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44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44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他态度很坚决,杨昆就不再多说。

    从饭店出来,在张导的建议下,一行人在附近找了家茶楼,继续探讨mv的剧情和架构,一直谈到日头西沉才散。

    签完协议,杨昆掏出小本本,“麻烦张导留个银行账号,预算做出来以后通知我一声,我好把款子给你转过去。”

    张导呵呵直笑,“好说,好说。”

    挽着杨昆的胳膊,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叶小换问:“晚上做什么?”

    杨昆捏捏她的鼻子,“什么也不做,回宾馆睡觉,明天还得排舞呢,不好好休息怎么成?”

    “讨厌~跟你说多少次了,人家不是小孩子!”叶小换拍开他的爪子,“刚才我就想提醒你,眼下只有一盘伴奏带,光编舞就要花好多功夫呢,你叫人家一大早带摄影师过来做什么?”

    杨昆仰起鼻孔,得意地哼了一声,“你男人我才华横溢,学贯东西,编舞这种小case,分分钟搞定!”

    “呸,大言不惭!”

第742章 :百花深处() 
15号上午,在市舞蹈学院附中的大练舞室里,杨昆和叶小换见到了张导请来的摄影师、编舞老师,和一群负责伴舞、和声的女孩子们。

    和张导一样,摄影师也是铁路文工团的在编工作人员,那位编舞老师则是学院的在职讲师,都是借着职业便利出来揽私活的。

    至于总数达8人之多的伴舞团,则是由学院附中民间舞系的学生们组成,年龄、身高都和叶小换相仿,一个个盘靓条顺,云鬓高挽,穿着纤毫毕现的练功服,将少女特有的玲珑体态和青春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直看得杨昆好一阵抓心挠肺。

    视线落到其中一个女孩子脸上,昆哥就是虎躯一震。

    这不是未来的大国际么?

    只是看她脸蛋上还带着明显的婴儿肥,眼神清澈,一付雏气未脱的萌相,他又有些吃不准。

    听编舞老师介绍到她的名字时,杨昆才终于确定:没错,就是她!

    这一瞬间,一个邪恶的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你nnd,要不要潜她一下子?

    真是想想就令人兽血沸腾呢!

    好吧,女友当前,也只能yy一下而已。

    话说回来,甭管片子拍成什么样,多年以后回头再看,就凭这导演、这伴舞在演艺圈里的名气,这支mv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这多少也算是重生者的福利之一吧。

    诸般念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杨昆就打定了主意,回头得跟张导说一声,等到后期剪辑、配演职员表时,千万记得把伴舞们的名字也加进去。

    就在叶小换和舞伴们相互打招呼、混脸熟的功夫,服装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到了。

    虽然不打算照搬原版的故事架构,但对于演员们的服装、造型,杨昆却没什么特立独行的想法,市面上找不到现成的红白条纹连体带兜帽演出服,十七世纪的欧洲贵族服饰更是不用想,也只好不惜血本地请服装公司连夜赶制。

    他在这边和设计师商量演出服的款式、布料时,那位编舞老师吩咐女孩们自行热身,然后带叶小换去更衣室换练功服。

    考察过她的基础之后,女老师夸道:“底子打得不错,练了几年了?”

    叶小换羞涩地笑笑,“从6岁开始练的,今年开始学声乐和钢琴,这方面的练习就有点疏懒了。”

    女老师理解地点点头,“非专业舞蹈学校出身,能练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你以前学过编舞没有……没关系,是这样的,咱们来听几遍伴奏带,根据背景音乐的整体风格,先帮你定一个主题造型,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化、延伸,并把它们连贯起来,组成舞句1也就是主题句,然后……”

    杨昆弱弱地举起手,“那个……魏老师,临来之前呢,我先请人编了一段,我给学一遍,您帮忙掌掌眼,不合适的话咱再改,成不?”

    魏老师看了他一眼,再看看有点心虚的叶小换,并没有表达出明显的不满,而是笑呵呵地说:“好啊。”

    杨昆朝叶小换挑挑眉头,捏了个响指,“mic!”

    说到原版的伊甸园蛇舞,后世网上相关的教学、讲解视频多如牛毛,当时为了泡一位幼教美眉,杨昆把这玩意背得那叫一个滚瓜烂熟,此时现抄现卖,自然是毫无难度。

    只是他这人实在没什么舞蹈细胞,向大家讲解、示范时,虽然动作、造型、步伐都做得一丝不苟,却是毫无半点美感,特别是主歌部分的独舞,手脚呆滞、腰腿笨拙,丝毫显不出蛇舞的妖娆和韵律来,看着他支手支脚却乐在其中的样子,一众小美眉们捂着小肚子,一个个笑得腿都快合不上了。

    叶小换痛苦地以手抚额:“丢死人了……”

    跟着大家笑了一会,那位编舞老师就看出门道来了。

    杨昆的舞步看起来简单、明朗,缺乏艺术性和美感,甚至有点滑稽,但其动作舒展而简洁、风格妖娆而清新,跟动感十足的伴奏音乐一结合,竟是无比的默契。

    等他将前奏、主歌、副歌和尾声4个舞句分别展示了一遍之后,女老师带头鼓掌,说:“虽然不知道你找谁编的这段舞,但绝对是个高手,只是你跳得有点不太到位,舞句2和3之间的衔接也不是很流畅,我们可以试着增加1到2个动作……”

    小苹果的舞步本身就极易上手,这帮姑娘们都是学了4、5年的专业舞蹈,悟性比一般的年轻人高得多,借着老师向叶小换讲解、示范、纠正姿势的机会,嘻嘻哈哈地跟着跳了一、两遍,便基本掌握了各段舞句的要领。

    趁大伙熟悉舞步、培养默契的功夫,杨昆走到摄影机后面,想看看第一次不带妆彩排的效果如何,却惊讶地发现,机器根本没转。

    听杨昆问起,摄影师小声向他建议:考虑到现在属于不带妆排练,大多数镜头在mv里用不上,就干脆也别装胶片了,培养一下女孩们的镜头感就得。

    杨昆看了他一眼,心说:不装胶片,我花钱请你来干嘛来了?站在机器后面装样子谁不会,用得着你这位专业人士出马?

    吐槽归吐槽,还指望人家干活呢,再说人家也是好意,他就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大大咧咧地一挥手,“咱不差这点胶片钱,该拍的拍,当作幕后花絮也好。”

    摄影师乐了,“行啊哥们,考虑得挺周全,连幕后花絮都想到了?”

    16号,杨昆和叶小换提前一个小时出发,赶赴市音响器材厂所在的西城区新街口百花深处胡同,也就是张林口中的“百花”棚子。

    作为京城最早也是最好的录音棚之一,百花录音棚从建筑构造到硬件设备再到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都堪称业内一流,在90年代,这里是国内hifi音乐和摇滚乐的圣地,也是国内流行音乐的摇篮,《让世界充满爱》、《梦回唐朝》、《姐姐》、《垃圾场》、《青藏高原》、《好日子》……也数不清有多少经典名作在这里问世,其中和百花深处胡同联系最紧密、最令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句“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了。

第743章 :缺乏激情() 
贴着碎砖砌成的、长着一层薄薄青苔的南墙,走进狭长的胡同,越往里进,胡同越见宽敞,两边的墙壁也越见凋败,将历经几个世纪所积淀下来的历史感与沧桑感丝毫不加修饰地、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还不到上午8点半,当杨昆和叶小换数着门牌,找到音响器材厂所在的16号院时,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长发飘飘、文艺范十足的音乐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背琴的、有抽烟的,有出名的、有不太出名的,当然也不缺乏一心想要出名的。

    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群,叶小换有点怯场似地吐了吐舌头,“这么多人?”

    迎上周围或打量、或审视、或不屑、或敌视的目光,杨昆揽住女孩的肩头,笑道:“唱歌来钱快嘛,一夜成名、财源滚滚,追逐的人自然就多了。”

    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至今日,在《东西南北中》、《中国音乐电视排行榜》等优秀电视节目的推动下,国内的流行音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94新生代”的集体爆发,和去年年底在香港举办的“中国摇滚乐势力”红馆演唱会,更是将国内的摇滚乐、流行乐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眼前所见,正是当下火爆至极的流行音乐市场的一个缩影。

    依着张林的安排,杨昆在器材厂的办公楼里找到了录音棚的负责人张经理,自报家门、相互寒暄之后,跟着对方到财务室预缴了费用和押金,然后到北边的录音棚和录音师、混音师见面。

    百花录音棚建于80年代初期,占地400多平米,依照音乐类型的要求和用途不同,分为1间录音大厅和5间单独的录音室,杨昆预订的是3号录音室,不到约定的时间,里面的录音还没结束,而张林介绍的乐手也没到场,那位张经理就安排他们暂时在休息区等候。

    落座之后,瞥见旁边的沙发上坐着一位长发及腰的女士,手里夹着一支没点燃的香烟,正低头看手里的曲谱,杨昆觉得这位有点眼熟,有意转过去一瞅,“哟,田姐,您也在呢?”

    田真抬眼一瞧,先是一愣,随即便认了出来,“杨子!听张林说你今天过来录歌,我还琢磨着保不齐能碰见你呢,可巧就遇上了。”

    “张哥没说清楚,不是我录歌。”杨昆笑呵呵地跟她握手,把身边的女孩介绍给她,“我女朋友,姓叶,叶小换,您喊她小叶子就成。”

    “好漂亮的小妹妹!”上次在酒吧里远远地瞥过一眼,听他一介绍,田真也认出了她来,拉着她的手笑问道:“头一回录歌吧,瞧你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我跟说,这里就是设备好点,隔音和吸音效果好点,其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平时该怎么唱还怎么唱……”

    听她传授了一会录歌的心得和经验,叶小换忐忑不已的心情才算稍稍平复了些,杨昆连声道谢,又问:“田姐也是来录歌的?”

    田真点点头,“公司正筹备一张合辑,旗下的歌手、乐队一人一首歌,我嫌那边的棚子太挤,就奔这边来了。”

    聊了没一会,张林介绍的乐手也到了,由吉它、贝斯、键盘加鼓手组成的一支小乐队,都是正经科班出身,别看名气不大,实力却相当不俗。

    和张林那间简单的音乐工作室相比,这里的环境明显要更加专业,设备也要精良得多,有现成的伴奏带作为参照,加上乐队给力,又有经验丰富的录音师从旁指导、建议,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这帮人便把小苹果的配乐给鼓捣了出来,杨昆反复听了好几遍,愣是找不出和原版有什么不同之处。

    接下来,就轮到叶小换童鞋华丽登场了。

    听录音师讲解过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后,叶小换做了几个深呼吸,走进仅有十几平米的录音室,站在题词板和话筒前开始试音。

    隔着真实隔音玻璃,杨昆朝她竖起大拇指以示鼓励,叶小换却毫不领情,指指他,再指指门口,意思是:“出去,别害我分心!”

    杨昆郁闷地翻了个白眼,朝录音师打了个手势,自己跑到院里去抽烟。

    百无聊赖地磨蹭了一会,录音师出来叫他。

    瞅瞅对方的脸色,再看看一脸沮丧的叶小换,杨昆担心地问:“怎么了?”

    录音师摇摇头,“音准、音色都没问题,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疏漏,个别一些小瑕疵也能通过润色、混响来掩盖掉,只是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像是……欠缺点情绪似的。”

    叶小换懊恼地撅起嘴巴,“那该怎么办嘛?”

    “别急,先休息一下。”录音师宽慰她道:“录音棚不比现场,别说你这样第一次录音的新手了,许多成名的歌手也都会觉得在这里边找不到演出的激情,咱们慢慢来,多试几遍,总能找到感觉。”

    杨昆明白对方的意思。

    在音乐的表达过程中,技术通常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歌手是否拥有表达音乐的真实欲望和最佳状态。

    没有乐手间的交流,没有观众的呼喊,甚至录音室都小的令人窒息,对于叶小换这样年纪尚幼,还不能妥善、有效地控制情绪的新人来说,表现失常是在所难免的。

    考虑了一会,他建议道:“要不,咱们换大厅试试?”

    录音师想了想,点点头,“我看行,像节奏这么强烈的电声乐曲,本来就适合在比较大的空间里录制,就是不知道大厅有没有档期。”

    安慰了女友几句,嘱咐她先好好休息一会,尽量放松心情,杨昆去办公室找到了那位张经理。

    听完他的要求,张经理翻翻桌上的档期安排表,告诉他:“现在这支乐队定到了12点,1点以后的时间也早有人定了,今天想用的话,只有这一个小时,否则就要等到后天了。”

    杨昆看看表,当场拍板,“一个小时就一个小时!”

第744章 :精益求精() 
要调动叶小换的情绪,决不是单纯地从室内挪到录音大厅那么简单。

    以杨昆对她的理解,知道她是那种渴望表现自我的外向型性格,越是人多的场合,越容易兴奋。

    反正后期也要配合声,他就打算把伴舞、摄像全叫过来,就在录音大厅里边唱边跳边录,权当彩排了。

    除此之外,他还打算再给她安排点观众,以尽量营造出真实的、现场表演的舞台气氛。

    录音师一时难以理解他的想法,“边唱边跳倒没什么问题,像脚步声和气息方面的瑕疵都可以用技术来处理,只是这观众上哪找去?”

    杨昆指指门外,“人不有的是?”

    “咱这可没这惯例,不是怕人多影响录音效果,只不过……”顺着他指的方向瞅了一眼,录音师善意地提醒他道:“这些人可都是玩音乐的,你就不担心自个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心血被人家顺手牵了羊?”

    “多谢提醒。”杨昆呵呵一笑,“这事我早有准备,不用担心。”

    他不是随口敷衍,这首歌本身就是剽窃来的,他怎么可能注意不到类似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