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46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46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工嘴里说是羡慕,语气里却隐约透出某种独有的优越感,不独京沪广,只要地区之间在历史、人文、经济等背景方面存在落差,这种优越感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是以杨昆只是淡然一笑,随口客气了一句“乡下地方,地皮便宜”。

    恰好何平从厨房里迎出来,他便转开话题,介绍双方认识后,带他们走进西南角的空房间。

    街委会统一规划的宅基地规格为东西14米,南北12米,由于杨昆家的位置正处于拐角处,便比别家多出一块半径为12米的扇形,超过110平米的面积,靠北侧墙角的三分之一是浴室和卫生间,中间三分之一是杨昆的卧室,剩下拐角处的房间则一直空置着。

    “镜子要靠着实体墙安装,一面墙即可,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东墙和北墙都装上,根据房间的结构,我个人建议你采用和墙身等高的镜子,单体宽度在1。5米到2米左右,临街的扇形落地窗可以挂上双层窗帘遮挡光线和视线,窗前一定要装上把杆以保证安全。”

    檀雅卓站在房间正中侃侃而谈:“两面实体墙的镜子前也要有把杆,建议一面用固定把杆,另外准备几套高度可调的移动式把杆,这个根据具体使用房间的人数而定。”

    杨昆点点头,用脚尖搓了搓还没来得及铺地砖的毛面水泥地,问:“地面怎么处理?”

    檀雅卓说:“地面可以采用地板或地胶,也可以二者结合,装木地板的话,像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使用的防滑、防涩地板即可,面板层有枫木、橡木和柞木等材质可供选择,厚度在2厘米以上为佳。”

    杨昆又问:“用地胶的话,施工速度会不会更快一些?”

    檀雅卓笑道:“那是当然,现有的水泥地面已经相当平整,只是表面有些毛糙,想节省工期和造价的话,直接用5厘米厚的环保型舞蹈专用地胶铺上去就可以。”

    杨昆想了想,说:“就选地胶吧,多久可以完工?”

    檀雅卓说:“如果不需要宣传海报等附加装饰品的话,五天到一个星期。”

    杨昆点头,说:“麻烦檀工拿个预算出来,尽早动工。”

    檀雅卓问他:“为什么不在昨天签合同时一起定下来?”

    杨昆笑了,“个人需要,和生意无关,这笔费用由我自己出。”

    谈完正事,杨昆请二人到客厅坐下,拿出家里常备的酸枣汁和干果待客,谈了会风土人情,何平推门进来,说:“可以入席了。”

    第一眼看到正在餐桌旁忙碌的中年厨师,杨昆差点乐了。

    他想到了遇到赵本山之后的范伟。

    何平介绍说,这位厨师姓丁,叫丁志高。

    名字与身材严重不符的丁志高握着杨昆的手,笑呵呵地说:“叫我老丁就行。”

    何平找到他时,只说自己和别人合伙开饭店,看到成熟知性的檀雅卓和书卷气十足的贾工从客厅出来,他还以为这二位是正主,听得何平介绍说,年纪看起来比何平还少几岁的杨昆才是大老板,眼神里不免带了几分轻视。

    杨昆把他眉宇间的细微表情收在眼底,知道这个时代的厨师在私人饭店里说话一向牛气惯了,有时甚至能当老板大半个家,也不多话,摆手延请众人落座,今天只是品尝手艺,又有外人在场,刘素芬和杨晓丽就没凑这场饭局。

    从老丁自己带来的铜制炭锅和佐料、食材的挑选及刀工上,杨昆看得出他对这次机会相当重视,问过檀雅卓不能吃辣,他伸手把红汤转到自己和贾工这边,先打眼看了一下锅底的色泽,是自然的鲜橙红,油亮、清澈,香味扑鼻,卖相不错。

    炭烧火锅升温较慢,趁抽烟闲谈的功夫,老丁不无显摆地向在座诸人介绍着这道鸳鸯火锅的用料是多么讲究,口味是多么正宗,他老丁的手艺多么了得云云,等锅底开始翻滚,没下羊肉之前,杨昆往汤碗里盛了半勺红汤,细细品了一口,点点头,“麻辣鲜香,各种味道融合得不错。”

    何平问:“比你的水平如何。”

    杨昆笑着摇头,“我那是家常味,丁师傅做的是饭店味,没有可比性。”

    侧眼看看面露得色的老丁,杨昆又品了口汤,皱眉道:“味道配合似乎有点问题,入口够辣,只是没有后味的回甜,整体厚度不够。”

    老丁脸上的笑容一僵,知道这个貌不惊人的少年是个行家,讪笑着解释道:“厨房里料酒和郫县豆瓣不够了,还少了一道醪糟,口味的确是差了点,怪我准备不足。”

    杨昆笑着摆手,说:“家里厨房不比食堂,能做出这个味道来,足见丁师傅手底下有真功夫,来,拣日不如撞日,今天借这个机会,大家干一杯,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章节发错了,这里改正一下。)

第82章 :告一段落() 
老丁被杨昆不动声色地小将了一军,心底那股子恃才傲物、非我莫属的骄狂稍微收敛了些,待听到杨昆举杯侃侃而谈,对川渝一带知名的几家火锅老店的风味如数家珍,更有些惴惴不安起来,瞅了个空子,端起盛酒的玻璃杯,“杨老板,我敬你。”

    杨昆微微欠了下身子,举杯和他轻轻撞了一下,“丁师傅比我二叔的年纪也差不多,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小杨就行,饭店装修期间,李子园的工作最好先不要辞,有熟练的帮厨和学徒工,还请你费心多介绍几个过来,咱这火锅店虽然还没开张,却有的是用人的地方。”

    老丁连声答应下来。

    几个人边吃边聊,不一会,杨建军和王头从施工现场过来,也加入了饭局,下午还要工作,大家都没有喝酒的兴致,一顿饭吃到下午2点,各自散了。

    把檀雅卓和贾工送到楼下,握手作别时,杨昆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檀工,记得你说过给市里的艺校搞过装修设计?”

    檀雅卓点点头,问他有什么事。

    杨昆说:“是这样,再过几天,我这里招聘的工作就要做起来,员工培训的事却还没具体着落,不知道檀工有没有从事形体、礼仪这方面培训业务的熟人或朋友。”

    檀雅卓想了想,说:“有个大学同学在青少年文化宫那开了家舞蹈培训班,可以帮你问问档期和费用。”

    “那就太感谢了,不瞒您说,市里我是一点关系没有,两眼一抹黑。”

    “不用客气,回头给你消息。”

    送走檀、贾等人,杨昆正打算上楼休息,意外地有人找他。

    是常三。

    几天不见,原先那个彪悍的汉子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胡子拉碴,眼窝深陷,整个人瘦了一圈。

    他没跟杨昆客套,开门见山地说:“手头宽裕不,借我点钱。”

    杨昆问他需要多少。

    常三说:“500、1000,看你方便,先声明,这几天还不上。”

    杨昆问:“肥哥还在里面?”

    常三阴着脸,点点头。

    “这点钱不够活动的吧?”

    “就是给他送几天饭,他的账户全封了,车也给扣了,我刚给放出来,兜比脸还干净。”

    杨昆点点头,摸摸口袋,只有不到200,对常三说:“等我一下。”

    从昨天和周学礼的接触,结合吴清江的话,他知道上面一心求稳,不打算彻查这件事,常三涉案不深自不必说,老肥以前的那些金主个个都很有能量,只要没有倒台之虞,哪怕因此破点财,只要有人看在以前的香火情上,随便使把劲,保他个后半辈子太平是轻而易举的事。

    到店里把账上的大票全拿了出来,粗略数了数,800多元,一股脑塞给常三,杨昆解释道:“这两天手头确实紧张,先凑合着用,到月底你来找我。”

    常三在他胸口用力擂了一拳,说:“现在也只有兄弟你不躲着我了,矫情的话我说不出来,心里记着呢。”

    杨昆叫住他,问:“以后有什么打算?”

    常三黯然摇头,“熬过这道关再说。”

    杨昆说:“我倒有个想法,三哥不妨听听。”

    常三抬头看他,“你说。”

    杨昆把他和王波合股经营电玩城的打算择重点说了,问他:“我需要有个信得过的自己人在店里照应,三哥有没有兴趣?”

    常三考虑了一下,说:“我明天就过来。”

    杨昆笑了,握住常三的大手,用力捏了捏,“你先忙,下个月上班,记得这个30号来找我,有正事。”

    常三点头,转身就走,背影显得有些萧瑟。

    站在当地发了会呆,杨昆去百货大楼找王波,顺便看看场地装修得怎么样了。

    王波把营业地址和业主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拿给他,杨昆笑着推开,说:“你现在才是老板,给我干毛。”

    王波把东西装进档案袋,笑骂道:“你小子也别光想当甩手掌柜,这么大的电玩城,光跑腿打杂、收费卖币就得好几个人,不能光指望我自个儿忙活。”

    杨昆明白他言下之意,只是机器还没到位,倒不急着说常三的事,问他:“场地什么时候能收拾出来?”

    王波朝正在忙着刮浆、吊顶、砌墙的工人们指了指,说:“涂料的味儿不容易散,昼夜敞着窗户通风,也得一个多礼拜才能散得差不多,具体的工匠活,再有两天就差不多完事。”

    杨昆说:“搬家、布线、重新调试机器,差不多也得两天时间,咱们明天就下手?”

    王波点点头,“你说了算。”

    周一一大早,王波把手底下的小青年们召集起来,将还散发着潮味的半个楼层彻底打扫了一番,杨昆雇了辆车,把店里的20多台游戏机、麻将机和苹果机拉了过去,连招牌带家具,一样不剩,只有那台大功率空调,由于季节的原因,暂时派不上用场,便留在了店面里。

    带着一帮社会青年,杨昆亲自上阵,搬的搬、扛得扛,忙得满头大汗,经过张凯那件事后,昆哥的字号在社会上叫得愈发响亮,指挥起这帮小混混来更是得心应手。

    连搬家带重新接线、测试,一帮小青年包括王波在内,没一个正经初中毕业的,对电线电路都是一窍不通,就算把刘学峰也拉来帮忙,起早贪黑地也忙活了足足两天,何况还有另外一大摊子事等着杨昆操心,偶尔闲下来时,他就忍不住感慨,手头可用的人还是太少。

    感慨归感慨,该忙的还是得忙,不管多累,好歹去了母亲的一块心病,家里的店面也腾了出来,在进一步扩张之前,电玩城的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稍微轻闲下来,杨昆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他忽然想到,动感地带的营业地址和法人有所变更,向城信社提交的贷款申请材料需不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动?

    于是,杨昆往城信社主任办公室打了个电话,令他略感惊喜的是,曾芸在电话里通知他,那笔贷款已经到账了,至于他所考虑的问题,只要没人节外生枝,上面一般不会细究。

第83章 :头大如斗() 
杨昆知道,城信社的贷款到位,意味着地毯厂的骗贷案离事发不远了。

    人在江湖飘,没事就得挨两刀。

    摊上昆哥,算他们倒霉。

    对于那帮压根没朝过正面,连对手都称不上的骗子们,杨昆半点同情心也谈不上,甚至没心情预测他们的下场,他需要考虑的是,这笔钱该怎么用。

    俗话是钱是怂人胆,先不管这钱是自己的,还是借银行的,最起码兜里有钱,说话办事就有底气,杨昆第一时间跑了趟城信社,当面向曾芸表示了谢意,然后取了些现金,到卓越工作室付清了合同约定的另一半预付款。

    对于杨昆的“言而有信”,一直有些惴惴、担心他拖欠工程款的檀雅卓终于放下心来,主动驾车载他到市青少年文化宫,找到了她的大学校友傅青梅。

    据檀雅卓在路上介绍,傅青梅比她低两届,她的“梅之韵”青少年舞蹈形体培训中心就是由卓越工作室负责设计装修的。

    檀雅卓没介绍过她自己的年龄,不过杨昆目测她应该在30岁上下,比她低两届的话,年龄应该也要低上一、两岁。

    见到傅青梅本人时,杨昆的第一印象是,与形体培训相比,她更适合去做丰胸产品的广告代言。

    傅青梅的性格与秀气内敛的檀雅卓截然相反,随性、开朗而健谈,看见檀雅卓,二话不说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寒暄过后,趁杨昆打量培训中心的硬件设施和宣传海报的功夫,傅青梅把檀雅卓拉到一边,小声嘀咕道:“什么时候找这么个小情儿,个头和身板倒说得过去,就是脸庞儿太嫩了点吧?”

    檀雅卓好气又好笑地用胳膊肘轻轻顶了她一下,低声说:“别胡说八道,这是我工作室的客户,给你介绍生意来的,正经点!还有,要价别太离谱,这小子精明得很。”

    傅青梅将信将疑地瘪了下嘴角。

    等杨昆转过身来时,她立刻收起了玩笑的神态,开始条理分明地向他介绍起培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办学标准、培训周期、收费标准,以及学员被省、市艺术类院校录取比例和获奖情况。

    见识过后世如过江之鲤般的各种专业培训班,杨昆对于傅青梅的老王卖瓜、舌绽莲花早已有了足够的免疫力,一边耐心地等她介绍,一边和自己预先划定的期望值作比对。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中规中矩。

    听完杨昆关于仪表、气度、衣着、举止、着装、言谈的具体要求,傅青梅不禁面露难色。

    这哪儿是培训饭店服务员啊,比一般会议庆典的礼仪小姐要求都高。

    虽然杨昆说招聘工作还没正式开始,不过从其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招聘范围不难判断,应聘对象的年龄、社会阅历和受教育程度恐怕不会太高,而且青年男女的可塑性比不上小孩子,想要在短短20天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整体外在形象到气质都得到脱胎换骨般的提升,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瞻前顾后地考虑了一会,傅青梅咬了咬牙,“没问题!”

    杨昆看出了她的犹豫和决心,赞同地笑了笑,说:“随着饭店档次的整体提升,同行业者间的竞争会愈发激烈,消费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