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32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32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刚才不饿。”刘素芬见饭菜都凉了,准备拿到厨房去热,随即又想到件事,说:“刚才小亮打电话找你,只说呼你没回,具体什么事没说。”

    杨昆开车时把外套脱在后座,开着收音机没听到呼机震动,这时掏出来看看,果然有两条未读信息,便到卧室去回电话。

    刘小亮在电话里问他:“杨老板,您老人家这一天到晚忙什么呢,连传呼都顾不上回?”

    杨昆知道这是刘小亮家的号码,怕他父母在旁边,没敢乱开玩笑,只是说:“就是些杂七杂八的事,找我干嘛?”

    刘小亮说:“上次跟你提过的,今天周末,我爸想请你到家吃顿饭,就是不知道您杨老板百忙之中能不能抽出空来。”

    听他的口气,杨昆猜到他爸多半不在跟前,笑骂了一句,看看表,说:“都过7点了,这么晚过去打扰多不好意思,还是改天吧?”

    “我们也没吃饭呢,你等一下。”杨昆拉开门问了几句话,回来抄起话筒,继续说道:“有人跟我爸谈事情,就快完事了,这会过来正好。”

    杨昆觉得人家也是真心诚意,想早点还了上次那顿饭的人情,再拖下去确实不太好看,便问清了刘小亮家的门牌地址,答应马上过去。

    第一次登门拜访,虽然是同学关系,不过空着手总是不好意思,偏偏刘运升的身份又有些敏感,要是拎点中华烟、茅台酒什么的,未免有送礼的嫌疑。

    仔细想了想,上次跟张弓谈合作时,酒厂送的两瓶50度贡酒还扔在车后厢里,便和老妈说了一声,重新穿上外套出门。

    先打开车后厢确认了一下,杨昆开门上车,向东直行。

    刘小亮家刚搬进新建的县党政机关家属区,离杨昆家也不过200多米的距离,紧挨着电力局修造厂。

    党政机关领导居住的家属区明显比县直机关要高一个档次,独门独院的小二层,占地将近200平米,门前的巷子也要宽敞不少,算上便道超过6米,比一般的小街道都宽,将车停在路边,丝毫不影响交通。

    刘小亮怕杨昆找不到门,在门外等他过来,看到一辆黑色轿车在门前停下,被灯光刺得看不清车牌和标志,条件反射地抬手捂眼,等车灯灭了,才看见前进气格栅上的四个圈。

    等看到杨昆笑嘻嘻地从驾驶席下来,抬手朝自己打招呼时,刘小亮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几步跑到跟前,问他:“从哪拐了辆奥迪过来?”

第276章 :内部专供() 
杨昆从车后厢里拿出酒,抱在怀里,随手关上后盖,按了下遥控,“嘀嘀”两声,前后转向灯闪了几下,说:“刚买的。”

    刘小亮下巴差点摔到地上。

    干部家庭出身,耳濡目染之下,他自然知道一辆奥迪在小县城的人们眼里是什么份量。

    最简单的例子,党政系统的司机班里早就传出小道消息,说要两位大老板今年要换奥迪100,传了大半年,到现在还是开着原来的老公爵。

    原因无它,合资奥迪产量太低,抢不着。

    看到他的表情,杨昆很厚道地没告诉他,其实昆哥这辆奥迪是进口货。

    啧啧感叹几声,刘小亮从杨昆手里接过东西,领着他往家走。

    走进黑色大理石墁成的小院时,正赶上刘运升两口子送客人出来。

    杨昆侧身站到一旁,礼貌地叫了声:“刘叔叔好,赵阿姨好。”

    刘运升笑着说了句:“好好,先上屋里坐。”

    将客人送出大门,折回来时,见杨昆等在当地,走过去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自己家,别这么拘束,走吧,屋里坐。”

    赵秀芹一边往身上系围裙,一边吩咐儿子:“小亮,先给你同学倒杯茶,马上就能开饭了。”

    走进客厅,刘小亮举起酒盒给他老子看,“爸,我同学孝敬你的。”

    刘运升何等的眼力见识,一眼就看出这两瓶用牛皮纸盒装着的是内部专供酒。

    所谓的内部专供,就是酒厂拿来给员工发福利、或是用来招待用的简装白酒。

    与之类似的还有内部专供烟,也是简化包装,只在盒子上印个简易商标。

    90年代,各种各样的“内部专供”商品还没有开始在一般消费者中间流行。

    酒厂内部人员自己喝的酒,都是地地道道的好酒。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厂家故意制造类似的噱头来提升销量。

    只是真正的大品牌、大厂家是不屑于这么做的。

    像茅台酒厂就从来没有生产过“职工内供酒”,更不可能把成品茅台酒作为福利发给职工,他们的职工想喝茅台酒,也要到市场上去买。

    至于“特供酒”,他们倒确实有生产,但也只提供给大会堂等有数的几家单位,从不对外销售和流通。

    一般来讲,和市面上的大路货相比,特供酒口感更好,价格更贵,也更难弄到。

    像十几年后在市面上泛滥成灾,打着内部专供、特供旗号的茅台、五粮液、中华、大熊猫等名烟名酒,其实有99%都是假货。

    当然,未来是什么情况,除了杨昆之外,别人很少能预料得到,不过在现如今,“内供、特供酒一般都是好酒”的概念还是比较流行的。

    张弓酒在县糖酒公司就有售,刘运升对这个品牌也不算陌生,客气道:“来家里吃顿便饭,还这么破费,小杨你也太见外了。”

    杨昆笑着解释道:“自家店里代理的,倒不用花什么钱。”

    刘运升听儿子说过杨昆家刚开的副食饮料批发店,每天打路口经过时也有留意到,听他这么一说,心下顿时释然。

    家里刚才有客人,茶壶里是现沏的新茶,刘小亮拿了几只干净的茶杯,给父亲和杨昆各倒了一杯。

    杨昆将茶杯捧在手里,一边陪刘运升说话,一边打量客厅的布置,从儒雅素净的装饰风格中,不难了解到刘副县长的一些性格特点。

    聊了几句家常,杨昆假作刚反应过来的样子问:“这里似乎是政府家属区吧,刘叔叔在机关工作?”

    刘运升一直在等他这个问题。

    听他直到现在才发问,终于可以确定他不是有求于已,微笑着答道:“算是吧。”

    杨昆哦了一声,顺着对方的语气往下问:“也不知道您在哪个部门,以后说不定有借重您的地方呢。”

    刘运升听他语气自然,没有刻意做作的成分,坦然答道:“暂时管着教育、卫生和招商这一块。”

    杨昆讶然,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哟,您瞧我这脑子,从门牌号就应该能猜出来的,真是失敬了。”

    刘运升摆手笑道:“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不必拘礼。”

    听到赵秀芹在厨房叫开饭,他当先站起来,说:“只是家常饭菜,你赵姨的手艺也比不上饭店大厨,你这位大行家可别嫌弃。”

    杨昆连说不敢,跟着刘运升父子走进厨房隔壁的小餐厅,洗手,落座。

    刘运升见他表现得泰然自若,并不因得知自己的职务而稍有拘谨,眼神中透出一丝赞赏。

    赵秀芹将几样饭菜端上桌,去隔壁卧室叫正在看动画片的女儿小雪出来吃饭。

    杨昆朝桌上瞅瞅,两荤两素,荤菜是一盆排骨炖土豆、一盘糖醋里脊,素的是海米炒油菜,外加一盘醋溜白菜,菜式不算丰盛,量倒不小。

    刘运升从旁边的酒橱中拿出一瓶开了封的瓷瓶剑南春,吩咐刘小亮去洗几只酒杯,说:“我和你赵姨明天都不上班,大家难得聚一次,陪叔叔喝两杯,点到为止。”

    杨昆有些为难地说:“咱们还是学生……”

    刘小亮毫不留情面地揭穿了他的真面目:“得了吧,你比我还没资格说这话呢。”

    杨昆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嘿嘿笑了两声。

    “听小亮说小礼拜全天都是自习课,也不用早起,适当喝一点没关系。”刘运升拧开瓶盖,要帮杨昆倒酒时,被他抢着接了过去。

    刘运升也不谦让,等面前的酒杯倒至七分满时,用手指轻抬瓶颈,指指杨昆自己的杯子,说:“量力而行,不攀不劝。”

    杨昆先给刘小亮倒了半杯酒,然后往自己的杯里倒了一两多的样子,笑道:“不瞒刘叔叔说,我上午去市里办事,午饭时多少喝了一点,加上酒量实在有限,实在不敢献丑。”

    刘运升点点头,说:“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自制力,我经常跟小亮讲,酒是增进感情的工具,适量饮酒对身体也有好处,情况允许的话,可以适当喝一点,抽烟害处大于益处,能不沾还是尽量不要沾。”

    “知道您老人家一向开明,也不用天天挂在嘴边显摆吧?”刘小亮跟他爸开了个玩笑,又问杨昆:“去市里办什么事了,酒后开车也不怕被交警扣住?”

第277章 :学习无用() 
杨昆笑了笑,“就是找交警办事去的,何况还有咱们县交警队的副大队长陪着,也算典型的狐假虎威了。”

    刘小亮一下就联想到了停在门外便道上的奥迪,“找交警办啥事,上牌照?”

    杨昆点了点头。

    刚才送客人出门时,刘运升曾向那辆奥迪瞅了一眼,只以为是哪个邻居家里来客人了,听到儿子和杨昆的对话,这才知道,那辆新车居然是杨昆刚买的。

    虽然他的专车不过是辆桑塔纳,但以他的身份地位,不会对一辆好车感到大惊小怪,只是想到杨昆的火锅城开业不过月余,就有能力买这么贵的车,多少也有些好奇,便问:“一辆奥迪少说也得二三十万,看来你的饭店效益倒真不错。”

    杨昆没有细说,只是顺口谦逊道:“光开饭店也挣不了几个钱,我手头还有另外几份产业,东拼西凑,才勉强凑够一辆车钱,其实也没太大用途,拿来撑场面而已。”

    刘运升点点头,说:“做生意嘛,可以理解,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形象,在不少场合,好车就是敲门砖、通行证。”

    赵秀芹挟了两块肋排到女儿的碗里,招呼杨昆动筷子,说:“天冷,一会菜就凉了,你赵叔习惯了长篇大论,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咱们不理他,先吃饱了再说。”

    刘运升笑道:“领导有命,不敢不从。”

    杨昆笑笑,说:“那就边吃边聊。”

    彼此身份、辈分有别,又不是正式酒宴场合,大家都没讲究敬酒的虚礼,连说带笑,时而举杯小啜一口,气氛相当融洽。

    刘小亮吐出一块骨头,端杯呡了口酒,问杨昆:“一连十几天没上课,在忙什么?”

    杨昆放下筷子,拿茶壶替大家续水,说:“鼓捣了两家分店,也是瞎忙,上不得台盘的小买卖罢了。”

    县政府大院和公安局正对门,刘运升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对面的店面正在紧张装修,猜到多半是杨昆口中所说的分店,问他:“勤政街公安局楼下算一家?还有一家在哪?”

    杨昆说:“南环路和东环交叉口,交警大队正对面。”

    刘运升恍然,又问:“也是以火锅为主?”

    杨昆点头说是。

    对于他立足未稳便扩张产业规模的举措,刘运升有些不太看好,问:“分店和你现在这家定位重复,开业后会不会分流到自己的客源?另外现在好多饭店也都推出了羊肉涮锅,多少也会影响到你的生意吧?”

    杨昆笑着摇摇头,解释道:“眼下县城的交通条件还不够发达,别说出租车了,连城区班车都没有,加上普通居民拥有私家车的比例过低,大家选择就餐地点时,除了要考虑收费和服务之外,饭店的位置也很重要。”

    觉得口述还不够形象,他拿过两双闲置的筷子,在桌边摆成纵横交叉的几条线,说:“这是东环路,这三条分别是南环、勤政街和健康大街,我这三家店正好将县城的繁华地带和主要居民区辐射在内,这是横向覆盖。”

    这样一比划,三家火锅店的位置顿时一目了然,对于他的布局观念和手段,刘运升也不由得感到佩服,问:“听你的意思,还有纵向覆盖?”

    杨昆笑着说:“那就是明年的主要规划了,我打算以中档的火锅店为基础,发展一到几家高档饭店,消费群体则瞄准公务宴请,以及先行富裕起来的人们。”

    “另一方面,我还打算弄一批流动餐车,不锈钢格子那种,盛上事先备好的大众菜式,配上大米盒饭,虽然只是三、五元一份的入门级水准,但受众面广,有销量的支持,利润同样可观。”

    凝神细思他的远景计划,刘运升愈发觉得这孩子不一般,心态冷静、平和,眼光缜密,做事果敢,有着相当不错的大局观。

    当然,单只这些长处的话,还不至于令身居高位,见惯了高官巨富的刘副县长为之惊才绝艳,不过考虑到杨昆小小年纪,却有着不输于成年人的心智和魄力,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自个家里吃饭,不用像在单位那样谨言慎行,他心里这样想着,嘴里自然就说了出来。

    听老爸不住口地夸杨昆,刘小亮有些吃味,抱怨道:“爸,人家都说儿子是自己的亲,我怎么觉得这话搁您身上不适用呢?”

    刘运升哈哈大笑,指着他说:“单凭这句话,就显得你的心态不够成熟、稳重。”

    刘小亮有些不服气地翻了个白眼,看大家杯中酒都不多了,就跑去厨房替各人盛饭。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移步客厅,继续喝茶闲聊。

    听杨昆说他不但开饭店,批发副食饮料,还打算跟朋友合伙卖家电和摩托车,刘运升惊叹之余,又有些担心地问:“有这么多生意要忙,学业上会不会受到影响?”

    杨昆还没答话,刘小亮便在一旁抢白道:“爸你这话问得不嫌多余么?人家现在都开上奥迪了,学习好不好,又有什么关系?”

    刘运升被噎了一下,他为人通情达理,处事开明,倒不会看不起无职无权的小生意人,只是在系统中磨炼了这么多年,本身又负责全县的教育工作,受此环境影响,在子女的教育、培养方面,向来是把求学、分配、升迁这条路放在首位,却是没想到,自己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