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43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43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进他的小工作室,杨昆和叶小换都被小小地震惊了一下,模拟16路调音台、专业双卡座、混响效果器、均衡器、压限器、分频器和功放,大大小小的分体无源音箱,还有各式各样的乐器,俩人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眼睛都有点不够使了。

    叶小换打量着调音台上一排排的旋钮,好奇地问:“张大哥,看你这里好专业哦,你们平时就是在这里录歌、出专辑的么?”

    “我这破地儿就是哥个对付着瞎弄的,乐器、器材也是大伙共有的,根本没法和人专业的录音棚比,偶尔写写歌、排练时用用还行,录音的话纯属怡笑大方……对了!”说到这,张林一拍脑门,“聊得高兴,差点把正事忘了,红星这段时间在赶专辑,自个的录音棚都不够使,我就擅自作主替你联系了百花,眼下全京城最好的棚子,只是收费有点高,本想替你省点钱来着,也没办法。”

    杨昆笑笑,“我当初说尽量节省,是相对于jackie-陈或发哥那样的大腕而言,现在看来,相关的费用明显比我预想得要低,虽然是咱们自己录歌,也得保证必要的效果,在这些关键环节上,就不用考虑费用的问题了。”

    虽然他说得大气,张林还是不太放心,“你们做了多少预算?”

    杨昆说:“50万以内吧。”

    张林一下子就惊了,“50万?搁京城能买半拉四合院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现阶段京城的房价正处于历史最低谷,二环以里的新建小区也不过才2500左右一平,先不考虑有没有人卖的问题,单就价钱来说,50万买套小点的四合院可能不够,买套130平的三室一厅却绰绰有余。

    闲聊了几句,在张林的要求下,杨昆用吉它将《小苹果》的主、副歌旋律由头至尾弹了两遍,张林边听边记,摇头晃脑地琢磨了一会,不时地拿电钢琴找着感觉,一边在曲谱上修修改改,一边说道:“有点意思,乍听起来跟头几年流行的迪斯科舞曲有点像,不过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对比较复杂,你这个四四拍就要简单得多,节奏的律动感更强,也更容易带动情绪。”

    杨昆笑道:“这就是我鼓捣这首曲子的初衷了。”

    大致确定了主、副歌的旋律之后,张林又问:“前奏、间奏和尾声方面,你打算怎么处理?”

    “我希望能使用电声乐器和比较强劲的鼓点,也不止是前奏和尾声部分,整首歌都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杨昆说:“用简单、鲜明而强烈的节奏,周而复始地循环出现,充分调动听众的耳朵和大脑皮层,让他们听得欲罢不能!”

    现在还没有哪位医学专家提到过“耳朵虫”的相关原理,张林自然也无从知晓,只是呵呵一笑,“希望如此吧。”

第740章 :此行不虚() 
玩了这么多年音乐,参与过不少歌手、乐队的专辑和单曲的制作,张林的专业水准当真不是盖的,在没有乐队也没有电脑辅助编曲的情况下,仅凭着一台合成器和手头现有的调音设备,愣是将《小苹果》的配乐给一段一段地扒拉了出来。

    在杨昆这个半把刀听来,张林的作品和原版的相似度至少也在六成以上。

    当然,这间音乐工作室的条件还是有些简陋,弄个伴奏带还成,要达到出版、发行的标准,还是要通过正规的录音棚去重新采样、录制。

    提到正式录音,张林郑重其事地叮嘱杨昆:“这两天最好少抽烟、别喝酒、别熬夜、别吃辣椒,尽量多喝水,免得把嗓子熬坏了。”

    杨昆不以为意地笑笑,“又不是我唱,怕什么?”

    见他眼看着叶小换,张林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歌是……咳,误会了半天,你怎么不早说?”

    杨昆眨眨眼睛,“你也没问我呀?”

    张林一拍脑门,“得,是我想当然了。”

    看看表,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分钟,那位张导还没出现,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耽搁了。

    闲着也是闲着,杨昆就拿张林的工作室当成了ktv,用新鲜出炉的伴奏带录了几支小样出来,从中挑了支比较满意的翻录了两盘,一盘用作叶小换练舞时的背景音乐,另一盘准备提供给导演,供其了解歌曲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故事创意、画面素材的拍摄获取及后期剪辑节奏和风格。

    看他唱得好玩,叶小换的兴头也被勾了上来,征得张林的同意后,从杨昆手里抢过麦克风,一板一眼地跟着节奏学唱起来,玩得正高兴呢,听见有人叫门,才怏怏不舍地跟着他们出门会客。

    “对不住,真对不住,临时有点急事,来晚了。”来人一进门就连声道歉,主动和张林、杨昆握手,“临出门前,团里有个同事找到我,张林你也认识的,就是刚子,说打算录几首新歌,想让我给他导片子,谈剧本谈得忘了点儿,实在对不住几位了。”

    客气了几句,张林介绍双方认识。

    其实不用他介绍,杨昆也认识这位年近不惑的演员兼导演,想当初,那部《忠诚》他可是看了好几遍呢。

    和张导同行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文艺男,自我介绍说姓王,是文工团里的编剧,被他拉来帮忙探讨剧情,写分镜剧本的。

    从剧情来说,原版是把整部mv划分为“整容失败”、“偷吃禁果”、“化身人鱼”和“生离死别”等几个分段剧情,隐晦地寓意出转世、重生和穿越等后世独有的狗血桥断,中间又穿插着主唱和领舞、伴舞们载歌载舞的画面,看起来太过令人眼花缭乱,中间的衔接部分也显得比较生硬。

    考虑到现阶段国内音乐电视的整体风格和制作水平,杨昆并不打算搞得太过复杂,从头到尾就一个故事,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寓意着科技进步、技术革新,从而彰显苹果电子的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

    听杨昆简要叙述完他的构思,张导和王编剧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的神色。

    “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张导轻轻拍着沙发扶手,感慨道:“坦白说,虽然我拍音乐电视只是兼职,可也算是业界的老人了,这几年跟不少知名歌手合作过,也不是没见过采用叙事类手法来拍摄的,却从没遇见过像这么突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难度不小,压力也不小啊。”

    杨昆笑笑,“张导过谦了。”

    张导摆摆手,“我可不是谦虚,认真算起来,咱们国内第一支音乐录影带就是我拍的,当然了,那时根本不懂什么叫mtv,就是看着迈克尔?杰克逊等外国著名歌星的作品自个瞎琢磨的,今天跟你这么一交流,几乎完全颠覆了我此前的认知,此行不虚,此行不虚!”

    杨昆笑着问:“照您这么说,是打算接这笔单子喽?”

    张导用力点点头,“这么有意思的点子,当然要接!”

    杨昆笑得更愉快了,“那么,咱们是不是该谈谈制作费用和周期了?”

    “费用好说,即便不看张林的面子,就冲这个创意,我也得给你打个最低折扣。”半开玩笑地答了一句,他又表示:“只是这拍摄和后期制作时间恐怕不会太短,虽说全程在室内拍摄,画面素材什么的都好弄,但问题是这中间有不少需要用到电脑特技的镜头,这玩意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转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话诚不我欺……”暗自感慨了一句,杨昆理解地点点头,“虽然我是外行,却也知道拍音乐电视是个系统活,服装、布景、灯光、化妆、造型等杂七杂八的事情都要考虑到,之所以赶在录音之前先约见您,也是本着这方面的考虑,另外还有伴舞的人选,也要张导费心。”

    后世《小苹果》为什么能红?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它是跟风“电音舞曲”,有人说是靠病毒式营销,有人说是根据“耳朵虫”的原理传播,也有人说是音乐本身的力量,还有人说是拜移动互联网高效、便捷、社交性强的特有传播形态所赐。

    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小苹果》之所以能迅速走红,由鸟叔的御用编舞、《江南style》骑马舞创作者李朱善亲手编创的这套销魂至极的“伊甸园蛇舞”绝对功不可没。

    动作舒展而简洁,风格妖娆而清新,好不好看先不说,能让上至广场舞大妈,下至幼儿园花朵都能轻松学会,才是这首“洗脑神曲”得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的真正魅力所在。

    听杨昆刻意强调,张导就问他对伴舞的人选有什么具体要求。

    “首先得是女孩,至于要求嘛……”杨昆大致想了想,说:“一是要年轻,二是要有舞蹈和一定的声乐基础,三来嘛,外形要青春、健美、阳光,长相要说得过去,但也不能太出众。”

第741章 :大言不惭() 
瞅瞅那位安安静静地坐在杨昆身边,据说是这首mtv的主演兼主唱的年轻女孩,张导马上就理解了杨昆的意思。

    伴舞,顾名思义,就是配角,长得太丑了固然失分,长得太漂亮的话,盖过了主唱的风头也不好。

    这个要求倒不难满足。

    他在演艺圈混了这么多年,见过的女明星无数,论相貌和气质,能盖过这位的还真不多。

    “行,就按你说的条件找。”记下杨昆的要求后,他又问:“另外,演职员表怎么写。”

    杨昆看看叶小换,“你想取个什么艺名?”

    女孩有点不太明白,“取什么艺名?我的名字很难听么?”

    杨昆说:“不是好听难听的问题,拍mtv、拍广告,总不能用你的真名吧,到时班里同学、老师、校长还有社会上的亲友全知道了,你还怎么安心学习?”

    叶小换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摇摇头,略显烦恼地说:“我也不知道。”

    张导理解地笑笑,鼓励她道:“不着急,慢慢想。”

    又考虑了一会,女孩试探着问:“要不……改个字,叶小欢,欢乐的欢,怎么样?”

    张导想了想,否定了她的意见:“不太合适,台岛有个成名的女歌手叫叶欢,这么叫容易混淆。”

    叶小换嘟了嘟嘴巴,“那,就叫小苹果儿怎么样?咱们唱的就是小苹果嘛。”

    没等张导开口,张林先摇了头,“不好。”

    叶小换问:“为什么?”

    张林没说。

    叶小换扭头看杨昆,他抿着嘴唇摇头,“的确不好,再换一个吧。”

    至于原因,他没说。

    在京城的摇滚圈子里,“果儿”,是个略带歧义的昵称,特指那些混迹于各个乐队之间,蹭巡演,蹭场子,看上顺眼的乐手就把自己奉献出去的年轻姑娘们。

    娱乐圈乱,摇滚圈更乱,对于追求自我、放荡不羁的年轻乐手而言,酒、性、毒的诱惑力绝不弱于音乐本身,混在这个圈子里“猎艳”的女孩们很难做到洁身自好,今天跟主唱睡,明天跟鼓手睡都是很正常的事,也不知有多少曾经名噪一时的乐队或分崩离析、或一蹶不振,其背后都少不了这些“果儿”们的影响。

    这些由头却不方便对涉世未深的叶小换提及。

    一连想了好几个艺名都被众人否决,叶小换懊恼之余,开始耍起了赖皮,“哎呀太麻烦了,还是你帮我想吧。”

    反正只是一锤子买卖,没指望她长期在娱乐圈里混,杨昆也懒得为此大伤脑筋,略一思忖,建议道:“干脆叫个英文名得了,apple,简单易懂。”

    金主发了话,张导自然没意见,拿笔记下来,又问:“词曲作者呢?”

    习惯了闷声大发财,杨昆也没指望借这广告片出名,想了想,说:“词作者是我本人,署不署名无所谓,一定要写的话,就用汉语拼音吧,kunge,k-u-n-g-e。”

    张导一笔一划地记下来,好奇地问:“kun…ge……有什么特殊含义么?”

    杨昆笑笑,说:“我们老家那边不习惯叫杨子,同龄人之间都开玩笑地叫我昆哥。”

    还有层意思,他没说出来。

    提到“昆哥”这个诨号,他就忍不住回想起后世痴迷魔兽时的那几年,回想起那位wower们眼中的风云人物,曾经的魔兽世界第一战士,世界第一公会会长,kungen。

    因为沉迷网游,杨昆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

    团队合作、百折不挠、分享快乐、以牙还牙……严格地说起来,杨昆现在的性格、成就,多多少少也受了那段经历的影响。

    就以这个名字,祭奠自己那段玩世不恭的岁月吧……

    张导的问题将正在走神的他拽了回来:“作曲、编曲呢?”

    杨昆看看张林,“谱子和小样都是张哥弄的,自然要写他了。”

    张林连连摆手,“别别别,你是原著,我是翻译,这个功劳咱当不起,还是写你自个儿吧。”

    争论、谦让了一会,最后的结论是两人联合署名,张林在前,kunge在后。

    张导重新审视了一遍手头的记录,“大致框架就这么定了,下面,咱们来讨论下剧情和细节?”

    张昆抬腕看表,站起来说:“到饭点了,咱们找个清静点的馆子,边吃边聊?”

    张导紧跟着站了起来,“行,不过先说好,这顿我请,就当为迟到向各位赔罪了。”

    张林笑着说:“到我这一亩三分地了,哪轮得到你们请客?”

    下午都有事要忙,大伙就没喝酒,一顿饭吃到下午2点多,张林要跟乐队成员见面,准备过几天出国的事,就告辞先走,临行前,把百花录音棚经理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杨昆,并叮嘱他:“他们是按小时收费的,我定的是后天上午9点到11点之间,能早到别晚到,需要延时的话,提前跟人家商量。”

    杨昆拉住他,“张哥,这一趟没少麻烦你,你看咱们是不是……”

    张林笑着指指他,“你小子少跟我来套,圈里哥们相互捧个场、帮个忙是常事,说别的就见外了!”

    见他态度很坚决,杨昆就不再多说。

    从饭店出来,在张导的建议下,一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