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林家碧玉 >

第169章

林家碧玉-第169章

小说: 林家碧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氏面色惨白地看着空旷的景致,又朝四下望了一眼,眼眶渐渐瞪大了起来,随后惊恐地看着卫王妃,不可置信地喊了一声:“母亲?”

    卫王妃低头扫了眼温氏,面目沉静,只目光却极其复杂。

    温氏一时失了神,茫然地跟着卫王妃下了车。

    看着外头空荡荡的一片,孙嬷嬷不在,王府的马车也不在,温氏心里一凌,嘴唇颤抖着,下意识地喊了起来:“孙嬷嬷?孙嬷嬷?”

    “别喊了!”卫王妃猛地回头看了温氏一眼,声音不大,却隐隐透着股威慑。“走吧。”

    温氏手心浸出了一层冷汗,余光打量着茅屋旁的两个青年男子,脑子里混沌成一片,转过了无数念头,却一个也抓不住,只浑身不自觉地发抖,目光死死地盯着卫王妃的背影,双脚却软了下来,根本迈不开步子。

    钟掌柜见状叹了口气,抬手朝温氏拱了拱手,“世子妃见谅,得罪了!”说着朝心腹小厮使了个眼色,两人一左一右架着温氏,跟在卫王妃身后上了马车,将帘子放了下来。

    站在车旁一身农户打扮的男子朝钟掌柜点了点头,又跟卫王妃行了礼,动作利索地爬上马车,扬起鞭子一左一右抽着两匹马,那马车便轱辘轱辘地转动了起来。

    后头几道白影一闪而过,紧紧跟在马车后头,不大一会儿就离远了。

    钟掌柜松了半口气,朝身旁的小厮点了点头,飞快地爬上揽月楼的马车,一路朝柳家庄子的方向赶了过去。

    酉时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卢家的马车随着人流一道进了南门,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回了西宁王府。

    与此同时,崇安侯府西角门也驶出了一辆马车。世子林承瑞在门口处上了马车,吩咐小厮驾车往成源街去了。不多时,林家大门口一顶轿子出了门,直往禁宫而去。

    隐在暗处的人影晃动着,其中一个青衣人站出来微微挥了挥手,眨眼间又迅速融入了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里,追着林家的马车而去。

    南门处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守卫们远远见一辆马车过来了,便笑着迎了上去,朝驾车的小厮拱手道:“敢问小哥是往何处去?”

    那小厮瞪了守卫一眼,抬着下巴哼道:“自然是往城隍庙!”说着又嘟囔了一声,“真是奇了怪了,往年也不见拦人……”那小厮嘟囔了两声,又鄙夷地斜了守卫一眼,“看什么看?还不放行?没见这是夫人奶奶们的车驾?”

    守卫头子依旧笑着,脸上并无半点恼色,只人却横在马车前没动。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惊险(中)() 
“还请贵人们见谅。今儿元宵节,来往人多。上头下了令,让小的们警醒着些。再加上去年城隍庙出了镇国将军遇刺的事儿,小的们更不敢偷懒,是以先问一问,小的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回头有什么,譬如贵人们一时回去晚了,小的们也好晓得到哪儿去寻人、跟谁禀报不是。”

    “你!”驾车的小厮手里拿着鞭子指着守卫头子,眼睛瞪得老远,极其恼怒地嗤了一声。

    “这是怎么了?”车厢里一个温和中略显疲惫的声音传了过来。

    话音刚落,赵嬷嬷撩开车帘子探出身来看了那守卫头子一眼,朝帘子里的人笑道,“夫人,是城门口的守卫小哥在问话呢。”

    帘子里头有些轻微的声音传了出来,不一会儿,赵嬷嬷又笑着探出身子来,指着车盖上明显的侯府标志,朝守卫头子笑道:“这是崇安侯府的车子,夫人奶奶们想着去城隍庙瞧个热闹。几位小哥也辛苦了。”

    守卫头子顺着赵嬷嬷的手看了看,一时有些尴尬地笑了一声,奇道:“小的们听说今儿宫里节宴,各家大人夫人们都去,怎么夫人却往城隍庙去了?”

    “哎呦,我老婆子走了这么多回城门,你这小哥敢情是不信了?”赵嬷嬷哭笑不得地点着守卫头子,又是摇头又是好笑。“快些让开吧。今儿日子好,我们夫人心善,也不跟你一个年轻小伙儿计较这些了,你怎么还不知好歹?”

    那守卫头子脸上陪着笑意朝赵嬷嬷做了一揖,只脚步却没怎么移动,看着赵嬷嬷笑道:“还请夫人见谅,这位嬷嬷见谅。小的们见识短,只能依命行事,若不然。小的们真没法子交差,因此也就多问一句。”

    赵嬷嬷瞪着那守卫头子,突然板起了脸。身上的气势陡然严厉了起来,指着那守卫头子恼怒地斥道:“夫人们的行踪岂是你能过问的?老婆子活了这些年。满京城里都没听说过这事儿!元宵节去拜个城隍庙还不成了?这是哪家的理?你们衙门的?就是圣上,也没得这么不近人情!”

    说着吩咐那小厮赶紧驾车走。

    后头被拦住的马车也纷纷停了下来,有几家的姑娘少爷们都纷纷遣了人过来催,一时间那守卫头子倒是挨了好几顿骂。

    其中一个老嬷嬷一脸鄙弃地朝那守卫头子啐了一口,“那马车上明晃晃的侯府标志,你不认得?没见识的东西!”说着又笑眯眯地跟赵嬷嬷见了礼,低头弯腰朝车帘子里的人笑道。“给夫人和奶奶请安,老身是杨国公府的嬷嬷,正跟着我们四姑娘出去看庙会呢。四姑娘遣老身来问一问。”

    “是灵姐儿?”帘子里头的声音带着些欢喜,话音未落。后头杨国公府的马车跟了上来,还没停稳,杨灵便直接甩开帘子跳了下来,满脸都是兴奋欢心,三两下挤到了林府的马车跟前。挥着手喊道:“冯伯母?钱大嫂子?哎,你们带着我大侄子没有?哎,我今儿可得好好看一看,上回根本没见着……”说着自个儿提着裙子就上了马车。

    赵嬷嬷忙撩开了帘子一角,冯夫人跟钱大奶奶抱着个孩子。正满脸笑意地看着杨灵。杨灵兴奋个不停,挥着手一阵感叹:“哎呀,长得可真好,我都不认得了!”说着又赶紧凑上去要抱。

    等把孩子抱到手里逗了好一阵,杨灵又猛地发觉到不对,扭回头瞪了那守卫头子一眼,将婴孩儿交给钱大奶奶,弯着腰出来指着守卫的鼻子毫不客气地斥道:“侯府的马车也是你能拦的?咱们京城里几时听说出去看个灯会上个香还要城门口的守卫同意了?没脸的东西!就知道讹银子!咱们这样的人家就算了,遇见那些穷苦人家你也这般拦着人,看我回头不饶你……看什么看?你要是不服气,找那什么魏大人来,本姑娘亲自跟他理论!本姑娘在京城里这么多年了,还从来没有遇见这样的事儿!”

    杨灵长得水灵,声音也清脆,这骂起人来手叉着腰,倒竖着眉,一脸义愤填膺,倒是让人看得忍俊不禁。围观的老百姓都善意地笑着,后头几辆马车里的姑娘少爷们也都探出个头来,边看热闹边笑。

    那守卫头子被骂得哑口无言,面色通红,一个劲儿地弯着腰告饶,又赶紧挥手让门口的人散了,瞄着杨灵的脸色,支支吾吾道:“小的失职,小的莽撞,还请姑娘跟夫人奶奶们见谅,小的……”

    “谁还跟你一般见识?”杨灵撇了撇嘴,抬着下巴斜了那守卫头子阙小哥一眼,见阙小哥面色涨得通红,一脸尴尬无措,自己倒忍不住笑了起来,一手扯着赵嬷嬷,一手指着阙小哥哼道,“嬷嬷看看,他们这些人惯会欺软怕硬,下次再遇见了,就该直接训斥一顿!”

    说着又点了点阙小哥,下了马车往前走了一步,哼道:“不就是要银子?姑娘我今儿就给你个大红包,下回可得看仔细了!”一边说一边在身上胡乱掏着,一旁的老嬷嬷见状不对,忙暗中拉了拉杨灵的胳膊,从自己袖子里摸出个荷包来,递给了阙小哥。

    阙小哥迟疑着看了杨灵一眼,被杨灵瞪了回去,“还不拿着?今儿你收了姑娘我的红包,可不许再这么拦着人讹诈了!没的在这儿给你们魏大人丢人现眼。哼!”说着吩咐了老嬷嬷,一转身又爬上了林家的马车,饶有兴致地逗弄起林家大哥儿来。

    城门口的一溜马车总算又动了起来。

    阙小哥捏着那做工精致的荷包,怔怔地看着越行越远的马车,被身旁的守卫拍了拍肩膀,才猛地回过神来,将那荷包塞进怀里,又警惕地打量着四下过路的人群。

    林家的马车一路朝城隍庙驶去。不远处人群中,廖仲文的妻子胡倩,十岁的小舅子胡长鸿并一身素衣葛布的刘氏正一路随着人流而走,几人周围零零散散地跟着好几个庄稼汉子。都是二三十来岁,一脸憨厚的笑意,混在人群里。慢慢走动着。

    城隍庙一路上简直是人山人海,杨灵逗完了小婴孩。又掀开帘子四下看着,眼里冒着兴奋之光,指着路边挂着的各色花灯一个劲儿地叫好。末了还觉得不过瘾,索性掀开帘子,跟赵嬷嬷一道坐在了车帘子外头,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着,拉着赵嬷嬷一阵叽里呱啦胡侃。

    钱大奶奶抱着明显有些倦意的大哥儿。满脸都是爱怜和慈爱,又透过帘子缝隙看了眼坐在外头手舞足蹈的杨灵,朝冯夫人笑道:“杨家四姑娘还是那么个活泼性子,往年六妹妹在家时。每次来了咱们府上,老远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冯夫人点了了点头,目光温和地看着钱大奶奶怀里的孙子,脸上也有了几分慈爱的笑意,伸手轻轻抚着小婴孩茂密柔软的头发。低声道:“咱们一路去大殿,拜完佛之后你抱着大哥儿去后殿歇着,廖仲文会来接你们,跟着他走就是——那香囊呢?”

    钱大奶奶面色凝滞,欲言又止地看了冯夫人一眼。见冯夫人只是低着头,动作爱怜慈爱地抚着孙子的头顶,心里一酸,却暗自压下眼里的酸热,吸了口气,从随身的荷包里将那香囊拿了出去。

    “这是慈寿寺那头的安神香,专门给小孩子夜里安神用的。”冯夫人笑着解释了一句,将那香囊轻轻靠近小婴孩的脸庞,小婴孩打着哈欠,手脚挥动着,不大会儿便在钱大奶奶的怀里睡了过去。

    冯夫人将那香囊重新装入钱大奶奶的荷包里,拍着钱大奶奶的手温声嘱咐道:“好生照顾哥儿。你三婶娘一个人也冷清,日后安定了,你带着哥儿常到她那儿去坐一坐。你六妹妹是个心思灵透的,她像你三叔,重情重义,若能教导大哥儿一两分,日后大哥儿也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了。侯府里你不用担心,横竖谁得了势都没有滥杀无辜的道理,至少也要做一两年样子。你跟晚姐儿说,侯爷的原话,让她就当崇安侯府不在了。你三叔当年在江南一带劳心劳力,那时候又是地动又是瘟疫,你三叔哎……最后却落得个功过勉强相抵的结果,圣上还说是看在人死的份上,不予追究了。哎,当年侯爷就灰了心。如今我也想通了,二十几年的夫妻,我总要跟侯爷在一处。至于大郎,那孩子是个心善的,我跟侯爷会想法子,你放宽心。”冯夫人的语气里带着笑意,温和柔软,却听得钱大奶奶一阵心酸,只抱着孩子不住地点着头。

    马车很快便到了城隍庙门口,杨灵兴奋地跳下车,掀开帘子朝冯夫人喊道:“冯伯母、大嫂子,快下来吧。我大侄子怎么样了?快快快,我抱着他去看花灯去,小孩子准稀罕这些!”

    冯夫人笑着下了车,拉着满眼兴奋的杨灵劝道:“小孩子容易犯困,才刚睡着了。咱们先去正殿里给城隍老爷磕个头,回头也好让你大嫂子带着大哥儿先去后头歇一歇。”

    杨灵有气无力地叹了口气,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熟睡的小婴孩,又重重地叹了口气,只得先答应了。

    几人一路进了大殿,拜完城隍老爷,钱大奶奶便抱着孩子转去了后殿。

    冯夫人气定神闲地在大殿里慢慢转了一圈,杨灵哪儿闲得住,磕了两个头就被外头炫目的花灯剪纸勾去了魂儿,猴急猴急地跟冯夫人屈了屈膝,提着裙子就往人群里挤,一边挥着手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贩摊前好看好玩的物件。

    等杨灵再从人群中挤出来时,已经是戌时末了,杨灵捏着一把福结,一边摸着额上的细汗一边拉着老嬷嬷问道:“哎,林家大侄儿呢?”

    老嬷嬷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姑娘也真是,一看起热闹来就没个消停。冯夫人跟钱大奶奶带着他们家大哥儿先走了,嘱咐我跟姑娘说一声,让姑娘也早些回去。”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惊险(下)() 
杨凌哎呀一声,跺着脚狠狠地拍了拍自个儿脑门,拉着老嬷嬷埋怨道:“哎,嬷嬷也不晓得喊我一声!我还想着抱着大侄子一块儿去看花灯呢!”

    说着,杨灵又十分无奈地跺了跺脚,扯着手上的福结一个劲儿地唉声叹气。被老嬷嬷好说歹说拉着劝着,只得撇了撇嘴,极不情愿地登上杨家的马车,一路往回驶去。

    南门门口,阙小哥正跟另一队的守卫头子柴老二换班,顺道拉着柴老二低声说了崇安侯府的夫人跟大奶奶抱着个小哥儿往城隍庙去看灯会的话。

    柴老二嗯了一声,头点到一半,突然顿住了,瞪大了眼眶,一把抓着阙小哥的肩膀急急地问道:“你刚才说啥?还带着个婴孩儿?”

    阙小哥被柴老二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吼得一愣,随即面色一僵,眼神也沉了下来,紧抿着嘴点了点头,从柴老二手里抽出胳膊,沉声道:“二哥放心,不过两个妇人,已经让人跟着了,先前也让人知会了大人。我这会儿再往城隍庙去看看。”

    柴老二拧着眉头看了阙小哥一眼,也只得点头同意了,声音里却多了几分冷意,盯着阙小哥嘱咐道:“先别声张,一定得找到人!大人交代了,这是要命的大事!”

    “我晓得轻重。”阙小哥声音很低,却极为清晰有力,面上也多了抹凝重。

    柴老二见状皱着眉头轻叹了一声,抬起手重重地拍着阙小哥的肩膀,声音极低地劝道:“二哥再多嘱咐你一句,切莫妇人之仁。大人说了,这些人都不能少了,否则,不止你我。只怕家里人也保不住。”

    阙小哥没应声,只脸上却沉了下来,眼里多了一丝戾气。抬脚就往城外头走。

    刚走了没两步,阙小哥眼前骤然一亮。只见崇安侯府的马车顺着人流已经慢慢驶近了城门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