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440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440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昆当然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但他也有自己的考虑。

    在易阳官场,他和陈静的关系不是秘密,身上打着如此鲜明的烙印,即便他再怎么委曲求全、主动示好,恐怕亦难讨得这位新书记的欢心,想达到和陈树德、刘运升那般推心置腹的程度更是痴心妄想。

    在昆哥看来,既然不能相交于心,倒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好,凭借正处于仕途上升期的陈书记的支持,以及自身的产业规模和财力,他自信只要不轻易触碰到这位吕书记的逆鳞,便不会招致针对性的打压与报复。

    他选择这个关键时期抛出兴建轧钢厂的计划,除了财富积累这个原始动力外,也是想给自身的经济实力增加一个强有力的筹码。

    作为传统支柱性产业之一,上至国家部委、下至地方官员,对于钢铁制造企业的重视程度毋庸多言,投资兴建一家中型钢企,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成百数千个工作岗位和每年数以千万计的税收贡献。

第947章 :停薪留职() 
到了陈树德这个层次,平时想要找个能推心置腹谈话的对象殊为不易,和杨昆聊到兴起,一直聊到凌晨1点多,才吩咐服务人员带他回房休息。

    虽然彼此的关系已经被双方父母认可,但在领证、办酒之前,陈静总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跟杨昆同宿一室,帮着收拾了碗筷,便跟着伍秀琴回了她的卧室。

    简单洗漱之后,杨昆正想上床睡觉,忽听有人敲门,拉开房门一看,却是陈静忸忸怩怩地站在门口,“我妈睡觉轻,嫌我打扰她休息,把我赶了出来”

    杨昆就有点忍俊不禁,“这算不算对哥们主动报效的一种犒赏”

    陈静羞得粉面飞红,推开他径直走进卧室,“我爸妈就在隔壁,你少动什么花花肠子”

    杨昆笑嘻嘻地跟进去,从背后揽住她柔软的腰肢,耳语道:“长者赐、不可辞,咱们动作轻一点就是”

    次日一早,辞别了陈树德夫妇,杨昆驾车载着陈静返回易阳,行至邺河市区时,陈静忽然问:“要不要先和你的小叶子妹妹见个面,认识一下”

    杨昆犹豫了片刻,一咬牙,“早晚也是个死,见就见”

    “王见王”的情形却不像他预想的那般火爆、惨烈。

    去年圣诞期间,杨昆受伤入院时,叶小换就在病房里见过陈静一面,后来也不止一次地在昆朋精品批发店里见过她和傅青梅、刘素芬对坐闲聊,对这位人美音甜、气质优雅的大姐姐印象颇佳,加之生性天真烂漫,听说陈静是杨昆特意请来替她保驾护航的专业人士,更是心生亲近之意。

    出于女性特有的敏锐直觉,以及自身坎坷的感情经历,徐丽娅却觉得陈静并不像杨昆私下里介绍的“高官子女到企业镀金”那么简单,同时也察觉到她和杨昆的眼神交流多有暧昧不明之处,只是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她并没有将心中疑虑诉之于众,反而摆足了为人父母的姿态,热情洋溢地和陈静讨论起了关于叶小换的职业发展、长远规划等系列问题,令杨昆忐忑不安的心情多少平缓了一些。

    时近中午,徐丽娅要作东请他们吃饭,杨昆却约了邺钢的销售副总王国强,等到刘现奎驾车从易阳过来与他会合,便一道前往邺钢总公司去和王副总见面,只留陈静独自一人面对这份令他坐卧不安的尴尬局面。

    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私交打底,关于钢坯采购的事宜谈得相当顺利,文定一轧方面的承包细节、由郑爽名下车队负责的钢坯和线材的运输问题也交由刘现奎带员前去交涉,杨昆则陪着陈静回易阳电视台办理停薪留职手续。

    事情的进展比他们想像得还要顺利。

    听说陈静有意下海经商,台长大手一挥,“停什么薪,留什么职你该干嘛干嘛,工资照领,编制照留,啥时候想回来上班,打声招呼就是。”

    这位台长是个明白人,人家陈书记是升迁不是离退,而且其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尚远未到政途的终点,照目前的趋势,继续擢升至市甚至省重要职能部门也是指日可待,眼下做点顺水人情,日后说不定哪里就能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

    除了拜会未来老丈人外,杨昆这趟回来还有另外几件事要办。

    头一件就是搬家。

    早在杨昆入学的头一个月,太极广场周边的35栋独院三层小楼便已陆续交工,按照杨昆“轻装修、重装饰、谁住谁做主”的思路,经过简单的装修、通风之后,已经基本满足了入住条件。

    对于这批外观精美、构局合理、地段优良、商住两宜的现代化精品住宅,不少人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90年代中期,对于易阳这样的北方小县城来说,公司、股份等概念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股权激励什么的,也远不如实打实的房子、白花花的票子来得实在。

    二叔杨建军子女多,挤在农行家属楼那套单元里多有不便;何平和齐小霞相恋已久,定于元旦期间结婚,正需要一套像样的新房;表哥刘彦波也有类似的计划;王波家新添了千金,三皮嫂刘婷嫌现在住的单元楼太过气闷,早就通过陈静放下话来要占一套独院;还有虎子等“元老”级的创业骨干、以及邵兵和卫双龙等拖家带口的忠心部属,也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激励。

    加上傅青梅、陈静、叶小换等红颜知已,以及外单位打招呼的领导、熟人,杨昆粗略一算,别说囤房看涨了,即便把手头这几十套房子全分出去,亦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优先便宜自己人吧,这亲戚有远近、职位分高低,具体该按什么标准去分配,也是令他头大如斗。

    反复权衡的结果,杨昆自己留了5套房,剩余的30套,则交由二叔杨建军,本着自家亲戚优先、公司骨干优先的原则,按照建筑、装修成本加上一部分溢价租金的标准对内出售。

    跟着杨昆做了一年多生意,杨建军、何平、王波等亲友的身家也是水涨船高,虽然还比不上昆哥的富甲一方,却也不会把15万至20万元不等的房价放在眼里,虎子、邵兵、卫双龙等人虽然不在公司占股,但作为各产业的中层主管及昆哥的得力爱将,各种明里暗里的奖金、补助亦不在少数,至于刘彦波等入行较晚、手头拮据的亲戚,有刘素芬在暗中帮衬,也不用担心会落到四处举债的地步。

    将分房的琐事甩给二叔去头疼,到了周日上午,杨昆叫上虎子,召集了一帮小年轻,开着两辆工具车,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把家具、电器连同窖藏的几十箱好酒、叶小换的练舞室一股脑地搬到了太极广场西侧居中的新房里,至于隔壁预留出来的另外几套房子,傅女王不知去了哪里逍遥快活,陈静正打算跟杨昆去京城发展,叶小换和老姐杨晓燕还要上学,也只有留到日后再作打算。

    帮着刘素芬收拾完各个房间,差不多也到了中午,杨昆就请大伙到楼下的美食一条街品尝各种风味小吃

第948章 :初具雏形() 
所谓的美食一条街严格地说,应该是“山寨一条街”指的是分布在太极广场南、西、北侧的35栋商住楼所围成的“u”字形半封闭步行街,按照杨昆的要求,以成本价进行内部销售的附加条件之一,就是一楼的临街店面只对餐饮业者开放租赁。

    这么做,一来是信守当初对叶小换的承诺,二来也是想为昆朋餐饮创下另一个拥有可快速复制、持续发展模式的子品牌,用以开拓中低端餐饮市场。

    为了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杨昆还特意抽调精干员工,分赴陕北、津门、京城等地,招揽、游说当地的小吃业者到易阳落户经商,并不惜提供一部分无息贷款用作启动资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与对外招商,目前已有肉夹馍、羊肉泡馍、狗不理、煎饼裹子、烤鸭、炸酱面等风味小吃店在此落户,后续还有东南的沙县小吃、西南的过桥米线、西北的兰州料理等地方特色正准备进驻,杨昆预想中的小吃一条街已经初具雏形。

    忙清了搬家的事,下午2点,卫双龙驾驶杨建军那辆奔驰s320,载着他和杨昆、建筑公司经理李国元,一同到名阳村视察标准件商城的建设以及电镀中心的地皮征用进度。

    途经正在紧张建设中的农行综合办公楼项目时,杨昆注意到海荣地产老总谢海峰正戴着安全帽,陪着另外几名中年男子站在楼基前指指点点地谈话。

    看着已经冒出地表的钢铁丛林和堆积如山的建筑物料,李国元感慨道:“这么大一个香饽饽,当初真应该再争取一下的。”

    杨昆微笑不语,只是默默地在肚子里接了一句:“香饽饽么,那可未必见得……”

    杨建军示意卫双龙降低车速,指着谢海峰身边的中年人介绍说:“身穿藏青色夹克的那位姓戴,咱们吕书记的妻舅,做建材生意,才一个多月的功夫,就把海荣地产的砂石、土方供应揽在了手里,也不止一次找过我和李经理,想连咱们的业务也吃下来,实在推托不过,也只好分了一部分配额给他。”

    杨昆不以为意地笑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国之常情,做生意讲究以和为贵,只要不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该忍让的地方不妨适当忍让一下。”

    杨建军赞同地点点头,说:“听刘副县长介绍,除了修桥铺路以外,咱们这位吕书记有意在东环新桥附近兴建第二座标准件商城,照眼下这形势,恐怕这块肥肉十有九个半得落到海荣地产的嘴里。”

    杨昆也在电话里听刘运升提到过这件事,摇头笑道:“本来就因为和海荣地产竞争项目的事跟赵县长闹得挺僵,咱们的新书记的态度又是如此暧昧不明,看来今后很长一段日子里,咱们也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真要想争的话,京沪粤发达地区的机会实在不要太多,像他们这样耗子扛枪窝里横,不是英雄。”

    见谢海峰等人停止谈话,纷纷扭头看过来,杨昆没有下去打招呼的心思,拍拍前座靠背,催促道:“快走快走,屁股底下坐着人家送的车,还是别在人面前招摇的好。”

    相对于农行综合楼项目来说,标准件商城本身的技术含量和施工难度并不算高,只是由于天气原因,为保证工程质量,不得不给混凝土浇铸的框架结构留出更多的养护时间,照目前的进度,恐怕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看到主体工程完工,相应的对外招租工作却不妨先做起来。

    和那批商住房的情况有些类似,看到商城店面增值潜力的大有人在,拐弯抹角打招呼、递条子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更是不计其数。

    对此,杨昆的态度很坚决,除了按股比分给城关镇政府和名阳村委会的部分店面外,其余的一律作为昆朋地产的不动产予以统一管理,对外只租不售,不管谁打招呼,也坚决不开这个口子。

    当然,这样一来,难免会大大拖慢昆朋地产的资金回笼速度,不过与此相比,昆哥更加看重的是手握易阳第一座大型标准件商城所带来的话语权,并以此为平台,将这批堪称行业排头羊的优质商户的原材料采购、产成品对外运输乃至品牌推广等附属产业价值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由于时间关系,这座投注了杨昆不少心血与期望的商城尚未体现出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反倒是一路之隔的大型露天停车场兼物流配送中心,由于不需要太多的建筑工程量,在简单地平整过场地、筑起围墙和一排用以办公的平房之后,已经于半个多月之前,正式挂出了“昆朋物流”的巨幅招牌。

    招牌是挂出来了,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商户和运输业主来说,这种“为车找货、为货找车”的经营方式还是过于新颖了些,虽然有着免费停车、集中装载等种种便利,但是按件或计重收取的中介费还是稍嫌高昂,运达地点也缺乏相应的物流中介与之配合,就目前而言,大家还是不约而同地把这里当成了免费的停车场,想要在物流行业有所作为,还需要整个行业环境的逐步发展与培育。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入行早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至少在国内物流行业的起步阶段,在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行业所蕴藏的暴利和潜力之前,昆朋物流既不需要和同行争夺货源,也不用为了某条货运专线跟人大打出手,斗得头破血流。

    和商城、物流相比,电镀中心的筹建工作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

    项目本身的报批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虽然自“改朝换代”以来,来自于易阳县委、县府的支持力度骤降,不过电镀中心的审批权主要掌握在省环保、土地、水利等部门手里,有钟立民这样深谙官场规则的能人为之奔走,杨昆又从不会在这方面吝惜投入,各种手续审批得还算顺利。

    至于涉及到本地职能部门的安监、消防、危险化学品储运等问题,有刘运升和周学礼等人从中协调,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真正令杨昆不满意的地方,在于一个字:电。

第949章 :消极推诿() 
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要搞电镀加工,所消耗的主要能源当然就是电力。

    以当前的电镀工艺水平,每加工一吨标准件成品,理论上大约需要消耗20~25千瓦时的电量,以每天3000吨的设计标准来计算,每月消耗的电量将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如此惊人的用电量,再依照普通工业用电标准来缴纳电费的话,明显不符合成本最低化的原则,申请大工业用电或者说二部制电价才是更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表面上看起来,后者多收了一部分基本电费,即使月用电量达不到这个数字,也要按此标准收费,但其电度电价要比前者要低出好几分钱,假如电镀中心得以满负荷运转的话,体现到每个月的电费差价都将数以10万元计,只要能做到用电量均衡,管理得力,成本肯定要比执行单一电价低廉得多。

    作为国家对大工业用户实行的优惠政策,按照国内当前执行的《全国供用电规则》,要执行大工业即二部制电价,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受电变压器容量在3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