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我是东北王 >

第43章

穿越之我是东北王-第43章

小说: 穿越之我是东北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算机,我敢保证,在未来两年的时间内,你们将用上更先进,运算速度更快,性能更加优良的计算机!”

第八十二章 多喜临门() 
承诺完这些科学巨人之后,张天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这些科学家们分批安置。/让这么多科学家们挤在这个小小的研究室里不太像话不是。在北京大学到清华园之间的待开发地皮中,张天霖挑选出了几个环境极佳的风水宝地,无偿建设为中国科学院电力研究院、物理研究院、化学研究院、放射性研究院等等高等研究院以供众位科学家们研究试验。

    有了自己的研究院,张天霖又安排了北大清华两大学府和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工业基地中的精干人员给这些科学家们当作助手。一方面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动手经验,能够很好的帮助这些科学家们完成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另一方面,张天霖也是打着偷师的坏主意,跟着这些一流的科学家们学习,咱们中国说不定也能捧回几个诺贝尔奖呢。

    研究院的兴建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张天霖在北京足足呆了两个月,亲自监督各个研究院的建筑施工、内部设备的添置和研究人员的补充,可以说,这片未来中国科学家辈出的摇篮之地,是张天霖看着建起来的。除了监督施工,张天霖还时不时地跑一趟张延阁的电子工业集团,看一下电子元器件的最新研发制造情况和486计算机的制造工作。

    计算机粗分的话分成两部分,硬件和软件。硬件指的就是机身、主板、存储器、外接输入和输出设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张天霖提供的图纸,还有大量高效快捷的工业机器人为之服务,制造难度倒不是很高,真正考验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还得看软件。作为一名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穿越者,张天霖也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特地花了时间去视察了一下电子计算机部门的软件开发部。

    软件开发部的程序猿们都很年轻,他们从维纳的数学研究院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编写程序都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研究高等数学也得需要缜密细致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两方面正好对口。张天霖看了一下,发现这里边写的程序都还是相当简单的那种,只能进行简单的大数字运算而已,把这种程序配给486电脑简直是浪费材料。张天霖在脑海中想了想,根据486电脑将后世的win95程序编写项目写了一份交给了张延阁和软件开发部的负责人,同时将486电脑与工业机器人配合使用进行高精密机械加工的设想跟他们说了下,张延阁脑子转的本来就快,举一反三之下立刻想到486电脑除了能和工业机器人配合使用之外,还能和加工机床组合形成数控机床等等一系列的想法。

    对于这种超越时代限制的想法张天霖自然是不会打压的,相反,他表示让张延阁联合各个爱国实业家们开始进行广泛的实验,自己这边则是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

    心情愉悦的张天霖哼着后世的解放军军歌,研究院的建设工程已经接近于尾声了,建设队正在对设计院进行最后的收尾建设,设备仪器也已经安置到位了,从东北和华北调来的精干助手也都已经抵达了北京,迫不及待的欧洲科学家们已经带着自己的助手兴冲冲的开始研究工作了,用咱们的话说,大帅给他们脸他们得兜着,做人得知恩图报不是,不做出点成绩来怎么像话。

    研究院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同时,北大荒、外东北和东西伯利亚这一大片“粮仓”地带也传来了今年大丰收的喜讯。要是以前,这样的大丰收农民肯定是不会太高兴的,因为粮食产量一上去,米价就会蹭蹭蹭的往下跌,保不齐不会赚钱还会亏本。但是现在东北的农民兄弟可以说是高枕无忧,张天霖重视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同样没有忘记咱们中国人的老本行――农业,在农业方面,张天霖尽可能的给予补助和帮扶,商人和农民之间还成立了农商合作公司,以政府主导价格、公司集中收购的方式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失。另外,随着工业机械的大规模投产和铁路公路等路政网络的密布,现代化的机械收割工具已经正式走进了农业之中,而便捷发达的路政网络则可以保证粮食能在第一时间颗粒归仓。

    正在苏鲁一线对抗直皖联军的第四集团军于学忠部也给张天霖传来了好消息,直皖联军中皖系军阀段祺瑞在东北军陆空两军和内河舰队发动的“秋季攻势”中正式落败宣布投降,于学忠询问是否出兵安徽占据皖系的地盘。对此,张天霖回电表示暂时不动皖系的地盘。原因有三,一,皖系段祺瑞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收了皖系的地盘,张天霖的奉系部队将直接暴露在直系吴佩孚的地盘之下,东北经过接连的战争,需要休养生息,不能再挑起一场新的战争了。第二,在最近的七个月中,张天霖接连合并了西北军冯玉祥的地盘和晋绥军阎锡山的山西,地盘急剧扩充的同时各种工业设施的建设必须及时跟上,西北军和晋绥军地盘内原有的洋人势力也必须得到清除。张天霖虽然对自己同胞挺仁慈的,战场上尽可能抓活的,但是对付洋鬼子,他却是施以铁腕手段。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张天霖不想收拾直系吴佩孚和皖系段祺瑞,等到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老子还等着看好戏呢。

    在一张接着一张,如雪片般飞来的好消息中,最令张天霖兴奋的一份消息必定要数楚科奇半岛发回的“和平大桥”建设进度报告了,历经十七个月的艰苦建设,在克服了低温、强风、北冰洋冰山等重重困难之后,跨越白令海峡,连接楚科奇半岛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和平大桥”正式在1920年的10月2日通车运营。同时,“和平隧道”的挖掘工作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争取在年底建成通车。

    和平大桥的落成仪式张天霖并没有参加,因为他那时候正在北京忙活着建设中国科学院的各个研究院呢。虽然张天霖没有来,中国的石油公司倒是蜂拥而至,以爱国实业家包达三为代表的一众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石油企业迅速来到了阿拉斯加。

    认为石油产业会极大带动阿拉斯加经济发展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毫不迟疑的签署了许可法令,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迈出了相当坚实的第一步。

    与中国石油公司一同来到阿拉斯加的还有中国路政集团,当石油公司正在热火朝天的勘探石油油田准确位置的时候,他们则是开始在阿拉斯加境内铺设大规模的铁道网络和石油管线,并且和和平大桥上的铁道线、石油管网并接。当中国石油公司宣布在阿拉斯加发现了超大型油田并且成功钻出第一桶油之后,持观望态度的英国和美国的石油公司再也坐不住了,以英国壳牌石油公司、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公司为代表的大型油企纷纷落户阿拉斯加,在这里大肆开采油田,阿拉斯加这个州的税收一下子如同坐火箭一般飙升。

    在1916年连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下子瘫坐在他白宫办公室的椅子上。他突然想起来了在凡尔赛会议时张天霖提出的那个协议:和平大桥由中美两国共享,建造费用、材料、人工由中国方面提供,美国将阿拉斯加州五十年的税收30%交给中国作为使用费。按照现在阿拉斯加这个发展的速度,估计不用十年中国人就可以收回建造大桥的成本了,然后剩下四十年这可就是赚翻了啊。

    其实威尔逊在经济方面的眼光远没有张天霖来的毒辣,威尔逊只是以现在阿拉斯加的发展水平来衡量张天霖可能获得的收益,但是他没有考虑到未来阿拉斯加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和平大桥通车以后,坐着火车去美国不再是梦想了啊,那么阿拉斯加的旅游业、消费业、住宿业等等一系列的服务产业都会被带动起来,而且未来这些石油企业肯定还会再度扩张的,到那个时候,估计都不用十年时间,张天霖用五年甚至三年时间就能够收回成本,然后用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赚美国票子了。

第八十三章 俄国科学家() 
转眼之间又到了年关将近的时刻了,张天霖站在一本大大的日历面前发愣,过了年,就是1921年了啊,自己貌似在这个时空中呆了不短的时间了啊。转头再想想自己这些年来的作为,张天霖觉得自己没有白来一趟。虽说自己的穿越只能是在历史这棵大树上另开一个枝桠,但是尽管是一个枝桠,他也要努力的奋斗下去,作为华夏的子孙,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列强欺辱,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叮叮叮――”一阵电话铃声响起,张天霖接起电话,是外交部部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大帅,边境检查站抓扣了两名非法越境的俄罗斯人,请求处理。”

    “这种小事跟我汇报干什么,按照外交处理准则,通知苏联莫斯科政府,同时遣返这两人。”张天霖没好气的说道,搞什么啊,两个非法越境的俄国人也要向自己报告吗?那边的外交部长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大帅,那两个俄国人自称是科学家,向咱们申请了避难要求,属下拿不定主意所以??????”

    “等等,科学家?他们的名字叫什么?”一听到科学家这三个字,张天霖的声音都提高了十个分贝,现在他可是求贤若渴啊。外交部长跟手下人询问了一下,回报道:“大帅,这两人一个名叫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另一个则叫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现在这两人正在被押往乌尔堪屯,等候下一步指示。”外交部长话音刚落,就听见电话那边张大帅猛地大喊:“老田,准备直升机,我要立马赶往乌尔堪屯。”然后电话就被挂断了。

    总督府内,张天霖安排了田副官准备直升机之后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西科斯基啊,一个是俄国火箭之父,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创始人啊,东北军现在装备的yz…1型运输直升机就是仿制西科斯基直升机公司的uh…60黑鹰直升机啊。虽说这两个人现在还没有开始研发火箭和直升机,而且俄国的科技也不可能让他们研制出这种东西,但是自己办的到啊,东北的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可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啊。

    在半个小时的准备之后,一架中型运输直升机从沈阳机场起飞,在海兰泡补充了燃油之后直飞乌尔堪屯。当东方的第一缕阳光刺破无边的黑暗之时,张天霖搭乘的yz…1型直升机终于在乌尔堪屯降落。与当地官员短暂交谈之后,张天霖和海关工作人员、出入境管理局工作人员一同去看被暂时扣押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西科斯基。

    “两位先生,是你们向东北政府提出的避难申请吗?请详细阐明你们提出避难申请的理由,否则我们将通报苏联政府将你们二人遣返。”出入境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一本正经的问道,张天霖经过了一个晚上的长途飞行此时虽然很疲惫,但是得到两个伟大科学家的兴奋时时刻刻的刺激着他的神经。同时他也觉得很奇怪,苏联的“大清洗”要到1934年才会爆发,就算自己的到来引发了一些蝴蝶风暴,也不可能把“大清洗”提前将近十年吧,这太扯淡了,但如果不是“大清洗”的话,这两人又是因为什么提出的避难申请呢。

    不过很快,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西科斯基两人的话就为张天霖解开了疑惑:“苏联,苏联内部爆发了***,科研经费政府也接近停止供应了,我们,我们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才会偷越边境的,请不要遣返我们,遣返我们的话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一些有着叛逃迹象的科学家已经被政府按照叛徒的名义处决了,请不要把我们送回去。”这两人说的是俄语,在场的工作人员听不懂,但张天霖能听懂啊。原来是历史上的苏联***,张天霖懂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苏联从建立苏维埃政府到现在为止大力发展国家企业和重工业,在钢铁、石油、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过由于过分的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和农业,再加上过分抵制资产阶级和市场经济调节,使得苏联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爆发了罕见的***。历史上这场***仅限于俄国南部,不过由于张天霖为苏联提供的大量工业援建使得整个苏联都进入了大建工业的时代,同时也使得这场***遍布了苏联全境。

    张天霖向这两位苏联科学家点了点头,然后用俄语说道:“放心吧,我们不会把你们交还给苏联政府的,同时,我还决定拿出我们自己的库存粮食援助苏联,帮助你们渡过饥荒。”

    一见张天霖会说俄语,齐奥尔科夫斯基连连点头:“是的是的,真是谢谢您了。”一旁的西科斯基倒是理智了许多:“冒昧的问一句,您可以作这么大的主吗?”

    “这是当然,因为我就是东北政府的实际掌权人张天霖,你们可以完全相信我。”这话一出,这两人都惊了,东北政府的实际掌权人亲自出面,这不亚于列宁亲自接见他们啊。张天霖说完话之后冲着身边人吩咐道:“这两个人就交给我了,我把他们亲自送到北京的科研基地,这可都是宝贝啊。”

    “明白,大帅!”工作人员连忙回答道。

    “嘿,这个,这个旋翼机一直是我想制造出来的,张将军,真不敢相信,中国已经制造出这种旋翼机了。”回程的路上,西科斯基看着面前这架庞大的yz…1直升机连连赞叹道。

    “西科斯基先生,我现在要把您和齐奥尔科夫斯基送往北京的科研基地,在那里汇聚了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我相信您和那些科学家们会找到共同语言的,至于这架飞机,我过一段时间会把他的设计图纸交给您,我相信这会给您带来制造各种各样旋翼机的灵感。”张天霖淡淡的笑道,伸手拿起了座舱壁上挂着的电话:“到达北京之后,我要直飞河南开封的农业部,通知北京机场的地勤做一下准备。”

    紧接着又是长途的跋涉,直升机从乌尔堪屯直飞北京的科研基地,沿途在海兰泡、沈阳和葫芦岛补给,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