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寒门贵族 >

第106章

重生之寒门贵族-第106章

小说: 重生之寒门贵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志城心里一惊,瞬间就想通了事情的原委,羞窘难当之余,瞬间又联想到别的事情上,眼皮子跳了几下,也不顾他老子火气正旺,颤声问道:“她……她这是要彻底跟咱家……跟您做个了断啊,爸,爸!你说她会不会……”

    气迷心窍的段永国还真没想那么多,听这个忤逆子一说,心头的怒火顿时如退潮般迅速平息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惊疑和困惑,看着段志城的眼睛,像是在问他又像在自言自语:“她……不可能吧?”

    段志城咬牙切齿地恨声说道:“这女人既然敢豁出脸皮不要,还有什么事是她做不出来的?爸你先冷静一下,好好想想,你都跟她说过什么不该让她知道的事?”

    段永国无力地靠在沙发背上,闭着眼睛反复思索,好一会才懊恼地摇了摇头,“这么多年,经了这么多事,都跟她说过什么,一时半会哪能记得那么清楚?不过我也一直防着没敢让她知道太多,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段志城抿着嘴巴,仔细回想傅青梅这段时间来的表现,脸色越来越凝重,寒声道:“小心驶得万年船,爸你先想想咱家都有什么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又有什么地方是容易被人揪住不放的?”

    段永国上了年纪,加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权力和职位的恋栈心理又搅得他心烦意乱,心智与反应比之壮年时期大有不如,捏着眉心沉吟片刻,却始终无法理出一个明确的头绪来,只是犹豫着说道:“家里除了一些烟酒外,倒没什么重要东西,以前的……在你小姨家有个皮箱,几本房产证和存折都在里面,还有些首饰、手表什么的,另外开发区那套房子里还放了些东西,是前阵子帮人调动工作时……别的,好像没什么了。”

    段志城就在肚子里骂他老子:“个老不死的,居然背着我们娘俩藏了这么多东西,要不是那婆娘突然闹这么一出,怕是还想留着当棺材本呢!”

第217章 :一场闹剧() 
暂时抛开脑子里的恶毒念头,段志城一本正经地跟他老子说:“爸,你赶紧想办法,尽快把这些首尾处理一下,我这就去找她!”

    段永国无奈地挥了挥手,“我知道,明天一早就办,你去吧,找到她,当面问个明白,想要钱还是东西,尽量满足她就是。”

    段志城心说她的打算未必那么简单,只是考虑到他的顾虑尚未露出明显的端倪,也没必要搞得一家人都神经兮兮地,这话在嘴边打了个转,终是忍着没说出来,点了点头,直接转身出了楼门。

    驾着那辆被杨昆削成“一只耳”的帕杰罗,段志城在傅青梅常去的几处地方转了好几遍,结果和上次一样,踪迹全无。

    他就想,莫非她连夜回易阳去了?

    想到杨昆昨天嚣张跋扈之极的表现,犹豫了好一会,段志城也没敢把到易阳找她的念头付诸于实际。

    杨昆同样不知道傅青梅的去向。

    接替她的那位女训导老师和他不熟,就没好意思在家里借宿,吃过晚饭,杨昆替她在县政府招待所订了个单人标间,把人安顿好之后,自行去学校上自习。

    放学后,拉着小叶子在操场散了会步,回到家已经是10点半左右,傅青梅依然没有出现。

    杨昆也没在意。

    转过天,15号,星期二。

    第三节课间,杨昆给姜涛打了个传呼,约他中午一起吃饭。

    姜涛明白他的用意,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因职务之便,他在市局的各技术支持部门认识不少熟人,和市区几个分局的刑侦队伍之间也能说上话。

    席间,姜涛告诉杨昆,被他打伤的几个混混的验伤结果已经出来了,是轻伤。

    据杨昆的描述,他认为对方的实际伤情应该介于轻微伤和轻伤之间,鉴定结果可轻可重,之所以出现这个结论,应该是有人从中施了手脚。

    不过他也安慰杨昆说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武灵分局和县局属于兄弟单位,周局和对方的一把手又是老同事,为了照顾同僚的面子,除了影响过于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外,一般不会派人跨区进行抓捕,像这种聚众滋事、斗殴的治安案件,有周局帮忙从中斡旋,拖上个十天半月,自然就会不了了之。

    听完他的话,杨昆表面上轻松了,心里的隐忧却没有完全消除。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段志城还没有利用他手头的资源对分局施压,却不代表他以后不会这么做。

    以杨昆对他的了解,那小子的性格里同样有着睚眦必报的成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自己打脸、羞辱,一笑置之、尽释前嫌绝对不是他的风格,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跳出来指手划脚,除了被自己的虚张声势吓到之外,也可能是觉得事态还没发展到对其最有利的那一步,还在观望、等待。

    所以他决定,等过了今天晚上,就尽早动身南下,一来办正事,二来避避风头。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顺风顺水,懂得审时度势才是智者所为。

    晚上7点整,学校小卖部承包权的公开竞标如期于大阶梯教室举行。

    对于这场牵动了不少教职工神经的竞标,学校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不但一正三副几位校长如数出席,还特意安排了体卫处和政教处的干事们协助维持秩序,同时也不禁止其他不参与竞标的教职员工进来旁观。

    当然,对于那些偷偷溜进来看热闹的学生,干事们还是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揪出来踢回教室去上自习。

    作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昆哥自然不在此列。

    体卫处的老师没人惹他,政教处的干事没人敢惹他。

    他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混进了旁观者的队伍里,和班主任高峻峰并肩坐在人群的最后排窃窃私语。

    在见多识广的昆哥看来,由于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指导,这场名义上的竞标看起来搞得挺隆重,其实在组织形式和水准等各方面都和正规的竞拍流程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典型的东施效颦而已。

    举例来说,组织方不但没有就竞拍标的物校内小卖部独家经营权的具体承包起止时间、管理和监督方式等进行详尽的介绍,也没有对承包经营的投入产出比拿出任何可行性调研报告,甚至连第三方公证人都懒得找一个。

    这使得一切看起来都更像是一场闹剧。

    值得庆幸的是,鉴于这次竞标关系到不少人的切身利益,学校方面指定了一位副校长和另外两位年近花甲、为人正直的老教师共同负责统计、唱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有人从中动手脚的可能。

    几位领导依次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后,三十多名参与竞标的教职工依次到讲台前领取号牌和表格、信封,再回到各自原来的座位上填写标价。

    张玉清看看手里的号牌,014号,以国人的直观感觉来说,不太吉利。

    看看前后左右和自己分别隔着几张座椅的竞争者们,他勉力压制住心里的激动与紧张,抽出一张表格,在竞标者身份一栏里工工整整地写上“014”,然后开始填写竞拍金额。

    起拍金额是1万/年,他直接填了15000元整。

    将表格塞进信封,交给上来收取的工作人员,他做了几个深呼吸,开始静静地等待结果。

    经过一番紧张的统计、对比之后,副校长拿过话筒,宣布了第一轮10名入围者的名单,014号赫然在列。

    可容纳上千人的大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嗡嗡声。

    张玉清暗自松了口气,不动声色地瞅瞅坐在自己斜前方的王旭山,从对方的脸上看到了一丝怡然自得。

    他的心又揪了起来。

    按照校方提前公布的规定,为了保证竞标过程的公正性,第一轮出局的人也要陪着跑完全程,是以当副校长宣布第二轮竞标开始时,所有人都将第二个信封交给了工作人员。

    当然,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空的。

    其实在张玉清看来,所谓的保护竞标者隐~私,照顾同事间情面什么的,纯属扯淡。

    既然能从这么多竞标者中选出出价较高的前10位,难道就不能直接宣布出价最高的那位中标?

第218章 :一波又起() 
张玉清认为,学校领导层这么做,完全是另有所图。

    刻意营造出一份竞争激烈的表象,刺激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竞标价格,尽可能地从下一位承包者身上榨取更多的费用,这才是几位领导的根本目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创收,学校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啪啪响。

    别的不谈,单只向每名参与竞标者收取的100元报名费,加起来就是一大笔钱。

    看着坐在讲台上的桌子后面,正在和几位副手小声谈笑的卢老爷子,张玉清心中突然生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羡慕和憧憬。

    他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要成为制订规则的人,而不仅仅是遵照别人制订的规则办事!

    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决定了趟这潭浑水,也只能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第二轮,他填了2万元整。

    “最后入围的三位竞标者,分别是006号,011号,和……014号。”

    听到副校长最后念出的号码,张玉清几乎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他的心情却并未因此而稍有放松,反而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人群中适时响起一阵热烈的议论声,每个人都在猜测最后入围的三个幸运儿到底是谁。

    或者,猜测另外两个竞争者究竟是谁。

    张玉清下意识地看向王旭东的侧脸,见其嘴角挂着一丝不太明显的笑意,知道他抽到的号牌多半不是006就是011,暗自担心之余,却丝毫不觉意外。

    只是不知道他的心理底线在哪里?

    正在暗自揣摩王旭东的心思,见他脑袋一动,张玉清适时垂下眼皮,躲开了对方向后方扫来的视线。

    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竞标开始。

    张玉清拿起笔,看着手里最后一张表格,考虑了半分钟,填上了24000元整。

    准备塞进信封里时,想到上次和杨昆交谈的内容,他又开始犹豫起来。

    隔着几排座位,杨昆静静地等待着这场错漏百出的竞标最终的结局。

    虽然看不到张玉清的正脸,不过从他的肢体动作上不难判断,他正是最后入围的三名竞标者中的一名。

    杨昆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很有趣的想法。

    反正是不记名竞标,假如其他落选者心有不甘,随便冒充其中一个号码,填一个天文数字上去,最后结果揭晓的话,大家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正为自己的想法暗自好笑时,腰间的呼机震动了几下。

    趁高峻峰和别人小声说话的功夫,他悄悄拿出呼机看了下消息,是市区的号码,后面还带着分机号。

    都快8点了,这时候谁会有事找他?

    难道是……傅青梅?

    杨昆心里升起一团疑云,只是正值竞标的节骨眼上,众目睽睽之下,实在不好就这么光明正大地走出去。

    压下心头的疑虑,杨昆耐心地看着那位副校长和两位老教师逐一拆开所有的信封,将空白的表格放到一边,反复对比手中的几份竞标单之后,拿着它们到讲台和卢校长耳语了几句。

    然后,他拿起话筒,大声宣布:“最后中标的金额是2万6千元整,中标号码是……014号!”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声。

    杨昆注意到,张玉清攥起右手,隐秘而激动地挥舞了一下。

    如释重负地笑了笑,杨昆站起身,跟着开始退场的无关人员走向侧门。

    跟着人流缓缓移动到讲台旁边时,张玉清正在和负责唱标的副校长核对自己的号牌以及竞标金额,旁边不远处,站着脸色铁青的王旭山。

    和杨昆对视了一眼,张玉清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看看放在自己那张竞标单旁边的两张表格,一张填的22500,另一张是24000。

    他在肚子里对自己说,好险。

    知道张玉清还有一系列交接、扫尾的事要忙,杨昆就没等着和他见面,直接到即将易主的小卖部去回电话。

    拨通号码,听到提示音后,又拨了分机号,很快,对面有人拿起了电话,却没有立即出声询问。

    听着从听筒里传出来的刻意压抑的呼吸声,相对沉默了几秒钟后,杨昆试探着问道:“喂?”

    一声长长的叹息过后,傅青梅略带沙哑的嗓音响了起来:“杨昆?”

    “是我,傅姐?”

    傅青梅在电话那头低低地嗯了一声,“你……在哪?”

    “学校。”觉得她的情绪似乎有些低沉,杨昆捂住话筒,低声问:“有事?”

    “没什么要紧事,就是……突然想找人聊聊天。”

    如此反常的语气,使杨昆沉默了几秒钟,有些不好的念头在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

    他问:“你现在在哪?”

    她说:“市里,军供宾馆。”

    杨昆知道那个地方,就在火车站广场北侧,是部队的三产宾馆。

    他说:“我马上过来。”

    她没有拒绝,只说了句“302”,就挂了电话。

    二叔那辆面包不适合开去市里,这个时候再找三皮或别人借车又不方便,杨昆在国道边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等到一辆跨省的长途卧铺车,跟售票员说了一大通好话,又出了双份的票钱,人家才勉强同意把他捎到市区。

    市长途汽车站距火车站广场有两站地,杨昆打了辆出租,赶到军供宾馆时,距出发前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在宾馆的停车场扫了一眼,没看到那辆富康,他心里开始犯嘀咕。

    和服务员打了声招呼,跑上楼梯,找到302房间,轻轻敲了敲门。

    等了一会,没有动静,正想举手再敲,走廊顶上的声控灯灭了,看到从下面门缝透出的灯光被阴影挡住一部分,杨昆猜到她就在门后,咳嗽了一声,叫道:“傅姐,在里面吗?”

    门锁咔嗒一响,房门向内闪开一条缝,傅青梅从门缝里看了他一眼,随即拉开门请他进去。

    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