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239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239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家富抬手虚扶了一下茶壶,满脸惭色地说:“这意思我当然明白,就是这个不争气的小子想不开,自己又抹不下脸来问你,非要我过来问个清楚,对了小昆,你打算让他在那边待多久?我回去也好劝他安下心来好好干。”

    杨昆沉吟了一下,含糊地答了一句:“先锻炼一段时间再看吧。”

    这一锻炼,就是半个多月过去了。

    听他老子转述过杨昆的话,刘彦波算是见识到了这位表弟性格中的强硬之处,虽然心中怨恚难消,却也生不出勇气来指袖而去、另谋出路,只能忍气吞声地在时风销售处窝了下来。

    过了三五天,等情绪平静下来,他发现,其实这里的条件也还不错,跟喜羊羊相比,除了没有那么多漂亮妹子外,吃穿用度各方面的待遇也丝毫不差,工资和奖金更是比当司机时高了一截。

    除了收入以外,最让刘彦波满意的是在这工作很自由。

    山高皇帝远,包括杨昆在内,几位老板除了偶尔打个电话关心一下销售和回款情况,平时基本上不怎么上这来,唯一能管得住他的虎子性格豪爽,底下人又都是一帮血气方刚的小年轻,爱玩爱闹,属于那种你看得起我、我就更看得起你的性子,心思越简单的人,在这里反而越吃得开。

    于是,当刘彦波抛开“老板亲戚”的架子,真正地把自己当成这个小团体的一员时,很容易就跟大伙混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一天天过去,随着交警大队在农用车盘查、整顿方面的尺度逐渐宽松,销售处的工作也进入了正常节奏,工商、城信社的派驻人员相继撤走,工作量和难度日益降低,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轻松写意。

    虎子一直惦记着杨昆交待的事,也早就和厂家协商好,请其代为培训农机售后维修人员,等抢购的热潮渐渐平息之后,便开始着手挑选赴邻省培训的人员,刘彦波正闷得发慌,便主动请缨,带着三个小伙计到厂家享受大客户待遇去了。

    这段时间,杨昆也像换了个人似的,除了偶尔到工地上关注一下养殖场的筹建进度、定时审阅荣信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之外,就是把自己按在教室里埋头苦读,连早晚自习也不耽误,令刘小亮、韩学彬等人大呼看不透啊看不透。

    不论这帮损友如何冷嘲热讽、刨根问底,杨昆只是依照自己制订的复习计划,自高一至高三、按部就班地温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上英语、语文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提问,比班时少数几个尖子生表现得都要积极,对别的主、副科却一概不加理会,不是趴在桌上梦周公,就是跟这两门主攻课程的高考模拟习题较劲。

    进入3月上旬,杨昆自觉肩膀上的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去医院复查的结果也比较理想,虽然出于保险起见,医生建议他最好不要急着做太剧烈的运动,却也不耽误他跟着那帮体育特长生们一起进行些恢复性训练。

    就这样,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眼中,他整个人就像是恢复到了高二刚开学时的状态一般。

    只有杨昆自己知道,现在的他,比刚重生时的自己过得要紧张、充实得多,除了学习上用功之外,每天还要陪着孙研、叶小换一起吃饭、玩闹,时不时地把小女生拉到练舞室或操场的角落里轻薄一番,隔三岔五地到傅女王的住处颠鸾倒凤,尽享温柔滋味。

    生意方面,经过荣信会计师事务所的核查、培训,除电玩城之外,火锅城、电器行等各处产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大为改善,连带着杨建军、何平等人的管理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各项生意都在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紧张筹备,标准件市场火锅、烧烤分店兼快餐配送中心于3月8日正式开张营业,不但可以让上千家商户们就近享受到喜羊羊的优质服务,同时推出的便捷卫生、物美价廉的快餐盒饭也广受欢迎,而徐丽娅负责的三家市区的分店,由于投资和营业规模较大,尚处于紧张的筹建阶段,预计最早也要等到3月下旬才能正式运营。

    至于上半年最重要的投资项目,喜羊羊养殖配送基地的筹建进度也令杨昆感到满意。

    邵兵的办事能力和工作热情是毋庸置疑的,在各职能部门和马教授带领的三人技术小组的配合下,从土建到引种各方面的工作进行都比较顺利,先是往工地上拉了一条临时电力专线,然后打了一用一备两眼深水井,修了条供物料车辆进出的沙石路面,平整了土地,建了两间临时办公室,拉上了电路线,各基础设施的根基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考虑到养殖场的初期运营以育种、繁殖为主,杨昆和邵兵协商之后,采纳了马教授的建议,暂缓冷库、屠宰场的施工进度,将人力、物力集中到畜栏的建设上来,并参照排酸肉的技术标准,对原计划中的屠宰、冷藏、运输等各个环节加以改良、升级。

    这样一来,相应的投入也要大大增加,不过由于杨昆决定化整为零地申办征地手续,原打算用于1000亩地的土地转让金就能省出一多半,此消彼长,至少在现阶段,需要投入的资金基本上和原计划持平。

第518章 :内忧外患() 
按照马教授给出的规划,首期工程连养殖、屠宰场和冷库在内,不过占了百十亩地,其余的大片土地就这样任其荒芜下去,未免显得有些浪费。

    农村出身的邵兵就想了个主意,征得了杨昆、徐丽娅的同意之后,以投资商也就是徐丽娅名下的邺河市丽都餐饮公司的名义,和周边的村民签订了一份免费承包协议,由其分片建起蔬菜大棚,收获的反季节蔬菜则全部由昆朋餐饮公司包购,将大片荒地有效地利用起来,一来补充店里食材所需,二来可以跟当地村民搞好关系。

    同时,考虑到市区主营的水煮鱼、酸菜鱼火锅对鲤鱼、鲶鱼、河虾之类的水产品需求较大,杨昆又授意邵兵代自己出面,到地势低洼、多湖、水产养殖业发达的广宗镇一带考察了一番,和几家大型水产养殖户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另外,虽然养殖场的基础框架还只存在于蓝图上,不过相应的引种工作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

    经过马教授从中牵线搭桥,杨昆亲自出面,和邻省一家大型牧业种畜场签订了引种合同,准备一次性引进优种小尾寒羊400只,鲁西黄牛150头。

    作为该省唯一一家经相关部门认定的正规养殖场,该种畜场的收费比一般的育种场要高一些,不过该场可以出具正规的全国通用检疫、运输手续和畜禽合格证,同时提供专车运送、承担运输途中的伤、残损失、以及免费的定期接种疫苗等服务,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育种问题带来的商业纠纷。

    对于杨昆这个门外汉来说,也乐于多花点钱买个放心。

    和正规企业打交道还有另外一点好处,就是凭借和该场合订的引种合同,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养殖补贴政策,400只羊的引种规模正好达到最高补贴标准,仅此一项,便可以节省近10万元的开销。

    以上种种举措综合到一起,自给自足的产业模式已初见雏形。

    紧锣密鼓地筹建养殖配送基地的同时,杨昆也一直和胡志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胡志高的经营理念和杨昆有些相似,就是尽可能地压缩在产品研发、测试方面的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品牌的宣传、推广和市场运营上面来,但对于一家从零开始的新企业来说,产品研发的相关技术力量和软硬件投入又是必不可少的。

    请陈胜试着搞了几天编程之后,胡志高意识到,对于这门全新的技术应用来说,陈胜的水平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半个专业人士,而他自己在技校学来的那点电子理论则根本不够看,相凭借自身的研发力量拿出样品,没有小半年根本不可能。

    于是,依照上次和杨昆通话时达成的共识,胡志高带着陈胜踏上了飞往徽省庐阳市的飞机,找到万燕公司所在地,挥舞着支票簿,开始和该公司的技术研发人员私下接触。

    此时的万燕,正处于忧患交加的生死关头。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财力,自行研发出了一套成型的技术,推出了一款史无前例的新产品,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可谓雄心勃勃,意图独霸vcd市场的天下。

    然而,多达1600万美元的前期研究开发投入、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广告费用、长达一年多的热情宣传,除了使国内的老百姓第一次听说了vcd这款产品之外,其附加的反面效果,就是量产化之后的单机生产成本,被摊到了超过3500元人民币的高位,再把人力、财务、运营以及在片源等方面的费用一并折算进去的话,即使市场零售定价高达4995元,基本上也是无利可图。

    按照杨昆的分析其实就是后世的相关专家学者的论断,眼下正是决定万燕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转折点,假如其能得到一定的财力作为后续支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机成本,填补正在发育的市场的每一处空白,那么万燕将就此一飞冲天,一家独大,一统江湖。

    然而,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假如,此时的万燕,财源已经行近枯竭,民营企业的帽子,注定了其无法从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正在跟长虹集团谈判的合资控股项目,又受到由内而外、由企业到当地政府等各个层面的阻挠,虽然还没沦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也是前路渺茫,人心思动。

    杨昆和胡志高所要做的,不是挽大厦于将倾,而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或者说,踩着先烈的尸体前进,甚至于像食腐的秃鹫一样,迫不及待地从这具还没咽气的躯体上撕下一大块鲜肉来。

    胡志高选择的时机非常巧妙。

    此时的万燕公司内部,正在为是否要在碟片和相应的压解码软件开发上投入更大的力度而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目前制约vcd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片源,在vcd市场发展的初期,软件开发更是硬件的先决条件,等到跟风者一拥而上的时候,整机生产的利润必将让位于软件开发,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企业做的是vcd,不是软件,在目前举步维艰的态势下,也分不出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开发软件市场。

    严格地说,两种看法其实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时机上,以万燕如今的财力,别说二者兼顾了,连最起码的扩大产能、降低成本都做不到。

    这样一来,当胡志高主动找上门,开出比万燕更高的薪资待遇以及许诺下相应的技术开发费用时,后者高薪聘请或是一手培养出来的软件开发人员就再也坐不住了。

    三天之后,胡志高带着陈胜和刚从万燕公司挖来的三名技术开发人员飞回了粤省。

    志得意满的他有所不知,在杨昆的怂恿下,他这次明目张胆地挖墙角的举动,提前奏响了万燕人才超市挂牌开张的鼓乐,比原有的历史早了将近一年。

    有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团队,下一步要做的,除了购置编码、测试必须的仪器和设备之外,就要开始考虑拿出样品之后的量产问题了。

    分别和飞利浦、索尼等主要机芯生产厂商接触过后,胡志高发现,杨昆的“预言”或者说他的消息来源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第519章 :饱受冷遇() 
通过自己的渠道,胡志高打听到飞利浦在国内投资的cd/vcd机芯生产基地即将落成,距正式投产也为时不远,便没有通知杨昆,兴冲冲地飞到沪宁,找到了飞利浦元器件部的国内分公司。

    现在的胡志高,也不过只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骨子里也有自己的傲气,也有和杨昆别别苗头的想法,不愿事事都被他牵着鼻子走。

    然后他就碰了一鼻子灰。

    飞利浦(元器件部)分公司的总经理没时间接见他,不过从其办事人员口中,胡志高得知,飞利浦设在全球各地的生产基地要服从其总公司的销售调配计划,换句话说,即便该公司的国内生产基地现在就投产,也无权自行向国内出售机芯,还要通过香港进行转进口。

    不得已之下,胡志高只有再赴香港,而且为了避免被杨昆嘲笑他自作主张,也没好意思把这次一无所获的沪上之行告诉他。

    怀着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从沪上直飞香港,找了家宾馆安顿下来之后,胡志高才想起来,忘了询问飞利浦香港公司的办公地址和电话了。

    暗骂自己糊涂,他也只好硬着头皮打电话到电讯公司查询。

    结果一打听,香港光是名称中带有“飞利浦”字样的电子公司就有七十多家,跟“索尼”沾边的也有四十多家。

    胡志高傻眼了。

    不得已之下,他再次打电话到飞利浦的国内分公司,想找接待自己的那位办事人员询问,结果人家周末放假……放……假……

    也不知道值班的妹子是新入职不久、业务不熟悉的缘故,还是在电话里听不清胡志高那蹩脚的普通话,东拉西扯了半天,他也没能从对方口中问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公司草创至今,只看到花钱看不到挣钱,胡志高心疼高昂的国际长途话费,没心情跟那位语音甜美的接线员妹子闲聊,挂掉电话之后,自己琢磨了一会,觉得挨家挨户地打电话或上门咨询太过耗时耗力,还是决定问计于杨昆。

    听他说明情况之后,杨昆考虑了几秒钟,告诉他:“看对方的公司名称就知道了,带‘皇家’字样的是正主,其它的全是冒牌货。”

    一言惊醒梦中人。

    结束通话之后,胡志高兴冲冲地出门去和飞利浦香港分公司联系。

    杨昆则多了个心眼。

    仔细考虑了一会,他和老林联系,看他能不能跟飞利浦、索尼或者其香港代理商接上头,把其机芯在国内的销售权抓到手里。

    老林觉得他有些异想天开:“那么老牌的国际大公司,多少人抢着想代理人家的产品,其经销商早就名花有主了吧?”

    杨昆说:“不一定,飞利浦的产品涵盖医疗、视听、小家电、照明等多个领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