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78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78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递给齐小霞,看着她的眼睛说:“先记到账上,一会我到柜台结算。”

    等刘运升掏出钱包时,齐小霞已经知机地转身走掉了。

    跟着杨昆走上楼梯时,刘运升说道:“没有空桌就不要勉强,咱们等一下又没关系,大家进门都是客,没必要厚此薄彼。”

第153章 :宾至如归() 
杨昆推开楼梯口东侧的仿红木门,朝众人作了个“请进”的手势,笑着说:“头一天试水,实在是经验不足,有点手忙脚乱,可就是再忙再乱,也得给自家人留出吃饭的地儿不是?”

    刘运升留意到木楣上方挂着“总经理办公室”牌子,进门却见房间正中摆着一张餐桌,和房间另一侧的办公桌椅及铁皮文件柜遥遥相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见他的表情有些惊讶,杨昆笑着解释道:“餐饮业属于勤行,我二叔名义是饭店的总经理,实际上还兼着采买、会计、出纳和司机,平时基本上没什么时间坐办公室,就在这添了张桌子,以备不时之需,可巧今天就派上用场了。”

    刘运升理解地点点头,打量室内中规中矩的装修风格,和刚才所见的富丽堂皇的就餐大厅相比,多少显得有些寒酸,家具陈设也多以实用为主,并无太多出彩之处。

    目光游移之际,挂在办公桌后面墙上的一幅狂草吸引了他的注意:“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宜乘虚蹈隙,出奇制胜。”

    刘运升自幼饱读诗书,对于这段文字的出处自然是了然于胸,凝神辨别其书法风格,见字体狂放多变,笔势粘连不断而圆转如意,颇得一笔成书的精髓,笔法虽稍嫌生涩,却隐然有种锋芒毕露的豪迈。

    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杨昆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信手涂鸦,让您见笑了。”

    “这幅字是你写的?”刘运升有些惊讶地问了句,随即便释然地笑了起来,“字是好字,寓意也不错,这个‘宜’字尤其改得好,有股置锥于囊中的自信与傲气。”

    杨昆心中大起知音之感,由衷地赞道:“刘叔叔博学,佩服。”

    在餐桌旁坐下后,刘运升掏出钱包,抽出两张钞票递给他,说:“小杨,同学情谊归同学情谊,饭钱该收还是得收的。”

    杨昆摆手不接,笑着答道:“小亮帮了我好大的忙,早就许诺请他吃饭,一直拖到现在,心里已经够过意不去的了,再者说,自家的店,那些钱还不是左手出、右手进,开饭店有多少利润,想必您多少也了解一些?”

    刘运升见他态度诚恳,也就不再坚持,收起钱包,说:“看你说话、办事,比同龄人成熟得多,也自立得多,小亮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又能帮你什么忙?”

    一直没机会插嘴的刘小亮不干了,拧眉挤眼地埋怨道:“爸,我还是不是你亲儿子了?”

    说笑几句后,杨昆从敲门进来的齐小霞手中接过点餐单,递给刘运升,说:“刘叔叔,你们先点菜,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刘运升简单看了一眼,把餐单递给妻子,问齐小霞:“你们这里的特色是什么?”

    “咱们店里以火锅为主,主营特色就是川味火锅,有清汤、麻辣、鸳鸯三种锅底,如果您几位能吃辣的话,建议您品尝一下我们主打的鸳鸯火锅,兼顾麻辣和清汤口味,涮菜以精选羊肉为主,另有肥牛、毛肚、百叶、鸭血和大虾等,素菜类有土豆、白菜、萝卜、豆腐、粉丝……主食有绿豆杂面、手擀面和方便面。”

    “就来个鸳鸯火锅吧。”赵秀芹征询过先生和儿子、女儿的意见后,勾选了几样肉食和菜蔬,将点餐单还给齐小霞,又好奇地问道:“你们对每一个顾客都是这么耐心么,还是说只有熟人才有这待遇?”

    齐小霞笑答道:“进门都是客,自然是一视同仁的,我们杨总刚才还教育我,说顾客才是我们真正的衣食父母,只有切实照顾好每一位顾客的感受,将宾至如归这句话真真切切地落在实处,我们的饭店才能越办越红火。”

    刘运升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说:“宾至如归,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能保持这位心态,财源广进就不是纸上画饼,你这个同学不简单。”

    最后一句话却是对刘小亮说的。

    齐小霞笑着说了声“谢谢”,问过大家都不喝酒,便向他们推荐了大瓶装的雪碧,替各人摆好餐具,顺便斟上茶水,然后微微躬身告退,顺便带上了房门。

    一杯茶喝了没几口,有人在外面轻轻敲门,刘小亮提高嗓门说了句:“进来。”

    浅笑盈盈的女服务生帮双手端着锅底的男同事推开门,自己推着不锈钢骨架、竹篾编织而成的多层送餐小车跟着进来,“您几位点的鸳鸯火锅。”

    等她揭开圆桌正中间的钢制盖板后,众人才发现餐桌下面另有机关,单孔煤气灶就固定在底层隔板上,打火装置却贴心地改装到了桌面的钢制隔热层上。

    “锅底有点烫,麻烦各位让下。”男服务生小心翼翼地将不锈钢汤锅放到灶火上,锅边恰好和桌面平行,问过刘运升和刘小亮能吃辣,细心地转动汤锅,将红油锅底那一面朝着他们,打着火,仔细提醒过刘小亮如何控制火势大小,然后躬身告辞,说:“需要加汤的话,我就在走廊里,您开门招呼一声就来。”

    女服务生将送餐小车推到刘小亮右手边,依照口味的不同,将每个人点的麻酱、蒜泥和海鲜味小料分别摆放到他们面前,替大家倒上雪碧,然后摆手指着汤锅说道:“在各位就餐之前,请允许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咱们店里主打的鸳鸯火锅。”

    成功地吸引了客人们的注意之后,她用温婉的语气和适中的语速向大家讲解道:“红油辛辣浓郁、白汤清淡宜人,中间的小汤锅里是本店秘制的野生菌汤,清淡、微苦,功能生津解毒,和辛辣刺激的红汤有阴阳相冲的功效,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钙、镁、磷、胶原蛋白,各种营养成分按比例搭配,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最后,感谢各位到本店就餐,您几位的菜齐了,请慢用。”

    赵秀芹在计生委工作,除了和先生一同出席各种宴请外,平时也没少参加公务会餐,等服务生礼貌地退出房间后,感慨道:“瞧瞧人家这档次,一下子就把咱县里各家大小饭店都盖了下去。”

第154章 :借花献佛() 
“岂止咱们县,抛开硬件不谈,单就这服务水平和态度而论,放眼全邺河地区也找不到第二家。”刘运升给妻子、儿女各盛了几勺菌汤,自己浅浅地啜了一口,连连点头,“入口微苦,回味甘甜,不错,小亮,你同学家里是做什么的?”

    刘小亮唏溜唏溜地喝完小碗里的菌汤,吧嗒吧嗒嘴,说:“他爸几个月前就去世了,姐姐在省城上大学,平时家里就他和刘阿姨两个人,刘阿姨虽然没什么文化,人可老好了,对我比对她亲儿子还亲。”

    “臭小子又指桑骂槐!”刘运升笑骂了一句,随即皱起眉头,喃喃自语道:“不对呀,以他的年纪,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眼光和格局?”

    “你要再当着全家人的面夸别人家儿子,我可吃醋了啊!”刘小亮看红油锅底这半边已经先沸腾了起来,端起不锈钢餐盘往里面拨拉了半盘子羊肉卷进去,然后剥了糖蒜分给大家,同时对赵秀芹抱怨道:“妈你也不管管我爸,整天琢磨这个琢磨那个的,也不嫌累。”

    赵秀芹笑着替先生打圆场,说:“你爸的工作就是琢磨人,等你以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自然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刘小亮往嘴里丢了掰糖蒜,咯吱咯吱地嚼着,含含糊糊地说:“妈,说句实在话,您别不爱听,我的学习成绩怎么样,自个清楚,想凭真本事考上大学,基本没戏。”

    他小心地看看爸妈的脸色,接下来的话里就挟带了几分私货:“爸,要不你跟学校打个招呼,把我调到快班去咋样?3班就行!”

    刘运升替女儿从清汤锅里挟了一筷子肉,回过头来对儿子说道:“官员子弟上大学,有几个是凭真本事考进去的,只要你老老实实地在学校里呆着,没事别给大人捅什么篓子,上大学的事我自然会替你安排。”

    “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安安生生……爸你能整点新鲜词不,整天操心这个,惦记那个,搞得跟认识、接近咱家的人都好像动机不纯似的。”刘小亮懊恼地翻了个白眼,抱怨道:“当官当到您这份上,可真够憋屈的,要是我以后也跟您一样,还不如学着杨昆做点小生意呢!”

    对于儿子的率性之言,刘运升并未动怒,而是慢条斯理地开解道:“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不同,不单受家庭、父母的影响,也受其本身性格、能力的制约,做生意,说得简单,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为人处事的经验,别说这么大的饭店了,就是让你摆摊卖个早点,都有可能赔得当裤子。”

    “不管商路还是仕途,爸妈替你安排出路时,总是会选择在我们看来最适合你的方向,话说回来,国内社会发展到今天,归根结底还是官本位社会,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势,你就是挣再多的钱,多到富可敌国,也不过是无根浮萍罢了。”

    看看刘小亮脸上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刘运升笑笑,接着说道:“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地毯厂的事,你也听说了,那些港商够有钱了吧?出门奔驰代步,投资数以百万计,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为什么说拿就给拿了?有骗贷嫌疑不假,可在我看来,这些人倒台的真正原因在于,上面没有根,没有一把足以替他们遮风挡雨的大伞!”

    无奈地瞥了一眼谈兴正浓的先生,赵秀芹拿筷子在他面前的碗边敲了敲,说:“好不容易出来吃顿饭,就别搞你那套长篇大论了。”

    刘运升顿时省过神来,歉意地笑笑,说:“这几天跟大老板谈招商引资的事,有点习惯成自然了,别介意,来来来,吃东西。”

    赵秀芹看看他,说:“工作要调整?”

    刘运升嗯了一声,说:“老付捅了篓子,大老板在上面有点说不起话,有意让我接手这一块,找我谈过几次,还没定下来,就没告诉你们。”

    赵秀芹正要多问几句,听见有人从外面敲门,便即住口不语。

    杨昆端着餐盘,笑呵呵地推门进来,把一大捧羊肉串和烤鸡腿放到刘小亮和妹妹之间的桌子上,说:“隔壁店里的特色烧烤,大家尝尝味道。”

    刘运升问杨昆:“看样子你也没吃晚饭呢吧,不嫌弃的话,一块坐下来吃点。”

    这话正中杨昆下怀,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不瞒您说,瞎忙活了一天,还是早晨吃了点东西,这会倒真觉得饿了。”

    刘运升将手边多余的一套餐具递给他,说:“今天就当是借花献佛了,改天请你到家里,叫你阿姨给做几样拿手菜。”

    杨昆就势在刘小亮身边坐了下来,嘴里客气道:“那怎么好意思?”

    赵秀芹笑道:“听小亮说,平时没少在你家蹭饭,我和他爸经常上班不在家,倒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改天抽个时间,阿姨好好回请你一顿。”

    “先谢谢您二位的好意。”杨昆拿过汤勺,替大家各盛了半碗汤,说:“羊肉性甘,能温胃御寒,健脾益肾,最适合秋、冬季食用,只是吃多了容易上火,这菌汤采用的原料是滇南野生牛肝菌,富含多种有机苷类,配上老母鸡、猪腿骨,经慢火熬了5个小时以上,不但清热解毒,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叔叔阿姨不妨多尝尝。”

    “刚才尝过,味道确实不错。”赵秀芹拿餐巾纸替女儿拭去竹签尖上的油渍,把烤串递给她,有些奇怪地问:“刚才在门外看见隔壁吃饭的人也不少,这一串肉一根签子,用完就扔,不嫌太浪费东西么?”

    杨昆替刘小雪把鸡腿撕开,放到她面前的盘子里,顺口解释道:“在店里吃是用铁签子烤,外带才用竹签。”

    赵秀芹看了先生一眼,又问:“看两家店外部装修风格一样,都是你家开的?”

    杨昆笑着点点头,说:“那边是和朋友一起搞的,各占一半股,一个人精力有限,还是以火锅这边为主。”

    刘运升问:“听小亮说你和他同岁,今年也才十六吧?平时要照顾生意,学业会不会受影响?”

第155章 :博取同情() 
“不怕您几位笑话,最近一段时间忙着筹备饭店,在学校外面呆的时间倒比在教室里要多得多。”

    杨昆苦笑了一下,毫不掩饰地答道:“坦白地说,我倒真想当个甩手掌柜,什么什么之中,什么什么之外来着,可我们家人少,姐姐大学没毕业,我妈又没什么文化,二叔在车间当了半辈子工人,对于做生意这块的经验还有所欠缺,加上开业初期,千头万绪,遇事不得不亲力亲为。”

    刘运升颇有同感地点点头,说:“万事开头难,等一切走上正轨,就会轻松多了。”

    杨昆点点头,又摇摇头,感慨地说:“我也是这么想来着,只可惜……哎,人心难尽呐。”

    刘运升饶有兴趣地看着他,说:“听这话的语气,想必你以前经历过不少事,介不介意说出来听听?”

    杨昆停箸不食,仔细想了想,说:“其实也没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罢了,谁家还没点不顺心的事,说出来怕影响大家的心情,还是先吃饭吧。”

    刘运升没理会妻子责备的眼神,坚持道:“胃口都被你钓起来了,不听听你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怎么吃得下饭去?”

    自嘲地笑笑,杨昆用筷子指指沸腾的汤锅,说:“咱们边吃边聊……从哪说好呢?”

    把筷子放到白瓷筷架上,他用手支着下巴想了想,“从暑假时说起吧,那时我爸刚去世,他病了……将近一年,肝硬化,家里的积蓄折腾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到了也没治好,最后差点连房子都卖了。”

    “忙完父亲的丧事,我对自己说,要是不忍心看着母亲风里雨里地替人看自行车,就得想办法挣钱,就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