素,但恰好避过一劫。

    等他从河水中站起来之后,茫然四顾,心里还没明白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大清勇士就这样全倒下了?

    几名同样幸免于难的人也爬了起来,其中一个梅勒章京脑子转的快,蹚水走到他身边,嘶声说“主子,赶紧走,这些炮非人力所能敌,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几人连拖带拉,把还没回过神来的阿济格带上了岸,不要命地往大营跑去。

    陆续有清兵从水中爬起来,许多人因为被同伴挡住了部分弹丸,负了伤,但是还能行动,都挣扎着往岸上跑。

    卡隆炮的炮管短,装填快,很快第二轮炮击又来了。

    “轰轰轰……”

    又一轮象征着死亡的葡萄弹扫过,踉跄着蹚水上岸的残兵在弹雨中被撕成了碎片,整个河面上就再也没有活人存在了。

    阿巴泰老成持重一些,没有跟随阿济格下水,以肉身对抗大炮,留在了营中收拢溃兵。趁着对面的炮改变攻击对象,有了喘息的时间,他指挥手下把大营的局势稳定了下来,能动的人都上了马,只等主帅一到就撤退,离开大炮的攻击范围。

    当他看到几个人架着阿济格跑回来时,赶紧迎上去,大声说“英郡王,情势危急,必须赶紧拔营撤退,赶紧下令吧!”

    阿济格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也不复刚才的凶悍,低声说“请七哥代为指挥,传我命令,全军后撤十里。”

    整个大营喧闹起来,人声和战马嘶鸣生混杂在一起,军官们大声吼叫着,士兵们匆忙收拾一番,拨转马头往西北方向撤退。地上到处散落抢来的细软财物,这时也没人去捡了,钱财没了还可以再抢,毕竟性命要紧。至于营帐,更加顾不上了,离开这块要命的地方再说。

    船上,苏大牙看着大队骑兵撤离时卷起的烟尘,惋惜地说“大人,就这么看着鞑子跑了?”

    陈雨叹了口气“卡隆炮射程有限,只能抵近到五百步以内,要不然我们也不必紧挨着河岸炮击营地了。对于逃跑的鞑子,有心无力。可惜了,咱们这样四五百料的船不能装重炮,要不然朝鞑子的屁股开几炮,保准又能留下几百具尸体。”

    蒋邪也说“现在能取得这样的战果,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因为咱们的船是沙船,船底较平,吃水浅,可以靠近河岸,换做福船,能不能开进辽河都难说。”

    “不过鞑子肯定不会跑远。皇太极要求他们扼守此处,是为了防范大明出兵,守住侵朝大军的后路,只要他们没死光,就不敢擅离职守。”陈雨说,“猴子,让林三带人再去侦察鞑子的动向,如果他们换个地方扎营,咱们再想办法对付。”

    张富贵应下“是,属下立刻去办。这大股骑兵有蹄印,除非下暴雨,否则很容易追踪。”

    一场袭击战就这样告一段落。船队在河边停泊,进行休整。陈雨一边派人追踪清军的踪迹,一边让人上岸察看营地,清点战果。

    太阳下山之前,蒋邪来向陈雨禀报“经过初步清点,鞑子死伤人数大约是一千余人,大部分是在河边被葡萄弹打死的,少部分是在营地遭袭时被炮击身亡或者混乱中被马蹄踩踏而死。另外,还抓了几个活口,伤的不算重,其余的没有咽气但无法动弹,都已经补刀了结了。”

    陈雨听见还有活口,便说“把抓来的俘虏带上来问话。”

    四个俘虏被带了进来,眼神闪烁,不安地看着四周的人。

    陈雨问“你们能听懂汉话吗?”

    当中一个人点头哈腰地回答“这位将军,我能听懂,将军要问什么,小人一定如实回答。”开口却是一口正宗的辽东话。

    陈雨有些意外看着他光溜溜的脑门和后脑勺上的辫子“你不是满人,是汉人?”

    “是的,小人祖籍盖州卫,老家离这梁房口不远,名叫张忠旗,几年前被鞑子抓去,做了包衣,这次也是跟着主子一起出征,帮着搬运盔甲、兵刃以及抢来的财物……”

    。

第二百六十二章 阿济格的底牌() 
这个名叫张忠旗的汉人口齿伶俐,几句话就把自己的情况介绍的清清楚楚,只是脱口而出的“主子”二字让陈雨皱起了眉头。

    “你没受伤,为什么没有跟着你的主子跑?”

    张忠旗立刻反应过来,慌忙磕了几个头,解释道:“将军,小人给鞑子做奴才并非本愿,只是被逼着叫主子几年了,一时改不了口。小人没有跟着跑,是因为不想再回盛京给鞑子当牛做马了。平时他们看的严,没机会逃,这次他们吃了败仗,正好是个机会,所以躺在尸体中间装死……”

    陈雨想了想,这个说辞从逻辑上说得通,如果他的话都属实,那么可以断定,这就是一个胆子小却又不甘为奴的小人物,不敢冒着被砍头的危险逃跑,只能在沉重的奴役下卑微地生存,寻找着脱离苦海的机会。

    “那么这几个人呢,也是汉人?”

    张忠旗小心地介绍:“他们三个,两个是朝鲜人,分别是金在石和安宰贤,一个是海西女真,叫做满泰,都是被鞑子抓去做奴才的。”

    陈雨奇道:“朝鲜人被抓去奴役不稀奇,怎么女真人也沦落到这地步?”

    一个身材敦实的男子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说:“将军大人,我叫满泰,来自海西四部之一的辉发部落,二十多年前,努尔哈赤带人杀了我们的首领拜音达礼,吞并了辉发部,并把敢于抵抗的部落族人后裔世代定为奴仆,我就是其中之一。”

    包括陈雨在内,众人都是第一次听说满人内部也有这样残酷的内斗,以至于女真人也有沦为奴仆的,一个个将信将疑。

    张忠旗解释:“将军,他说的都是真的。归顺了老奴的海西女真也能做官,分入八旗,还有自己的牛录,但是手上染过建州鞑子的血而且又拒绝归顺的女真人,有不少被老奴下令后人世代为奴,以示惩戒。在他们眼中,海西女真和野女真比建州女真低一等,只比汉人和朝鲜人地位高,但是要想出人头地,也得凭借战功才能立足。”

    “好吧,本官姑且相信你们的话。”陈雨决定不去纠结这些事情,毕竟对他而言并不太重要,“但是不管你们和鞑子的关系如何,在本官看来,都是一伙的,本应该一刀砍了……”

    四个人一听有些慌,张忠旗和两个朝鲜人更是连连磕头求饶,“大人,我们不是鞑子的人,也没有害过大明官兵、百姓的性命,求大人饶命……”

    陈雨没有接他的话茬,继续说:“你们是否跟随之前的主子入关、有没有粘过大明百姓的血,这些都不重要。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保住自己的性命:把这支军队的所有详细情形都告诉本官。如果能够对我们追上并且击败他们的行动有帮助,本官就放你们一条生路。”

    “将军尽管问,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通过询问,陈雨知道了这支军队的大部分情报。

    主帅阿济格,清廷的多罗武英郡王,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以“剽悍少谋”著称,曾是镶黄旗旗主,后被剥夺旗主之位,现在是小旗主(注1);副手阿巴泰,多罗饶余贝勒,努尔哈赤第七子,不受皇太极待见,镶白旗的小旗主。全军一共六千余人,镶黄旗和镶白旗的旗丁正军占一半,其余是两旗自愿跟随出征的余丁和包衣阿哈。

    陈雨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在河边这一战,鞑子的正规军死了快一半,剩下的旗丁不到两千人,其余的就是没有正式编制的余丁和包衣奴才了?”

    张忠旗点头哈腰:“是的,将军。”

    陈雨目光越过几人,投向西北方向,“阿济格的底牌我已经摸清了,现在就看林三能不能找到他们落脚的地方了。”

    入夜,河边升起了火堆,负责在岸上警戒的人守在火堆旁,关注着陆地方面的动静,其余的人则在船上休整。

    子时,蹄声从远处传来,火堆旁的士兵警惕地操起火铳,对准蹄声的方向。

    很快,树林中有几名骑兵钻了出来,大声说:“自己人。赶紧让我们上船,有军情告知大人。”

    没多久,陈雨的座船上舱室内亮起了灯火,把舱内照的宛如白昼,陈雨和几名军官全都起来了。

    “鞑子残部在十里外的山谷驻扎?”陈雨追问,“周围的地势如何?”

    林三回答:“鞑子或许是吃了背靠河流的亏,现在学乖了,选了一处三面环山的山谷,只有一个出入口,易守难攻。”

    蒋邪问:“山谷多高,能不能从上面攻下去,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绝无可能。”林三摇摇头,“三面都是陡峭的悬崖,最高处有二十丈,不管是徒手攀爬还是用绳索垂吊,都很危险,而且途中很难不被鞑子发现。”

    陈雨重复了一句:“三面环山,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个出入口,易守难攻?”

    他沉思片刻之后,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样的地形确实易守难攻,攻击方很难攻进去。不过换个角度来看,里面的人也更难出来,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成了瓮中之鳖。”

    然后看向蒋邪,笑着问:“我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你想到了吗?”

    蒋邪也笑了:“我也想到了,估计和大人想的一样。”

    陈雨嘿嘿一笑,提议道:“我把我的法子写在手心,你也一样,然后一起打开,如果一样,那就按这个法子来,如何?”

    “听大人的。”

    ——————————————————————

    注1:满旗初起时,旗主管辖全旗所有事务。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设固山额真,为旗的军政长官,语意虽同,但时与旗主有隶属关系,虽拥有很大权力,但他毕竟不是本旗军队之主子,不是本旗兵士的最高统帅,而只是总管本旗一切事务的最高官将,真正的一旗之主乃是该旗之旗主贝勒。所以,坊间把固山额真称为“小旗主”。

    

第二百六十三章 水下的刺杀() 
两人取来笔墨,在自己的左手手心各自写下了答案。然后互相伸到对方面前,发现都是简明扼要的两个字,而且一模一样,忍不住相视一笑。

    旁边的人按捺不住好奇心,想看看是什么妙计,可是两个当事人很快就不约而同地握紧了拳

    “英雄所见略同。既然看法都一致,那就按这个计划来。”陈雨当即拍板,“鞑子伤亡颇重,估计会休养几天才会走,我们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上午出发。”

    半个时辰后,船上的灯光逐渐熄灭,船队陷入了沉寂,只有河水流动发出的水声。远处,岸上几堆篝火闪动着,发出微弱的光,除此之外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黑暗中,几个身影从船队末尾的一艘船上悄悄潜入水中,轻手轻脚地划动,往某个方向游去。

    因为不敢惊动船上和岸上的人,几人都非常小心,动作幅度非常小,游了好一会还没有到达目标所在位置。其中一人忍不住压低声音问:“苏掌柜,咱们这么干能成吗?”

    “放心吧,王兄弟,现在夜深人静,没人会发现咱们要做的事。”

    此时天空中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依稀可以看出,说话的两人赫然是苏忠和王为民。

    苏忠给王为民鼓劲之后,扭头看着前方几百米处的目标——陈雨所在的座船——咬牙切齿地低声说:“这个点都在睡觉,只要把船凿沉,狗官在睡梦中就一命呜呼了。”

    他一心想要杀了陈雨,可是忌惮其身边的顾影及成队的兵士,不敢明着动手,只能选择凿船这个原始的办法。而且时间必须选择在深夜,白天动手容易暴露自己,同时在清醒的情况下船上的人可以及时逃生,只有在熟睡的深夜,人的警觉性降低,等发现船沉时就来不及了,即便跳水,船沉没后巨大的漩涡也能把人吸进去。

    王为民沉默了片刻,然后问:“杀了他之后呢,咱们何去何从?这些人肯定疯了一样追杀咱们,这旅顺口一带是没法呆了……”

    苏忠一边划水,一边得意地说:“我已经想好退路了,不管能不能得手,事毕之后,咱们带着船去辽东,投奔鞑子,不,投奔大清!大清陆战无敌,可是没有水师,你看白天那一仗,他们就是吃了没有船的亏。投奔过去,咱们这样的人肯定能得重用,说不定还能混个王爷当当。”

    王为民呆了一下,停止了前进,愣愣地问:“投奔鞑子?”。。

    苏忠见他停下来,便拉了一把:“干什么呢,赶紧上啊,夜长梦多,要是多耽误会,就快天亮了……”

    十几分钟后,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目标船只。他们从腰间抽出了锤、锥等工具,然后深吸一口气,潜入了水中。

    王为民的水性不如这些海盗,便没有参与凿船行动,只是躲在船体的阴影处,负责预警。

    想在不惊动岸上和船上人的情况下把一艘四百料的沙船凿沉,不是个小工程,只能小心翼翼地动手,一点一点凿,避免让底舱的人发觉。苏忠等人在水里待了一会之后,重新冒出水面换气。

    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