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408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408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的真理,第二天,就有位的哥联系他,说打听到了他想找的修车厂。

    赶上下午没课,杨昆就没跟臧峰等人去看国际关系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球赛,直接坐那位的出租车找到了地头。

    和他想像的脏乱、隐秘、狭小的地下工厂不同,这家修车厂的规模居然不小,不但承揽各种进口、合资轿车的维修、保养业务,还兼着丰田、本田、现代等好几家日韩汽车品牌的二级代理商。

    接待他的是位三十多岁的西装男,胸牌上写着“业务经理”,见杨昆一摇三晃地进门,就迎上来问他有何贵干。

    按照杨昆的想法,搞业务的大都见多识广、心眼多,要打听消息,不能找这号人,得找那种真正干活的技师,而且改车这活不是什么合法勾当,为免被人当成电视台或执法机构的眼线,他就没有冒冒失失地上去打听改车业务,只是问这里能不能做进口奥迪的例行保养。

    那业务经理看他年轻,态度就有点漫不经心,“奥迪在京城不是有指定售后么,您怎么会想到跑我们这儿来做保养?”

    杨昆早有准备,装着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不是图便宜么,本身就不是大贸进口车,也没必要到厂家指定的地方挨那份宰不是?”

    这位乐了,敢情这小子还懂点门道,态度明显就跟刚才有点不一样,“行,你开过来吧。”

    杨昆一听有门,立马回去取了车,毫不耽搁地赶了回来。

    那业务经理将他带到后面车间,给他安排了一位修车师傅就走了,趁对方检查车况的功夫,杨昆找了个话头跟这位中年修车师傅攀谈了起来。

    这位的性格有点内向,几根中华烟递过去,才闷声答了一句:“想改车啊,你这辆不太合适。”

    杨昆奇怪地问:“为什么不能改?”

    修车师傅说:“不是不能改,是不好改,一般人玩车,选的都是造价便宜、结构简单、改装套件较多的进口或合资车,车型也以紧凑车型为主,像你这辆c4已经算是c级车里的中高档货了,改起来麻烦、费用高不说,也没什么提升的空间。”

    堵车那天,杨昆也听那位的哥说过类似的论调,反正也是套近乎,就摆出一付新手入门的热切态度向对方虚心求教。

    说到自己的看家本事,修车师傅的话渐渐多了起来:“像我刚才说那几点,其实就挺适合你这样刚入门的玩主,一来呢,选造价相对便宜点的车,可以拿出更多的预算用来改车,当然,你要是不差钱,这一点就可以忽略不计。”

    “二来呢,结构简单的车容易改造,故障率也低,像你这辆车的电子化程度这么高,制造工艺又这么复杂,动任何一个部位都会牵扯到一大堆机械和电子元件,非常麻烦,改不好的话还容易出故障,而这些还都是次要的,要评判一款车是不是适合改装,还要看市场上现有的改装套件多不多。”

    修车师傅扔掉烟蒂,见杨昆又递了一支过来,客气了一下,接过来夹在耳朵上,继续补充道:“咱们改车也要用到原厂家的高性能配件,不是咱自个手工能攒出来的,各个厂家的车型不一样,从外观空气套件到发动机的电脑、轻量化曲轴、密齿变速箱,以及尾喉等等部件,不但都有其自己的规格,还要经过长时间的道路测试,确保安全性、实用性之后才会投放市场,同样是德系车,捷达、高尔夫的改装套件一抓一大把,奥迪就少得可怜甚至根本不好找到。”

    杨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没话找话地问:“要照您说这标准,什么牌子的车才适合改装?”

    修车师傅说:“首选当然是欧洲车了,像大众最畅销的高尔夫,加速快、操控灵活,改装潜力相当大,而且底盘扎实,车身刚性也好,可以有效地化解高速行驶时的外力冲击,安全系数比较高,其次就是日本车,丰田、本田、三菱都有几款挺适合改……”

    话没说完,就忽然被一阵轰鸣的引擎声打断了。

    看着两辆外形拉风至极的改装车咆哮着冲进车间,停在不远处的车位上,杨昆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两辆车都是本田,看车型一辆是雅阁,另一辆是思域,不用仔细分辨车牌,单看车身颜色和贴图,还有从车里下来的女司机的发型和侧脸轮廓,杨昆就敢断定,那天晚上故意别他车的就是这辆两厢思域。

    事发当天,他关着车窗,一晚上超车无数,那位女司机根本看不清他的相貌,更没心思留意他的车牌,只是随意地朝他的奥迪扫了一眼,跟接待她的修车师傅交待了几句话,就亲亲热热地挽着开雅阁车的男青年走出了车间。

    这边这位修车师傅没注意到杨昆眼神有异,只当他在关注人家的车子,顺着刚才的话题介绍道:“认识那款车不?本田思域,第五代车型,采用的是本田最新技术vtec发动机,最大特点是拥有一组能跟赛车引擎媲美的高角度凸轮,低转数下省油、实用,当发动机达到一定转数时,气门开启角度变大,那爆发力一下子就出来了,再有一点就是采用了偏运动型的后多连杆悬挂,用来改装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杨昆只是想摸清那帮飙车族的行动规律,又哪里真想玩什么改装车了,看见正主就在眼前,就没心思再旁敲侧击地兜圈子,耐心地等他说完,看着那辆思域问:“这两位都是你们店里的常客?”

    修车师傅说:“那辆雅阁就是我给帮着改的,京城能改车的地方不多,平时的保养、维护和维修基本上都是在咱店里做。”

    杨昆点点头,笑眯眯地问:“我对玩车挺感兴趣,只是刚入门没什么经验,能不能请您帮个忙,介绍我跟京城飙车圈子里的人认识一下,也好跟这帮高手们取取经?”

第882章 :重赏之下() 
对于杨昆的要求,修车师傅颇觉为难,推开他递来的香烟,说:“不是我不帮忙,只是这帮玩车的都挺排外,不是自个熟人介绍的,跟他们根本玩不到一块。”

    杨昆问:“您跟他们还不算熟人吗?”

    对方摇摇头,说:“认识而已,熟人论不上,你想啊,咱们国家原来哪有改车、飙车这一套,还不都是从国外学来的,像最早玩的这帮人大都在国外留过学,眼光高,要不是靠着咱们帮忙修车,人家压根不会拿正眼瞧咱们!再说各人开车习惯不同,你自个琢磨着玩就得了,干嘛非得跟别人学呢?”

    杨昆把整包中华烟往他手里一塞,固执地说:“要说改车、玩车,您是内行,不过照我个人来看,这玩车的重点不在于车本身,而是要跟朋友、同好们一块玩、一块飙,互相交流一下心得才有意思,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推让了几下,修车师傅勉强接过烟揣了起来,说:“话是这么说不错,可你这车跟人家也不是一个路数的,就算认识了,也没法交流不是?”

    杨昆就有点挠头,地方是找到了,也遇见正主了,却根本搭不上话,这该如何是好?

    难不成真的买辆车来改装了,跟这帮孙子来个以车会友?

    正在这瞎琢磨呢,那一对又回来了。

    快走到自个车跟前的时候,那个戴无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男青年忽然停下脚步,从内兜抽出手机接了起来:“喂,老贾啊……在这拾掇车呢……没事,就是检查检查刹车片、轮胎什么的……我们两口子是天天有空,不行咱饭桌上商量呗……别介哥哥,这年头谁还去老莫呀,咱上马克西姆不行么……得,就这么定了,晚上7点准时到……”

    支愣着耳朵将他的话听了个仔细,杨昆就猜他多半是和对方约飙车的时间和路线,暗自盘算了一会,一个主意渐渐在他脑子里成了形。

    保养完车出来,他停在路边往孙研寝室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孟楠说她刚出去。

    开车赶往五棵松的半途,孙研回了电话过来,问他什么事。

    杨昆说:“晚上有没有安排,一起吃饭?”

    孙研沉默了几秒钟,才幽幽地叹了口气,“大哥,你这是作了病了!”

    杨昆连叫冤枉,“跟那些飙车党没关系,就是单纯地吃顿饭而已,大姐你的想像力不要那么丰富好不好?”

    孙研问他:“真的只是吃饭?”

    杨昆斩钉截铁地说:“24k纯真!”

    孙研对他的语气表示怀疑:“那……你打算吃什么?”

    杨昆说:“吃西餐不是肯大爷、麦大娘,纯正的那种。”

    孙研问他:“怎么突然想起吃西餐了,我又不会用刀叉。”

    杨昆说:“见天个饺子面条大米饭,这不是想着换换口味么,不会吃没关系,咱按自己的习惯吃不就得了,在中国开餐厅,他们敢不给准备筷子?就这么定了啊,我6点整过去接你,记得把自个倒饬得漂亮点,到那震震那帮外国娘们……”

    胡说八道了几句,挂掉电话,在摄影器材一条街转悠了半个小时,买了只带声控功能的微型录音机,杨昆通过114查到西餐厅的订餐电话,估摸着时间打了过去:“你好,是巴黎马克西姆餐厅吗……我想订个位置,两位……大概6点多到……免贵姓杨……顺便问一下,我有个姓贾的朋友也在你们餐厅订了位置……好的,谢谢!”

    回学校接了孙研,驱车来到位于崇文门西大街的西餐厅,拾阶而上时,想起张林说过经常和他那帮玩爵士的朋友在这里演出,杨昆就琢磨着,张林和老崔他们去美国巡演也快回来了,是不是该找个时间,请这位带自己入行的老大哥好好喝一顿呢?

    和久负盛名却年久失修的老莫相比,马克西姆餐厅在京城开业不过两年,内部装潢可谓极尽奢华,跟着彬彬有礼的侍者来到预订的餐位前坐下,放眼四顾,五彩缤纷的彩绘玻璃窗、毫发可鉴的水晶玻璃镜、富有欧洲风情的大幅壁画以及四周装饰的鎏金藤图案,在树叶状的水晶吊灯和壁灯幽暗的光辉照映下,勾勒出一幅富含欧洲宫廷特有的古典、唯美与奢靡气息的写实画卷。

    早就听说过这家京城小资青年眼中的新宠,杨昆却也是第一次来,在侍应生的建议下点了几道餐厅的招牌菜,黑胡椒牛排、红酒鹅肝批和法式洋葱汤以及名闻遐迩的马克西姆蛋糕,趁孙研好奇地打量室内装潢时,借口上卫生间,走到门口时,朝一位年轻的男侍应生勾了勾手指。

    侍应生走过来,礼貌地问:“请问先生有什么需要?”

    杨昆不答反问:“你一个月薪水多少钱?”

    侍应生一愣,随即会意地笑了起来,“连小费算上,差不多有两千多吧。”

    杨昆掏出钱包,随手抽了一摞百元大钞出来,“帮我做件事。”

    目测了一下钞票的厚度,侍应生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您请吩咐。”

    听完杨昆的要求,侍应生有点为难,“不行啊先生,这么做的话我会被开除的。”

    听他的语气不是很坚决,杨昆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他那本特约记者证在对方眼前晃了晃,“实话跟你说吧,我是咱们燕省邺河日报社《热点透视》栏目组的特约记者,这次过来是做一个社会调查,万一你为此而被酒店诘难的话,我可以请单位领导出面帮你澄清。”

    侍应生顿时眉花眼笑起来,嘴里说着“那就好,那就好”,伸手去接杨昆手里的钱,杨昆却把手一缩,只抽了几张钞票出来,连同刚买的那台微型录音机交给他,说:“这是订金,剩下的完事后再付。”

    来前跟餐厅打听过,那帮飙车党订了咖啡厅的位置吃便餐,考虑到双方下午刚照过面,为免其多想,杨昆才特意订的正餐厅,看着侍应生将钞票和录音机装好,转身向咖啡厅走去,他始终板着的脸上才终于浮起了一丝笑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方不是对钱帛不动心,只是需要一个挣到它的理由而已。

    怕孙研等得无聊,刚要转身回去,就觉得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瞅,“哟,这么巧?”

    (做了一周多按摩、牵引,不见好转,不得已上医院检查了一下,颈椎本身的问题相当严重,另外还压迫着血管和神经,导致耳鸣、失眠、颅压高,总之整个人都不好了,一家老小严令我卧床静养,近十天半月内更新都不会正常,见谅吧诸位。)

第883章 :投资机会() 
人生何处不相逢。

    看到张导和他夫人、靳巧儿还有另外两位中年人站在身后,杨昆心里就有点感慨,这90年代的京城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吃个饭都能碰见熟人,也只能说是无巧不成书了。

    转念一想又不觉得奇怪,夫妻俩都是影视明星,靳巧儿多少也有些名气,公众人物出来吃顿饭不容易,相对而言,选择西餐厅就餐的群体普遍比较矜持,被人围观、合影的机率相对也低一些。

    暗自替这些出来吃顿饭都大不易的明星们默哀了半秒钟,杨昆微笑着伸出右手说:“这么巧,张导和邓姐、靳小姐也来这吃饭?”

    “是挺巧的,刚才还念叨你呢,这会居然就碰见了。”张导笑呵呵地和他握手,说:“介绍几位好朋友给你认识,这位也姓张,张国俊,是位制片人。”

    杨昆就好奇地问:“张国利、张国俊,您两位该不会是本家吧?”

    制片人张国俊笑着摆摆手,“五百年前是,这一辈儿就论不上了。”

    张导又指着另外两位中年男子说:“石编剧、秦编剧,两位都是搞影视剧创作的,靳小姐你认识,就不用我多作介绍了。”

    杨昆一听,好嘛,编剧、制片、加上他自己这位导演兼演员,一个剧组的基本架构算是齐活了。

    和两位编剧握手问好的同时,杨昆瞟了并肩而立的“凤辣子”和靳巧儿一眼,不觉有些意外,认识张导这么久了,这还是头一回看见这两位同时在一个场合出现。

    不光是他,门里门外还有不少顾客和服务生也在偷偷打量这两位大小美女,张夫人自不用说,十几年前便因出演红楼而闻名全国,是各种明星海报、挂历上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