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301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301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陈静眼中浓得化不开的相思,杨昆心中歉疚之余,更是情思萌动。

    有情人心有所系,便觉得时间过得格外地慢,只是今天情况特殊,杨昆算是半个主角,陈静又有采访任务在身,当着她老爸的面,两个人都不便找借口提前开溜。

    好不容易熬到陈书记开完现场会,率众部下回衙办公,一一握手告别时,杨昆看着陈静的眼睛,嘴里客套,暗自拿小指在她手心轻轻刮了一下。

    陈静明媚的俏脸上顿时飞起两朵若隐若现的红云。

    等她上了电视台的采访车先行离开,杨昆正想上车,却被县水利局的王局长拉住手不放,说了好一阵景仰的话。

    彼此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杨昆借机拿对方开涮的本意,只是想借陈树德之口警告那些不相干的单位和部门,给自己减少些不必要的麻烦而已,并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人家堂堂一位大局长当众示好,他再急着和佳人相会,也不好意思一点面子不给,就此拂袖而去。

    客套了一番,约好改天一起吃饭,好不容易打发了这位热情过度的王局长,杨昆独自驾车赶到电力小区时,陈静已经醒好了红酒,换好了睡衣,猫一般蜷卧在沙发上,百无聊赖地翻看着刚才做的现场速记。

    看着她薄如蝉翼的睡衣下若隐若现的动人春光,杨昆顿时化身为狼,嗷的一声就扑了上去。

    陈静格格娇笑着躲开,拿笔记本挡住他的嘴脸,“大白天的,别那么嚣张,唔……”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勾起无比天雷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聊解相思之后,陈静去浴室冲凉,杨昆想跟进去混水摸鱼,却被她坚决拒之门外。

    等水声渐止,杨昆掐掉烟蒂,敲门进去,接过吹风机帮她吹头发。

    陈静对着镜子补妆,无奈这小子不但手里忙活,下面也不消停,被他撩拨得心慌意乱,她一边左躲右闪着不给他得其门而入,一边柔声恳求道:“别闹了,不然还得再洗一次……还得回单位呢”

    杨昆放下吹风机,将丰盛亮泽的秀发撩到一侧,顺着她柔软圆润的肩头一路向上吻去,“上午不是没安排了么,还回去干嘛?”

    “谁说的,还得补拍播音室里的镜头呢,我是偷偷溜出来的……”陈静拿食指堵住他的嘴巴,“刚涂的口红,别给我弄花了,乖乖听话,到晚上再好好陪你……要不,我帮你骗傅姐回来?”

    杨昆拿起她放在梳妆台上的腕表看看时间,“才10点半,她这会正忙呢……怎么还戴着这只旧天王,我给你买的那只呢?”

    提起他从沪宁买给她的那块帝舵公主表,陈静的表情就有点古怪,“还好意思说,被傅姐取笑了半天呢,说你小子非要给喜欢的每个女生都送一块表才甘心!”

    想起给她选生日礼物时和傅青梅的玩笑话,杨昆不无自得地哈哈一笑,“眼下还三缺一呢,回头我再寻摸寻摸,想法给你们凑成一桌麻将。”

    陈静反手在他小肚子上掐了一把,嗔道:“你敢!”

    温存片刻,陈静换了衣服回台里赶工,杨昆这几天熬夜较多,难得偷闲半日,就没急着出门,只是打电话过问了一下钢贸公司的经营情况,至于名下的其它产业,有大家各负其责,便不用他事必躬亲。

    临近中午,傅青梅拎着食材回来,见杨昆眯着眼睛,盘膝坐在沙发上喷云吐雾,好奇地问他:“今天怎么这么清闲?”

    杨昆掐掉香烟,招手示意她过来,笑嘻嘻说:“几天没耕田,小牛有点闲,过来给你发发水。”

    “胡说八道,你就知道我一准回来?”傅青梅才不信他的鬼话,瞅瞅茶几上的酒瓶和酒杯,看到杯口上的唇印,心里跟明镜似的,“也不看现在才几点,陈静这小浪蹄子是越来越不知羞耻了。”

    杨昆揽住她丰腴的腰肢,伸长了嘴巴朝她胸前拱去,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你是嫌她背着你偷吃吧……”

    傅青梅屈指敲了他个爆栗,“赶着做午饭呢,懒得理你!”

    饭桌上,听杨昆说起筹建文化广场的进度,傅青梅就笑他:“明明是公家的活,你只管掏钱就好了,偏要硬赶着往上凑,还嫌自己事不够多是怎么着?”

    杨昆撇撇嘴,“人家县委书记发话,我敢说不去?”

    傅青梅也撇撇嘴,“人家拿你当移动银行而已,一出手就是上百万……就算想讨好未来老丈人,未免也太下血本了吧?”

    杨昆哂笑一声,“你多咱见我做过赔本的买卖?公司名气、税收减免之类的附带好处先不说,只要这广场建成了,人气上来了,周边的地价、房价和租金肯定会往上涨,就咱到手这1万来平,盖上30栋大户型独院小楼没一点问题,我先把话摞这,五年、八年之后,随便哪套房子都能把这笔成本拿出来!”

    傅青梅撩了他一眼,“听这意思,你还想搞房地产?”

    杨昆咂咂嘴,略显遗憾地说:“眼下商业地产低迷,正是抄底入市的好机会,可惜呀,没钱!”

    傅青梅打了个哈哈,“全易阳人似乎就你没资格说这句话吧,股市圈了5000多万,从这波钢材行情里能赚到的应该也不止这个数,还有脸在这哭穷答应我们俩的法拉利呢?”

    杨昆为难地摊开手,“人家瞧不上国内市场,有钱也买不着啊,要不,先给你们一人弄辆保时捷凑合凑合?”

    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不过他还真当成一回事去打听来着,结果一问才知道,眼中国内车市不火,传统的三大超跑中,只有保时捷在亚市设了家二级代理商,销售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压根还没正式进入国内市场,以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保有量来看,也都是通过非正式渠道,由香港方面转运进来的。

第657章 :始料不及() 
当然,以杨昆现在的财力,只要舍得下本,再多费些手脚,搞它一两辆豪车还是力所能及的。

    不是他舍不得花钱,和几位红颜知已相比,钱算什么东西?

    之所以没有马上入手,除了考虑到保养、维修的麻烦,以及本地糟糕的路况和气候之外,最让杨昆顾虑的,还是影响问题。

    即使搁到20年后,法拉利之类的豪车,也只是少数权贵阶层的玩具,和普通大众无缘。

    90年代初、中期,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不佳,轿车的私人保有量不高,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其作为代步工具的本来意义早已被无限扭曲、夸大,甚至在不少官员、商人眼里,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开好车,除了彰显自身的身份外,也要符合自已的地位。

    拿杨昆自己来说,现在就是开辆虎头奔出去,大伙除了羡慕,没有谁会过分指摘什么。

    钢贸公司一天上千万的流水,花个一百多、二百来万买辆车,再正常不过。

    傅青梅就不一样了,和杨昆的亲密关系不能曝光,从表面上看起来,她只是个平民百姓,照高了抬,也只是昆朋精品批发的合伙人罢了。

    你一个开批发部的,一年的总营业额才多少钱?

    开着40多万的跑车,已经够引人注目的了,换成几百万的超跑……就算你拿股市当借口,也得有人信不是?

    以国人的八卦天分,别说其个人感情经历了,被人扒出家谱来都不稀罕。

    年轻、漂亮是女人天生的优势,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情况下,反而成了她们的劣势。

    一旦事情传得满城风雨,杨昆自己倒无所谓,可他不能不顾虑到家人和傅青梅自己的感受。

    陈静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县委书记千金的身份,是一面双刃剑,既保护她不受江湖宵小的觊觎,也限制着她的言行不能过于出格。

    毕竟这个时代的官二代们,还不像后世那么飞扬跋扈。

    以傅青梅的聪慧,自然能猜到杨昆的顾虑,白了他一眼,说:“逗你玩呢,我那辆古贝开得正顺手,暂时还没有换车的打算,小静要注意影响,开好车不方便,你呀,还是留着那份钱做生意吧。”

    杨昆拿过文化广场的鸟瞰图,笑眯眯地说:“车不急着换,房子却该换了,趁现在还没放出风去,可着你先挑一套。”

    傅青梅朝图上瞟了一眼,问他:“好几十套房子呢,你打算怎么处理?”

    “只租不卖。”杨昆拍拍图纸,“眼下房价太低,与其平价转手,还不如捂在手里等着增值呢,除了你,我打算给小静姐也留一套,你左、她右、我中间,咱们三个做邻居,早上醒来,一开窗户就能看见人,当然,要住一块我也没意见……”

    傅青梅抬腿跨坐到他身上,伸手向下慢慢探去,唇角挂着揶揄的笑意,“你就不怕给你妈发现咱们的丑事?”

    “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何况老话说得好,妻不妾、妾不如……咝!”杨昆惬意地闭上眼睛,“轻点,不许用牙咬!”

    偷欢半晌,接到钢贸公司那边打来的传呼,杨昆胡乱冲了个凉,过去和荣信会计师事务所的人见面。

    钢材价格打着滚地往上翻,钢贸公司的业务量也随之暴涨,公司配备的几名财务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还难以独挡一面,公司财务审查、做账的重任,还是荣信这几位老会计在挑大梁。

    刚一进门,一位姓来的老会计就把他揪住了,“杨总,这账不好做呀!”

    搞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国企也好,私企也罢,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只做一本账,至少也是两本以上,一本是给税务局看的,一本是给自家老板或领导看的。

    来会计指的是前者。

    说的做账,指的其实是报税。

    业务量、现金流过多,账面上就不好处理,报起税来就很麻烦。

    类似的报怨,这段时间杨昆也不知道听过多少回,耳朵里都快起茧子了。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他现在见到来会计,比见县委书记还发怵。

    看着一脸苦大仇深的来会计,杨昆牙疼似地咧咧嘴,“又怎么了?”

    来会计左右瞅瞅,“里屋说。”

    俩人跟地下党接头似地钻进最里面的空屋,来会计接过杨昆递来的烟,说:“票又不够用了。”

    他说的发票,指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按照相关规定,凭借供应方如邺钢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抵扣昆朋钢贸在销售业务活动中产生的销项税,与此同时,昆朋钢贸也有义务向自己的客户开具该发票,以供对方合理抵税。

    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得拥有一般纳税人资格。

    按照有关规定,对于新成立的商贸公司,税务系统一般是不会直接给予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而是先将其暂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经过不超过一年时间的考察之后,当企业达到一般纳税人条件时,再接受其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正式认定申请,并由县级国税局审查、批准。

    当然,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曾经在私人钢企工作过的经历,使杨昆多少懂得一些税务常识,预见到钢材价格暴涨后必然会带来业务量和销售额的井喷,其中肯定有不少客户需要增值税票,他便特意托了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提前把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了下来。

    一般纳税人资格是有了,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前段时间的销售额过低,国税局给昆朋公司认定的单张开票最高限额为1万元,每月开票上限仅为100万元,对于当前日销售额上千万的情形来讲,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即便朋昆公司的客户都是私企,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质,要了发票也没用,可还有一少部分客户有需求呢。

    百密一疏,杨昆自觉已经考虑得够周全了,像眼下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形,也令他有些始料不及。

第658章 :合理避税() 
琢磨了几秒钟,杨昆挠挠头,“再跟税务局申请下,增购呗?”

    来会计一摊手,“早就超过增购次数限制了,你那边跑得怎么样了?”

    杨昆皱起眉头,“按5月份的销售额,申领10万元版发票的条件是够了,国税那边也挺配合,不过公家单位办事有固定的程序和时间限制好吧,这一点您比我清楚得多。”

    来会计摇摇头,“这才刚过10号,销售额就达到了9000万,照这形势来看,就是国税马上给咱们调整最大开票金额,票照样不够用。”

    杨昆也有点束手无策,叹了口气,问:“依您的意思,咱们该怎么办?”

    来会计说:“票额限制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就只能在账面上做做文章了,不行就往下月推呗杨总也不用太着急,类似的情况也很常见,算不上什么大麻烦。”

    杨昆大致能明白他的意思。

    和偷税漏税的嫌疑相比,发票不够用什么的确只能算是个小麻烦而已。

    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按营业额乘以固定税率的缴税方式不同,一般纳税人的缴税计算方式是拿进项成本和销项收入相互冲抵之后的差价乘以固定税率,粗浅一点地形容,就是销售额减去进货金额,用这个差价乘以税率,就是该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额。

    在商业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中,抛开价格因素不谈,单以货物数量来说,其当月售出数量加上库存,应该与当月进项的货物数量相符,拿昆朋公司举例,上个月总共按合同购进各类线材8。46万吨,截止目前为止,大约剩下5。5万吨的库存,那么其销售出去的线材就应该在3万吨左右。

    显示在账面上的话,和进项相比,如果销项过少,就有偷税漏税的嫌疑,反之,销项远远大于进项的话,则有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嫌疑。

    为此,按照税务方面的有关规定,昆朋公司购进的这8。46万吨线材,应该向供货方即邺钢、京钢等厂家索要正规的增值税发票,并为此向对方支付17%的进项税。

    事实上,杨昆和对方签订的购销合同的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这部分税款。

    就拿和邺钢签订的第一笔大额合同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