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23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23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波越算越兴奋,一拍大腿,“你想啊,老林有门路能搞到车,老吴就在交警队管事,又有周局长当咱的坚强后盾,一辆车赚的能顶上火锅城大半个月的利润,哪怕一个月只鼓捣那么三五辆,也足够咱哥俩花天酒地的了!”

    杨昆被他天外飞仙般的想法吓了一跳。

    他觉得自己的胆子就够大了,没想到三皮哥比他还无法无天!

    被他的想法撺掇得有些心动,但仔细盘算各个环节的风险与最终收益后,他还是摇了摇头,说:“不妥。”

    王波纳闷,问他为什么。

    杨昆说:“风险太高,可操作性不强,和收益不成正比。”

    王波翻了个白眼,“说人话!”

    杨昆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先说风险,一辆进口轿车动辄十几、几十万,目标又太过明显,除非你有通天的关系,否则不太可能大批量走火车或汽运,只能咱们自己或派人开回来,这么远的路程,万一被人偷了、撞了、扣了,难免落个血本无归,甚至连人都可能折进去。”

    王波刚才只是看到收益,没有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听他这么一说,有些泄气,又有些不服气,反驳道:“你跟小刘倒腾水货彩电,不也是一样道理,彩电的关税好像还没轿车高吧?”

    杨昆摇摇头,说:“两码事。和轿车相比,彩电的单位价值低,只要不大批量进货,就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即便运输途中被人查扣,也追究不到咱们头上。”

    “咱们再来看可操作性,做买卖最基本的几项要素,进、销、运、存,先不提存储,单只货源、销路、运输这几项,就是一堆麻烦。”

    “从货源来说,海关不是个人开的,像轿车这种大宗货物,偶尔托熟人搞一两辆可以,成批量地走货,谁也没那胆子放给你,走正规拍卖手续,或是从当地的车贩手里进货的话,成本又偏高;”

    “从销路上看,还是和彩电对比,电视机属于电子消费品,就算进口货价格贵些,家庭条件稍微好些的,狠狠心也能买得起,尤其是正打算结婚的年轻人,比如说你,就是其中的消费主力,轿车呢,好几十万的东西,全易阳有多少个家庭能消费得起?”

    “运输的难度刚才已经说过,咱们再来看看收益。说得粗俗点,这车跟娘们一样,被人上过就不值钱了,哪怕是零公里提车,从南方开回来也得2000多公里,就算不刮不蹭,也卖不上多高的价钱。”

    留出一些时间给三皮哥消化自己说的东西,抽了半支烟后,杨昆又补充道:“刚才你提到关税,没错,电子类产品40%左右的平均税率是比不上进口轿车高,不过你有所不知,进口车的税率已经开始降了。”

    他往车窗外弹了弹烟灰,继续说道:“有件事不知道你关不关心,咱们国家正在跟世贸组织谈判,而根据的要求,从今年4月份开始,3。0以下排量的进口车,税率已经从原来的180%降到了110%左右,以后肯定还要继续往下降,当然,电子类产品也不能幸免,只是下降的幅度没前者那么大罢了。”

    “所以,我和小刘倒腾进口彩电,也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想趁关税继续下降到没有利润空间之前,挣它个一年半载的快钱,除了积累些资本之外,主要还是想顺便打响昆朋电器在本县家电销售行业的名气,以后的长期经营,还是要以国货为主。”

    杨昆侧过身,看着王波问:“我倒腾水货,好歹还有国货当幌子,可以逐渐反客为主,细水长流,要是鼓捣轿车的话,又拿什么来掩人耳目、转嫁风险呢?”

    王波举双手表示投降,“得,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瞧你这一套一套长篇大论的,说得哥都有点开始佩服你了,先别得意,咱可不是考虑得不够周全,只是懒得费脑子罢了。”

    杨昆笑笑,“三皮哥英明神武,小弟一向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波摇摇头,“你小子鬼点子多,那也不用谦虚,今儿就到这吧,赶了好几千里地的路,早点回去休息,以后有什么赚钱快的买卖,记得给哥指点指点。”

    杨昆想了想,说:“建议你去买本《刑法》看看,那上边写得更全。”

    “滚你大爷的。”

    把三皮哥送回家,杨昆揉揉发涩的眼皮,看看表,刚过8点,有心就此回家睡它个天昏地暗,想到手头还有一大堆待处理的事,还是强打起精神,掉头直奔公安局。

    将车停在老家属楼前,杨昆朝周学礼住的一楼瞟了一眼,透过阳台上的铝合金窗户,意外地看到一个女人的身影。

第256章 :见者有份() 
这是怎么个情况?

    莫非……周大局长也有金屋藏娇的习惯不成?

    想到这里,杨昆顿时精神一震。

    啊哈,将堂堂一县公安局长抓奸在床,这么刺激的事……真是想想就让昆哥的小心肝一顿扑通乱跳!

    好吧,也只能想想而已。

    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抓周大局长的奸。

    转念一想,杨昆就觉得自己真是蠢到没边了。

    周学礼是什么身份,心思又是何等的慎密,就算人家有这方面的爱好,也不可能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把人带到公安局家属楼里。

    金屋藏娇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藏”字。

    自嘲地笑了笑,杨昆把皮包背在肩上,推门下车,刚向楼梯口走了两步,又折了回来,打开后车厢,从给老妈的买的几只包包里挑了一只出来。

    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门开了,刚才在阳台上忙碌的女人站在门里,看着杨昆脸上青涩而腼腆的笑容,有些诧异地问:“你是……”

    杨昆迅速而隐蔽地打量了她一眼,见她三十多岁,衣着端庄,身材相貌虽只算中上,气质却是不凡,知道自己猜测没错,笑着打招呼:“阿姨好,我是杨昆,来拜访周叔叔。”

    女人脸上露出恍然的笑容,“快请进,早听你周叔叔说过你的名字,今天还是头一次见,老周,小杨来了!”

    周学礼闻声从书房出来,手里夹着一支点燃的香烟,见杨昆肩上背个包,手里还拿个包,笑嘻嘻地跟着爱人走进来,哼了一声,指指沙发,“坐,还没见过吧,这是你温阿姨。”

    杨昆却不急着就坐,将手里的坤包递给温阿姨,讨好道:“温阿姨这是正式调到易阳工作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头一次见您,没啥可孝敬的,从南方买的便宜货,您别嫌弃。”

    温阿姨看着眼前的包包,面露难色,说:“这……不太合适吧?初次见面,我这当阿姨的还没给见面礼,怎么就能要你的东西。”

    周学礼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说:“这小子是土财主,一个包而已,值不了几个钱,也不用跟他客气,下次随便拿个什么东西打发他就是。”

    温阿姨这才勉强接了过去,笑着道了声谢,亲自去帮杨昆倒茶。

    杨昆毕恭毕敬地接过茶杯,在周学礼对面坐下,拿出黑色真皮包裹的表盒放到他面前,“这次去南方,还真淘了不少好东西,咱们见者有份,不偏不倚。”

    周学礼指指他的鼻子,笑骂了句“小滑头”,揭开盒盖,只瞅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是劳力士吧……你小子想害我犯错误还是怎么着?”

    杨昆嬉皮笑脸地说:“劳力士也分高中低档,这是最便宜的那种,市价不过几千块钱,比您手上那块老梅花也贵不到哪去。”

    周学礼瞪了他一眼,没表态。

    杨昆眼珠子一转,掏心挖肺地说道:“周叔叔,我可不是想贿赂您啊,您瞅我手上这块,18金的,三万多,真真的是我自己买表时顺便给你捎了一块,您要嫌次的话……那咱俩换换?”

    周学礼被他气笑了,“就你小子花花肠子多,行了,别狡辩了,东西我收下,回头寻摸个好玩意还你这人情。”

    杨昆也没把他的场面话放在心上,唠了几句家常,问起温阿姨的工作单位,周学礼说她手续还没调过来,暂时在县人民法院民事庭当书记员。

    90年代的老百姓受“民不告、官不究”的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不到迫不得已时,没人会愿意跟官家打交道,相应的,县法院的民事庭一年也难得开几次庭,工作可谓轻松写意得很,待遇、福利却一样不差。

    杨昆脑子里顿时冒出好几个念头,只是初次见面,不便交浅言深,还是决定过一阵子再付诸实际,闲聊了几句,便即起身告辞。

    周学礼将他送到门口,低声说:“那件事算是不了了之了,以后行事多注意些影响,别再这么莽撞了。”

    杨昆唯唯诺诺地答应着,走出楼梯口。

    看见他拉开奥迪车门,站在门边向自己挥手告别,周学礼微感诧异,眯着眼睛想了想,释然一笑,转身回家。

    考虑到自家没有车库,奥迪车也没上牌照,扔在马路边上不安全,杨昆干脆跟公安局大院的门卫打了个招呼,把车临时停在了大院里边,步行回家。

    大包小包地拎进门,上楼看时,老妈正纠集了一帮牌友在家砌长城。

    看到儿子给她带的包包和衣服,刘素芬很高兴。

    东西贵贱不说,儿子不远千里带回来的,是一份孝心。

    几位中年大妈看到一堆东西,羡慕得两眼直放光,直夸杨昆懂事。

    刘素芬拿了件新衣服在身上比了比,说:“南方的衣服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薄了点,穿不出去。”

    杨昆说:“就是买来给您当春、秋装穿的。”

    刘素芬张罗着要给儿子做饭,杨昆说:“我在街上吃过了,您几位接着玩,别因为我耽误了牌局,我去洗个澡先。”

    刘素芬跟着他出来,小声问:“还没回学校吧?”

    杨昆知道她想问什么,摇摇头,“刚回来没一会,光顾着忙正事了,还没来得及去。”

    刘素芬没好气地在他头上敲了一记,“什么叫正事?终身大事才叫正事!钱这东西,够花就行了,挣得再多也没个头,小叶子来过好几趟,跟我说话时,眼巴巴地瞅着电话机子,你可倒好,一走这么多天,也不说往家打个电话,就不怕你媳妇生气不要你?”

    杨昆心说,天天跟傅青梅腻在一起,我得脑残到什么程度,才会当着她的面跟别的女人在电话里卿卿我我、郎情妾意?

    腹诽归腹诽,这话却是万万不敢跟老妈提的,认命地举手投降,“得,我这就找她去,你老人家满意了?”

    刘素芬瞪了他一眼,“你自个掂量着办!”

    看时间还不到9点放学,杨昆简单洗漱了一下,换了件厚实点的运动外套,换上运动鞋,慢跑着来到一中。

    跟两个联防员和看门老头打过招呼,掏出香烟打了一圈,杨昆走出传达室,沿着操场边的便道向校园里走去。

第257章 :久别相思() 
还没走到实验楼前,迎面走来两个人。

    借着昏黄的路灯光,杨昆一眼就认出来,走在左边的正是叶小换。

    下意识地抬手要打招呼,朝她身边那位瞅了一眼,他的小心肝就是一阵扑通乱跳,已经举到一半的右手就势拐到脑袋后面挠了挠,顺手拉上了运动外套的兜帽。

    叶小换也早就看见了他,只是装着素不相识的样子,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

    徐丽娅随意地朝杨昆脸上瞅了一眼,见他一张脸被衣服遮住大半,加之灯光昏暗,看不太仔细,只是觉得体形有些眼熟,也没太放在心上。

    走出几步,就觉得有点不对。

    母女俩的身材样貌都极为出众,走在校园里,一路所遇异性,无论老师学生,不管认不认识,莫不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张胆地投来关注的目光,杨昆却压根没朝这边看上一眼,他表现得如此淡定从容,反而令她心中起疑。

    回头看看那男孩的背影,觉得女儿挽着自己的胳膊微微地僵了一下,徐丽娅疑心更盛,只是深知叶小换的脾气秉性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倔强中更带了几分天真,却不好当面询问。

    走出大门,徐丽娅也不急着回市里,招呼叶小换一起上了车,打着车子,开着暖风,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她聊些学习、生活上的琐事,同时留意她的表现,见她的眼神时不时地向校园里瞟去,更觉得自己的猜疑不是无中生有。

    在实验楼的阴影后面等了一会,不见叶小换回来,杨昆猜她多半在陪妈妈说话,一个人在这傻等实在又冷又无聊,决定先回教室消磨一会时间。

    一晃十几天没见面,他又改了装束,在窗外站了半分钟,正聊得热火朝天的刘小亮和韩学彬愣是没朝他瞥上一眼,这让昆哥的小心灵多少受到了些打击。

    忍无可忍之下,杨昆也只好主动登场,乍一眼看到他,两个死党齐声惊呼稀客。

    刚下自习课不久,教室里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写作业,杨昆和郑俊鹏、魏令军等关系不错的同学一一打过招呼后,叫刘小亮和韩志彬:“上外面聊会去。”

    刘小亮摇头不去,“天寒地冻的,坐教室里多舒服。”

    杨昆使了个眼色,低声说:“有好东西。”

    韩学彬眼睛一亮,“大毛?”

    杨昆恨不得一脚踹死他。

    这次从南方回来,杨昆也给小伙伴们各带了份小礼物,给刘小亮的是卡西欧的计算器,韩学彬的是一只同品牌的电子表,不过百十来块钱的东西,市区各大商场也有卖的,所谓千里送鹅毛,只是一份情谊而已。

    远远瞅见叶小换的身影出现在实验楼的拐角处,杨昆立刻无视了正在兴高采烈的死党们,抛下一句“明儿见”,一溜烟地冲下了楼梯,身后是齐刷刷挑起来的两根中指。

    看见他一阵风似地冲到眼前,叶小换停下脚步,抿唇微笑。

    杨昆喘了几口粗气,怔怔地打量着婷婷玉立的少女。

    她穿着淡青色呢子外套,双手拢在外套的斜口袋里,经日不见,白皙的脸庞略显清减,尖俏的下巴精致清丽,整个人被阶梯教室门廊上方的灯光笼罩着,宛如一朵盛开在迷雾中的青莲。

    注视着她格外清亮迷人的眸子,杨昆下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