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277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77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胡是聪明人,虽然杨昆介绍那两位是他的助理,不过看对方的体形、举止和态度,明显是私人保镖一类的角色,再看杨昆时,眼神里就带了点显而易见的敬畏。

    杨昆假意不知,摆手请茶,问他:“怎么样?”

    听他这么一问,胡志高脸上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表情顿时被冲淡了许多,皱眉道:“不太顺利。”

    他是上午的飞机,比杨昆还要早几个小时到沪,只是提前约了飞利浦(元器件部)中国区总经理章亚琼吃晚饭,才耽误了些时间,饭局一散,便赶着过来和他见面。

    再次和飞利浦国内方面接触,也是受了杨昆的“指使”。

    上次通过电话之后,在胡志高的督促下,陈胜等工程技术人员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日以继夜地研究、实验,仅用了一周多的时间,便在提高自身产品纠错能力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vcd播放机的纠错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指的是vcd播放机正常读取光盘信号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升其正确读取信号、掩蔽错码的能力。

    在正确读取信号方面,影响vcd播放机读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机芯激光头和伺服系统,进一步解析的话,就是在激光头读取完数据,进入dsp处理之前,会受到机芯光头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至于掩蔽错码,则是指光头对光盘读取数据时,由于光盘质量及损伤等原因会产生数据随机及突发误差而生的误码,,如果不能消除这些误码,将使图像及声音中出现马赛克、画面分裂、停顿及噪声等异常现象。

    按照杨昆的远程“指导”,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双管齐下的办法,硬件方面,在尽量保证激光发射管工作寿命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激光头激光发射管的电流,提高其读片能力,这也是后世不少山寨碟机厂普通采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软件方面,编程人员在原有系统控制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写、完善了转盘系统的伺服处理电路性能,进一步提高读片能力和速度的同时,在跟踪循迹特性和纠错能力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可以更好地协调机芯和解码器芯片的动态工作状态,对错误信号进行替代、掩盖、屏蔽等处理,从而补偿和纠正这些误码,使直观图像的显示更为干净、舒服。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以适当损失图像细节为代价搞出来的权宜之计,要想更好、更彻底地提升碟机纠错能力和整体性能,就要自行编写、研发、采用数字伺服电路,以取代当前常见的模拟伺服方式,这种系统工程就不是十天半个月能拿得下来的了。

    即便如此,和市面上现有的碟机相比,包括飞利浦自行生产的机器以及索尼刚刚投放市场的第一款机型在内,苹果样机的表现都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的研发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与量产相关的筹备工作却已经可以提到日程上来。

    解码芯片可供选择的空间不大,不想投入巨额资金自行研发的话,只能采用斯高柏公司的产品,而机芯方面,经前期的反复对比、认证之后,大家早就一致认定,飞利浦的机芯性能更加稳定,性价比也更高。

第605章 :提前布局() 
经过杨昆牵线搭桥,胡志高从老林手里订购了1000台飞利浦机芯,达成了产品经销意向,以及用机芯换成品的易货协议。

    本着商业合作最基本的坦诚与互信,对于自己在老林的机芯进口贸易中占股的事,杨昆也没瞒着他。

    对此,胡志高表示理解。

    于私,大家都是商人,都看中了vcd这块大市场,各显其能也是理所当然。

    于公,苹果电子和他的升达电子暂时都不具备进出口贸易资格,从香港方面买机芯,十台八台的没问题,批量采购的话,就必须通过中间机构。

    创业初期,胡志高暂时分不出精力来跑进出口权限,一心想要做大的他也压根没考虑走水路,而且有杨昆从中说和,老林给苹果电子订的价格相当优惠,比他直接从飞利浦香港公司购买时的零售价还要便宜得多,他没理由不接受。

    就杨昆本身的利益而言,将飞利浦机芯的进口权控制在自己手里,除了可以从中抽取不菲的利润之外,也能进一步拉大苹果电子和国内同行们之间的成本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牟得先机。

    因此,当杨昆建议他和飞利浦中国区的主管人员接触,尽力说服对方以转从国内采购机芯,胡志高就有点难以理解。

    他不是第一次来沪宁,早在确定采用飞利浦的机芯之前,他就跟该企业元器部的国内分公司联系过,却没收到任何成效,甚至没能见到该公司总经理章亚琼的面。

    一来自家庙小,人家看不上眼,二来人家有规定,设在国内的生产基地出产的元器件要由香港分公司统一安排销售计划和渠道。

    乘兴而来、空手而归,这种丢人的事,他本来不好意思在电话里说,只是听杨昆一再强调从国内采购机芯的重要性,才吭吭哧哧地提了起来,又问:“香港这么近,老林给咱们的价格也不高,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

    杨昆也没嘲笑他的自作主张,只是就事论事地向他解释自己的想法。

    95年,vcd市场处于孕育期,粤东一地的盗版盘生产线刚刚推出自己的产品,市场零售价格还处于十几元到几十元的高位,市面上的碟机品牌也比较单一,除了国产的万燕,就是荷兰的飞利浦、韩国的三星以及日本的索尼这几大品牌,vcd还属于高价暴利产品,距离进入普通大众家庭还有一定的门槛。

    等到明、后年,碟片价格进一步降低,vcd销量随之暴增的时候,随着国内各大厂家一哄而上地做碟机,市场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要在竞争中挣扎求存,大家就要各显神通,尽可能地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到那时,即使他们自己不做,肯定也有别的企业会想办法绕过老林这个代理商,直接从香港公司甚至国内生产基地拿货,这样一来,苹果电子的这点成本优势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杨昆的想法是,在飞利浦意识到国内vcd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并随之调整生产、销售策略之前,尽可能地说服该公司国内方面的负责人,提前将这部分产能吃到嘴里。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压缩自己的生产成本,更能提前一步断了同行们的后路。

    至于苹果电子的胃口能不能大到将飞利浦国内基地生产的机芯全部消化掉,就要看胡志高做市场的本事了。

    不过杨昆认为,即便吃不掉也不要紧,多出来的量,或者作为元器件储备,或者可以加价转手获利。

    表面上看起来,失去了苹果电子这个大客户,多少会受到影响到老林手里的机芯销量,不过老话说得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苹果电子和老林手里的独家代理权都是杨昆的投资,手心手背都是肉,双方之间的买卖关系实在不好协调,价格定得高了,小胡不高兴,定得低了,老林不满意。

    如果苹果电子转从国内采购机芯,那些跟风而上的同行们完全可以弥补这部分销量,而且卖给他们的机芯价格更高、利润更丰厚。

    这是种多赢的局面。

    90年代中期,人们做生意的理念还是宰熟不如宰生,赚自己人的钱也不叫本事。

    再过几年,随着传销在国内的盛行,人们做生意的理念就逐渐转变成宰生不如宰熟了。

    对于杨昆的“高瞻远瞩,提前布局”,小胡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促成和飞利浦的直接合作,有个女人一定不能忽略,那就是飞利浦(元器件部)中国区总经理章亚琼。

    为了这次正面接触,胡志高可谓做足了功课,多方了解对方的行程安排,提前打电话预约会面时间,甚至不惜花重金在本地车行租了辆“虎头奔”代步。

    然而,跟上次一样,和章亚琼的这次会面依然没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人家根本没在工作时间接见他,只是看在他如此执着的份上,才答应在业余时间见个面,吃顿饭而已,连餐费都是人家提前付过了的。

    对此,章亚琼的解释是:“胡经理远来是客,怎么能让您破费呢?”

    言外之意,你胡志高和你那未出茅庐的苹果电子还没有请我吃饭的资格。

    这么想也是理所当然的。

    身为跨国公司的大区总经理,有资格列入章亚琼的客户名单的大都是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你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私人工厂,没有根基、没有实力、没有担保,几乎一无所有,凭什么要求我跟你合作,凭什么要求我向上面申请,改变本部门在整个亚洲区的经营策略?

    感觉到对方的疏远和不信任,胡志高并不气馁。

    一个人能成功,绝非偶然,他能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电子厂做到27个亿的份额,除了准确把握时机外,其自身的创业精神和激情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饭桌上,他开始向对方讲他的创业理想,讲自己要做一个中国vcd品牌的梦想,讲自己打算怎么做渠道,讲自己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

第606章 :与有荣焉() 
能以一个不到40岁的女性身份掌管飞利浦(元器件部)国内分公司,章亚琼不是那种被人三言两语就能哄得晕头转向的小女生。

    虽然能感受到胡志高的执着与追求,章亚琼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动,和理念相比,她更看重实际。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我说服了总部,改变了经营策略,备好了货,万一到时你不要了,我怎么办?

    这一点,恰恰是现在的胡志高所无法保证的。

    听他讲完会面的过程,杨昆深表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同志,任重而道远,尚需努力啊!”

    胡志高攥了攥拳头,“我知道,我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停顿了一下,他问杨昆:“明天,咱们一起去跟她见个面怎么样?”

    杨昆一愣,随即笑了,“这又不是上山打狼,你说服不了她,加我一个也是白搭。”

    “咱们不一样。”胡志高坚持道:“有很多东西,我脑子里有想法,却怎么也表达不出来,你的口才、理念和见识都比我出色,应该更有把握说服她。”

    杨昆无语,心说同志啊,你这是严重的依赖症,得治!

    从历史本来的趋势来看,以胡志高一贯的坚持和韧性,说服章亚琼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和抛头露面相比,杨昆还是更喜欢坐地分金。

    因此,从本心来讲,他不想画蛇添足地帮小胡这个忙,也没有和那位章总见面的意愿。

    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自己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历史的本来进程,长此以往,他担心会弄巧成拙,使小胡同志对自己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从而失去其本来的斗志和进取精神。

    沉思片刻,杨昆给自己找了个理由:“不是不想帮你,可我另外有事要办,抽不出时间。”

    胡志高错愕地看着他问:“还有什么事比这个更重要的?”

    杨昆踩踩地板,“炒股。”

    胡志高鼻子都快气歪了,“大老远地跑到沪上来见面,你叫我去找人家谈事情,自己却躲起来炒股……你老家那边没有股票交易厅?”

    杨昆耸耸肩膀,“有是有,只是规模太小,开户、操作、交割、转账都比较麻烦,而且消息来源太少,股票嘛……你懂的。”

    胡志高白了他一眼,“听你的意思,准备搞很大?”

    杨昆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厚厚的牛皮信封,放到对方面前。

    胡志高疑惑地看看他,拿过信封,抽出来一看,厚厚的一摞,是中行易阳支行出具的不定额现金本票,申请人一栏里写的是杨昆的名字。

    看到票面金额上面那一连串的零,胡志高就有点眼晕,个、十、百、千、万……100万?

    用力眨了眨眼,仔细再数一遍,没错,就是100万。

    换一张,100万,再换一张,还是100万,整整20张,全是100万!

    胡志高就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建vcd工厂才花了多少钱,100万啊100万,从这里随便抽一张出来就够了啊喂!

    再想想当初,为了那点股份,大伙撸胳膊挽袖子争了几天几夜,想叫你多拿几万块钱出来,就吓得你扭鼻子擦泪,跟要了亲命似的,这下倒好,一下子拿几千万出来炒股,真拿钱当冥币花呢?

    即便是你自己的钱,爱怎么糟践就怎么糟蹋,可这反差未免也太大了点吧?

    胡志高把后槽牙咬得咯吱作响,问:“你拿这么多钱出来炒股?”

    杨昆不解地看着他,反问:“2000万而已,很多么?”

    在他自己看来,难得遇见一次井喷的机会,只投入一半身家未免有点过于保守,但在胡志高的眼里,一掷2000万,简直是……胆大包天!

    看着几十张轻飘飘的纸片,小胡说话的声音都在打颤:“股市有风险,2000万呐,你就不怕赔?”

    杨昆说:“人生难得几回搏。”

    小胡眼珠子一转,说:“公司进货正需要流动资金,打个商量,先借我个几百万用用好不好?”

    杨昆说:“可以啊,拿股份来换,让你沾点便宜,溢价换股都行。”

    小胡翻了个老大的白眼,“当我没说。”

    话题进行到这个程度,胡志高自觉对杨昆又多了一层了解。

    坦白地说,虽然佩服杨昆对于vcd行业的了解和前瞻性,也亲眼见他拿出了几十万真金白银来入股,但对他本人的身家,胡志高并没有太过直观的印象。

    据他的猜测,杨昆充其量也就是个百万元户,只是和他一样看好vcd市场的前景,才勒紧裤腰带,凑了一笔钱出来搞风险投资。

    时至今日,眼看着人家身边陪着俩私人保镖,兜里揣着几千万现金,在他的心目中,杨昆的形象立刻变得高大上起来。

    想想人家的年龄,再想想彼此之间巨大的身价落差,胡志高内心稍觉气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