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81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81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昆边吃边谈。

    提起和老宋家见面的经过,三皮哥就是大摇其头,“那老哥俩,咬死了10万不松口,真尼玛拽着卵子荡秋千瞎扯蛋。”

    杨昆呵呵一笑,“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谈得下来的,反正小宋怀孕还没俩月,大家耐着性子慢慢熬吧,看谁先顶不住火力。”

第386章 :路路畅通() 
把何平的麻烦暂时抛到一边,杨昆把搞贷款购车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给王波听。

    三皮哥听得嘴都快合不住了,“真不知道你这脑袋瓜怎么长的,这么异想天开的主意都能琢磨出来,以前还是贷款做生意,合着现在连这块遮羞布都不打算要了,直接拿人银行的钱当自个的钱花是吧?”

    杨昆打了个哈哈,“其实还是贷款,不过是化整为零,风险转嫁而已,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赚钱的买卖,哥当然有兴趣。”王波兴致勃勃地问:“就咱们俩合伙,还是拉上老吴一起?”

    杨昆放下碗,拍拍肚皮,打了个饱嗝,说:“跟车轱辘打交道的买卖,交警队那边肯定绕不过去,这事我还没跟老吴提,一会过去跟他见一面,他要是感兴趣,多少也得让他沾点荤腥。”

    “那还等什么,走啊。”王波兴致上来,饭也不吃了,端起碗就要往后厨送。

    “也不赶在这一会,咱俩总得先商量个章程出来吧?”杨昆哭笑不得地拉住他,“瞧你那心急火燎的样,就不怕我拉着你一块跳坑?”

    王波也是酒劲催的有点上头,听他这么一说,便即反应过来,重新蹲了下去,笑道:“你昆哥的主意,总是不会错的。”

    这话倒不是纯粹的恭维,抛开勤政街火锅店的分红不提,上个月光是从电玩城的帐上,王波就分了二十来万,腰包鼓得发胀不说,对昆哥的生意眼光更是心悦诚服,早就打定了一切以昆哥马首是瞻的念头,就差给他刻个长生牌位,一天三柱香地供着了。

    彼此相交莫逆,面对三皮哥的恭维,杨昆也没有太多受宠若惊的感觉,只是掰着手指头细数自己的打算:“城信社方面的政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也可能根本批不下来,不过生意该做还是得做,销售的架子不妨先搭起来,哪怕没有银行方面的配合,无非也是多占用一部分资金,少赚一笔利息罢了,无关大局。”

    王波点点头,“银行方面先不考虑,咱们就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打算来。”

    杨昆也点点头,说:“我打算先找好场地,咱俩一人拿10万块钱出来,先进上几十辆车,把旗号打出去,老吴那边,我打算给他两成干股,他要愿意投资,也随他便。”

    这个方案基本上依循了摩托车行的先例,王波也没意见,只是问他:“地方看好没有?”

    杨昆摇摇头,“还没顾上细想,不过农用车这东西,不需要考虑店面装修的问题,只要场地够大,能摆得开样品,有供用户试车的地方就行。”

    从后世的记忆来看,易阳县搞农机代理的几家商户都是选择了县城到市区之间的空旷地带,地租是便宜了,却给用户带来看车、提车、上牌等诸多不便。

    重生者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谋求更便捷的成功途径,以及更高的利润空间。

    模仿,并且超越。

    杨昆看中的,是名阳村标准件市场以北,国道以东的大片空旷地带。

    和后世里大发其财的农机经销商相比,这个地段离易阳村标准件终端用户市场更近,更便于开展业务。

    而且就目前来看,这里的地价相当便宜,跟白捡一样。

    受时代和眼光的限制,王波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如杨昆那么周全,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问道:“打算让谁管这摊子?”

    杨昆想了想,“你觉得虎子怎么样?”

    “虎子?”王波的表情有点古怪,“虎子开车倒是把好手,只是搞销售……你确定他真是那块料?”

    杨昆笑了,“古人说得好,想要其锋芒毕露,必先置其于囊中……好吧,我差点忘了你跟我一样不学无术了,这么说吧,不拉出来溜溜,你怎么知道他是骡子还是马?”

    对于这份已经筹划了半年多的生意,杨昆原本属意常三来当这个掌舵人的,但是考虑到电玩城的生意今非夕比,万一那些赌客们输红眼闹起事来,以虎子在街面上的名气和威望,恐怕还真有点镇不住场面。

    所以,杨昆反复考虑过后,还是决定留常老三在电玩城坐镇,把虎子调出来好生调教一番,看他是否可堪大用。

    至少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来看,虎子的性格还是比较令人放心的,虽然跟他的小名一样为人虎了点,不过大事上不含糊,为人也挺仗义。

    这就足够了。

    王波看事情不像他那么深远,皱眉问道:“骡子也好,马也罢,这可是几十万的投资,一年好几百万的流水,上百万的利润,虎子的心性我是信得过的,可他初一都没上到头,这么大的生意交到他手里,你也能放得下心?”

    杨昆反问道:“金城专卖那边,上个月卖了100多辆车,流水也有50多万吧,咱们俩连老吴算在内,有谁多嘴过问一句了?”

    王波顿时语塞。

    杨昆笑了笑,继续说道:“老吴媳妇也不过是初中没上到头,她一个妇道人家,能比虎子的见识和能力强到哪去?”

    “其实很多赚钱的生意和门路,不是大家看不到,也不是对经营者有多高的要求,大家欠缺的,不过是启动资金罢了。”杨昆进一步解释道:“像摩托车和三马车销售这些行当,属于大众需求,咱们代理的又是业内最知名的产品,并不需要经营者拥有太出色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只要划定一个基础销售价格,甭管谁来当这个经理,他的任务除了照看生意之外,其实就是帮着数钱而已。”

    “哥无比赞同你的关于属钱的说法!”王波赞许道,不过他很快就再次皱起眉头,问:“业内最知名的产品……你似乎还没告诉我,具体打算代理哪个品牌的农用车?”

    杨昆也愣了,“我刚才没说么?”

    王波大眼瞪小眼地看着他,“你说了么?”

    仔细想想,还真没提这茬,杨昆不由得一阵大汗。

    受前瞻性的眼光影响,他下意识地把最畅销的农用车和“时风”这个品牌划上了等号,完全忽略了当前各农用车厂家正处于战国时期、烽烟四起的竞争之中。

    他咳嗽了一声,“那个……刚才确实忘说了,我选的就是那什么‘时风时风、路路畅通’,今儿一大早,傅姐已经开车到厂家去找他们的销售处洽谈了,估计到不了天黑就能回来。”

第387章 :农机专营() 
三皮哥也是一脑门汗,“这么一位千娇百媚的大美女,愣是让你支得东跑西颠,你到底是跟人家合股搞批发生意呢,还是把人当使唤丫头呢?”

    “使唤丫头谈不上,秘书、助理,随便你怎么理解吧。”杨昆哈哈一笑,不无得意地想: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这话形容得还真特么贴切!

    俩人跟两尊门神似地蹲在大门口商量了一会,等到来吃满月酒的亲友们开始离席,便跟杨建军招呼了一声,开车去交警大队找吴清江。

    元旦过后,原易阳县交警大队的一把手正式调任至文定市交警大队工作,吴大队长脑门上的“副”字也给成功地摘了下去,只是为免显得人一走茶就凉,也不愿表现得太过急切,他还是用着自己原来的办公室,前任一把手的办公室也暂时予以保留。

    听完杨昆的计划,吴清江也相当感兴趣,和摩托车行一样,这种正当生意得来的钱拿得心安理得,没理由不掺上一脚。

    现今这个世道,还有谁会嫌钱多咬手的?

    对于杨昆给他算干股的提议,吴清江摆手拒绝道:“换了外人,我也不会跟他多矫情,拿了也就拿了,你昆少的生意,我总不好意思一点本钱都不出,这样,我也拿5万出来,股份嘛,你们看着给就行。”

    这么说倒不是故作大方,只是他清楚,大家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杨昆和王波有钱,他手里有权,互惠互利的事,谁也不会亏了谁。

    杨昆却是听得一脑门黑线,自打上次岳援朝、李明义这么称呼过他之后,“昆少”这个字号就开始在易阳县各公职部门间不胫而走。

    和略带江湖气息的“昆哥”相比,大家似乎更愿意用这种带有调侃意味的雅号来称呼他,姜涛、成金波等人更是见面必呼昆少,有几次赶上周学礼心情好了,也拿这字号跟他开玩笑,搞得昆哥觉得自己就跟那些脑残网文的男猪脚似的。

    商定好入股比例之后,吴清江问他们:“跟农机局那边接触过没有?”

    杨昆摇摇头,“这两天一直在跟银行方面谈,农机局那边还没顾上。”

    吴清江想了想,说:“最好还是先接触一下,农用车上牌、入籍不归我这边管,要是用户从咱们这买了车,那边卡着不给上牌照的话,大小也是个麻烦事。”

    王波对这里面的道道不是很清楚,就问:“农机牌照就是他们分内的活吧,旧农用车上线检验时还能卡一下车况问题,这新车上牌,他们凭什么不给办?”

    吴清江笑问:“你忘了农机公司了?那可是农机局的饭碗,咱们从人家碗里抢食吃,他们能没意见?”

    杨昆微微皱了下眉头,他把这茬给忘了。

    不是他虑事不够周全,实在是他的意识观念受后世的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太深,没有考虑到眼下还处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

    改革开放搞了十几年,相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也提出了十几年,口号好喊,人们的观念和作风却不容易转变。

    到目前为止,国内有不少行业其实还是沿用着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操作模式,例如农机这一块,一直以来都是由农机局下属的农机公司专营,虽然不像食盐、烟草等专卖行业管理得那么严格、规范,却也是约定俗成的一种模式。

    杨昆就想,硬生生从农机公司手里挖一块肉出来,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抵制?

    事已至此,空想无用,成与不成,难度高低,还是得先见见面,探探对方的口风再说。

    他就问吴清江:“吴大队跟农机局那边关系怎么样?”

    吴清江皱眉想了想,“工作中经常有接触,也只是泛泛之交,这样,你们先通过私人关系和他们接上头,看对方什么反应,咱们再想办法应对。”

    杨昆知道他的顾虑,越是身在其位,越是要注意影响,不好表现出太过难看的吃相来,点点头,问王波:“你跟那边能不能说上话?”

    王波说:“认识几个小车司机,晚上把他们约出来坐一坐,让他们先捎个话,看看反应再说。”

    农机局这边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厂家那头倒是先有了反应。

    当天晚上9点多,傅青梅在电话里告诉杨昆,她和时风集团销售公司的一位负责本省业务的副经理搭上了线,只是今天暂时没能把代理业务谈下来,可能需要在那边耽搁一两天。

    其实在接到她的传呼之前,杨昆已经有了相应的预感。

    时风集团所在地距易阳不过150公里的路程,开车最多只需要两个小时,傅青梅一直拖到现在都没回来,他就猜测,相关的业务谈判进行得可能不是很顺利。

    谈到具体的接触过程,傅青梅说,厂家方面对杨昆的贷款购车的想法很感兴趣,只是顾虑到和易阳县农机公司有着“长期、友好、高效”的合作关系,暂时不方便撇开对方另立新的经销商。

    至于要不要和杨昆合作,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方式,还需要经销售公司的决策层内部商议以后才能决定。

    杨昆能听出这种官方答复下隐藏的真实含义。

    从厂家的角度来看,时风刚组建集团公司不久,目前正全力开拓国内农用车市场,任何能提高销量和市场影响力的尝试和举措,都是值得尝试的。

    只是厂家也有他们的顾虑。

    一方面,在农机销售这一行,杨昆还只是个没入行的新手,对方也不了解他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县农机公司却拥有多年销售经验和成熟的运营体系,孰轻孰重,不难选择。

    另一方面,厂家可能也有和吴清江的想法相类似的顾虑,那就是怕把销售代理权转交给私营企业的话,在手续方面难免会被农机局卡脖子。

    对于杨昆来说,厂家的第一层顾虑不是问题,几十万元的货款直接打过去,比什么话都有说服力。

    问题的关键,还在农机公司以及其主管单位的农机局身上。

    第二天中午,王波找到杨昆,把农机局局长的原话转述了一遍:“咱们农机局吃的就是这碗饭,不卖农机,还要咱们这帮人干啥?”

第388章 :切身利益() 
人家的意思很明显,咱们卖三马车卖得好好的,外人凭什么过来插一脚?

    厂家那边暂时谈不下来,农机局这边,也等于碰了个软钉子。

    虽然王波做事很谨慎,没向传话的人透露已方的身份,不过杨昆认为,即便打出自己和吴清江的旗号,对方多半也不会买账。

    想了想,他问王波:“咱老爷子能不能跟农机局那边搭上线?”

    王波摇摇头,“不过是点头的交情,涉及到实际利益,难!”

    决定和农机局接触之后,王波也做了些准备工作,主要是从他老爷子那里打听了一些相关情况。

    往前倒推7、8年的话,农机局在易阳县算得上是有数的牛比单位之一。

    易阳县是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无论是人口总量还是农村人口比例,在全省都能排进前三位,90年代之前,易阳的农业收入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比重,用举足轻重来形容亦不为过。

    正因如此,和农业收入息息相关的农机销售工作也曾极受县级领导重视,相应的,易阳县农机局也不像一般的县区那样归当地农业局管辖,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