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林清重生记 >

第71章

林清重生记-第71章

小说: 林清重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朗看了她好一会儿,以为她这是没人陪又不乐意了,便上前把人强行抱了出来在院里溜达,没一会儿,老太太从厨房露出头让肖朗去竹林看看,看能不能挖几颗春笋回来做汤。

    肖朗点着头,一面把林清放到她的小凳子上,可林清却跑去跟老太太招呼了一声,拉着张文和缠着要一起去。

    老太太不放心的追出来站在厨房门口叮嘱肖朗:“随便挖几颗就回来,阿朗看着点时间,别让她一出去就跟那撒了手的兔子似得!”

    厨房里的徐秋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起来,伸头出来看了眼嘟着嘴的林清赶紧把老太太拉了回来。

    都到了院门口的肖朗咧嘴随口应着,一把抱起打算转身回去找老太太的林清快步出了院子。

    张文和拎着篮子,身旁还带着十五,有些懵懂的跟在后边问:“奶那话说的是谁?”

    林清搂着肖朗的脖子,一听这话立马扭头瞪了他一眼,张文和恍然明白了过来,随即便闭嘴不吭声了。

    一路安静的到了竹林,肖朗带着俩人去了山脚下的那片小竹林,靠村尾的大竹林是集体财产,村里不让私自挖,只有山脚下的小竹林可以随便折腾,村里的大人孩子们没少来这挖竹笋。

    肖朗也是挖笋的老手,这几年跟着村里半大的孩子什么都干过,一进竹林,他就让张文和看着林清,自个拿了篮子进里面找起了竹笋。

    他动作很快,经验又足,没多大的功夫就挖了三四颗出来,拎在手里掂了掂,觉得足够做顿汤的,便出了竹林抱着林清回家去。

    回去的路上林清沉默着不理人,她这是出来干啥的?她这是出来放风的,溜达一圈就得回去。

    林家的这顿晌午饭因为有张文和的父母在,到了下晌才算是结束,又坐着说了会儿话,天色便渐渐晚了下来。

    好在张文和的父母也知道,来时他们就商量好了,在老太太这儿住一晚,明儿一早再回去。

    天还没黑,村里许多知道消息的人都来林家串了串门,说是没见过县里的官儿,特意来看看长的啥模样,这时候大家伙才知道,原来住在林家的那个姓张的孩子还有个当官的爹。

    张启明应付了一会儿便和一起过来的老村长进里间说起了话,外间来的人大多都是妇人,老太太和徐秋陪着说了些话,没多久就散去了不少。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村尾知青院里的十个知青也全都跑了过来。

    一来就拉着张启明慷慨激昂的宣誓着爱国情怀、xx主义、以及各种运动和对huai分子的怒斥,顺便还滔滔不绝的说起了各自的奋斗目标,理念梦想等等一切为国为民的伟大信仰。

    老太太和林清木着脸坐在一旁听他们“吹”,那种炙热中带着丝疯狂的思想是常人理解不了的,一味的跟着起哄宣扬,却从不认真的自个思考,这或许就是大势所趋的力量。

    直到天黑透,十个知青还没有离去的意思,肖朗烧的一锅热水都被他们喝净,茶叶也是一杯一杯的泡,自在的就好像在自家一样。

    几个男知青还好,只顾着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几个女知青把林清的瓜子花生还有糖果都吃了大半,要不是老太太最后拉下脸把东西收了起来,怕是一点儿都不剩,就这人还不肯走。

    眼看着老太太要发飙,老村长这会儿背着手又来了林家,一进屋就黑着脸的把人都给轰走了,扬言道:“精神可真好!马上开种了,回头安排上累活苦活了,可别给我叫苦叫累,你们要是把这劲头用到地里,我也不用见天的替你们c心!”

    一听开种下地,先来村里的钱淑芬四人顿时恹恹的没了心思,倒是年前刚过来还没下过地的六人微微兴奋的保证连连,可惜老村长压根就不信他们的话,把人全都赶回去后才回的家。(。)

第一百六十三章:给别人了() 
第二天一早,张启明夫妇俩用完早饭就张罗着要走,老太太知道俩人工作都忙,能抽空过来一趟已经是不容易了,也不再多留,让林清偷偷从空间拿了不少的东西出来让夫妇俩带回去,结果东西太多,收拾收拾竟是一大麻袋。

    好在村里的驴车今儿个要去镇上一趟,老太太便跑去说了说,让夫妇俩坐驴车到镇上再转车回县里。

    这回张文和依然留在老太太这里住着,走时,徐秋搂着儿子,母子俩终究是哭了出来,连一旁的张启明都红了眼,摸着儿子的头嘱咐了许多话,保证尽快接他回去。

    一路送到村东头,因为道路泥泞不好走,驴车也坐不了太多的人,老太太只能把人送到这,看着驴车远去直到看不见才拉着哭泣的张文和回家去。

    一回到家,老太太就把还在抽噎的张文和拉进怀里哄了好一会儿,等人哭累了,让他回屋躺床上睡了一觉,一觉醒来,虽说心情还是低落,但明显好了许多。

    林清一下晌就陪在张文和身边,带着他找小竹子一起进山里晃悠,挖了些嫩芽菜,又从家里偷抓了几把白白的大米放在山脚下的草地上,拿着圆圆的大口箩筐支在上面,到太阳西斜时,抓了几十只的鹌鹑和麻雀。

    鹌鹑和麻雀也没拿回家,林清让肖朗帮忙在山脚下点燃了一个火堆,收拾干净后,抹了盐直接烤了吃。烤出的肉香随风飘散,吸引了一大批孩子过来,围着看了一会儿,咽咽口水就寻着有弹弓的孩子一起抓鸟去了。

    肖朗见围着的孩子太多,便只给林清她们烤了几只,剩下的打算都拿回去让老太太加油爆炒,不过林清挑了几只活蹦乱跳的出来打算找个笼子养起来逗趣。

    林清想的挺好,但她忘了家里那三只不省心的。

    刚带回去装在老太太给找的竹笼子里,谁料当天晚上就被初一给吓死了一只,随即第二天早上剩下的三只也全体“阵亡”。

    就这,初一还不放过的趴在笼子上,爪子伸进去不停的抓挠着。

    林清一早起来看见后气得不行,老太太更是直接拿了藤条就抽过去,扬言要把猫送人,不让养了。

    老太太也就嘴上说说,真要送,老太太第一个不舍得,林清心里清楚,便没放在心上。

    初九这天,老太太过生日。

    肖朗亲手做了碗长寿面,面和的非常劲道,做出来的面条吃在嘴里有嚼劲,再配上浓浓的鸡汤,老太太连吃了两碗,说这手艺没得挑。

    张文和送的是他亲手编的小竹篮,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折腾出一个像样的出来,虽说小了点,但好歹能入眼,比起前几个报废的来说,委实是好的太多。

    太叔公则送了幅水墨丹青画,是昨儿个老爷子进林清空间画的,用的是林清找来的宣纸、徽墨、端砚以及湖笔,这都是林清上辈子的收藏品,老爷子眼挺尖,一眼就认出不凡之处,除了送给老太太的这幅,干脆又尽兴的画了个够。

    林清的毛衣是最后送的,深紫色带有同色花纹的毛衣让老太太又惊又喜欣慰的红了眼,拎着毛衣在身上比划了好久乐的嘴都合不拢,连夸林清聪明手巧,有这方面的天赋。

    林清笑咪咪的点头接下老太太的夸奖,一点都不亏心,肖朗在一旁抽了抽嘴角,拿过老太太正比划的起劲的毛衣看了看,眼中很是惊讶,意味深长的盯林清打量了一会儿,在林清即将炸毛前转移了视线,嘴角却露出一抹笑来。

    老太太的生日过后,二月十三,太叔公的生日也跟着到来。

    肖朗送的依然是一碗亲手做的长寿面,张文和同样又送了个小竹篮,林清也是一样,送了件毛衣,深灰色的,太叔公直接换上穿了起来。

    老太太不知道要送什么好,以前也没送过,想想,干脆送了根手杖,用林清空间里的罗汉竹做的,太叔公见了非常喜欢,正式替换了以前的老手杖。

    太叔公的生日过去没几日,村里开始逐渐忙碌起来,肖朗也去上了几天工,现在也没什么重活,每天过去倒也轻松,张文和好奇的跟着去了几天,之后就再没兴趣,天天的陪着林清小竹子一起往山里钻,那里是唯一一处乐趣不断的地方。

    但有一点令人十分厌烦,张老太太的四个孙女,不知道是在闹什么,一在外头见着林清的面,就不管不顾的往跟前凑。尤其是比林清大一岁多的张四丫,第一天往林清跟前凑时,她身上极其罕见的穿了件暂新的红色小棉袄。

    之后,张四丫就天天穿着那件红色小袄在林清面前晃悠,目光透着得意,语气更是炫耀,把送她小袄的胡秀娟说了又说,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告诉林清,她亲妈不要她也不疼她,新衣裳更不会给她。

    林清心里有些火气,一见到张四丫在她面前炫耀,她就想起上辈子张四丫每次在张桃那里受了气,转脸都会在她身上讨回来,抢不过三个姐姐,就来回头抢她的,被人嘲笑了,就想法让她出丑受尽嘲笑谩骂,好以此来衬托她张四丫在那个家里不是最底层的。

    让张四丫炫耀了几回,林清眨巴着眼回家就告诉了老太太:“那衣裳特眼熟,像是上回她拿来的,不是说是给我的吗?咋又给别人了?还穿过来跟我说,‘我亲妈不要我、也不疼我,新衣裳更不会给我’”

    老太太听了这话气得不行,为此还特意出去看了几眼,回来后就阴沉了脸,在家气得咒骂几句,回头就出去各家串了串门,把胡秀娟做的事全给抖落了一遍,很快大伙都在村里议论纷纷,说胡秀娟做事太寒心。

    等胡秀娟知道这事后,直接把张四丫揍了一顿,那红色小袄也给没收了,可一收回来就把胡秀娟给恶心直接把衣裳扔在了地上。

    那衣裳张四丫自打穿上后就再也没舍得脱下来过,她自个整天又是脏兮兮的,长年没洗过澡,几天下来那衣裳就脏的很,还带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馊味。(。)

第一百六十四章:顾忌() 
胡秀娟气得发抖,这都是新布料新做的,当初她就是气不过林家那死老太太气人,才把这件小袄随手给了出去。可一给出去她就有些后悔,现在见到衣裳被糟蹋成这样,胡秀娟伸手就在张四丫胳膊上狠掐了几把,直把人掐的哇哇大哭。

    “你还有脸哭?!”胡秀娟嫌弃的用两根手指把地上的小袄夹起来扔到张四丫怀里,“你自个看看!这衣裳成了什么样!”说着,又气不过的掐了几把。

    张四丫不敢再哭出声,眼泪掉个不停却忍着疼痛一声不吭,生怕再次惹恼了胡秀娟,只抱着衣裳时不时的抽噎一下。

    坐在厨房门口筛捡豆子的张老太太,抬眼见到这一幕不由得冷哼了一声:“你掐她有屁用?!衣裳是你自个儿给的,家里孩子是个啥样你心里能没个清楚?都是土窝子里摸爬打滚的腌货!你自个心里有气为的什么谁还能不明白,见天的在家折腾你图个什么,有能耐你冲老林家发去!”

    胡秀娟脸色一僵,心里越发气极,回头想冲张老太太骂几句,可张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这几日张老太太一直在逼她弄粮食,已经隐隐不耐,这会儿要是再吵起来,怕是要撕破脸了,而如今,胡秀娟还不能彻底离了张家,卫平惦记的事她还没给办妥呢。

    想想,胡秀娟只好憋屈的作罢,伸手夺过张四丫怀里的衣裳甩了几下,找了个袋子装上,等会拿到娘家去,让人拆了清洗干净,留给娘家侄女穿,这家里一窝老小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张四丫则呆愣愣的盯着袋子看了一会儿,这下子可是真的伤心了,顿时就跑回屋里悲哭起来,声音极其委屈。

    胡秀娟撇了一眼懒得搭理,扭腰回屋收拾东西,打算回娘家一趟。

    靠仓房的小屋里,肖家一家子避在屋里一直没露头,听到外面安静了下来,肖老太太沉着脸低声朝肖义抱怨着:“听见没?这见天的闹,这是成心的给咱脸色看!”

    肖义蹲在一旁烦躁的抽着旱烟,语气很是不耐:“胡思乱想啥?人可没说咱!就算给咱脸色看,那又能咋办?娘你要是不乐意住,明儿搬出去我没意见!”

    肖老太太立马红了眼:“我这是为了谁?!还不是怕你受委屈心里过不去!”

    肖义不吭声了,抽了几口烟便让汪红霞出去看看:“你出去说说话,咱这一家子人都不露面不像话。”

    汪红霞瞅了他一眼难得没犟嘴,撇撇嘴就出了屋。后头肖梅、肖蓉姐妹俩要跟着一起,却被汪红霞给撵了回来。

    一出屋,抬眼就见厨房门口坐着的张老太太阴沉着脸火气旺旺的,汪红霞迟疑了一下到底是没敢搭话,转身去了胡秀娟的屋里。

    “这是干啥啊?”一进屋,汪红霞就看见胡秀娟提着一小袋约摸三四斤重的面粉放在一个篮子的底层,上面又放了几块包裹严实的东西,最后还盖了一块黛青色的布巾在上头,随后夸在胳膊上一幅要走亲戚的模样。

    胡秀娟也没避着她,大大方方的收拾东西,一面随意的道:“回娘家一趟,有段日子没回去了。”话落便不在搭理汪红霞,夸着篮子出了屋,态度有些冷淡。

    汪红霞暗中咬了咬牙,眼神冷了下来,脸上却依然带着亲切的笑意,不眨眼的看着胡秀娟朝院门口走。

    路过厨房门口时,张老太太瞪眼瞧着胡秀娟胳膊上的篮子,火气腾腾的直冒,再也压不住,随即一把摔了门口的火柴棍,嘴里骂道:“见天的出去浪荡!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不想过咱就找人说道说道!是离还是咋地,都得给家里头一个说法!这天天不见人影的算个啥!”

    这话就差没指着胡秀娟的鼻子骂“不守妇道”了,且话里的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这要是搁在以往,胡秀娟绝对会上前跟张老太太打起来,可现如今她有顾虑,一切都得忍。但忍归忍,却不表示她一忍到底。

    “张福生是娘你山里头捡的吧?说这话埋汰我也埋汰你儿子,我真要是见天出去的浪荡,你当你儿子脸上有光!”胡秀娟说着便狠狠的呸了一口,又道:“都快土埋脖子的人了!说话不着四六,一把年纪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话可是够狠,命中红心的戳在了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