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

第87章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第87章

小说: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章可做,而且可以做出一篇好文章来,他忍不住大声说道:

    “卫东,太好了,你说得太好了,有这么一套组合拳下去,县域经济想不发展都难,而且都是一些勤俭办事业的好办法,目前来说,我们国家还很穷,是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投资,我这一段时间还为这个头疼呢,没想到你给我送来这么好的解决办法。”

    “老爸,我知道现在企业的产品实行的是统购统销,不存在卖的压力,但一定未雨绸缪,将来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物资越来越丰富,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到时候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就会被市场所陶汰,因此从眼前开始就要建立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要强化企业品牌意识,这样才能使企业不在未来的竞争中被陶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有后劲。”

    “卫东,你估计国家会发展得那么快,将来会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赵国钧有点不相信的问。

    “老爸,国家应该很快就会把工作的重点转到经济建设方面来,那么国家经济肯定就能快速发展,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快就可能出现。”赵卫东肯定的说。

    “如此说来,我们还是属于先行者。”赵国钧自豪的说。

    “那是,老爸现在是:敢为天下先。老爸,还有一个我在香港看到一个新技术,我觉得对于发展当前养猪业有着巨大的作用。将粗饲料原料发酵制作发酵蛋白饲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钱的途径,能够大幅缩短出栏时间,大约7个月就可以出栏。

    这种饲料制作方法简单,原料来源毫广泛,贮存时间长达半年,且有酸甜的酒香味,猪爱吃,长膘快。国外本来有专用曲种,但目前进口难度很大,我们可采用替代办法,就是用我们本地的酒曲进行发酵。原料是各种农作物的桔杆、稻草、米糠、干草粉、地瓜藤、萝卜缨、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各种青粗饲料制作,要铡得越碎越好,规模大的养猪场采用机器打。

    先把曲种和干草粉、米糠拌匀,然后再均匀洒人各种青粗饲料之中,过干的加些水,水分过多的通过日晒降低水分,具体标准以手可以捏成团,一碰就会散开为宜,可堆放于干净的水泥室内或干净的大缸内。堆料时要一层一层踩实加高,每层厚50厘米—60厘米。整个堆高不宜超过1。7米,宽度不限,平顶。

    温度一般在3天左右就可升到50c,再经3天—4天,堆上就可起一层盐霜似的白毛,这时即可用塑料薄膜封盖,经7天左右,待出现酸甜和酒香味时即成。”

    赵卫东详细介绍说。

    “卫东,真的有这个技术?真的就用那些东西就能做饲料?真的会有效果?真的只要7个月就可以出栏?”赵国钧实在无法相信那些垃圾一样的东西竟然可以用来养猪,而且比现在用的饲料还好得多,太震惊了。

    “老爸这是真的,这又不要什么成本,只是花一些工就行了,你找人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行,我马上就安排人去做试验,结果很快就可以出来的。”赵国钧心急的说道。

第0120章 下乡插队() 
第二天早上六点,赵卫东和老爸一起到汽车站,送老妈和弟弟上前往省城的客车,赵卫东和老爸看着客车渐渐的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慢慢往家里走去。(77nt。 千千小说网)回到家里,赵卫东今天上午也要出发去插队的地方,因为老爸现在是县委第一副书记、县革委副主任,革委会的行政科主动安排了一部吉普车送赵卫东到周坑大队报到,老爸不同意,让行政科帮助联系一部顺道的货车跟下去,行政科就按要求联系了一部林业车队的运木头货车,要到周坑里面的源尾大队运木头,上午八点半出发。

    赵卫东终于登上前往源尾大队运木头的车子,他坐到驾驶室内,看了一眼瘦高个子的驾驶员,感觉有点面熟,赵卫东感到有些奇怪,自己这一世在县城的时间很有限,可以肯定是没有见过的,但又怎么会有面熟的感觉?赵卫东十分疑惑,他就跟问驾驶员说:

    “师傅,你好,请问你贵姓?”

    “免贵,姓伊,我们的年龄应该相差不大,我叫伊宏平,你叫我小伊吧。”伊宏平回答说。

    听到驾驶员说他姓伊,赵卫东马上醒悟过来了,难怪会觉得他面熟,原来前世下乡插队搭的便车,就是他的车,难怪会感到面熟,历史真是惊人的一致,只是自己跟前世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只是小伊他不知道,虽然说前世今生他都是一个十六虚岁的少年,前世由于生活在物质馈乏的年代,小孩子大都营养不良,个子都比较小,自己也一样,跟成年人相比矮了差不多一个头,完全还是一个小孩子,因此跟小伊跟自己也交流得很少,而且这个时代的驾驶员是非常牛叉的,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杀猪,二嘟嘟”,最牛叉的职业是杀猪,第二牛叉的就是开车的师傅,跟你一个小屁孩废什么话。

    可今生的赵卫东虽然年龄是一样,但身高体重,已经超过多数的成年人,心理成熟就更不用说了,为此小伊的话明显多了很多,赵卫东开心的说:

    “行,我就叫你小伊,我叫赵卫东,你就叫我小赵好了。”

    “小赵,你是去下乡插队是不是啊?”伊宏平问道。

    “是啊,我是去周坑大队下乡插队。”赵卫东回答说。

    “我听我们车队的领导说,有县里领导的小孩要搭便车,你爸爸都是县领导,给你安排一个工作还不容易,干嘛还让你去下乡,吃那个苦。”

    伊宏平不理解的说,他觉得自己都能进林业车队,赵卫东的父亲还是县领导,给自己的小孩子安排一个工作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干嘛要把小孩子送到农村去当农民,当农民多苦啊,象自己当驾驶员多好,职业好,什么人碰到都是师傅长、师傅短的,工资又高,外快还不少,运木头的时候随便买一付床板带到外面卖,都可以兼十几块钱,一个月带几次就能多兼一个月的工资,如果胆子大还能赚得更多,他觉得这些人真傻,有权力都不懂得用。

    “小伊,我老爸认为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能煅练人,所以就让我来下乡插队当农民,我也愿意接受艰苦的煅练。”赵卫东兴致勃勃的说。

    “真是搞不懂你们。”伊宏平不解的说着。

    ……

    从县城到周坑才五十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路又小、路况比较差因此行车速度也就比较慢,当然县至县公路、县至公社公路都有专门养路段养护,路况相对比较好,而公社至大队的路,特别是不通客车的福桥公社到周坑的路更是差,基本算是拖拉机路,主要是被拖拉机走坏的,拖拉机爬坡非常会损坏道路,还有下雨的流水冲刷对道路的破坏,又没有专门的养路队伍,路况之差是可以想象的。

    赵卫东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特别是最后的一段路更让他担惊受怕,还好伊宏平是林业车队的驾驶员,这个路对于走贯路况极端恶劣的林区便道的伊宏平来说就是不算什么了,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行车,十分顺利到达赵卫东此行的目的地周坑大队,快到进村路口,赵卫东就对伊宏平说:

    “小伊,就在进村路口停吧,我自己走进去就行了。”

    “小赵,还是我给你送进去吧,你还要拿那么多的东西,对我车来说就是转转方向盘的事。”伊宏平热情的说道。

    “小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虽然这一段路对你来说不算什么,我是担心,你到村子里调头不方便,因为村子里的路比较小。”赵卫东推辞说。

    “小赵,你就不要再推辞了,难得我们这么讲得来,如果没有事情,我都想在你这里玩一天呢。”伊宏平坚决的说。

    “好吧,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行,那就辛苦你了。”

    看到伊宏平如此客气,赵卫东知道没有办法再继续推辞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很大,那点行礼跟本没有问题,他是认为自己是干部子弟,力气有限,搬着那一堆的行李肯定够呛,因此坚决要把赵卫东送到村子里。

    车子一直开到大队部,赵卫东就在这里下车,将行李都搬了下来,正好前面有一个三叉路口,很方便货车调头,伊宏平就把车子开车前面调头,回到大队部他又走下车来跟赵卫东握着手道别说:

    “小赵,我要去拉木头了,以后回城去找我玩。”

    “小伊,今天非常感谢你,有机会我会去找你玩的。再见。”赵卫东真诚的说。

    “小赵,再见。”伊宏平说完就开着车子走了。

    赵卫东拿起行李来在站着,因为时间又不早,是先到大队部把手续办理一下,还是先到姑姑家安顿,正在犹豫着,大队部出来一个人,赵卫东马上认出来了,他是大队的支部书记,但他很明显不认很自己,他走到赵卫东的面前问道:

    “你是赵卫东吗?”

    “是的,我是。你就是江书记吧?”赵卫东问道。

    “你认识我?”江甫良好奇的问道。

    “我是猜的,我听我爸爸说这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姓江,我看你象书记。”赵卫东也只能这么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早就认识他吧。

    “欢迎你到周坑大队插队落户。走,到大队部去。等一下你把手续给我,我给你安排。”

    江甫良一边说着一边提起行李热情的说道,赵卫东收把剩下的几件东西拿起来一起走到大队部里面去,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老式大会场,四周都是农村最为多见土墙,跟社员土房子不同的是墙上多了石灰粉刷过,由于日月的侵蚀,已经有不少的地方石灰层掉了,露出里面的土墙,墙上还有一些标语。

    大门上面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只是在雨打日晒之下,红星上的油漆已经掉了一大半,只有一部分留着,让人知道这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走到大门内,会场的两边用木板隔了两排房间,楼下两边各有五间房,是大队相关人员的办公的办公室,楼上两边各有十间房,这个会场可以开大会,也可以放电影。

    他们一起来到书记办公室,两个人坐了来后,江甫良说:

    “小赵,我们大队不是公社的知青点,没有专门的住房,没有食堂,没有电灯,你在这边生活条件会比较差,你要有思想准备,到今天为止我们大队只有你一个下乡知青,现在我们大队楼上有一些空房间,我给你安排一个房间,你就住在大队吧,只是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我们大队是有个食堂,平常都没有开伙食,只有上面有领导下来或是大队开会的时候才开伙食,你看怎么办?”

    “江书记,你也不要为难了,我有一个姑姑就在这里,我就在她家吃饭好了。”赵卫东回答道。

    “嗯,这样也好,吃住总算都解决了,关于下生产队的问题,我看这样,就下到第七生产队吧,我们全大队就属这个生产队的分红高,十个工分七毛钱,最低的是九队十个工分只有三毛钱,你看怎么样?”江甫良在征求赵卫东的意见。

    赵卫东听了江甫良的话感触颇深,前世让自己到第七生产队自己就到七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真正面对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时代的基层干部还是很纯朴、很善良的的,江甫良的安排是带着关心城里来的知青,尽量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自己还记得前世自己曾领到过七块多钱的分红,对于江甫良的善意,赵卫东回应道:

    “江书记,谢谢你的照顾,我会好好劳动的。”

    “小赵,那这样,我就带你去楼上的房间,先安顿好再说。”

    “行,先住下来。”

    赵卫东拿起行李,江甫良也帮助拿了两件行李,两人就一起到右边楼上去了,走到第六间,江甫良停下来掏出房门钥匙打开了房门说:

    “小赵,你就住这个房间,你就先安顿一下,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房间钥匙给你。”说着就从一串钥匙中把那把钥匙解了下来,交给赵卫东,他就走了。

    走进房间,赵卫东认真观察了房间,非常简单,一张旧课桌,一张老式木架床,床上铺着稻草垫,这个已经是老古董了,估计农村也早没有了,这种草垫是一把一把的稻草用草绳绑住,比床铺略长,长出的部分卷起来就是一条软硬适中的枕头,而且保暖性还挺好,成为这个时代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赵卫东把带来的草席铺上,然后挂上蚊帐,被子放上去就行了,很简单快捷的就将下乡插队的家安好了。

第0121章 到姑姑家() 
离开大队部,赵卫东就象识途老马一样走着前生走过的路,村内的巷子都是用石头铺成的路,到了村外就是泥巴路了,姑姑的家就在大片的山茶树下,是最靠山上的一栋房子,这是一座比较新的土房子。( )

    一到大门口就看到农村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谷棚,是放上面晒稻谷用的,因为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养猪养鸡,放在地上是无法放心晒谷子的,还有专用的谷垫,是用竹编的,平常卷起来放在屋内,晒稻谷的时把它放到谷棚上晒稻谷,走进大门赵卫东就看着姑姑和表嫂正在外厅摘着空心菜,赵卫东就大声叫道:

    “姑姑,你好。”

    “你就是国钧的大儿子赵卫东?”

    赵水姫有点疑惑的问道,她在十年前回老家山头娘家看母亲的时候,有看见过赵卫东几次,当时弟弟、弟媳的工作很忙,就把赵卫东送到母亲家,她也是在那里见到,以后赵卫东开始上学后就没有见过了,没有想到才十年,他应该才十六岁吧,十六岁还是个孩子,怎么长这么大了,又高又壮,完全就是一个大人,变化太大了,如果没有之前赵卫东叫声姑姑,自己都认不出来。

    “姑姑,是啊,我是赵卫东,我爸爸让我代他向你问好。”赵卫东高兴的说道。

    “是就好,是就好,你爸爸、妈妈身体都好吧?”赵水姫关心的问。

    “姑姑,我爸爸、妈妈身体都得好。”赵卫东回答说。

    “好就好,你的行李呢?在那里,我们一起去拿。”赵水姫关心的问。

    “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